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366节

  粗的,是那些个不好好排队,试图加塞的。

  粮店得八点才能开门,到底有多少人能买到粮食,还未可知。

  就这么熬了一晚上,所有人眼眶都变得雀青。

  易中海见老伴儿确实熬不住了,不知道从哪里捡起几张破报纸,铺在粮店墙角,让一大妈坐下休息。

  早上八点五分,粮店的大门打开。

  所有人一拥而上,排在队伍前列的往里头冲,排在后面的也往前挤,那些根本没排队的,比排队的更横,挤的更凶。

  这时候就显露出人多的好处了。

  张沈飞,张顺遂,张沈亮三人人高马大,很快穿越排在他们前面的老秦,阎埠贵,刘海中等人,挤进了队伍的最前端。

  门开的一瞬间,三人第一个挤了进去。

  “我C尼玛,你丫挤谁呢??”

  “劳资挤的就是你!!不服练练??”

  “练练就练练!!卧槽,板砖!”

  “玛德,劳资今天非开了你的瓢不可!!!”

  “妈呀,有孕妇被挤倒了……这是流血了???这是要生了啊!!!”

  外面已经打起来了,似乎还见了红,但没人有空看热闹,大家都在往前挤,只要挤进粮店,就多了一丝买到粮食的希望。

  粮店里,

  张沈亮把两本粮本儿拍在桌子上:“买粮,这个月的定量都要了!!!”

  他们家一共十三口人的口粮,五个按照大人,七个是半大小子的供应量,还有一个老人。

  按定量本应该买到八十七斤细粮,二百零三斤粗粮。但粮站的工作人员说了,这次只能每样拿走一半儿。

  “库存不足,我们总不能让排在前面的买完,后面的什么都吃不上吗??”此人摇着头。

  虽然这么弄后面的也不一定都能买上,但总能多几个人有粮食吃。

  “一半儿就一半儿!!!”张沈亮咬咬牙。

  虽说弟弟能弄来粮食,但总归得冒风险,现在买一点,弟弟就能少弄一点。

  最后,由张顺遂背着粗粮,张沈飞背着细粮,一家人又挤出粮店。

  “什么?一大妈被人挤的生孩子了???”张沈飞得知这个消息,神色复杂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上辈子光听过被挤怀孕的,还没听说挤的直接把孩子生大街上的。

  刘海中咋舌:“可不是嘛……老易拦了三轮车送她去医院的时候,那孩子都到裤腿儿里了……也是老易他媳妇儿的棉裤肥……”

  当时情况多紧急啊,一群人挤来挤去,易中海见媳妇儿见了红,都要疯了。喊着让大家别挤了,别挤了,但当时那情况,谁听他的呢?

  说完事情经过,刘海中不由得感叹得亏自己儿子多。

  事发的时候,

  他让老大和老二一起挤着去买粮,自己才能赶上瞧老易家的热闹。

  谁承想这么一看,就看了个大热闹。

  啧啧啧,就当时老易看到他媳妇儿流血的时候,那脸色,简直让他终身难忘。

  “啊?二大爷您当时在现场看着呢,那也不去帮忙吗???”张沈飞发现了华点,诧异道。

  啊,这个……一不小心说秃噜嘴了,刘海中有些尴尬。

  张沈飞又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这孙子可真不是东西。

  不管平时他跟老易怎么在四合院里,为了这管事大爷的排名你争我抢,可一大妈总没得罪他吧?

  女人生孩子,这可是要命的时候,他居然也好意思在人群里看热闹……

  感受到他的目光,刘海中顿时慌了。

  虽说现在的张沈飞已经去上大学,不在轧钢厂了,但是人家是在职大学生。

  再回到轧钢厂的时候,说不定是什么职位呢。

  “那啥,张厂长。我进去看看光天和光齐买到粮没有。”

  话毕,略显慌乱的。就往人潮涌动的粮店里钻。

  “嘿,这二大爷那么胖,跑的倒是挺快。”张顺遂笑了。

第326章 戴帽子!!

  胖???

  也就是现在了。接下来几年,四九城哪还能有胖子???张沈飞暗忖。

  张沈亮把背上的粮食往上拖了一把,道:“别看了,赶紧回家吧。回去好好补一觉。”

  为了买这点儿粮食,他们可是溜溜地排了一宿的队。

  三人于是回到四合院,把粮食都给倒腾进了缸里,回家补觉。

  下午起床之后,就听到唐大妞,张奶奶和田小枣在商量去易家瞧一大妈的事情了。

  一大妈虽然生孩子的地点比较随机,但好在送到医院之后,母女平安。

  张奶奶带着两个孙媳妇上门,带了五个鸡蛋和半斤挂面。鸡蛋是唐大妞家的礼,挂面是田小枣给的。

  甭看东西不多,但如今鸡蛋早已经限购,一家一个月只能买一斤,挂面更是需要专门的票据。

  这些,都是有钱都买不着的好东西。

  “老易家的,你这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往后把孩子养大,这辈子就没有遗憾了。”张奶奶拉着一大妈的手,说道。

