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都重生了,我当然选富婆啦!

都重生了,我当然选富婆啦! 第217节

  吕尧手指在沈院庄附近的刘庄点了点说道:“陆姐你先跟这边通个气,然后放出风声咱们要在刘庄这里征地,新建数据中心。”

  “为什么要这么做啊?”忽然王杉那边抬起头说道:“这不会耽误时间吗。”

  吕尧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去,就看到王杉仍旧眼神直直的盯着电脑屏幕,神情专注的好似吕尧刚才听到的声音是他自己的幻觉。

  陆小亦轻声笑道:“他就这样。”

  吕尧也跟着说道:“如果不先搞这么一圈,咱们的时间只怕是会耽误的更多。”

  “宿预虽然在散装省的北面,经济常年垫底,但骆马湖好歹是个名声,周边也有度假区,平时来这里游玩的人也多,再不济还能下湖里捕鱼。那你说这附近的人得要多少拆迁费?”

  吕尧笑道:“最近几年各地拆迁暴富的神话已经流传很多了,早些年还有不愿意拆的,现在可都眼巴巴盼着自己家能画上一个圈,里面写上一个拆字呢。”

  “如果咱们真一开始就把最佳地点选起来,拆迁赔偿的问题估计会扯皮很久。”

  一直在敲击键盘的王杉听到这里渐渐停下了原本迅捷流畅的手指,反而渐渐停下来,思考着说道:“有道理啊。”

  说完他就忽然感慨起来:“我的梦想就是设计出一个足够智慧,足够通达的AI模型,这种模型一经问世,配合强大的算力绝对可以改变世界。”

  “可刚才听吕总说的话,我才忽然意识到,距离我的想法实现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

  王杉从电脑前站起来说道:“我自己都做不到人情练达,设计出来的东西又怎么可能足够的人性化呢?”

  吕尧乐呵呵笑道:“您太自谦了。”

  吕尧可太明白“杰青”和“万军”殊荣加身的王杉到底有多牛逼了,说白了王杉距离成为“院士”就差年龄和“卓越成就”了。

  如果真能搞定AI模型,吕尧敢保证将来的院士必有他一席。

  王杉却摆摆手说道:“不是自谦,是我的认知确实不够,这就像一个父亲教导孩子,家风和家教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他却会如同基因般后天植入孩子的思想中。”

  “想要设计AI,那我就相当于AI模型的父亲,如果我自己都没有这方面的认知,那怎么能让AI获得这样的认知呢?”

  王杉的思路非常清晰,对自己的认知也非常的到位。

  他并不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学识渊博就小瞧其他人,反而会从各个方面汲取养分来浇灌自己的梦想。

  所以王杉先生问道:“吕总,你接下来要怎么办?”

  吕尧笑道:“等上面吹了风后,咱们可以合资成立一个装修建材公司,囤积大量的钢筋,水泥,沙子和板砖。另外咱们可以跟本地的材料厂合作,生产装配式建筑材料。”

  “这种建筑材料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施工期,保温隔音,强度还高,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让人把房子迅速搭建起来。”

  这种建筑材料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出现了,那时候人们就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房屋配件,然后进行装配。

  现代的装配式材料又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配件中间加装了一层泡沫,隔热保温的同时,还能更好增加材料强度。不过这种装备建筑对施工要求很高,成本也较高。

  加上设计灵活受限,样式千篇一律以及不能承受大厦级强度需求,所以这种建筑技术只在小范围内应用。

  王杉听完又懵了:“啊?这又是为什么啊?”

  吕尧理所当然道:“当然是赚钱啦,虽然咱们都不缺钱也有拨款,但能把钱花在刀刃上那自然是最好的。”

  陆小亦倒是一点就通,她狐疑道:“你的意思是说,拆迁的消息传出来,当地人会大肆加盖房屋面积,以期获取更多的补偿款?而我们反而要在后面推波助澜,帮他们快速建房,赚他们的钱?”

