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18节
三轮车??一辆三百多那种三轮车?
嘶!!!
胖子几人一惊,李油饼嘴里的大肠头吓的都卡到了喉咙里,憋得脸红脖子粗。
第30章 钻石男高!
眼瞅着李油饼憋得脸都紫了,张沈飞贴心的照着他的后心窝子给了一下。
噗地一声,那块大肠头从李油饼的喉咙里喷出,正好落在他对面胖子的脸上。
“我尼玛!!”胖子恶心的差点吐了,伸出两指把那个大肠头从脸上捏下来,凑到鼻子尖闻了闻。
一股说不出来的味儿!
“咳咳咳”李油饼终于能够呼吸后,不停地咳嗽着。
四眼儿见李油饼没事儿,扭头朝着张沈飞说道:“大飞你疯了?什么条件啊咱们?饭都吃不起了,你居然还不知天高地厚想买三轮车?!!!”
那开店的钱还是大家伙儿各种想办法,只差把裤衩子当了才凑出来的呢。
一百刚凑到,居然又要想三百的三轮车?疯了吧??
张沈飞拍拍四眼儿肩膀:“哥知道你很急,但伱先别急,你听哥给你分析分析。”
“板儿车那东西虽然便宜,但用起来费力气而且费鞋。咱们换成二手三轮车,尽量把成本控制在五十块钱以内.”
知道四眼儿他们确实没钱,张沈飞主动提出三轮车钱由自己垫付。
买车的事情谈妥,张沈飞掏出五十给了四眼儿,让他们下午去看车。
“正好砖头什么的都是约的明天送,你们下午去看车,我得去报社了。”
安排好一切,他便去了轧钢厂找大哥。在厂子门口遇到秦大爷的时候,递过去一支烟。
秦大爷接过来一看:“嘿,哈德门?大飞你抽烟没有长性啊,怎么老换?”
就他从这小子手里得的烟的品种,没有十种也有七八种了。
张沈飞一边给自个儿点烟,一边不动声色的说道:“嗨,这不想尝尽天下名烟吗?”
秦大爷哈哈大笑:“你小子这志向,倒和大爷我年轻时候的某种志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张沈飞吐出一个烟圈,挑眉看着他:“大爷年轻时候喜欢集邮?还是尝尽天下名酒??”
男人嘛,最爱的不都是这些?
“都不是,你还小,不说这个了。”秦大爷眼中闪过一抹怪异,笑的很有点像春天里的猫,“那啥,不说这个了,厂里快到午饭时间了,你还是赶紧进去吧。”
张沈飞突然就福至心灵,明白了对方话里的意思。
并且对秦大爷说自己还小很不满意,明明自个儿大的不行,掐头去尾还剩下十八CM呢!!
再说了,从年龄上来讲,自己现在可是钻石男高!!一个半老头儿,跟自己比?
但这件事跟一个四十多的半老头说不合适,所以也就不说了,只跟对方挥挥手,就走进轧钢厂。
进门找到大哥,陪着他吃了顿饭,两人便坐公交到了青年日报社。
到了地方,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有书生气息的男人已经等在报社门口。
双方见面一阵寒暄后,宋岩庭便带着张家兄弟进了报社。
到了办公室,只见一台上面带着滚筒的铸铁打印机摆在桌子上。虽然看起来很有年代感,也很笨重的样子,但在这个年代,却是非常高档的办公用品。
“大飞,这个打字机是脚盆鸡进口的,比较金贵,我先操作一遍你仔细看。”宋岩庭一边说,一边从装纸开始,一步一步的操作。
张沈飞知道能得到这次实操机会不易,一直仔细的观摩。
待到宋岩庭把位置交给他,他先是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对方刚才的操作,这才开始操作。
他这么一板一眼的照葫芦画瓢,操作笨重的打字拉杆,打字锤用心的做着。张沈亮在一旁看着,紧张的比自己操作还激动。
宋岩庭见老友这副模样,忍不住笑道:“亮子你不用这么紧张,大飞的手法挺好,看来刚才观察的很仔细,而且对部首的位置记得也好”
这代表着之前自己送过去的拓印图,张沈飞真的有好好记在心里。
不知道过了多久,张沈飞终于操作完成,他把打满字的纸从机器上取下来,递给宋岩庭。
“宋哥,您刚说让我自己发挥,我就随便打了这个,您看看怎么样?”
“成,我来看看。”宋岩庭接过那张纸,发现上面是一首小诗,确切的讲,应该是一首歌的歌词。
他好奇的把上面的内容念了出来:“夫妻识字.”
念完之后,眼角嘴边泛起止不住的笑意:“大飞,你从哪儿学的这个,还挺有意思的。”
“这不是学的,是我自个儿写的。”
“你写的???”宋岩庭视线从纸张上挪到张沈飞脸上,“你的意思是,这是你创作的?”
“嗯呐。”张沈飞挠了挠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宋岩庭看着他,好奇的发问:“你是怎么想起创作这么一首扫盲歌曲的?”
“你知道国家现在刚出了政策,要大规模的,全面的扫盲吗?”
“知道的。”张沈飞点点头:“就我们家一邻居是胡同积极分子,她帮区公所负责扫盲工作,求到了我,我就帮她写的这首歌。”
“据她说区公所领导挺满意,还说要排练表演。”
张沈飞把事情大概说了一遍,宋岩庭听完,低头继续看着歌词半晌不语。
一旁的张沈亮见他这副样子,顿时急了:“不是,我弟弟写的这有什么问题吗?”
