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高中毕业就出道

高中毕业就出道 第202节

  绝大部分项目,范无眠连听都没听过,丝毫提不起出手的兴趣。

  今天则有点不同。

  因为他从十多个名单里,看见了《家有儿女2》。

  备注写着

  ——“(已经拍完,投资方资金短缺,正在寻找合伙人,也是一部情景喜剧,第一部《家有儿女》的收视率没挤进全国前50名,不建议)”

  江士熙办事还是很认真的,不会只丢个名字给范无眠,剩下的让他自己去猜。

  在每一个影视剧项目后面,都写着打听到的相关情况,有些备注“卫视重点扶持”,还有些写着“投资方是圈外人,但据说有几亿资产”之类。

  《家有儿女2》显然不受重视,项目名字后面只跟着这句话,连投资方是哪家公司都没写。

  印象里。

  国内情景喜剧,就是被《武林外传》给带火了的。

  年轻一代开始掌握家里的遥控器之后,没有耐心去慢慢追剧,短平快的情景喜剧才有机会脱颖而出,接着还冒出现象级的《爱情公寓》。

  不过。

  第一部《家有儿女》的收视率,居然没有排进前50名,倒是让范无眠觉得很不可思议,毕竟他记得经常能从电视上看到这部剧。

  略微一琢磨。

  觉得有可能是爆火以后,被各家电视台争相重播。

  虽然不适合用这部剧去捧旗下艺人,但范无眠难得又动起抄底买断的念头,给江士熙打了个电话,开门见山问道:

  “江哥,项目名单我收到了,那部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你觉得有没有机会,把整个版权打包买下来?”

  江士熙愣了两秒,才反问说:

  “怎么会看上它?有些项目很不错,比如那部《大明王朝1566》,今年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比较火,又是湖广电主导的项目。”

  范无眠胡扯说:

  “跟电视台合作可能很稳,但是很难赚到钱啊,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情景喜剧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流行趋势。”

  “我在燕京时候看过几集《家有儿女》,感觉还不错,未来也适合在网络视频平台上播放。”

  “到时候人们没耐心慢慢追剧,但吃饭、睡前看一两集情景喜剧,有利于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江士熙告诉说:

  “我正在深城这边,待会儿托人找找联络方式,打电话问一下。”

  “第一部《家有儿女》的收视率不算高,导致续拍第二部卖不上高价,投资方那边似乎压力有点大,投资成本我记得好像是300万左右。”

  “他们愿不愿意卖,我暂时还不清楚,但如果你愿意提供一笔资金,合作的可能性应该很高.”

  外界的资本,刚开始进入影视圈。

  现如今绝大多数影视公司,都是些有关系、有资源的圈内人,想方设法筹集一笔资金,然后拍电视剧卖给电视台。

  

  利润不算高,能有30%左右的回报率,就已经很不错,挣得是辛苦钱。

  靠《寂静之地》、手机彩铃、广告代言、投资收益、专辑收益等等,范无眠的净资产已经摸到10亿港币门槛,搁在这个年代的内地娱乐圈里,属于妥妥的“资本大鳄”。

  买一枚翡翠鸽子蛋花掉的钱,比《武林外传》和《家有儿女》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总投资成本,加在一起还要多。

  论起江湖地位,可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自从传出《武林外传》,被范无眠高价买走的消息之后,不断有剧组想方设法联络他,有些人想要拉些投资,有些人则希望能够被买断套现,寻求合作的内地影视公司,多如过江之鲫,都想碰碰运气。

  可惜。

  范无眠对它们提不起太大的兴趣,主要忙着筹备旗下自制的剧。

  在这2005年,电影院的观影人数太少,电视剧的播放渠道又被电视台彻底垄断,影视圈的黄金风口期还没有到来。

  他的资产,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由《寂静之地》贡献,从好莱坞赚到一大笔钱,有了本金以后,间接又靠投资挣到更多钱。

  要不是意外将《寂静之地》的海外发行权,成功卖出一个天价,只靠发行专辑、手机彩铃以及广告代言这些,撑死挣个两三亿港币,就已经算脑袋顶到亚洲娱乐圈的天花板。

  辛苦折腾,挣到手的利润却有限,这也是范无眠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其他地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当了那么些年的打工族,想要舒服享受生活。

  拿着手机,范无眠继续问道:“《家有儿女》系列的出品公司,实力怎么样?”

  江士熙想都不想,解释说:

  “就那样吧,可能有点门路,要不然第一部的收视率马马虎虎,怎么敢继续投资拍第二部。具体情况我要问清楚,老板你这边确定想买?”

