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389节
“你这……不是我不帮你,但这件事跟我们冶金部真没什么关系啊……”温副司长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总觉得张沈飞的脑回路跟别人不一样。
“领导您别这么说,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只要您想,肯定能有办法的。”
但张沈飞根本不给他拒绝的机会,拉住他喋喋不休说个不停,从水轮泵的发展前景,公社庄稼的现状,老百姓的日子等多个角度分析。
不是他非得走温副司长这条路,只是只有这样,水轮泵才有大量投产的可能。
眼瞅着已经进入壹玖陆零年春末,他急啊。
说完困难,张沈飞又开始画大饼,描绘水轮泵量产之后,将为我国的农业做出多大的贡献,增产多少粮食,让多少人吃饱饭。
温副司长听的一阵沉默。
看着眼前稍显颓废的张沈飞,
想起八年前,四九城准备实施八级工资制度的时候,还是处长的他被分到轧钢厂当考核官。
当时,
就是因为眼前这个小伙子偶然间发明了削皮刨丝器,被他一眼看中商机。
上报后,又是他力排众议成立了工厂,专门将此产品用于出口赚外汇。
这八年来,
削皮刨丝器厂为国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他这个伯乐也跟着水涨船高。
虽然,
他的平步青云并不都因为这个,但这个总归让他的升迁之路更加好看。
后来还有张沈飞主管的集资房,虽然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停建,但群众基础也很广泛。
还有轧钢厂的养猪场,农场……
温副司长本人对农业以及农业机械并不很了解。
如果今天换个人向他提起量产年产量十万台水轮泵的事情,温副司长只怕会觉得对方是在说大话。
但如果是张沈飞的话,似乎,是可以相信的????
往日种种历历在目,温副司长心中有了答案。
看着很少如此认真执着的张沈飞,他笑了笑:“你是轧钢厂的人,还是个食堂主任,怎么老做些跟自己本质专业并不相关的事?”
“都是为人民服务嘛,怎么能说是不相干呢????”张沈飞一本正经,“让老百姓们吃饱饭,是我们每一个干部的责任。”
“你小……得,我帮你问问吧。”温副司长一副对他无可奈何,只好应承下来的样子。
佟洛阳见状,心中有些忐忑的揪了揪张沈飞的衣摆,谁料对方却不以为意。
“那局长您可得抓点紧,我有时间就会来催您的。”
张沈飞这句话可不是说话,后面几乎每天,他都会带着佟洛阳到冶金部堵温副司长。
被这两人,主要是张沈飞每天火烧屁股似的催促下,温副司长以最快的速度联系了农业部和四九城附近几家水泵厂。
很快,
水轮泵项目开始上马,第一批产品下线之后,在四九城附近不少公社广受好评。甚至还上了农业报,不用油,不用电就可以抽水的水轮泵彻底火了。
温副司长在张沈飞的催促下又趁热打铁,跟农业部一起帮着申请资金,扩大生产。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两个月里。
一切走上正轨之后,初夏的傍晚,张沈飞终于有时间回一趟四合院。
才进门,就在垂花门那里跟埋头往外出的许大茂打了个照面。
“呦,大飞哥放学啦??”相对院子里其他人来说,许大茂的脸色要好很多,不说红润,但起码带着血色。
“嗯呐,你这是去哪儿??”张沈飞打量了一下许大茂跨着的军绿色包,随口问了一句。
许大茂在四合院里向来办事敞亮,见他一问,立刻就打开挎包,从里头掏出几块类似饼干的东西。
“大飞哥尝尝,这是我媳妇儿他们厂子现在出的D食品,吃起来味儿还凑合,主要是饱腹效果好。据说吃这么一块儿,能管一天。”
甭看家里这东西不少,但许大茂自己从没吃过。
D食品?
D食品的研究现在挺火热的,连主流报纸上都发表的有文章,宣传小球藻……
只是报纸是报纸,从没见过实物。
这会儿看着许大茂手里的东西,张沈飞微微一怔,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可不咋滴,许大茂他媳妇儿是在四九城食品厂工作。
那地方之前是生产面包,饼干,鸡蛋糕高档食品的地方。
听说前段日子得到了指示,开始研究生产D食品。
瞅这样子是真的研究出产品了???
张沈飞看着许大茂手里拿黑乎乎的东西,接过来,咬了一口。
口感类似于棒子面窝头,嚼起来有点硬……吃不出来到底是什么成分。
他咽下有点拉嗓子的东西,好奇的询问道:“大茂,这东西的成分是什么?”