  吕尧夸赞道:“陆姐聪明。”

  王杉有着最朴素善良的情感,他听到这么阴暗的想法后整个人都显得有点不可思议:“等等.咱们就不能好好说吗?咱们这不是坑人吗!”

  吕尧却说道:“那等到时候咱们去村里看看就知道了,如果他们不贪心,那我们是坑不到他们的。”

  他可不想给未来的王院士留下特别坏的负面印象。

  但吕尧话刚说完,陆小亦就立马朝沙发另一端挪了挪屁股,离吕尧远了点。

  陆小亦划清界限道:“是你,不是我们。”

第159章 人一直都这样

  吕尧的做法让陆小亦朝她远点的地方坐了坐,好像害怕吕尧忽然眼珠子一转暗算她似的。

  王杉蹙眉道:“一定要这么做?”

  吕尧摊手笑道:“也可以听你们的,直接通知沈院庄那边拆迁,然后看看工作进展会不会更快。”

  挪了远点的陆小亦在思索片刻后说道:“其实.吕总是对的。”

  等王杉望过来陆小亦就说道:“我在乡下工作过,一旦有拆迁等事情发生后,一个地方或多或少会出几个钉子户。”

  “如果你真按照钉子户的要求把补偿单价提高了,工作进度反而会越拖越久,因为其他已经谈妥的拆迁户也会上来找你提价,最终这件事就会变成一锅浆糊汤。”

  王杉沉默了,实验室之外的世界果然还是复杂了。

  吕尧对这些事情早就习以为常了。

  他老家在未来几年也会对废弃老宅的宅基地进行拆迁挥手,退耕还林,那时候他恰好在老家,也碰见了不少叫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有些在村外围的老宅要铲掉,但不同人家的宅子面积不一样,因此产生的补偿金额也不一样。

  有些村民看别人家拆迁赔偿的钱多一点就开始闹。

  这还只是退耕还林的补偿款。

  涉及到住宅或者建设用地的拆迁款扯皮的更多。

  所以在2010年以前为了配合上面大力发展基础建设的要求,很多地方的城建公司都有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狂飙》里卖鱼强认的干爹就是这个“解决办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有些人你跟他们好好说那是真的说不通,非得给你来那么一下子才好使,也因为这群胡搅蛮缠的人,导致后面有很多良善的人被欺负。

  当你发现吓唬吓唬别人就能赚到更多钱的时候,谁能经得住这个诱惑呢。

  有了陆小亦的支持,王杉也没有再说什么。

  下午的时候陆小亦就驱车前往宿预这边的市中心,开始跟这边的官方磋商这方面的事情。

  陆小亦一直在宿预市中心那边料到晚上才回来,一回来她就看向王杉和吕尧说道:“事情已经谈妥了,回来前我车刚出门就被拦住了,这边本地的几个建材商就找到我了,这个问题不大吧?”

  吕尧笑道:“不大,我们少赚点就是了。”

  各地搞土方,运输,建筑的在消息面上都是很灵通的,不灵通的话在这行压根做不下去。

  吕尧的这个提议不仅没有风险,还能小捞一笔,当地这群地头蛇是肯定不会放过这条蚊子腿的,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嘛。

  听到陆小亦和吕尧的聊天,窝在沙发里追剧的甘晓曦扭头问道:“你们又在聊什么事呢?”

  吕尧回道:“在聊怎么赚(keng)钱(ren)呢。”

  甘晓曦“嗷”了一声然后说道:“那说说你打算怎么赚钱呗。”

  她这趟过来也是有任务哒。

  除了给吕尧撑腰,她也要把这边的工作纪实形成书面报告给到荣念晴那边去。

  吕尧跟着就把他打算怎么赚钱的想法说了出去,最后他总结道:“这么一波操作下来,大概能赚个小一千万的零花钱,重点是完全合法合规。”

