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蚂蚁爆电开始,我开电厂供电全球

蚂蚁爆电开始,我开电厂供电全球 第348节

  大家作为集团的一员,对于哲通的任何新闻自然都是相当关注的。

  这次发生这种袭击的大事儿,自然一个个也都关心的很,都在聊着,后面哲通的反制,还有南非官方的处理结果出来之后大家也都相当欣慰的。

  虽然人员没事儿,但这个结果毫无疑问能让哲通的这些人满意。

  这样的结果又给了大家信心,这才是哲通人应该有的待遇,敢招惹?那就等着倒霉,这就是哲通的报复。

  也能体现出集团高层对他们这些员工的一个态度,那就是相当重要。

  现在林哲和言溪又亲自去了医院,去看望那十个员工,这样的话体现了林哲作为老板对员工的关怀,在这方面上林哲一向都不会让员工失望。

  ……

  南非那边的事情搞定,林哲目前重点还是在国内。

  海外地区的发展处于“打地基”阶段,而在国内则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疆省的电网建设工作接近尾声,即将收割市场。

  北河省那边的市场并入已经完成,目前百分之八十六的供电都是哲通电力在提供。

  那接下来的这些国内的大城市,哲通要一并进入,一并拿下,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拿下。

第358章北河,目标达成!

  北河省内,随着哲通电力供电计划的推进,当地的各大电厂,包括一些乡镇的小电厂也都对接退出了市场,换上了哲通电力。

  目前虽然北河省全境没有完成哲通的百分百供电计划,但是主要城区和经济园区都完成了哲通化的进程。

  目前剩下的一些地方就是北河省里的一些小地方,小乡镇之类的。

  不过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这些乡镇也涌入了大量哲通电力作业人员,根据“前线”的情况,北河这边给林哲的一个答复是十天内,十天内北河全境完成哲通供电。

  目前已经是百分之九十的区域,剩下的最后一些偏僻的乡镇区域。

  好处已经开始显现,这事儿当初是北河的官方推动的,主动找到林哲接触达成这件事情,那现在自然他们也是相当上心的。

  尤其是几个头头,那可是让秘书和北河气象部门那边接洽,天天都会发送一份报告呈上来交给他们。

  从北河的第一个大型电厂关闭,哲通开始供电的时候,这改变已经悄然发生。

  在最开始的时候不怎么明显,但随着项目的推动,北河一共关闭六个大型城市电厂,由哲通电力开始负责供电。

  这六个大电厂分部在三个城市内,这三个城市都是北河前三的大城市,完成哲通化之后空气质量都上升了一点。

  减少了相当一部分大的碳排放,后续随着电厂的逐一关闭哲通接管,那空气质量也是一天上升一点,污染排放的指标线也逐渐宽松。

  以往的时候那条红线几乎是天天擦这边,搞得他们这边很是紧张。

  但现在指标排放下去之后也能不被束缚住手脚。

  尤其是到了现在,哲通供电的进程推进到百分百九十以上,北河全境内上规模的电厂已经全数关闭,现在这个排放量完全是一个安全的范围内。

  他们北河也可以放开手脚,去布局一些大工业。

  这报告拿在手上,北河官方的几个头头也是越看越开心,这就是他们当初把哲通电力引进的目的,现在也是达到了。

  虽然他们要是不引进哲通电力,到时候哲通电力也迟早会进入北河省内。

  但他们主动联系,这等于是把这事儿提前推进了好几年,几年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了,这几年的时间,足够一个新建的厂子成长为一个大中型企业。

  也足够建起一个经济园区,产业园区等等。

  这些东西不光是一个地方的税收来源经济指标,这更是北河人的机会,这些多出来的厂子可以提供多少就业岗位带动多少上下游消费?

