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爆电开始,我开电厂供电全球 第294节
一忙活起来周边就有不少本地人注意了过来,接着一个个投来好奇的目光。
毕竟哲通电力的别克鹰隼供电车还是相当吸睛的,至少在城市里面皮卡车是少见的,更何况是这么威猛的皮卡。
“哲通电力?这是新的电力公司?”
“不晓得,他们是在做啥子喔?”
……
一部分蓉城人是这样,完全不了解甚至之前都没有听说过哲通电力。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比如地铁站下面一家山城面馆,里面有几个客人正在吃面。
这大清早的来上一碗面虽然不怎么清淡,但确实抗饿。
里面就有人注意到了这一幕,他之前是看到过相关报道的,在网上也看到过哲通电力。
所以当范佳兴他们的车子出现之后也是愣了一下,接着和周边的同伴说了一下。
“哲通电力来蓉城了喔,可以噻,我之前看新闻人家这个电力公司高级厉害的很,回头用起噻,用他们家供电。”
刚刚忙活完的面馆老板是山城人,川渝地区语言本来就能都听懂。
这会听到这个也是看了出去,接着就看到了哲通电力。
要知道,在山城老家他们家,他们全镇子的人可都是用的哲通电力供电,现在看到哲通电力的车子停在外面反而是有些亲切。
“也,真嘞是哲通电力喔,这个电力公司真的不错喔,我们老家屋头就在用这个,这下来蓉城了可以到时候开户支持一下用起。”
听到这话,几蓉城本地人又问了几句老板,老板对哲通电力的好处也是全数倒了出来。
第300章 299哲通电力?哲通能源!
蓉城这边目前忙的火热,随着大量的蓉城官方公司等等使用起哲通电力,并且捎带手主动宣传了一下。
毕竟人家公司也是要挣钱,也是要“附加价值”的,他们宣传一下对他们也好。
就比如蓉城地铁,接通哲通电力之后他们就直接开始了宣传,都不用林哲掏钱,他们就会在地铁车厢的融媒体上说明这件事情。
“蓉城地铁目前已全线全程使用哲通环保电力,助力城市绿色发展。”
公司做大了,那面对各方面的指摘可就多了一些,那出现的问题自然越少越好。
像是极端的环保人士就会认为这种不环保,他们甚至天真幼稚的认为人类应该用自行车上下班,什么公交车地铁都该关闭。
这些人正常人自然都清楚的知道是一个个傻x,但架不住真的烦。
那现在蓉城地铁直接说明了,我们就是用的环保电力,那还能说什么了?
另外对于普通的用户,没那么魔怔的人也是一件好的事情。
毕竟大家都是这样的一个目标,那就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要是能做一些好事那就量力而行。
毕竟坏种是少数,那这个世界还是需要大部分人来推动向前的。
这对蓉城地铁来说是一件好事,那他们自然会主动站出来宣传宣传。
……
另外一边,除了蓉城地铁,这些天在一线电力作业人员的忙活下他们越来越多的地方也都用上了哲通电力供电。
这些在当地人都能看在眼里的,也算是起到了一波广告宣传效果。
这其中这些一线员工算是立了大功,一个个快的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保证质量的把电路铺设完毕。
当然,这也和集团的策略分不开关系,在哲通电力,一直都坚持着“老带新”的传统。
虽然经过了员工入职培训,技术培训,但只要你刚刚进入哲通电力集团,那你所在的班组成员里面必定会是两个老员工加三个新员工的配置。
集团哪怕是调人过来也得保证这个配置,不怕麻烦。
毕竟调人过来也不简单,比如说从滨海厂区调来的员工在蓉城工作上一两个月再返回滨海,这得多出一部分的支出。
人家属于是出差公干,那集团自然会多出一点钱的出差津贴。
这是实打实的支出,但在这一点上林哲从来不省钱,也不想着如何,不可能去削减员工的工资。
另外这项“老带新”的传统也不会改变,有老员工在身边,老员工的经验和技术都能帮助到新员工快速的成长为一个集团的“排头兵”,具备一定的硬实力。
完成不光是电路铺设还是检修电路都能快速安全的搞定。
这些技术能力过硬的员工们才是集团最大的宝藏。
只有老员工带新员工,才能快速的为集团带来一批可用之人。
……
另一边,林哲返回滨海,他来到了滨海的官方办事机构。
这一次过来他是来完成一件大事的,现在的林哲已经清楚的意识到了哲通电力未来的发展会是如何恐怕。
所以林哲决定给集团更改一下名字,以前是叫哲通电力集团,那现在直接就叫哲通能源集团。
当然,哲通电力这个名字继续保持不变,几乎不会对集团产生什么影响,一切正常。
只不过在工商注册那里,企业名称变成了哲通能源集团,供电业务是集团最主要的业务之一,以后还会涉及到其他方方面面。
比如现在集团正在大力推进的电缆厂,最新一批的样品已经送到了滨海的哲通厂区里面。