  如果刘庄真的没什么事,那他们大不了就把这块地也买下来,留作将来开发,如果刘庄真要闹腾起来,那改变原有的建设计划也是合情合理的。

  就看刘庄那边会不会按照吕尧预想的那样开始折腾了。

  甘晓曦早就习惯了吕尧的阴险和歹毒,从当初她跟荣念晴找吕尧一起对付王臬清他们开始,甘晓曦就开始重新认识吕尧了。

  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后,甘晓曦对吕尧的手段更是已经熟悉了。

  跟吕尧聊完,甘晓曦就拿出工作笔记记录工作日志。

  吕尧他们这边也迅速行动起来,首先是吕尧找到附近的建材厂,跟他们磋商订购一批建材,然后跟当地的建筑公司合作,为后续的销售建房做准备。

  有陆小亦跟着,吕尧谈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没怎么费功夫,甚至被当地的建筑公司当做财神一样供奉着。

  当地的几家建筑公司早就收到消息了,后续这两位手里还有大工程,前期刘庄那点工程连开胃菜都算不上。

  所以吕尧前后四天就把所有环节打通了。

  只不过全程跟着吕尧的陆小亦,在看到吕尧跟当地建筑商吃喝洽谈时那老油条的模样,心底不由得有点警惕。

  她见过太多高管利用采购从中间吃回扣,这些高管把自己吃的脑满肠肥,然后毫不意外的把事情也干砸了。

  这种事情如果只是某些商业集团来做,陆小亦不关心,但她是这次AI工程的监事,所以她很担心。

  想到王杉对吕尧的看重,陆小亦忍不住提醒道:“吕总,前期刘庄工程你这么玩我没意见,但如果后期的沈院庄你还这么做.那就非常不合适了。”

  陆小亦的语气很严厉,措辞也很正式甚至严重。

  吕尧听完笑道:“陆监事你放心,这也是我自己的事业。你别看这群地头蛇现在跟我嬉皮笑脸,但刘庄工程后,他们会敬我如神。”

  陆小亦迷了。

  不是!

  这里面也有坑呢?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陆小亦看向吕尧的眼神多少又警惕了点。

  在吕尧打通所有的环节后,拆迁的消息终于还是飘了出来,刘庄这边的村民一开始是不信的。

  但没过几天,就有市里的勘测队过来要测量地势,准备修建一条通往刘庄的新道路,为后面的工程做好准备,看着不断过来的勘测队,刘庄的村民终于信了。

  然后勘测队的工作就卡住了。

  这个消息传到湖滨庄园酒店的时候,王杉首先迷惑道:“进度不还没到协商赔偿呢吗?才刚开始铺路啊。”

  陆小亦刚从刘庄那边了解完情况回来,她在别墅客厅里哭笑不得道:“是没到那一步,但刘庄有几户村民一直拦着不肯让勘测队标记要砍伐的树木。”

  “那几户人家是以前逃荒到这边的外地户,到这边后没有宅基地,建不了房,所以就在村外修了茅草屋,两代人之后那里变成了大瓦房,也有了院子,但他们的房子是不算在村大队的宅基地上的,按照规定他们是拿不到拆迁补偿的。”

  王杉不解道:“乡下不是跟村大队说一声就能登记上的吗?都不用花钱的。”

  陆小亦苦笑道:“那是对本村人,但外村人到这边想要宅基地是要花钱买地的,不然不给登记,所以这边村大队一直都没他们的宅基地登记。”

  这个情况是很普遍的。

  早年间生活困难的时候,很多在本地过不下去的人都会往生活条件好的地方跑。

  那时候穷,所以你到一个地方支个窝棚住下来也没人说什么。

  而这些人到别的地方落地生根后,生活条件好了之后盖房建院,也把自己当成本地人了,这时候你再找他们要买宅基地的钱,那人家肯定是不愿意的。

  这些外来的村民要是跟本地的村民通了婚也都好说,一个村的基本都沾亲带故,带点鸡鸭过去拜访下事情也就成了。

  就怕那种成群结队过来的。

  这群外来的人到了这里后就想——反正我就住了你能拿我怎样?这里的地我就用了你能咋滴?为此好多地方好多村子还发生过不少冲突。

首节 上一节 217/2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军中,我独自把所有技能加满

下一篇:开创黄金时代:我的收入能翻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