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323节

  到了大门口的时候,张沈飞回头朝着大哥摆了摆手,示意他先回家。

  张沈亮看明白了弟弟的意思,但是却并没有走。

  只是看着弟弟的背影消失之后,把自行车锁好,在附近随便找了颗歪脖子树,一屁股坐在树荫下。

  虽然他有九个儿子,但是这个比自己小了不少的弟弟,在他心中确实是有着相当的分量。

  俗话说长兄为父,爹娘死的时候弟弟才十一二岁,是他这个当哥哥的又当哥,又当爹拉扯大的。

  如今弟弟在轧钢厂混的如鱼得水,又是他们老张家第一个参加高考的。

  不在这里守着的话,张沈亮怎么都放心不下。

  很快,

  其他家长送完孩子都走了,考场附近只剩下包括张沈亮在内的寥寥几个人。

  ……

  建国后,第一次高考是在1952年。

  至今不过才四年,但高考制度却已经经过了多次变革。

  1955年,高考由两元分科变为“三元”分科。

  即为1.工科理科及农林、水利等部分专业考试,2.医科、农林科,考试科目,3.文史政法财经类。

  到了1956年,考试科目加入毛熊文。

  1958年,也就是张沈飞参加考试这一届,政审开始变得严格,工科录取率大幅度增加。

  此时,

  张沈飞坐在考场里,看着刚发下来的试卷。

  跟以后的几十年一样,高考的第一科考的都是语文。

  这个年代的题型没有太多的发散思维和素质教育之类的,所有的考题都相当的中规中矩。

  考的知识都是书本上现有的,并没有多少需要自己解读的部分。

  更没有“我家院子里一颗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那样操蛋的解析。

  看完了前面的题目,张沈飞翻到最后一页看作文。

  作文的题目是《大yj中激动人心的一幕》,作为分值50分,而语文这个科目的满分为一百分,作文分占比相当之高。

  毕竟在轧钢厂办公室混了这么多年,张沈飞写起红色题材可谓是得心应手。

  前面按照题目写完之后,最后更是引用了一把手,二把手的不少名言。

  有这些走,作文怎么不得拿个四十五分以上???

  写完作文,张沈飞扭头开始写前面的题目。

  监考老师看到了,好奇的瞅了他一眼,又瞅一眼。

  张沈飞却毫不在乎,只是专心做题。

  一九五五年开始,我国开始摒弃了之前的注音字母改为学习汉语拼音。

  这一项对应届考生来说,并不占优势。

  毕竟他们要摒弃从小学就在学的注音字母,在高一的时候重新学习汉语拼音。

  但对从后世而来的张沈飞来讲,却是有着天然的优势。

  张沈飞运筹帷幄,一边拿着草稿纸给自己扇风,一边奋笔疾书,一边还在心里感叹这个年代的题目还真是简单。

  如果接下来的几科考试难度都跟这个一样的话,这次考个燕京大学什么的,简直易如反掌。

  等到所有题目都写完之后还余下小四十分钟的时间,他便把题目重新又检查了一遍。

  还剩下二十分钟的时候,直接提前交卷走了出去。

  其他考生见状大惊,但碍于在考试,也不好互相讨论,只在心中嘀咕着此人何方神圣。

  张沈飞出了考场直奔大门而去,刚走到距离大门十几米的地方,便被大哥张沈亮给一把拉住了。

  “大飞,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这还没有打铃呢,张沈亮面容焦急,“不能是你小子抄袭被发现给赶出来了吧?”

  不是他不相信自个儿的弟弟,实在是这小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有作弊的前科。

  虽说大部分时候都没被抓住,但是……

  “初中考高中时候,你抄袭都被逮住了,这次怎么还敢呢???”张沈亮恨铁不成钢。

  啊,这个见大哥掀了自己的老底张沈飞眼中顿时闪过一抹尴尬。

  “不是,大哥你在这瞎说什么呢?我只是写完了提前交卷而已。”

  都是亲兄弟,怎么就盼着他点好呢?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揭他老底儿。张沈飞无语。

  张沈飞闻言倒是立刻松了口气:“没抄袭就好。”

  张沈飞看着他哥那被晒得通红的脸庞和额头上的汗水,又有些不落忍:“不是让你回家吗?你怎么一直在这里没走?”

