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325节
林三七点点头,心想果然跟陈皮的存储方式差不多,不过东北就多了一个冬天要给室内加热的过程。
“尤社长,看来这人参保存的确不容易啊,光是这层炒米代价就不菲啊。”
尤立群自嘲道:
“现在连炒米都没了,全部换成了稻壳、麦麸或谷糠,所以,咳咳,这国家采购也好,你们中医院采购也罢,我们都是把新鲜采来的人参烘干后直接就卖给你们了,不敢轻易保存,就怕人参都烂了。”
林三七听到这言论,就想到了在网络上看到过的一个笑话。
说一个城里人去农村看到农民们在给庄稼打农药,于是好心提醒道:老乡你要少打农药,否则种出来的庄稼蔬菜不健康,吃了对身体不好。
结果农民憨厚一笑,回道:没关系,反正我们也不吃,全卖给你们城里人了。
想到这个笑话,林三七自己先笑了起来,尤立群几人一瞧,觉得这位年轻院长心情好,于是趁机提了交易的事情。
“林院长,您看您准备了多少物资,准备换多少人参?”
林三七一边随意走着,一边小小装了一回逼:
“那要看你们准备用什么样的人参跟我交易,如果是这种10年份的人参,我兴趣不大。但如果是50年份以上的,尤其是百年份以上的,那我兴趣很大。”
尤立群和两个副社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而对你们来说,如果你们想换到更多的粮食、青霉素,那就需要最好的人参来换。我给你们方便,你们也要给我方便不是?差的人参我拿回首都推荐给谁去呢?”
尤社长连连点头:
“林院长说得是,您放心,我们通化人参合作总社,目前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人参产区,我们这里的人参不但数量最多,质量也是最好的。
林院长,我就这么跟你说吧,今天你要什么人参,我们就给你什么人参。你要多少数量的人参,我们就供应你多少数量。甚至你把我们整个仓库全部清光,我们反而要谢天谢地谢林院长。”
林三七吓一跳,他装了半天逼,不就是想要更多好人参嘛。
结果你告诉我,只要我有需求,把整个仓库都搬空都可以,想要多少给多少。
这就跟后世的股市一样,你想要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坐等发财。
结果发现自己越买越多,买到最后自己直接成了大股东,人家老股东把公司都送你了一样。
这对他林三七的确是个好消息,但人家这么轻易就投降了,林三七总觉得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毕竟一仓库人参,那可都是宝贝啊,怎么这么轻易就拱手让人?
其实林三七还是低估了长期饿肚子对于老百姓的折磨。
人家四九城的遗老遗少为了一口吃的,把埋在厕所角落的黄金都拿出来交易了,为了一口吃的不顾一切。
对东北老乡来说,人参跟粮食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天大地大,饿不死人最大。
“尤社长,那你们现在库存有多少人参?你报个总数,看我吃不吃得下。”
换了别人,尤立群还认为对方在吹牛,但对方年纪轻轻就能当上首都医院的大院长,还能千里迢迢把粮食安全运达东北的,你说对方不是背景深厚之人谁信?
坚信不疑的尤立群激动地大喊一声:
“小琴,赶紧过来给林院长汇报一下我们有多少人参。”
小琴是人参合作社的会计,仓库时有多少人参门清,于是抱着账门快速跑了过来:
“林院长,您好,我给您汇报一下,目前我们仓库里总共有野山参24983支。”
林三七吓一跳,心想这么多?这还是各大单位多次采购过后的数量。
看来没有经历过后来十几年后疯狂采收人参的年代,加上还是原始森林状态,果然野山参还是很多的。
“其中,50年到99年份的人参有8902支,一百年份以上的人参总共有856支,剩下的大多数是50年份以下的。”
“等等!”
林三七眼睛一亮,百年份以上的人参,那每一支都能卖出天价来,856支啊,乖乖!!!
“百年份以上有这么多,具体是什么年份的能确定吗?”
会计小琴这时候翻到其中一页纸上,继续汇报导:
“林院长,是这样的,100年份到200年份的有698支,200年份到300年份的有123支,300年份以上有35支。”
“最高年份的是几百年的?”
尤立群这时候插话道:“林院长,你过来。”
几人把林三七带到了一个独立的小房间里:
“林院长,咱们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这屋子里的35支人参都是我们的镇社之宝,年份最短的人参也有300年,最长这几支经过我们判断应该在400年份,用我们行内的话讲,可以称之为千年人参了。”
敢情千年人参是这么吹出来的呀。
但就算是300年份的,也足够林三七流口水了:
“我能看看吗?”
