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29节

  张沈飞喝完一杯茶,去厨房溜达一圈,发现舅妈赵桂花正在擀面条。

  他凑过去观察着:“这颜色,是白面加了绿豆面??”

  “白面,绿豆面,黄豆面三样。”赵桂花回道。

  “嘿。这感情好,我就爱吃加了豆面的手擀面,特别的香。那啥,舅妈你一会儿炝锅的时候多放点生姜啊,天儿冷,我吃了发发汗。”

  张沈飞一边说,一边踅摸了一块地瓜干塞嘴里。

  后面见在厨房耽误舅妈干活,扭头又去院子里巡视。

  多年不来,小院还是原来的样子。

  三间上房,两间厦房都是上泥下砖结构。跟四合院的屋子当然不能比,但在农村算是顶好,顶气派的。

  农村房子最大的好处就是院子大,舅舅家的院子看起来得有六七分。

  中间的路面被压实,成一条供人行走的小道。

  小道的左边种的大葱,菠菜和萝卜,芫荽这类抗寒蔬菜。

  另一边则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杂物窝棚,放着农具。一个部分种的花草和果树。

  张沈飞研究了半天,也没认出来几种,只认出枝头带着果子的是柿子树。

  随手摘了个柿子掀开盖子,吸溜着吃了。

  张沈飞思考着回头可以在系统空间也种点果树,等成熟了,不管是吃还是卖,都方便。

  走到北屋前的时候,却见一个大笸箩里,放着一些干的药材。瞧了一会儿,发现都是柴胡,金银花,何首乌之类的常见药。

  他不由得提高嗓门朝着厨房询问:“舅妈,您哪儿来的药材啊???”

  须臾,厨房里传来赵桂花的声音:“是我闲的时候在山上采的,这东西隔一段时间就有城里的药铺来收。”

  张沈飞闻言,眼神顿时一亮。

  对啊!!自己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第48章 山猪吃不来细糠!!

  张沈飞似乎想起什么,眼前一亮。一扭头再次钻进厨房,跟小舅妈询问这些药材的售价。

  赵桂花告诉他,药材这东西的价格不定,忽高忽低的。但总的来说,大部分药材年份越久,价格越贵。

  “就比如这何首乌,三年的和五年的就不是一个价。要是十年以上,又会再高一个台阶。”

  “那百年老人参,千年何首乌呢?”张沈飞两眼亮晶晶的盯着小舅妈看。

  赵桂花噗嗤一笑:“想啥呢?啥百年千年的?那都是传说,谁见过真的?”

  话音未落,却听厨房外传来一道清朗男声:“谁说没有的??我可是听百草堂上次来收药材的掌柜说了,他们前年冬天曾经在史家庄收了一颗百年何首乌。”

  “然后呢?”张沈飞扭头看向刚跨进门的高大糙汉。

  那糙汉瞅了瞅张沈飞,咧嘴一笑:“大飞,你丫问这个干嘛?不会又在做什么天上掉馅饼的美梦吧?”

  “我就随便问问,赶紧的告诉我,甭卖关子。”张沈飞催着钱铁柱。

  “想知道?求我啊!!”钱铁柱贱笑。

  张沈飞作势撸起袖子要揍人,他这才说道:“我记得当时说的好像说那颗何首乌大概八两重,卖了四十七吧,但那掌柜的话也不能全信。”

  八两四十七??张沈飞在心里计算着,一两31.2克,八两就是半斤二百五十克,一斤小一百。

  越算,眼神越是发亮。这价格,可以啊!!!

  小舅妈说百年何首乌找不到,这是建立在她自己的认知上。小舅他们山民靠山吃山,老轮番去山上采药,所以山上已经很少有年份老的药材了。

  但是,自己的空间北山不一样啊!!那地方除了他张沈飞没人能去,再加上空间一天抵得上外界一个月。

  这么算下来,光靠采药自己岂不是要发财了??

  越想,张沈飞就越激动。

  忍不住就抓住钱铁柱问其他的药材价格,兄弟俩越说越激动。

  赵桂花此时已经把炝锅面做好,利索的把面条盛在一个粗瓷大碗里,敲着碗边示意张沈飞端走:“急啥?什么事情能有吃饭重要?先吃饭!!”

  三人于是转战里屋,张沈飞一边呼呼噜噜吃面,一边跟钱铁柱和赵桂花闲聊。

  当听到张沈飞写了扫盲歌还上了报纸的时候,赵桂花高兴的直拍大腿:“我说什么来着?咱家这么多孩子,舅妈打你们小时候,就看你最聪明!!!”

  张沈飞被长辈夸,美滋滋的看向钱铁柱:“怎么样?承不承认我舅妈说的对?我就是比伱强,比你牛!!对吧?”

  钱铁柱不甘心的冷哼一声:“你吹牛比我强!!就你小子,打小儿撒谎就一把好手,还上报纸?我信你个鬼!!”

  都是自个儿家的兄弟,他不想揭张沈飞的短。

  就当年,张沈飞这厮来他们家做客,在山里捡了一条死眼镜蛇,回来拎着死蛇绕村走了三圈,告诉所有人那是他亲手打死的,还把打蛇经过讲的绘声绘色。

  要不是因为那蛇是他和张沈飞一起捡的,他几乎都要相信了。

  自那以后,这张沈飞在他们燕山十几个小村庄一战成名。一时间风头无两,甚至还得了个“眼镜”的外号。

  当然,也是自打那天起,但凡从张沈飞嘴里说出来的话,他都得打个折扣听。

  钱铁柱信不信的张沈飞也不在乎,说完正事儿只是唏哩呼噜的干饭。

  整整一大海碗手擀面,里头还窝了俩鸡蛋,一大块肉,他没一会儿就吃的干干净净。

  赵桂花见他吃的香,比自己吃了肉还高兴:“还是那个味儿不??你这孩子小时候就爱吃我做的面。还说我做饭好吃要当我们家孩子,把你妈气得够呛。”

  说着话,接过碗放在桌子上,又递给张沈飞一小筐花生。

  张沈飞捏着花生吃,还要腾出嘴来捧着小舅妈:“多年不吃还是那个味儿!!”

