首页 > 都市情感 >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13节

  沈院长也皱了皱眉头,心想林家这小儿子是个小刺头,去什么岗位要服从组织安排,哪有自己挑三拣四的?

  “林三七同志,这个这个,我们都是革命的一块砖,组织需要我们往哪里搬就去哪里,还是要以服从组织安排为主嘛。”

  林三七也有点不好意思,于是挠挠头:

  “院长,我,我就想有没有更自由一点的工作,可以整天在外面跑的?反正我还年轻,怎么能在图书馆养老呢。”

  嗳,这说法似乎有道理!

  沈院长一听心想自己难道错怪了林家小子,于是脸上又变得笑呵呵了:

  “小同志思想觉悟还是不错的嘛,你真想往外面跑呀,到是有一个工作岗位不错。要不你去采购科吧?”

  “采购科?”

  林苦参和金采凤是行内人,听到去采购科就轮到他们皱眉头了,而林三七却听了眼睛一亮。

  不止企业有采购科供销科,医院也有采购科,这应该是五六十年代的一个特色。

  解放前,国内各大中医馆、中药铺的进货渠道都掌握在少数批发商手里。

  毕竟中医馆和药铺都是私人作坊性质,用量也不会太多,几百种中药材不可能自己派人去采购。

  解放后,私人批发商或者商行都被解散了,这就相当于中药从田间到医院产业链断档了,中间的批发商没了。

  国家新建立,百废待兴,再加上药材和农副产品类似,所以暂时有供销系统负责充当“批发商”。

  运作的模式就是供销社向农民或者药农们下定单采购,像收青菜萝卜一样收上来,然后中医医院再向供销社购买。

  可这里面又有一个问题。

  医学药学是非常专业的行当。

  中药材的炮制、储藏、运输等等也都需要专业人员打理,普通供销工作人员根本就不会处理,导致中药材的质量非常糟糕。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中药材的定级。

  同样一种药材也有好坏之分,中药材等级分为五个级别: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每一个等级都有对应的标准,同样疗效和价格也完全不一样,如果定级鉴别这同样需要专业人士进行。

  可是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哪管那么多?什么特等品还是四级品,通通装进麻袋打包带走。

  这又导致了中药材卖到医院后,医院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分类、重新炮制,但这里面的消耗和损失也只能医院自己承担。

  你不能指望不专业的人会有多少责任心不是?

  如果仅仅是责任心的问题还好说,至少你药材还买得到。

  像解放前的中药铺,备存的中药材一般在300种到500种之间。

  到了解放后,像宽街中医院这种顶级医院,因为各个医生使用的偏方秘方很多,所以需要的药材非常广泛,数量达到了700种左右。

  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营的药材品种只有105种,不仅仅是种类少、质量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数量出问题了。

  供销社向药农们收购,那都是有指标的,要1000斤就1000斤,多一斤都不要。

  可是临床不是这么回事呀,病人是在动态随机增减的。

  或许某味药材今年一千斤够了,可是明年病人多了,临床使用量增加了,医院需要两千斤,可供销社只能提供一千斤,剩下就是缺口,这就产生了矛盾。

  同时中药材是小土产中品种繁多、地域性强,分布在全国各地。

  与粮、油、棉等大宗农产品相比,经济价值虽小,产地分散,可替代性差,采购复杂,往往需要远距离跨区域贸易。

  供销社要统管全国商品,哪有时间和那么多人手来专门为你医院服务?给你多少你就用多少,没时间对付你。

  医院没药,这就尴尬了。

  名中医开出一张方子来,缺这味药,缺那味药,这还怎么看病呢。

  对于某些特殊药方来说,少一味药效果就是天差地别。

  针对这种供需矛盾,政府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毕竟供销社太庞大了,要负责整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

  五十年代也有医药公司,但这时期的医药公司主要还是西药和医疗器械,并不涉及到中医中药。

  怎么办?

  用哲学的话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产生了矛盾。

  于是上级就给了一个政策:开放药材自由市场。

  就是你中医院,可以用医院的名义自己去采购你需要的中药材,可以直接跟各类药农合作社和地方供销社下定单采购。

  当然也不是彻底自由,你只能公家对公家,不能公家对私人,或者私人对私人。

  于是医院的“采购科”由此成立。

第21章 院长是最好靠山

  现代的人都会认为“采购科”那就是一个肥缺呀。

角钱,这还不是采购员说了算?

  采购员等级给你稍微提一下,价格就可以提一下,采购数量一多,那多出来可是一笔巨款呀。

  大不了一斤药材给你采购员1分钱回扣,照样可以让采购员吃得肠肥脑满,成为单位首个万元户。

  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采购员吃肥的年代,那要等到八九十年代,那时候谁要当公务猿?人人都想去企业当采购员,那绝对是采购员的黄金年代。

  五六十年代,公家对公家的交易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当然私底下,伱去地方采购,人家请你吃餐饭,送点农副产品还是有可能的,数量也不会多。

  毕竟人家自己都吃不饱,哪会送你几袋大米几条猪腿当礼品?