  一大妈老蚌生珠,身体虚弱自不必多说,笑了笑,强忍着跟老张家三个女人客套了几句,就听到大门被砰地一声大力撞开,接着便是张喜妹跟小炮弹一样冲了进来。

  “易奶奶,易奶奶,你真生了個小女生吗???您放心,我以后一定对她好!!!”突然就有了老婆,小黄毛喜不自胜。

  一旁端了一碗红糖煮鸡蛋的易中海却突然就扎心了!!!

  “倒,倒也不用。我们家养得起闺女。”他说道。

  张喜妹却不依:“爹妈再好,能比男人还好吗??我妈可说了,这辈子不管爹妈还是孩子,都只能陪着咱们走过半程路,只有两口子,才能一直在一起。”

  虽然尚在襁褓中的小妹妹看起来皱不拉几,脸又有点儿黄,但那都不重要。

  男人最重要的就是专一,他不是个只看长相的人!!!

  “易爷爷,小宝宝就是我的人了,您可不能拆散我们!!!”张喜妹抱着易家小丫头,对着易中海虎视眈眈。

  啊,这个……田小枣和张奶奶尴尬的脚趾扣地,对视一眼。

  唐大妞更是一把揪着儿子的耳朵,把他提溜出了老易家。田小枣和张家老太太看易中海脸都绿了,也都起身。

  “那啥,我锅上还坐着火呢,我先回去了。”

  “我也走。”

  他们一走,易中海气的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大口喘气。

  ……

  一九五久年,一月二十八日,农历腊月廿一。

  宜:结婚,会亲友,合婚,订婚,纳财。

  忌:开业,安床,安葬,修坟。

  这是蔡全无结婚,啊不是,是入赘老宋家的日子。不仅是入赘,为了让小柳二嫁的婆婆放心,从今日起,蔡全无就姓宋了。

  这件本应该不管在哪里都引起轩然大波的事情,在四合院里却风平浪静。

  “哎,这没啥,何大清去保城之后,据说也跟着白寡妇姓了。”

  “原本这事儿是很奇怪的,但放在老何家,也就觉得没什么了。”

  “他们家打根儿上起就那样!!!”

  “也不知道傻柱以后入,啊不是,结婚后,会姓什么……”

  “所以到了最后,老何家的姓氏传承还是得靠雨水这个女娃。”

  大家讨论了几句,也就罢了,转而带着礼物,捏着三两粮票,三三两两地往黑芝麻胡同走去。

  自打各种物资来越匮乏之后,四九城再吃席就多了个约定俗成的规矩。

  那就是不管谁家有红白喜事要宴请,来宾除了随份子之外,也都会自觉地交三两粮票。

  这局面一直持续到壹玖陆叁年,那位先生为参加世乒赛的国家乒乓球队饯行,在通知大家赴宴的时候,特别叮嘱大家:“各人自带粮票!”

  要说蔡全无有了归宿,最开心的就是傻柱和棒梗了。

  傻柱自不必说,自个儿的堂兄弟有了对象,虽说是去给人当后爹吧,但总算不用光吊打的炕沿响了。

  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他本身就是个厨子,经常在外面接喜宴,赚点外快。

  这会儿在黑芝麻胡同三十五号中院,一会儿指挥着小胖和马华赶紧和黄泥砌灶台,一会儿指挥刘岚赶紧把买来的菜和肉收拾了。

  自打夏粮歉收之后,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难了。具体体现在现在谁家结婚已经很少再吃纯白面的打卤面,炸酱面。

  而是改为了杂面面条,卤子里头的肉也少得可怜。

  但不管怎么说,小百十号人吃饭呢,家里的灶台不够,还是得砌个临时灶台。

  他们这头忙忙碌碌,那头儿四合院的邻居们都到了。

  负责蔡全无结婚记账的依旧是阎埠贵。只是桌子上少了花生瓜子,糖果也是限量供应,每人一个,坚决不准多拿。

  蔡全无的婚礼充满了时代特色。

  夫妻俩一个穿着绿套装,一个穿着深蓝色套装,都是这个年代最最常见的衣服。

  小柳寡妇的衣服跟在场的任何一位女士没有区别,唯有鬓角插了一朵花,算是彰显了她二茬新娘子的身份。

  该说不说,

  小柳虽是个寡妇,又生了好几个孩子,但长得可以用“盘靓条顺”来形容,尤其是那大腚,隔着棉裤都能看得出又挺又翘。

首节 上一节 366/5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好烦呐!都神豪了,还让我当奶爸

下一篇:开局上交双穿门,组建万界调查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