  “嗯,最好打包买断,合作投资也没太大的问题,最近《碟中谍3》剧组快把130万美元的片酬,打到我的账户上了,两边财务已经开始对接,这笔钱正好可以动用。”

  范无眠自带流量。

  觉得趁着暑假假期的旺季,提前就有机会把《家有儿女1》的重播权,卖给一些感兴趣的电视台。

  作为知名度极高的顶流明星,做这种类型的生意比较占便宜,就像明星投资饭店、客栈酒店之类,更容易获得关注,有机会将自身名气变现。

  挂断电话之后。

  先想到情景喜剧这个新风口,接着又想到了《爱情公寓》。

  前世人们总说它借鉴许多《老友记》的桥段,实际上从美剧《老妈老妈的浪漫史》借鉴的剧情更多。

  如今《老爸老妈的浪漫史》还没上映,提前拍出一些剧情,搁在旁人眼里,自然也就谈不上抄。

  不过。

  一想到重新找演员拍摄《爱情公寓》,总让范无眠觉得有点别扭,但假如投资这部情景喜剧,筹备周期比较短不说,还很省钱,也有助于捧红刘施施、杨蜜她们。

  想到这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情景喜剧很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这会导致将来难以转型,比如在《爱情公寓》里扮演“吕子乔”的孙一洲。

  范无眠曾跟他在其他项目上合作过,私底下剧组里的人,却都叫他“吕子乔”。

  对演员来说,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处在于很容易红,坏处则在于红了一个角色,却容易丢掉其他角色。

  山贼王旗下的明星经纪部门,已经签下《武林外传》剧组的大部分演员,要是再多一组2.0版本的《爱情公寓》演员,往后可就很难去拍其他角色了。

  认真琢磨过后,范无眠觉得还是应该再等一等。

  因为即使提前拍出《爱情公寓》,利润也非常有限,很容易浪费了好剧本。

  等到更多90后开始霸占自家的遥控器,都市类型情景喜剧的市场前景,才会变得广阔起来

第208章 《家有儿女》

  电视剧拍完之后。

  版权被其他公司打包收购的现象,在影视行业当中非常常见,说白了,这也是一种商品。

  这就像如今很多房地产开发商,自己建成写字楼,并不投入使用,直接整栋对外出售,比较省时省力不说,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减小了压力。

  买家则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成本,两边皆大欢喜。

  有些影视制作公司需要尽快回笼资金,用于支持其他项目的开发,又或者提前还清拍剧借用的资金,避免被借贷利息给拖垮。

  不少有资源、有门路的媒体代理商,自己从不冒着风险拍剧,而是喜欢从电视剧交易市场上,直接采购现成的好剧,道理跟采购电影的发行权差不多。

  普通影视制作公司,可能很难把电视剧卖出一个高价,同时吸引许多家电视台的关注,进而提高收益。

  但在很多实力雄厚的传媒公司手中,更有希望将某些好剧的利润最大化。

  除了跟电视台保持着不错的合作关系,这些传媒代理商手中,往往还掌握着广告金主们的资源。

  现状是许多地方小电视台,不喜欢掏出真金白银,而是直接将电视剧开播前后或中间的广告时段,送给媒体代理商自己运营。

  紧接着,媒体代理商将广告时段,卖给企业做广告,只要合作的电视台数量足够多、广告售价较高,这些影视行业的二道贩子们就赚钱了。

  还是燕京。

  当经纪人江士熙,第一时间联络上《家有儿女》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投资方,简单介绍完打包买断版权的想法后。

  青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女老板朱子琦,惊讶好久才回过神。

  她听说过范无眠砸下一千多万人民币,打包买断了名不见经传的《武林外传》剧组,并且追加一千多万人民币,让剧组继续往下拍。

  却没想到,自己也会遇到相同的情况。

  拿着座机电话,另一只手用笔尖轻敲桌面,已经37岁的女老板朱子琦,率先问出最关心的问题:

  “假如,我是说假如打包卖掉,你们愿意给出多高的价格?”

  江士熙在电话里告诉她说:

  “朱老板,你也知道的,第一部《家有儿女》的重播权卖不出去,现在已经不值多少钱,我们顶多出到100万。”

  “第二部还没找到买家,听说你们的总投资成本在320万左右,我们公司可以出到450万,加起来总共也就是550万。”

  “以这个价格成交,毛利率大概有40%,已经相当不错了,就算伱们自己去运营,总收益也不一定能超过这个数字”

  “.”

  投资电视剧的利润,目前还比较有限。

  第二部《家有儿女》从立项到拍完,总共耗时九个月。

  短短九个月就赚到40%的收益率,朱子琦觉得出价已经非常厚道,最近正担心第二部播出以后很可能会亏损,因为目前只有燕京电视台,明确表示出兴趣,但出价比较低。

  总共100集的新剧首播权,才卖出180万,额外还因为人情往来,花掉了好几万。

  她和她的合伙人们,实力都比较普通。

  在体制内工作时候,见外面的老板发了财,于是也想方设法搞了个《家有儿女》小剧组出来。

  范无眠的一辆宾利雅致R,就价值三四百万人民币,但这个年代在燕京,能筹集300万人民币投资电视剧,其实已经勉强称得上有点实力。

  消息过于突然,朱子琦之前从没想过要卖掉《家有女儿》系列的版权,只是有位投资方决定离开,打算再找找其他合伙人而已。

  随着江士熙开出报价,又给了朱老板一个新的选择,一时半会儿有点纠结,试探问道:

  “范无眠,那位港城的小范总,怎么会想收购《家有儿女》?”

  江士熙满嘴跑火车,提前编好了理由。

首节 上一节 202/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半岛2007

下一篇:重回华娱2003,我是七代导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