  这是他们期盼已久的事情。

  ……

  北河临仓镇,这里处于北河的边境地带,位置上还是属于比较偏僻的,不过虽然是个镇子,但规模还是很大的。

  也就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吃亏了,但凡地理位置好一点,那临仓可能就不是一个镇子了,而是一个县城,临仓县。

  虽然只是一个镇子的级别,但这里人口不少,五万多的一个人口放在西北的一些小地方可能就是一个县城了。

  但量级摆在这里,临仓镇人多所以不同于其他小镇的家庭式发电小作坊,他们是有一个电厂的。

  不过多年以来临仓镇上的电厂可没少被骂,原因没别的,就是因为这电厂实在是不靠谱,经常没事儿就停电断电什么的。

  而且用电的时候电压极其不稳定,经常会烧坏一些机器,搞得怨声载道的。

  但电厂也有电厂的苦衷,毕竟家庭式小作坊发电的话那属于是大型的柴油发电机组,发多少用多少油都是有数的,只要安排得当那就不存在亏钱的可能性。

  另外那些大电厂人家在县城里面的因为用户数量足够多,而且县城的不光是第三方产业还是一部份工业基础都是小镇子不能比的。

  这些东西多了那用电量就多,用电量多范围大了那电厂也是比较好控制的,这样余量就足够,基本上可以保证停电的时候少一点,这样稳定。

  但他们的苦衷就是这不上不下的,比上和人家县城甚至是市里里的电厂压根比不了,比下又不是什么一个就几千人的小镇子,这几万人呢。

  这样的情况就是他们夹在中间比较难受。

  几万人的一个用电市场,虽然没什么工业用电输出,但数量毕竟摆在这里,镇子官方大楼的所在地也是大几千人的常住人口。

  这样的情况柴油发电就顶不住,只能是上小型的专业发电设备,烧煤发电。

  但人口也不算特别多,用电量不是很大,这样上专业设备这个量一旦控制不好的话就容易造成亏损。

  毕竟不管是大小电厂,储电这方面的成本都是相当高的,所以基本上大电厂的储电也会做的很少,小电厂则是直接把这块削减到几乎等同于无。

  他们临仓镇的电厂也有事,储电的成本很高,所以干脆不做,但这样就等于是没有一个缓冲空间,放电量这块就不太好控制。

  经常会出现断电和电压不稳的情况发生。

  毕竟像他们这种小电厂,为了省钱那都是往最小的发电量去预算的,基本上不可能往多了算,所以才会在这样。

  这样他们电厂倒是基本上少了亏损,但临仓镇上的居民用电就有点难受了,经常会出现那种电饭煲蒸饭蒸到结束了一打开才发现饭压根没蒸熟,中途停过电之类的。

  但现在哲通来了,二十多个电力班组直接到了临仓镇上,到了镇上就开始干活,这电厂的员工其实也高兴,等于是解脱了。

  毕竟在这小地方,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电厂的电不好用了大家也没少骂。

  现在哲通来了,那他们也不算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而且哲通明确说了,他们电厂的员工也会经过一轮考核后进入哲通电力,这工资待遇什么的又上了一个档次。

  而哲通的目标也即将实现,他们临仓镇就是最后一个点。

第359章生态循环全程无污染

  二十三个电力班组,一百一十五个电力作业人员,车队直接开进了当地的电厂院子里面。

  相较于哲通电力的大小厂区都是干干净净的状态,这里的电厂就显得脏乱差多了,满地的煤渣外加大小杂物。

  不过倒也能理解,毕竟烧煤发电咋可能干净的起来,哲通那属于是生物环保发电,生产池里再种上一些阔叶植物,甚至都产出不了垃圾。

  蚂蚁生活产生的各种消耗等等,都能直接被土壤吸收转化成植物的养分,另外这些植物还能再为蚂蚁所用,等于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这样的状态自然也产出不了什么垃圾,而且哲通不光是具备一个科技条件,还具备了最好的生物科学家,这些人的数量可不少。

  都是林哲安排猎头公司之类的高薪聘请过来的,由气候学家和宏观自然学家组成的顾问,在一些事情上给到集团足够和正确的反馈。

  另外还有昆虫学家等等,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人材,他们在集团内拿着高薪也负责处理好相关事项,给出最合理的搭配。