都是自己人,有问题就说话啊,这么一声不吭怪吓人的。
宋岩庭回过神,语无伦次的说道:“啊?你说什么?没有,没有不好!是太好了,太是时候了!!!”
“亮子啊亮子,你可真是我的好兄弟!!!我这边正发愁怎么抓典型的,你就带着大飞送上门了!!!”
现在国家正在全力推进扫盲工作,他们青年日报作为四九城体量最大的报纸,自然也不能落后。
这种时候,张沈飞写的这样一份充满趣味性,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歌曲的出现,在宋岩庭看来,简直是老天的恩赐。
越想,宋岩庭便越是激动,此时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主编。
因此在说完那一长串在张沈亮看来不知所云的东西之后,扭头抓着那张纸就跑。
“哎哎哎,你干嘛去?石头!!”张沈亮在后面喊着。
第31章 新手!!
宋岩庭出去没多久,便带着一个秃头戴眼镜的老头儿走进来,“大飞,亮子,这是我们报社的杨主编。”
“主编这两位是我们家以前的邻居,这位就是我刚才跟您说的.”
那老头儿不等宋岩庭说完,慌忙上前一步握住张沈飞的双手:“同志,这首《夫妻识字》真是你创作的??”
张沈飞点头:“是我。”
杨主编顿时心中大喜:“好,好,好啊。写的真好!!!我听小宋说你还做的有曲子??方便写出来我看下吗?”
“您老客气了,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张沈飞说完,拿过宋岩庭递过来的纸笔便伏案开始写。
老头儿则是握着之前打好的歌词继续和宋岩庭探讨着,言辞之中时不时冒出赞誉之词。
张沈亮悄无声息的凑过去,看完弟弟写的那寥寥几句歌词,不由得扯了扯发小的衣袖,小声嘀咕:“就大飞写的这个也算好??”
通篇都是大白话不说,还一点都没有那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张沈亮虽然是高小毕业,但也是看过几本书的,他觉得弟弟写的这种根本谈不上是文学作品。
宋岩庭看出老友的疑惑,却是不由得微微一笑:“亮子这就是你有所不知了,伱想啊,以前的那些文人写的诗词,那是给谁看的??”
“给谁?”张沈亮老实巴交。
一旁的杨主编接话道:“给文化人啊!!文化人最起码是有一些文化底蕴的。”
“但张沈飞同志写的是扫盲宣传歌词,是给文盲听的。要是太复杂了,那他们根本就听不懂啊!!!”
“扫盲的第一步就是引起文盲的学习兴趣,要是听不懂,谁还乐意学??”
张沈飞的作品好就好在有趣味性,全程大白话,采用夫妻对答的形式,幽默中带着亲切。能让那些不识字的群众在看热闹的同时,明白识字的重要性。
当然,更深一层政治上的原因,杨主编没有跟张沈亮说。
“哦,原来是这样啊,就跟咱四九城唱的小曲儿似的,起个方便流传的作用。”张沈亮听完恍然大悟,“其实您别说,我弟弟确实打小儿就是吃这碗饭的,就我弟弟小时候编的骂人曲子,街坊邻居小孩都.”
“咳咳.”看哥哥要揭自己老底儿,张沈飞忙咳嗽几声,把他给打断,“那啥,杨主编我写完了,请您斧正。”
说完,把写好的曲子给递过去。
文艺界不分家,杨主编不但能写文,也能看的懂五线谱。
他粗略地将张沈飞的编曲扫了一遍,拍着腿在脑海中哼唱一遍后,便迫不及待的点头;“张沈飞同志,你这个曲子写的也非常好!!!”
“我想把你这首《夫妻识字》刊登在我们报社后天的报纸上用以宣传扫盲运动稿酬一口价五十元,你觉得怎么样???”
嘶!!就弟弟写的这个东西,这就上报纸了???
还是以五十元的高价???
张沈亮觉得这简直是天上掉馅儿饼的事情,又或者是老张家的祖坟冒了青烟,连忙拉拉弟弟的衣摆,示意他赶紧答应。
张沈飞却拍拍他的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而后看向杨主编,莞尔一笑:“作品能被贵刊看中是我的荣幸但按照现在的行情来讲,五十着实有点少”
其实他也不知道现在的行情如何,但讨价还价嘛,这么说总不会出错。
果然,
杨主编听完他的话,立刻便又给加了十八:“张沈飞同志,你毕竟是第一次投稿,六十八的价格不管是在四九城还是在全国的新人中,都已经是很高的价格了。”
想到张沈飞出现在报社的原因,他又给加了一句:“我听小宋说你在学习打字机的操作。这样吧,以后只要咱们报社的打字机闲着,你尽管过来免费学习。”
打字机这样的高端机器可不是谁都能摸的,张沈飞见对方表现的诚意满满,便也见好就收。
“杨主编,那我就谢谢您的赏识了。希望以后有机会我们还能合作。”说到这里,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嘴角挂上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对了,下次合作的时候,我就不算新人了吧???”
言下之意,不算新人,价格当然要再高点儿。
“啊,那是,那当然,到时候一定给您高价。”杨主编敷衍着。
在他看来,张沈飞这样的创作纯属灵光一闪,基本没有再创作的可能。
上一篇:好烦呐!都神豪了,还让我当奶爸
下一篇:开局上交双穿门,组建万界调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