  再说,人家也不求你什么,都是公家的事情,大家公事公办就行。

  这就算好了,有些地方保护主义明显,或者某味药材当地都紧缺,蛋糕就这么大,人家地方上根本就不欢迎你外地的单位去采购,影响他们当地供销社或者医院的利益。

  然后采购员不得不偷偷摸摸,跟当年搞地下工作一样去谈判。

  最后就是一个运输问题。

  五十年代可没有银行转账,跟药农或者农村合作社打交道都需要现金。

  采购员拎着几千元,几万元的现金,一两个采购员赶赴外地,翻山越岭,真当当地的绿林好汉死绝了?

  这又没监控,又没人烟的地方,谁知道你迎面碰到的是人是鬼?

  财帛永远都动人心的。

  好好好,就算一切顺利,你采购员要么挤火车,要么乘卡车,几百公里,几千公里路,这一路的艰辛就不用说了。

  所以五十年代的采购员绝对是一个苦差中的苦差。

  林苦参和金采凤都是医院内部职工,自然知道采购员岗位是干嘛的,所以存心不想让小儿子去。

  但林三七不懂呀,这不就是他的“梦中情岗”嘛。

  可以经常在外面跑,不用受单位拘束,自由自在,关键在外地收购中药材的过程中,这里面就可以做太多文章了。

  想到这里,林三七连连点头:

  “沈院长,这个好,采购员的工作可比图书馆的工作更适合我,我愿意去采购科。”

  金采凤急了:“你这孩子,这采购员工作可辛苦了,你没瞧咱医院里都没人要去采购科。”

  林苦参没劝,他反正很佛系,子女爱咋咋滴。

  沈院长可不干了,好不容易忽悠一个壮劳力去干采购,可不能就这么跑了。

  “金采凤同志,这个我就要批评你了,你这思想觉悟都没有三七同志来得高,革命工作允许我们挑三拣四?你不去采购,他不去采购,那我们医院还要不要办了?还要不要为人民服务了?”

  金采凤一时语噻,有些话心里可以想,但从嘴上说出来就两样了。

  反而是林苦参轻轻点了点头:

  “行,就听沈院长的,反正七仔在外面漂泊了10年还能安然无恙,说明他比我们想像得更聪明,更适应这个社会,我们做父母的要对他有信心。”

  沈院长一拍桌子:“老林说得对,当父母的操不完的心,孩子大了,该放手了。”

  金采凤一听也只能叹口气,拉着儿子的手不知道该怎么办。

  林院长快速将介绍信写好,交给了林三七:

  “林三七同志,这样,你好不容易才找到家,也好趁机休息一段时间,一个月之后你拿着介绍信到组织人事科去报道,以后咱们可就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了。

  采购科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对医院来说非常重要,要是没有采购科,咱们的大夫就不能开药。这就相当于在战场上战士们没有子弹,我们如何打跑曰本鬼子和老蒋?”

  林三七接过介绍信,心中满是开心,一个立正,下巴抬高:

  “……”(主人公说了啥不写了)

  沈国民、林苦参、金采凤吓得脸色都变了。

  林三七这才意识到这不是在大学宿舍里,有些玩笑不能开,于是马变脸道:

  “开玩笑开玩笑,我一定不辜负组织信任和重托,一定全心全心投入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做出自己的贡献!”

  沈院长擦了擦汗,这才勉强笑了笑:

  “好,好好,好好干。”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金采凤点了点儿子的额头:

  “仔仔呀,单位不同于别的地方,有些玩笑能开,有些玩笑不能开,尤其是你失踪过10年,千万不要引起不要必要的麻烦,否则到时揦屎上身,说不清楚了的。”

  林三七连连点头,这个小小插曲也给他敲响了警钟,在这个时代要管住嘴。

  想到嘴,林三七突然灵机一动。

  自己去采购科是为了工作自由轻松,可这个时代做啥事都跟兵马俑似的要一板一眼,那就会极大影响他的“流量变现”计划。

  看来得在医院里找个靠山,能容忍自己胡作非为很重要。

  自家便宜老爹看来靠不住,虽然医术好,但性格太佛系,关键时刻不顶用。

  大哥二哥资历太浅,不足以当他的保护伞。

  那么眼前的沈院长似乎是个不错的人选,而且院长嘛,医院里最大,又是直管领导,没有比这更适合的靠山了。

  但人家跟你无亲无眷,如何才肯罩着你?

首节 上一节 13/2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刚破龙壳,被热芭曝光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