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482节
厨子的事情怎么能算偷呢??
张沈飞早就习惯了他这理直气壮的样,倒也没说什么。
反而是傻柱见他默认了拿的是南易的饭桶,之后更加的好奇了:“二叔,你这饭桶里装的究竟是什么好东西呀??”
傻柱一直对自己的厨艺很是自信,总觉得自己牛b哄哄。
如果让他说四九城有谁厨艺比他自己好的话,他也就心甘情愿的服南易。
张沈飞是轧钢厂厂长,要是他让南易给自己做什么小炒带回来的话,那指定能好吃。
所以此时,见张沈飞死活不告诉自己饭桶里装的是什么。
傻柱就非常诚挚的邀请张沈飞去自己家一起吃饭。
“二叔,今儿我们厂子领导有接待宴,我这两个饭盒里也都是好东西……咱们俩不如把饭菜凑在一起,您也品鉴一下,究竟是我的厨艺更胜一筹,还是他南易做的饭更好吃??”
张沈飞哪能看不出他心中的小九九呢??知道傻柱就是想尝尝南易的手艺,他犹豫了片刻也就答应下来。
“不过嘛,南易这次给我带的还挺多的,我先回家一趟,给我奶奶和小枣他们倒出来一半,剩下的再带到你们家,咱们一起。”
“诶,这感情好。我们家还有我昨天新增的大白面馒头呢,我先放在炉子上给热热,晚点儿咱们俩一起吃,再加上上次我从许大茂那里弄来的一瓶白酒。今儿咱们俩好好吃一顿。”傻柱说完乐颠儿乐颠儿的就提着网兜先回四合院了。
馒头得先溜上,自己带的这两个都是荤菜,大飞哥的那份虽然没说,但指定也是荤汤。
所以回去还得再做两个素菜,要不然光吃荤菜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张沈飞跟在傻柱后面慢悠悠的走进了四合院,才刚走到前院,阎埠贵就迎了上来:“哟,张厂长,今儿南易孝敬您东西啦?”
啊,这个……
察觉到阎埠贵落在饭桶上的视线,张沈飞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同时又有些好奇的问道:“阎大爷,您怎么知道我拿着饭盒是南易的?”
要说傻柱跟南艺都是厨子一起搬过厨,能认出来的饭桶也就罢了。
可阎埠贵跟南易应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呀,怎么也能认得出对方的饭桶?
阎埠贵闻言,嘿嘿一声笑了:“这不是几年前,你结婚时候不是跟许大茂合办婚礼吗??当时,你请的厨子是傻柱,许大茂请的厨子是南易……”
说到这里,阎埠贵指了指张沈飞手里的饭桶:“当时我就注意到南易拿的就是这个饭桶……您别说南易这人跟我一样,挺爱惜东西的,这饭盒用了几年了,还跟以前一样。”
甭看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可他一直没忘呢!!当老师的记性就是这么好!!玩的就是脑子啊!!
啊???张沈飞顿时诧异地长大嘴巴:“不是,我说阎大爷,我跟许大茂合办婚礼是七年以前的事情了吧??当时就那么惊鸿一瞥,这我多年过去了您还记得???”
“那当然,我这记性好着呢。”阎埠贵眼神中带着一抹自信。
其实当时是因为看到南易来帮厨,还带着饭盒能带剩饭,他当时嫉妒的不行,只恨自己当年没有去学厨子,少吃了多少剩菜,这才对这个饭盒印象深刻。
当然这个缘故就没必要跟张沈飞说了。
张沈飞竖起大拇指:“阎大爷,您是这个就冲您的这个记性,您不当教员谁当教员呢??”
“哎,当教员有什么好的??定量比工人低,赚的比工人少,还不像厨子能带剩饭。要不说古时候人都看不起教书先生呢……”阎埠贵一阵唏嘘,“都说解放之后人民群众站起来了,大飞你说我们这当教员的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春天呢??”
张沈飞看了他一眼,鼓励道:“很快,很快就会有的,您老就把心放在肚子里,踏踏实实当您的教员,说不定再过几十年呢,您这一行才是最吃香的。”
他这可不是没事儿,逗闷子,戏弄阎埠贵玩儿。
几十年之后,老师确实是最吃香的职业,一对一补习什么的,一个小时好几百的多的是。
更别提,还有那些学生家长给送礼,送东西。
阎埠贵也没指望着张沈飞能说出个什么,他不过是想到了这里,随口抱怨两句罢了。
两人分开之后,张沈飞回了家,将那饭桶掀开,倒了一半汤出来加热。
热到一半屋子里就满是香味,张奶奶捏着烟袋锅子就进了厨房:“乖孙子,你这是做的什么好吃的,闻着怎么这么香呢??”
