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偷来的仙术有点神

偷来的仙术有点神 第753节

  他的窥天根基之厚实,旷古绝今,导致他一入窥天,厚积薄发,几乎一步从窥天之初,直达窥天之巅。

  理论上,他在窥天境该走的路已经走完了,修无可修,想再进步,似乎只剩下一条路:破入悟境。

  然而,现在他发现了一条以前忽视的路。

  那就是他可以扩张轮海。

  轮海扩张,同等真气量的前提下,水位下降了。

  他又可以容纳更多的真气。

  而且随着轮海的扩张,天空的九星也变大。

  实现境界不增,战力持续增加。

  有迹象显示,这样的夯实根基,又将造就一个不一样的窥天。

  有了这种认知,林小苏不在乎时间的流逝,任由阵法之力落在他身上,任由轮海大浪翻滚,一点点扩充轮海,从自我感觉的一丈方圆,扩充到一丈三,一丈四,一丈五……

  终于,最后一步踏出,天空不见了桃花。

  无边的压力,瞬间清零。

  林小苏面前是一座青色的小亭。

  小亭之上,两个字,醉月。

  笔致圆柔中,带着几许茫然,似乎题字之人,真的是被月光灌醉,被往事灌醉,以至于失了分寸。

  但也恰恰是这样,这座小亭,带着几许未知的惆怅,带着几许未了之思绪。

  醉月亭中,一人微笑而立,正是李承年。

  他先到达至少半个时辰。

  “阁下到得有些晚了!”李承年淡淡一笑,这份笑容落在林小苏眼中,该当是一种宣扬。

  然而,林小苏脸上没有丝毫的挫败感,也是淡淡一笑:“李公子视此风花道为阵法,急欲破阵而出,而我,视此道为人生风景,有些不舍这一路的雪月风花,幸好按大长老所言,咱们并非比试赶路的速度,仅仅只是移步醉月亭。”

  大长老的声音传来:“青丘之地,诗酒风流,两位才俊心慕七公主,不远万里而来,不若观醉月风貌,在照壁上题诗一首如何?”

  全场之人齐齐一震。

  青丘之地,的确是诗酒风流地。

  青丘之女,何人不喜诗词?

  那些传说中,书生夜读,狐族勾引之,是有原因的,狐族天性就喜欢读书人,而读书人中,尤以意味深长的美妙诗词最动人心。

  李承年的风流潇洒,李承年的诗词歌赋,那可是京城一绝,京城贵妇因为这个,迷上他的不在少数。

  让他写诗,那是给他机会。

  然而,修行道上,并非每个人都是李承年,又有几个会写诗词?

  密室之中,七公主一弹而起:“大长老这是干什么?有意跟他为难!苏哥哥是古门的,天天练功,哪有空读书?而李大叔本身就是读书人……”

  三姐都吃惊了:“这个你都反对?你以前不最喜欢诗词吗?你不是说过将来要找一个会写诗会唱曲的天才吗?大长老给他们出的考题,就是你最喜欢的,你竟然有意见?”

  “以前是以前,今天是今天……如果非得比文道风流,那比吹笛!”七公主叫道:“我去发表意见!”

  一弹而起。

  这一弹,她生怕被三姐抓住,天狐魅影身法都用上了,一瞬间,满室都是残影。

  然而,她刚刚到了门边,身后一条丝带一缠一拉,七公主腾空而起,一屁股坐到了三姐身边。

  七公主当场暴跳……

  而亭中,林小苏眉头微皱:“写诗?”

  “写诗,最能体现一个人是真有才,还是假装有才!”李承年淡淡一笑:“阁下不是号称随便何种领域都无妨么?怎么?大长老让你写诗,你就急了?”

  林小苏笑了:“急了么?我只是有些许意外……李公子有兴,那就请?”

  “请!”

  应下了!

  全场之人面面相觑。

  这是非常明显的对症下药。

  大长老指点李承年过风花道,几乎所有明眼人都清楚。

  这会儿在醉月亭,又选择李承年最擅长的吟风弄月出题,用意更是明显。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林小苏稍微识那么一丁点趣,也该知难而退,然而,他竟然接下了。

  写诗!

  你见过几个修行人懂诗词?