  哲通在生产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二次污染和二次损害环境的事情发生。

  当地有当地的情况,所以大家也都能理解,毕竟就这么一个小电厂,把老板在内的员工全部算起来,包括门卫大爷在内一共也不过九个人不到十个。

  这厂子在临仓镇上这么多年运营,老板也大大小小投资了好几百万,靠着这些年收电费赚取微薄的利润这十几年下来投资也早就少了回来,也没少赚。

  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的,但也多少比普通人强上不少,毕竟手底下八个员工,这一个月发工资也得发出个几万块出去。

  这些年靠着这个小电厂,虽然骂没被少骂,但也赚出了一辆五十多万的车子,外加县城的两套房,银行存款也不少。

  反正随着年纪大了,这摊子也确实有点力不从心了,再加上这些年钱是越来越不值钱了,煤价什么的一路上涨带动成本。

  他们这电费又不好涨,利润空间再次被进一步压缩,所以现在哲通来接手,老板说实话也是挺愿意的,毕竟哲通可不白票。

  虽然官方牵头,这要是换做其他人可能就强取豪夺空手套白狼了。

  但林哲不会,这些老板人家也不是大风刮出这么一个个电厂,按照正常的市场价格,自己给出多少就出多少。

  包括临仓镇上的这个电厂,他们的这些电厂设备什么的哲通还真看不上,但小镇中心的电路建设的还不错,哲通这边派出的专业团队给出的价格是八十万的价格。

  这个价格看起来很低,但实际上符合市场这个功率。

  因为整个小镇中心街道的电路建设相当不错,但除此之外别的能被哲通接收的东西还真没有了,只是一些电缆和人工建设费用。

  当初投资几百万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折价八十万的价格确实够。

  而且这八十万只是哲通给到的一个电路接收费用,另外还会出笔钱把这个小电厂的厂房给买下来。

  这要是其他小村子什么的,一个哲通供电箱就能搞定,也用不了大的厂房什么的,一间房就能搞定形成一个哲通供电站。

  但这临仓镇上确实入口比较多,是一个大镇子,用电量也是那些人口几百小村子的几十倍,这样的情况一个供电箱那种模式肯定玩不转。

  大厂区肯定也不可能放这儿,所以集团给这儿的定位就是接收当地的厂区,当然,前提是老板不会狮子大开口以一个正常价的情况下。

  拿下这里的厂区,直接设置一个比较大的供电站,类似于微型厂区的这种。

  厂区配置也给出了一个规格,就是以两个电力班组为整,负责供电和全镇包括下辖各处村庄的电路维护和电路抢修等等工作。

  另外在隔壁乡镇人手不足需要电力作业人员的时候,他们的维护范围也会扩散到隔壁乡镇。

  临仓镇供电站两个电力班组,不设置行政岗位。

  ……

  老板早就想出手了,现在还能换现自然乐意的不行。

  八十万的基础电力建设费用也是一口答应了下来,接着厂区的地皮也是便宜处理,正常市场价格也就一百多万的样子。

  毕竟别看这地方有点大,但这临仓镇上的地皮和租金什么的便宜的很,这乡村地区的这些地都不怎么值钱。

  但凡是个城市地区,哪怕是什么小县城,这怎么着都得几百万打底了,但这镇子上确实不怎么值钱。

  最终折价一百八十万,老板把厂区连同整个市场全部转让给哲通电力集团。

  现在人来了,建筑施工队也几乎是同步到达,老板会把原厂设备全部运走,施工队把这里推平开始建设,当然,还有简易的铁皮厂房也会在镇官方提供的一片空地上搭建起来,接手这里的供电。

  毕竟不可能在建设的同时让当地居民断电。

  二十多辆车子,完成会合之后也是全部开始工作,车子一辆又一辆的开到镇子的各个地方,开始统一换电表箱。

  通知也早早发下去了,因为电路工作需要停电,在晚上八点前会恢复来电,哲通电力会尽全力尽早恢复供电。

  当地人也开心,毕竟骂了这么些年,当地电厂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时不时的断电根本搞不来,另外电压也不怎么稳定。

  但现在不一样,哲通电力来了,这当地人只要在网上随便搜一下就知道哲通电力是什么情况,知道哲通的服务和质量。

首节 上一节 348/3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恋爱辅助器:狗才谈,我只想破案

下一篇:00后当村长,你还要整顿官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