  这大夏天的,热的人恨不得脱层皮。无法想象他哥怎么守在考场门口的。

  张沈亮憨厚的笑了笑:“我不是不放心你吗?在这守着心里总感觉踏实一点。

  再说了,这地方又不热,一开始我在歪脖子树底下乘凉,后来这边的门房大爷让我进他屋里休息。”

  张沈亮说着,推过来自行车示意弟弟坐上。

  两人中午回了家,张奶奶亲自动手给小孙子做了手擀凉面,甚至去红柜子买了一斤猪头肉。

  这个年代,四九城管卖猪头肉的地方叫“红柜子”。

  这里卖的除了真正的猪头肉,还有肘子,猪心,猪肺,猪肺又分为清肺和血肺。

  除此之外,还有心宝盖,沙肝,粉肠,肚子,猪尾巴,猪鞭,熏鸡,熏鱼,茶干等等。

  这样的地方,似乎叫卤肉铺子更合适。

  但因为卖的人背着红色的柜子,在城里头沿街叫卖,是以久而久之,红柜子就成了统称。

  张奶奶今天买的虽然只有一斤,但种类丰富,里头有清肺,沙肝,猪皮,猪拱嘴。

  没有九个小家伙的干扰,一家人一起吃着饭,都默契的没有问起张沈飞考得怎么样。

  这跟张沈飞设想的区别忒大,他憋了又憋,还是没忍住,主动开了口抱怨道:

  “不是,我可是咱们老张家头一个参加高考的。

  你们怎么都没人关心我呀?都没人问问我考得怎么样?我在你们心中就这么没地位?”

  张奶奶秃噜着面条子斜睨他一眼:“考都考完了,现在问你还有什么用?说了你还能把卷子重新拿回来?”

  “大飞,你不用告诉我们考得怎么样,也不用想上午的事情。一会儿吃完饭好好睡一觉,下午好好发挥。

  考试这玩意儿,很多时候考的是心态。”唐大妞也说道。

  虽然说她自个儿只有小学文凭,但是家里孩子那么多,每年不得参加几十次考试吗?所以她可谓是经验丰富。

  “大飞提前二十分钟交的卷子,考的肯定不会差。”张沈亮插嘴。

  话音刚落,张奶奶烟袋锅子就抽在了张沈飞的后脑勺上:“让你提前交卷??!!后面几场考试再敢这样,我打烂你的头!!”

  张沈飞捂着脑袋,严寒热泪看着埋头干饭的大哥,总觉得丫是故意的!!!

  不会是为了报复自己吧?可自己也没得罪他啊!!!

  一家人一起吃完饭,

  唐大妞收拾着碗筷去洗,田小枣给铺了床,让张沈飞赶紧躺下休息,自个儿则是拿了蒲扇在一旁给他扇着。

  张沈飞闭眼躺在炕上享受着,直呼自己现在简直是整个张家的团宠。

  早知道高考这么爽,之前就该每年都考一次。

  下午考的是数学,一级知识点为二项式,三角函数,几何证明,解方程。

  二级知识点是恒等证明,线面垂直。

  所有的考题都围绕着这几个考点展开,并没有很刁钻的角度。

  考试结束铃声响起了之后,张沈飞一身轻松地走出教室,

  忽然背后有人叫自己,扭头一看却发现居然是杨柏立。

  “大飞,真是你啊??你丫的这次居然也参加高考了,怎么没有跟我说?”杨柏立兴冲冲的跑过来,朝着张沈飞后背就是一下子。

  “不就个高考吗?我还能宣传到满厂子都知道啊?”张沈飞说着打量了一下杨柏立,“怎么样?这次考试有没有信心?”

  自达一九五四年开始,杨柏立这丫的每年都会参加高考,今年已经是第四次。

  年年都这样,年年考不过,张沈飞都怀疑丫故意找借口请假。

  他可是听杨厂长说了,

  杨柏立他妈已经下了最后通牒,说儿子这次要是再考不上大学,就要跟他断绝关系。

  “怎么样?能保住和你父母如履薄冰的亲子关系吗?”张沈飞递给杨柏立一支烟,笑问。

  杨柏立垂头丧气地接过烟:“尽人事知天命呗,这次的考试比去年的难不少,说实话我心里还真是没底儿。

  我也是纳闷儿了,你说这考个大学怎么就这么难呢?

  老是考些语文数学什么的,怎么就不考个画画什么,我擅长的科目?”

  这要是考个画画,以他的技术还不得手拿把掐。

  “条条大路通罗马,既然考不上就换一条路呗。”张沈飞随口说道。

  出了学校大门,坐上大哥的自行车,张沈飞跟杨柏立分道扬镳。

  回到南锣鼓巷,刚到四合院门口,便看到二大妈居然提了一条挺大的鲤鱼。

  “哟,二大妈您家里今儿要改善生活呀?”张沈飞搭讪。“这么大一条鱼,够你们全家吃的了。”

  往常老刘家改善生活,都是单独给刘海中煎个荷包蛋,旁人只有看的份儿,像是今天这样买条大鱼,绝对算是超高规格。

  二大妈瞅了他一眼:“今儿这鱼可不是给你二大爷买的,是给我们家光奇买的。”

  “给刘光奇买的?”

  “这不我们家光奇参加高考吗?你们二大爷就说要给他买条鱼炖一下,吃鱼补脑呢。”二大妈笑眯眯的说着。

首节 上一节 323/5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好烦呐!都神豪了,还让我当奶爸

下一篇:开局上交双穿门,组建万界调查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