“这啊,这是南易给我的,说是用很多好东西熬出来的,都是精华呀。晚上吃饭的时候您用这个汤蘸馒头保你能多吃一个馒头!!”张沈飞说着拿勺子舀了一小点汤,让他们家老太太尝。
老太太摇摇头:“用勺子多埋汰呀,你给我拿个碗。”
她喝过的勺子要是再放回汤里,四舍五入,不就等于全家都喝了她的剩饭吗??
“嘿,您这老太太我们不嫌弃您,您倒是还挺事儿多的。”张沈飞一边随口抱怨,一边拿了只碗过来给老太太舀了一勺汤。
老太太顺着碗边儿吹气,然后轻轻抿了一口,瞬间享受的眯起了眼睛:“鲜,真鲜亮,喝一口能让人把舌头都给吞掉。”
第423章 合伙!
“鲜,真鲜亮,喝一口能让人把舌头都给吞掉。”张老太太尝了一口之后两眼发光,说道。
“那当然了,这汤里头用的可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随便拎出来一个,你想在供销社买到就得排一个月的队。”张沈飞得意洋洋,“您这老太太也就是有我这么个好孙子,那其他的老太太,比如后院聋老太,哪有您这个口福呀??”
这是在把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呢,张奶奶有了好喝的倒也不在乎,一口将碗里剩下的汤一饮而尽之后看向张沈飞询问道:“这汤味道真好,是傻柱做的吧??”
虽然自打张沈飞有了本事之后,经常带着他们全家出去开荤,一家人也吃了不少馆子。
但在老太太看来,整个四九城做饭最好吃的也就是傻柱了。
再者说了,虽然小孙子现在已经不在轧钢厂,但他跟傻柱的关系特别好,两人又是拜了把子同为四合院五小君子,傻柱有点什么好吃的,特意给孙子带一份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谁料想张沈飞听完她的话,却是反驳道:“老太太,这回您可猜错了。”
“猜错了??这汤不是傻柱做的??”老太太很是诧异,“这可不是家常口味的东西,如果不是专业的厨子,根本做不出来……”
说完自己又把碗底儿剩下的那半口汤又喝了下去品了一番。
没错,饭馆味儿!!!
张沈飞笑了:“瞧你说的,我只说不是傻柱做的,又没说不是专业厨子做的。难不成您以为您的孙子就只认识傻柱这一个专业厨子吗??”
要是那样的话,他们家老太太也忒小看他了!!
他好歹也是一厂之长,认识几个厨子,还不是小事一桩??
老太太最烦小孙子耍贫嘴,这会儿见他又开始喋喋不休,放下饭碗就从后腰抽出那杆锃光发亮的黄铜大烟枪。
“唉唉唉……”张沈飞急了,非常熟练的双手抱头,“不是,这汤是我们削皮器厂的大厨南易南师傅做的。”
“南师傅?”这个姓有点少见,老太太总觉得好像听过似的琢磨着。
“就那个,咱们四九城以前赫赫有名的雅荷居,也就是现在的向阳红饭庄,就是南师傅他们家的产业。”见老太太想不起来张沈飞提醒道。
“哦!!”老太太恍然大悟,“那南师傅确实厨艺应该好,这份传承,比傻柱他们家还要厉害。
三七年的时候,你爷爷发了笔横财,带着我去过一次雅荷居下馆子,那里的菜是真好吃啊!!!现在想想都流口水。”
厨子这个行当是分外讲究传承的,因为厉害的师傅都有着独门绝技,从不外传。
即便收了儿徒,端茶倒水倒尿盆的伺候着,那份独门手艺也不会交给他们。
那交给谁呢??自然是和自己血脉相承的人。
不说别人就好比傻柱和他爹,他们老何家族上传承的是谭家菜。
谭家菜是官家菜,所用的原料都是上好的龙肝凤髓,那哪是普通人家能弄到的食材??