  大长老笑了:“两位请于醉月亭中观一观风物,以一柱香为限,题下一诗或一词俱可。”

  林小苏目光抬起。

  醉月亭中以观外界,美不胜收,繁花似锦,真正是入目皆春色,满目尽仙楼。

  然而,有那么一幅画,格格不入。

  这幅画,画名是《中秋》。

  一条江,一棵柳,一条船,一个绝色美女立于船头,遥视远方一座楼,此楼立于烟波之上,楼名《北楼》。

  说此画与醉月亭格格不入,是因为意境。

  醉月亭乃是标准的诗酒风流亭,处处彰显潇洒风流人生路,唯有此画,沧桑而又悲凉,充满离情。

  林小苏关注这幅画,李承年也关注。

  这大概就是诗人敏感的直觉,都能第一时间关注到醉月亭中的“诗魂”所在。

  这幅画,就是醉月亭中最具有意境冲击的地方。

  “敢问大长老,此画何人所画?”李承年道。

  大长老笑道:“即为画中人!事实上,此亭,此风花道,也俱为她所造。”

第623章 终不似,少年游

  风花道是她造的。

  亭是她造的。

  她自己还在亭中留下了一幅自画像。

  林小苏大感兴趣:“此画中人,却是哪位前辈?为何留下这幅画?”

  长老作了解释……

  此画,乃是青丘三千年前的一位传奇女子所画。

  此女,名胡姬。

  胡姬有一双胞胎姐姐离姬,二人从小到大,从未分离,然而,三千年前,离姬江湖中邂逅一苍渊俊杰,随他而去,胡姬北楼为她送别,弹了一曲《人海茫茫》,没曾想,一曲成真。

  从此以后,再也没见过这位姐姐。

  她多方打听,甚至还进过苍渊,谁曾想,那位苍渊俊杰,竟然查无此人,而她姐姐,也就此人间蒸发。

  胡姬万念俱灰返回青丘,造了风花道,打造了这座醉月亭,在亭中自画一像,置于其中,这或许是一个美好的期待,期待着来到青丘的某个客人,看到这张画像,给她提供她姐姐的消息,毕竟她的像貌与姐姐几乎完全相同……

  长老讲完了这段风花道与醉月亭的历史,手一起,一根香飞上天空,迎风而燃。

  全场安静如夜。

  所有人都注视着两人的表现。

  香燃未半,李承年轻轻一笑,走到照壁之前,提笔写下……

  “风花道上客,夜来醉月眠,千秋犹恨短,阴阳顶上参。谁言北楼别,此生再无喧?且伴流云去,执手看来年……”

  五言之句,一泻千里。

  字字珠玑,句句有物。

  充满了对胡姬寻找姐姐的祝愿。

  也充斥着对胡姬这位传奇仙子的恭维。

  满场之人,全都点头加赞许……

  “一首长诗,包含风花道,醉月亭,亦融入了‘北楼’,真是落笔成篇,无愧于京城才子也。”二长老道。

  大长老拈须而笑:“李公子可是书香门第,其曾祖父乃曾是大荒帝师!”

  “寻常人,帝师已是顶峰,而其曾祖,出宫门之后,成江南大儒,真正是名满天下……”

  密室之中,七公主和她三姐眼睛也亮了。

  虽然说姐妹俩看男人各有侧重点,比如说七公主只看脸,三姐更看重男人猛不猛硬不硬,但是,身为狐族女子,还是喜欢诗文的。

  这李承年一提笔,一行行考究至极的诗词从笔尖而出,自然流淌,这份文笔流香的潇洒,这份才华横溢的姿态,还是让她们沉迷。

  唯有千灵圣女,眼中有了疑问……

  这真是他临时写的?

  我为什么就那么不信呢?

  比如说,这里面有一句:“阴阳顶上参”!

  说的是胡姬修的是阴阳法则。

  而且已然绝顶。

  长老们介绍过她的修为法则吗?

  没有吧?

  你如果是第一次听到她的故事,你如果不了解她的生平,你怎么知道她修的是阴阳法则?

  她严重怀疑,这是大长老跟他唱的一曲双簧。

  提前泄题,提前准备……

首节 上一节 753/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神豪王储,打造最富裕国家

下一篇:劝我不练武,我成神,你们惊讶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