  “我不仅小时候爱吃您做的面,长大了也爱吃。

  要我说,四九城数得着的馆子,什么丰泽园,天福号,烤肉宛,哪家的招牌都不如您的这碗面。”

  这夸的有点过了,一旁的钱铁柱只觉得牙都倒了,捂着腮帮子说张沈飞拍起马屁来简直不要脸,丝毫不管旁边人的死活。

  “我吃了我妈做的面这么多年,怎么就没觉得能跟天福号的酱肘子比??说实话,我妈做饭也就那么回事儿。”

  他就不信,给一个酱肘子再给一碗面,他张沈飞真能选择那碗面!!

  赵桂花当然也不信,但她觉得能哄着她的人就比不会哄着的强。于是当即给了儿子一脚:“那是你山猪吃不来细糠!!”

  张沈飞见表哥挨揍,乐得哈哈大笑。

  赵桂花打完儿子,又说家里有前几天刚打的野鸡,已经风干上了,回头走时候让张沈飞带走。

  “那感情好,我这回过来可是又掏上了。”张沈飞笑的很舒心。

  钱铁柱揉了揉自己被踢的屁股,闷声问张沈飞这次过来到底要干嘛?

  难道就是为了挑拨他妈打他来的吗?

  张沈飞正想说,却听大门吱嘎一声响,是他小舅钱老森回来了。

  正好,一起说了。

  舅甥俩见面很是热络了一阵子,再次坐好之后,张沈飞说起这次的来意。

  “朋友开了店,想买点小鸡仔,小鸭子和小猪仔的养着,要是有小羊就更好了,没有也无所谓。”

  “对了,还得买一马车柴火,我刚做的炕头和灶台,错过了今年买柴火的季节。”

  钱老森前面听得直点头,听到新灶台,顿时眼皮一跳:“以前的灶台不是好好的吗?怎么想起弄新的了??”

  张沈飞把分家的事情大概说了一下。

  钱老森当即就气的拍了桌子:“树大分叉,你们分家我没意见。但当时怎么不叫我??”

  张沈飞心虚不已,娘亲舅大,他知道这个年代分家都是提前知会舅舅到场,还得有舅舅主持全程。最后双方都满意后,才能立下字据。

  现在,自己和大哥不声不响的就把家给分了,直到现在才告诉舅舅。这不合规矩,怨不得舅舅心凉。

  想到这里,他立刻站起来跟舅舅认错,百般解释是分家分的急,实在是没时间再来请舅舅主持公道。

  等下次家里聚在一起时候,一定让大哥张沈亮,大嫂唐大妞和自己一起向舅舅赔不是,肯定不会再让舅舅没面子。

  钱老森一听,更气了:“敢情你认为我在这发火,是因为觉得自己丢了面子?”

第49章 莫笑农家腊酒浑!!

  见小舅发火,张沈飞哑然,塌着肩膀不敢吱声。

  钱老森定定的盯着他,面色严肃,良久之后,才长叹一口气:“我生气是因为你们这家分的不公平”

  大哥二哥下落不明未娶妻,没留下一儿半女。大姐又去世的早,只剩下张沈亮,张沈飞这俩孩子。

  他自己又只有一儿一女,在他心中,这四个孩子都是自个儿的责任。

  现在亮子,大飞俩孩子背着自己把家分了,而且老二还等于光着屁股被扫地出门。

  这,才是他愤怒的根源。

  可能因为继承了前身情感的原因,即便是第一次见面,张沈飞对这些亲戚也并没有陌生感,反而真的把他们当成了家人。

  此时明白小舅是在因为什么生气之后,他心中涌起一股感动。

  感动之余,也跟对方解释那个家本来就没什么能分的。

  除了稍微值钱点的两间屋子,其他的衣柜,樟木箱子什么的都是嫂子的嫁妆。

  按道理说,那房子是父母留下的,该他们兄弟俩一人一间。但真让他分走一个屋?他又做不到。

  且不说哥嫂一家十口人一间屋子住不下,就想想那七年的养育之恩,他也开不了口!!!

  更何况,他张沈飞也不是差那一间房的人。

  张沈飞这边叭叭叭地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的说。

  那边钱老森抽着自制的卷烟半晌后,幽幽说道:“算了,不提了。反正以后只要你自己不后悔就行。”

  事已至此,他知道自己再说什么已经无用。说多了,只怕还会影响两个孩子的关系,所以干脆选择闭嘴。

  一旁的赵桂花是个机灵的,见状立刻转移话题:“还是的,过去的事情说它干嘛啊?咱还是说说大飞这次过来要办的事情吧。”

  “柴火好说,大概十天后你哥要进城送皮子,到时候让他套一辆骡车,给伱拉一车过去。”

  “但是大飞,你现在跑来买鸡崽子,鸭崽子可不是时候啊,那些东西都是开春才孵化的。”

首节 上一节 29/5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好烦呐!都神豪了,还让我当奶爸

下一篇:开局上交双穿门,组建万界调查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