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爆电开始,我开电厂供电全球 第321节
“姜女士您好,请问您是怎样培养出林总这么优秀的孩子的?我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我想知道这一点。”
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后场上都笑了一下,宰茂学这边也是笑着给姜兰做了翻译。
微微一笑之后姜兰给出了回答。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林哲的优秀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在于他自己,而不是在于家庭,家庭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我能做的只不过是让他吃好喝好健康的成长起来罢了。”
没有多久,就在台上十几分钟姜兰在大家的掌声中离开了这里。
哲通电力集团汉城厂区算是正式开启了工作,目前供电车已经到位,营销部和市场部那边也都动了起来。
……
另外一边,林哲落地纽月已经看到了现场的视频。
不得不说,自己的老妈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胜任什么职位也许并不需要太多的所谓能力,只需要一个机会。
老妈发挥的相当不错,气氛也很好,算是完美的替自己“工作”了一把。
接着就是明天,林哲会依次到访哲通电力集团在美丽国的好几个厂区,除了纽月厂区以外,其他地方也都不少,目前都已经差不多开始要运营了。
接下来这一步还是比较重要的,不过好消息是前两天哲通多了一个合作伙伴。
目前别克在全美的各个工厂已经开始了准备,只要哲通电力供电的区域,他们别克的不管是工厂还是4S店等等都会使用哲通电力。
而且不光是别克的直属厂区和门店,甚至是对于合作商也尽可能的做了劝说,希望他们也能使用哲通电力集团的供电。
不得不说,伊萨克算是正儿八经的“押宝”了,这是他在几十年的经商生涯中从来没有过的,头一次这么真心实意的全力支持一个合作伙伴。
……
纽月城的夜色不多,林哲愿意的话可以去到最繁华的地方去转上那么一转,去最奢侈的酒吧和那些所谓明星、名媛们喝上一杯。
以自己现在的地位,那些无论多大腕儿的明星见了恐怕都会低下头。
不过看了看自己手上的婚戒,林哲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自己就俗气一点,还是喜欢在电脑前放上一部电影来上几大杯冰啤酒才够舒服。
第330章想投资?没门儿!
对于不了解哲通电力的人来说,恐怕听到汽车巨头通用汽车的老板不远万里跑到滨海去亲自“求着”林哲签下一份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的第一反应就是惊诧。
毕竟通用汽车的地位摆在那里,一年光是销往全球各个地区的汽车数量都不知道有多少。
这妥妥的算是巨头公司,而这样一家公司去到滨海主动求着这样一份协议的签署真乃奇闻。
这是他们一贯的傲慢态度,但要是事后了解一下恐怕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至少伊萨克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在为通用汽车的未来做出了一个可靠的选择。
一些心思活泛头脑机灵的人已经开始着重了解哲通电力,接着开始想法子看能不能在哲通电力接下来的全球化部署当中能参与进来,搭条线什么的。
这些人里面自然少不了有一大堆的所谓华儿街精英们,这些人对于风口和市场的把握自然比普通人要强上不少。
他们都看出来了哲通在未来会有的一个统治地位,未来那绝对是妥妥的能源巨头,所以一个个更是急不可耐,想着能从中参与上车。
彼得瑞奇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一个旁人眼中的“天才”,他高中毕业之后就以一个优异的成绩进入鼎鼎有名的斯坦福大学。
而他学习的专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学,而是数学,一门数字的学科。
他希望在数字中慢慢的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也许是这个世界的本源。
但事实证明他确实是想多了,彼得瑞奇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也知道了一件事实,一加一很简单,搞明白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也不难。
但难的是在这条路上长久下去,数学里面小聪明没有任何作用,需要的是大智慧。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数学不会帮你也不会骗你。
它不像是其他的,也许可以骗人,但这玩意儿你要真不会,那假装不出来,很快就会被扒的体无完肤。
所以彼得瑞奇认识到了,自己也许是时候该换条路了,有数学做基础,去学金融也不差。
金融本质上也许就是数学的游戏。
这是彼得瑞奇认为的道理。
虽然耽误了两年,但事实证明彼得瑞奇真的是对的,有了数学做基础,他的金融学起来是相当出类拔萃。
很快毕业之后他就进入了华儿街,成为了一名金融分析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靠着对数字的敏感很快彼得瑞奇就成长了起来,在公司里面的职位也有是一年升一级,甚至是一年连升几次。