尤立群有些为难,也可能是拿捏:
“这个这个,恐怕不行,这人参还是密封状态,除非林院长你现在马上要吃了,否则最好还是不要动它为妙。”
林三七看着眼前几个有年头的陶罐,直接就问了:
“尤社长,你们所有人参我全包了,你们商量一下,要多少粮食?多少青霉素?咱们先说好,你不能按市场价算,否则我也吃不下。”
之前200支人参给了200吨粮食,这里面有林三七想补贴人参合作社的意思。
但如果两万多支人参拿出来,他们要两万多吨粮食,光是火车皮就起码要500个才拉得够,那简直就是疯了。
哪怕他林三七有本事搞到,他人参合作社敢收吗?地方政府分分钟介入。
尤立群其实现在也有点怕,他说说是清仓大处理,那是说说的,不认为这位林院长真会全要了。
结果现在这位首都来的大土豪直接梭哈了,他也有些发抖,万一上级计划外的采购任务来了,自己拿不出人参来,会不会完蛋?
第383章 空前绝后的数量
尤立群发愁,将里面的谈话内容跟职工们交待了一下,这下人参合作社的其他工作人员却全部都眼红了:
“社长,换!”
“对,全换了,人家给的可是粮食和青霉素啊!”
“就是,我们每年进山采参受伤的参农多多少,哪年不死上十几二十个?青霉素能救命啊。”
“不说职工了,就算是职工家属上万人,咱们也要照顾啊。”
“有了粮食,熬过这个冬天再说吧,否则这得饿死冻死多少人啊,都是命啊!”
职工们肯定首先想着自己的利益呀,到时有了粮食,有了药品,那还不是人人有份?至于你人参仓库清空了有什么后果……
能有啥后果?大不了你老尤职务被撸了呗,实在不行枪毙你一人,幸福千万家。
尤立群听到职工们清一色要求交易,也下定了决心:
“行,那我也豁出去了,不过里面的林院长可说了,现在物质紧张,咱们不能按市场价来定位,你们说咱们要啥合适?”
“要粮食,越多越好!”
“要青霉素,越多越好,这玩意儿救命!”
“粮食和青霉素两样都要,越多越好,两样都救命!”
尤立群白了一眼:
“别整天做梦了,人家林院长愿意拉咱们一把已经不容易了,你们还指望发家致富啊?”
孙副社长这时候咂巴了下嘴:
“我觉得咱们如何要粮食,先不说人家能不能供应得上,就说这运输问题就解决不了。你走公路?要路过一个个地区,一个个检查站,人家发现粮食当场就给你扣了。
走铁路运输?人家铁老大更横,你明明到通化的粮食直接给你拉走藏起来自己吃了,然后说丢了,按国家规定的粮食价格把钱赔给你就算客气了,也有可能钱和粮食都不给你。”
尤立群点点头:
“有道理,我就是怕这个,所以中医院采购的第一批人参,人家林院长准备亲自送粮食过来,所以我才对他感激不尽。”
张副社长年龄偏大,这时候摸着下巴提议道:
“那咱们就多要青霉素,这玩意儿小小一瓶,运输方便。关键于青霉素在咱们东北这边可是稀缺货,地区医院都只有几瓶应急,听说省城大医院也没几瓶。
你们想,解放前一瓶盘尼西林就价值一条小黄鱼,现在同样非常珍贵,咱们只要有青霉素在手,还怕换不到想要的粮食、猪肉、日用品?
到时恐怕整个东北各个单位都会拿着各厂产品来跟我们交换,那我们可选择的余地就大了。而眼前,也可以免去粮食这样大宗商品运输的困境。”
众人一听连连点头。
“老孙这主意好!”
“我也赞同,反正粮食已经有200吨了!”
“有了青霉素,咱们可以自用,可以拿出去交换,这办法好!”
尤立群见大家都同意这个意见,也跟着点头:
“那要多少粮食,多少青霉素?”
围着的职工们这时候不敢乱开口了:“社长你说了算。”
尤立群估计了一下说道:
“要不这样,咱们要一千吨粮食,再要一万瓶青霉素,你们觉得怎么样?
我是这么算的,我们目前有参农2000人,再加上各个分部总部的工作人员,加起来差不多2300人。
1200吨粮食足够我们每个职工分上一千斤,这么多粮食足够职工家庭撑过这个漫长的冬天,剩下的一些粮食,咱们做为应急粮存起来。
至于青霉素,我们统一安排,到时咱们人参合作社缺啥,就拿着青霉素跟人去换。我总的一个目标,就是保证我们每一位参农,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平安度过灾年。”
好~~~职工们纷纷鼓起掌来。
张副社长听了有点尴尬:
“咱们会不会太狠了点?尤其是一万瓶青霉素,我估计整个东北都没这么多数量。”
孙副社长头一歪:“先试试嘛,这种冤大头比千年人参还难得,万一成功了呢?不行再还还价。”
半个小时,人参合作总社的讨论就有了结果,尤立群代表人参社正式提出了交换要求。
“一千吨粮食,一万瓶青霉素?”
上一篇:娱乐:刚破龙壳,被热芭曝光了
下一篇:娱乐:怒怼京圈格格,被京圈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