“据我媳妇儿说是麸皮,麦糠,还有一些棒子面啥的……”
这些东西的配比都是有讲究的,据说有一定的营业价值……
“呦,你们家不是不缺吃的吗?要我说你媳妇儿忒会过,连这个东西都往家里顺???”张沈飞注意到许大茂包里还有不少这个东西,吧唧一下嘴点评道。
“哪的话呀???我拿这个可不是自家吃的。”被张沈飞当面揭穿自个儿媳妇儿往家偷厂里东西,许大茂却并不觉得有什么。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媳妇儿在食品厂工作,不就得吃食品厂吗???
这在这年代属于常态,只要不被人举报,没什么好说的。
当年傻柱带盒饭大家都知道,要不是他自个非要得瑟,也不会惹出是非。
许大茂告诉张沈飞,这些东西是他帮他爹弄的。
“许叔日子都过得这么难了??”张沈飞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许家别看在四合院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其实条件相当不错。
“不是,我爸不是咱们厂子的放映员吗??平时老下乡去公社放电影……那些公社现在的日子不好过……
我爸爸就想着……哎,总之那啥,您懂吧???”许大茂说的话没头没尾的,但张沈飞却立刻领悟。
也是,
甭看现在四九城邻居们一个个嚷嚷着吃不B,但其实他们的日子跟其他地方比已经好了很多。
不管怎么说,有全国人民保四九城的口号在呢。
许大茂把里头的弯弯绕绕说了之后,感叹道:“大飞哥您能无偿帮着城市工厂建设农场,让大家吃饱饭。
我们家没您那么伟大,我们是小人物,就拿着这些东西,卖给那些人,一方面让他们有口吃的,一方面也赚几个零花钱……”
您呐,也别瞧不起我们。要真论起来,我们这也算是为人民服务,积善行德。”
第344章 女生外向!!
多新鲜呐,拿着厂子的东西出去倒卖,赚黑钱,发GN财,还说的这么大义凛然。张沈飞也是佩服许大茂的脸皮。
但现在这样做的又何止许家一家???
就张沈飞知道的,傻柱现在虽然表面上不带饭盒回来,可每天都会在厂里吃过晚饭,还会让贾张氏带一些馒头,窝头什么的。
还有南锣鼓巷其他邻居,燕京大学的大厨……报纸上的那些个硕鼠……
总之,世道一乱,妖魔鬼怪都出来了。
心里有想法,但面儿上并没有说什么,两人又说了几句片儿汤话之后,许大茂拍了拍挎包::“大飞哥。先不跟你聊了,我得赶紧往我爸家去。
对了,你这次回来不是要过周末嘛。
等我从我爸爸那回来,带两瓶好酒,晚上叫上傻柱,阎解成和刘光奇,咱们好好喝几盅。”
虽说现在没什么好菜,但哥几个该聚还是要聚聚的。感情这东西,聚的少了自然就淡了。
张沈飞当然不会拒绝他,当即应承下来并表示自己从教授那里得了一根哈尔滨红肠,晚上可以带过去下酒。
两人就此别过,张沈飞一路走进前院,撩起帘子进门。
一打眼就看到田小枣在炕上放了一张凳子,踮着脚站在凳子上,正要拧电灯开关的黑盖子。
“怎么了这是?灯绳又断了吗???”张沈飞上前,扶着凳子炕询问道,“你下来,我来换灯绳。”
这年头的灯都是用的线盒接上棉线,稍微用力一点,线头就会断在里面。
“可不是嘛。”田小枣满脸无奈,“我刚想找东西随手拉了一下灯,谁成想那灯绳直接就断了。
你甭管了,我已经找好新绳子,直接拧开换上就行。”
田小枣打小儿就没了妈,他爸爸又忙着摆摊卖爆肚儿,没空打理家里的事情。
是以这丫头早熟,四岁就能踩在小板凳上,擀面条,烙饼做棒子面粥。
其他什么扫地洗衣服之类的家务活,更是做得驾轻就熟。就换灯绳这活儿,她哪年不干个七八次???
放个屁的功夫,也值当换人??
这会儿跟张沈飞说话的功夫,田小枣已经拧开开关的黑盖子,把新的灯绳穿进眼儿里,又熟练的打了個死结。
拉了几下灯绳测试之后,满意的点点头,又把这套东西给装了回去,凳子放回去,炕铺好。
最后卡吧一声响,满室通明。
田小枣满意的拍拍手,一切搞定,准备去做饭。
张沈飞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媳妇儿,你说你这搁哪儿哪儿行的,衬托的我这个当男人的忒没用……你就不能有什么事情是自己干不了,要求我帮忙吗?”
以前两人没结婚的时候,这丫头不识字,遇到需要写写画画的东西还得找自己帮忙。
后来文化程度上来了,就不用他了。
自打嫁给他之后,家里家外的这丫头全都是一把好手,根本不用他插手。
有这样的媳妇儿自然是省心不少,但有时候也会有一种不被需要的无力感。
上一篇:好烦呐!都神豪了,还让我当奶爸
下一篇:开局上交双穿门,组建万界调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