这样在几十年的光景,彼得瑞奇很快就从当年街区里的那个天才少年变成了金融“小鳄”。
至少在他成为了大多数人眼中羡慕的样子,有大别墅有很多豪车,在华儿街这样的地方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虽然该有的都有了,但彼得瑞奇依然在等待一个机会。
虽然他现在是公司的高管之一,但手上真材实料其实并不多,这要是能拿下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单子,那在公司才能正儿八经的站稳脚跟。
所以彼得瑞奇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
但是在现在,这样的机会不多。
基本上各行各业的独角兽公司已经成型,没有再做天使投资人的机会,另外一些蓝海行业也基本上一出来也会被各个更厉害的金融机构拿下。
想要做出大一点的成绩不可谓不难,他们公司也因为没有这样一个机会而一直跻身不到华儿街的前列。
所以彼得瑞奇一直在等。
……
今晚和往常一样,从公司楼里出来后彼得瑞奇先是拿了一杯咖啡,接着走下楼打开了自己迈巴赫。
来上几口咖啡,接着再点上一支香烟彼得瑞奇发动了汽车。
打开收音广播,彼得瑞奇开始转动方向盘打算回家。
作为一个成功的男人,自然也是要兼顾家庭的,每天下班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家。
当然,在回家的路上,车子里面收听新闻广播也是彼得瑞奇一直以来的习惯。
别的先不说,作为他们新闻行业云的从业者,彼得瑞奇和他们同行一样,对于各种各样的新闻都很关注。
毕竟金融这一行当,那对于各种新闻的了解自然要有。
股市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人对一个项目或者说是一件事物、东西的期待度。
那新闻毫无疑问就是期待度的来源。
就像是那些公司,尤其是业内的大公司,那些新闻公共方面都是投入不少的。
原因就是他们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需要做到好看,那就必须不能有负面新闻。
当然,关于公司的消息还是要有的,不过得是比较好的方向那种才行。
就比如一些公司,要是公司出现一些大问题,比如安全事故什么的那可就麻烦了。
新闻一报道这边公司的股价一开盘就是唰唰往下掉,基本上都是这样。
但上市公司就不一样了,老板大部分也得给股东交代,财报什么的必须好看,所以这就麻烦了。
公关部也就成了重要的一环。
尤其是那种比较重大的负面消息,那公司的股价简直就是跳水,尤其是一些玩的“比较大”的公司老板。
那可能今天还是亿万富翁,可一旦过个几天股市一蒸发那就是一贫如洗甚至是负债累累。
当然,这只是极个别的极端情况。
但一般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还是损失很大的。
但正面的新闻可就不一样了,正面新闻的话公司的股价等等也能涨不少。
坐着赚钱还真就是这种,啥也不干,坐在办公室里那手里的股票就能蹭蹭的往上涨。
消息这一块,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所以彼得瑞奇才会每天下班的时候,在车里收听新闻,而且不光是在回家的路上,还有在上班的路上彼得瑞奇也会收听。
这已经形成了一个长久的个人习惯,哪怕是彼得瑞奇以后退休了,离开这一行了恐怕依然还会保持这个习惯。
……
轻踩油门,彼得瑞奇慢慢的在往家开去。
耳边自然也是响起了新闻主播的声音,她正在透过广播传递着最新的新闻消息。
“近日报道,通用汽车的巨头伊萨克先生最近不远万里去到了滨海,而据本台记者获悉,他此行的目的正是与哲通电力集团达成战略意义上的合作……”
说着电台里面还详细的介绍了一下,毕竟通用汽车可是正儿八经的巨头公司,汽车行业里的老派领头者了。
而现在这样一家公司摆出那样的一副姿态,只为和一家电力公司产生联系,这听起来就有点匪夷所思。
毕竟这电力公司可是一大把,但通用汽车就那么一个,一般情况下还真不是这样的情况。
应该是反过来,电力公司这边“巴结”通用汽车的老板伊萨克。
所以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彼得瑞奇还是比较好奇的。
但想来伊萨克那样的大佬绝对不会是蠢蛋,他那么做一定是有理由的。
所以当下彼得瑞奇在车上直接用语音查了一下哲通电力的百科,当然还有林哲。
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林哲的演讲,正是林哲在世界环保者大会上的那一番方言。
这不听不要紧,一听还真是愣了一下。
好家伙?生物科技蚂蚁发电?这听起来简直就有够科幻的。
甚至第一时间彼得瑞奇都在想,这是不是假的,也许是商业炒作?
但伊萨克总该不会看不清想不到这一点吧?要真没几把刷子他怎么又会那么远紧急出现在滨海,接着当着全球那么多媒体的面宣布这样一条消息。
紧接着随着好奇心的发展,彼得瑞奇干脆直接把车子停在了路边拉起了手刹拿出手机开始查看。
……
这越看彼得瑞奇的脸色也是越不对劲了。
这简直就是能源界的一次革新!怪不得伊萨克那样的人会那么着急和哲通电力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
因为哲通电力完全就代表了未来,这是所有人追求的未来。
上一篇:恋爱辅助器:狗才谈,我只想破案
下一篇:00后当村长,你还要整顿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