送进了集团的研究中心实验室里,做了强度测试和安全测试。
得出的结果是相当喜人,至少林哲是相当满意的。
为了这事儿,林哲可没少花钱,还请来了一大堆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此可没少得罪一些同行,毕竟挖墙角可是挖的人家的。
但现在结果出来了,林哲很满意。
电缆这种东西,说简单也简单的很,只需要足够的原材料甚至手工都能给你打造一截出来。
毕竟导电这玩意儿不是什么技术活,但想要做好的话还是很难的。
林哲给出的要求是每一截从权河市林城县哲通电缆厂生产出来的电缆都得具备正常情况下几十年不带坏的质量要求。
当然,这是正常情况下,不涉及到一些自然灾害等等,比如像是高腐蚀的环境下那可能撑个几年就行。
当然,也可以生产出相对应的版本,来加强某方面的特性。
比如一些海岛上,那些挂在峭壁上的电缆,还有海上的油井平台等等,这些地方可都是常年被海风海水侵蚀。
高盐的海水侵蚀性还是比较强的,常年这么风吹日晒海水冲击的,正常能在内陆用十年的电缆在这儿可就用几个月可能就得嗝屁。
那这样也很简单,在电缆外表再包裹一层防腐蚀的材料就行。
现在自家的电缆厂能有这个质量,林哲绝对是没问题了,接下来需要大批量的生产,满足集团现在扩张的使用。
……
林城县里,随着哲通电缆厂在城郊镇的投入运营,这里也算是热闹了起来。
以往的时候这里就是一大片荒地,也没什么人,最多就是一些当地居民养上几头牛羊之类的可能带过来溜溜。
那剩下的就是一些当地人种植的蔬菜,一年到头除了路过以外没人停留。
但现在不一样了,这里直接热闹了起来。
别的不说,这哲通电缆厂里面光是员工就一千多人,这几乎顶得上城郊镇一半的人口了。
当然,这是目前没有外出打工和上学一直住在镇子里的人口。
国内的小乡镇大部分都是这个略显凄凉的姿态,年轻人和壮劳力们外出求学的求学,外出打工的打工。
留在当地的老人和儿童们成了一代孤独的守望者,陪伴他们的除了麦田就是池塘。
当然,还有不怎么发达的环境。
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在哪谁也不知道,答案也许在风中飘。
所以城郊镇就是之前的石马镇,石马镇上现在正在恢复往日的繁荣,那是因为哲通电力厂区和林场带动起来的,年轻人和壮劳力们回来也有的工作。
哪怕是没有进入哲通电力厂子的机会,那厂子那么多人食堂早上又没有早餐,他们在镇子上卖卖早餐也能过活。
现在城郊镇上除了逢年过节的那段时间,留在镇子上的人口也不过两千多不到三千人。
现在一下子涌入一千多人,这自然显得热闹无比。
这其中有一些是石马镇上的,一部分是城郊镇本地人,还有其他镇子和县城,包括外地来的。
这么多人在电缆厂里上班,那别的不说,光是吃喝就得不少,而且哪怕是厂区内部也有“爱家超市”。
但毕竟一千多号人,那食堂的饭菜吃腻了也得去镇上偶尔打个秋风换换口味什么的。
那吃完饭要是正好没带饮料没带烟的,那还得在镇子的各个小卖部上来上那么几包。
这就属于是带动当地经济了,人多了,什么小店也就跟着多了起来,和当初的石马镇一样。
另外还有酒吧这种,小镇子上一般也许会有那么一家,但开不了多久就会倒闭。
原因很简单,就是没人,没人过来消费那自然就维持不下去。
这和老板经营什么的没关系,就是没人。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这一千多人,而且大家聚在一起休息的时候也没什么干的。
一些人会选择在宿舍里喝酒聊聊天。
那一些人就会选择出去“高歌一曲”。
这些完全就给整个城郊镇带动起来了,热闹起来了。
一些人也因此选择回到了家乡,抓住这么一个机会,虽然进不了哲通电力的厂子,但也可以回家创业。
毕竟在家里那肯定是要在比外面好一些的,首先压力没那么大,而且外面消费那么高属于是哪里赚钱哪里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可在家里要是赚点钱出来,那就能存下来。
这么多人在镇子上,那外出打工不乏有去理发店里学技术的,回来了房子是现成的,那捣鼓一下开个理发的小店也还行。
要是在外面餐饮行业打工的,那回来了自己有两把刷子的也能开个小店卖些吃食。
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反正总归是有盼头了。
这做生意最害怕的就是没什么人,只要有人在,那一切就都好说。
再不济的,那就是在家多养些跑山鸡什么的,或者是种蔬菜,那都能卖给电缆厂的食堂。
上一篇:恋爱辅助器:狗才谈,我只想破案
下一篇:00后当村长,你还要整顿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