到了何大清这一辈,以靠在街上卖包子为生,解放后虽然进了轧钢厂,平时做大锅菜,偶尔做小炒,了不得也就是鸡鸭鱼肉,根本没有什么珍奇食材。
可以说何大清本人压根就没做过几次谭家菜,到了傻柱这里,说不定连一次都没做过。
可是呢,这两个人出了门照样趾高气扬的嚷嚷着自己是谭家菜的后人,会做谭家菜。
凭的是什么?就是他们家的这份传承。要是别人说会谭家菜,外人不一定会相信。
可是他们俩说会,那大部分人还是愿意给他们个机会。
毕竟,即便是没有上手过,他们也会知道谭家菜里面什么菜该怎么做,该用什么样的火候烹饪,又该撒入什么样的秘制调料。
同样的,
雅荷居之前在四九城赫赫有名,那南艺做起雅荷居的招牌菜品一定也是信手拈来。
张沈飞也没打算跟老太太忆古,把汤都热好之后盛出来,亲手给端到屋里的八仙桌上。
“枣儿,晚上我答应傻柱一起吃饭,就不在家里吃了。
你一会儿去巷子口买几个烧饼夹猪肉,再从缸里挑几筷子嫂子腌的咸菜,配着个这个汤和奶奶一起吃喝好了。”
屏风后面的炕上,田小枣刚给张卫国喂过奶,这会儿一边扣衣服,一边走了出来:“你自个儿出去喝酒就行,别管我们,我指定能给老太太照顾好。只不过,你可少喝点酒,省得明儿起床头痛。”
“诶,放心吧,我有分寸。”张沈飞摘下围裙放在桌上,“我去屋里跟儿子亲近一下就走。”
“别,那臭小子刚被我哄睡着,你可别再把他给折腾醒了。”田小枣慌忙拦住他。
张卫国这孩子也不知道随谁,睡觉特别轻,有点风吹草动就会醒,醒来后又开始发火,想让他再次入睡特别困难。
田小枣之前因为这个问题,还专门咨询过他们家老太太和唐大妞。
唐大妞说他们家十个儿子就没有这样的,一个个特别的好伺候,给饭就吃,给觉就睡,养起来跟养小猪崽似的,省心。
张奶奶则是撇撇嘴告诉她,张卫国是百分百的遗传张沈飞,这小子打小就是这样,小时候因为这个没少挨他妈的打。
啊,这个……
听到儿子的坏毛病的病根儿又拐到了自己身上,张沈飞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那啥,那我先去傻柱家了,估摸着他把饭已经做好了……”
说完,扭头便离开了家。
穿过前院和中院连接的月亮门之后,就看到贾张氏正坐在贾家门口纳鞋底。
看到他出现贾张氏立刻笑眯眯的招手:“大飞,大飞快过来。大妈刚给你做了一双秋天的鞋,你来试试合不合适,不合适的话大妈再给你改??”
贾张氏说着从一边的普罗利拿出一双黑色的崭新的千层底布鞋。
当年张沈飞帮他想了主意,让她接了东旭的班,成为轧钢厂一名光荣的工人之后,她就发誓要一辈子承包张沈飞的鞋。
这十年间,每年他都会给张沈飞做三到四双鞋,虽然张沈飞的职位越来越高,如今,像是张沈飞这个地位的人都穿大头皮鞋,可张沈飞本人依然天天都穿着她做的鞋。
这在贾张氏看来是一种荣耀,也是张沈飞不忘本的表现,更代表着她和张沈飞之间深厚的阶级感情。
毕竟,张沈飞十年了,都只穿她做的鞋呢!!开心!!
张顺飞走过去接过张翠花手里的鞋,仔细的打量着,又跟脚上的鞋比了比,最后脱下一只鞋试了试,蹦了两下。
“嘿,还是那么的舒服!!!张大妈要我说我认识这么多的人里头要说谁鞋做的好,那绝对是您!!!”张沈飞竖起大拇指,“这也就是咱们国家现在不让自个开店,要不然我非得跟您合伙开一家鞋店。我出钱你出力,挣的钱咱俩五五分!!!
就凭您的这个手艺,咱们挣的钱还不得用麻袋装呀???!!”
“真的??大妈做的鞋真有那么好??”贾张氏两眼发出光芒。
“那当然了,我再没穿过比您做的更舒服的鞋了。”毕竟一年白得四双鞋张沈飞很乐意多吹捧贾张氏几句,更何况这鞋做的确实不赖。
上一篇:好烦呐!都神豪了,还让我当奶爸
下一篇:开局上交双穿门,组建万界调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