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我当然选富婆啦! 第222节
陆小亦剜了吕尧一眼,绷着脸憋笑道:“行了行了,知道你心疼你陆姐了。”
和吕尧共事这段时间陆小亦那公事公办的性格也被吕尧渐渐磨下去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亲昵热络了不少。
陆小亦看向王杉空下来的座位,说道:“王哥最近回研究所那边开会去了,偶尔跟我聊天的时候说他们现在组内对AI为了发展的方向存在较大争议。”
“而且每一种都没有特别明朗的方向。”
陆小亦担忧道:“咱们明年真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AI大模型吗?”
对这一点吕尧是很确定的,因为等到明年谷歌内部就会研发出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AI模型,并在2017年发表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在论文中首次提出该概念。
在自然语言处理的测试中,“自注意力机制”迅速成为行业新标杆,并成为ChatGPT等AI模型的底层架构。
吕尧本身对AI是了解不多的,但随着AI爆火,各种关于AI的科普文章铺天盖地,吕尧被动吸收了不少这一行相关的知识。
这些知识放在专业的大牛那里自然只能算得上科普级的,但在2014年这个时间段,吕尧掌握的信息却是能影响未来的。
所以吕尧笑道:“放心吧,肯定行的。”
再不济再不济,他们也能在2017年借助谷歌发表的论文进行模型构建,即便是从2017年才开始构建模型,那也足够领先国内大部分的同行,成为AI行业的翘楚。
但吕尧不打算等那么久。
等王杉从研究室那边回来,或许他能旁敲侧击跟王杉聊聊。
天才们需要的往往只是一簇灵感的火光,当这道灵感的火光点燃他们知识的海洋,一个给予该灵感的体系自然而然也就会浮现。
而吕尧,手里现在就攥着来自未来的“灵感火光”。
就是不知道王杉的知识储备够不够干货,能不能被吕尧这簇灵感火光点燃。
帮助陆小亦排解完心底的郁闷后,吕尧就继续做自己的企划书。
现在AI数据中心已经开始建设,硬件的建设需要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吕尧就可以先把要做的项目先立项,等所有项目逐步投放市场后,就能给未来的AI模型囤积训练数据。
这对AI模型来说是最重要的,光有数据没有训练的AI空洞乏味,毫无用处。
……
两天后,王杉从京城那边回来。
连续好几天的高强度会议和来回的奔波让王杉累的不轻,但就算很累,王杉回来后还是跟铁腚一样坐到他的电脑前愣愣出神。
他是从下午五点多回来的,枯坐在电脑跟前一直到晚上十点多都没怎么动弹。
他就像是一台卡住的机器。
晚上的时候吕尧端着两杯安神补脑的营养补品来到王杉电脑桌前,笑着问道:“王哥喝点吗。”
王杉跟机器人一样生硬回道:“我不喝咖啡。”
吕尧把杯子放到王杉桌边,说道:“不是咖啡,是安神补脑的营养品。”
王杉这才笑了笑:“谢谢。”
吕尧靠在王杉桌边说道:“我看你从下午回来就一直在这僵着,是有什么的特别难的问题吗?说出来咱们可以聊聊。”
王杉笑道:“都是专业上的事情。”
这是很明显的回绝。
虽然吕尧那份企划书里把建设AI的步骤说的相当详细,甚至用什么方式喂养AI,培养AI都说的很明白,但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王杉也明白在计算机工程方面,吕尧是个实打实的门外汉。
所以他不打算跟吕尧多聊什么。
吕尧却不放弃:“那就当给我科普呗,费曼说啊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把自己会的东西讲给不会的人听,如果对方能听懂,那就说明这个知识是真正被你消化吸收了。”
王杉点点头,费曼学习法,确实很有道理。
心里稍微一琢磨,王杉就认同了吕尧的说法,打算给吕尧科普一下AI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也有助于他理清自己的思路。
于是王杉想了想后就抽出一张纸说道:“这次我回京城,组里面主要对专攻哪个神经网络有很大的分歧,你知道现在主流的神经网络模型有哪些吗?”
吕尧摇摇头。
然后王杉就开始给吕尧进行科普。
当下比较主流的神经网络有“深度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等。
其中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等领域有非常好的表现。
循环神经网络在处理“序列数据”时则非常有优势,循环神经网络具有循环连接,使得信息可以在网络中传递并保持记忆,它的每个时间步都接收一个输入和一个隐藏状态,然后根据当前输入和前一个时间步的隐藏状态计算当前时间步的输出和新的隐藏状态。
王杉科普完说道:“现在业内对循环神经网络是比较看好的,他对自然语言的解析记忆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但要把它作为主攻的方向,我心底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吕尧看着王杉画在纸上的循环神经输入输出模型示意图,发现这个流程其实跟transformer已经很像了。
区别只在于中间层的设计。
于是吕尧绞尽脑汁把自己关于transformer的理解说出来:“我觉得这都不太对劲,循环神经网络有种死记硬背的感觉,能不能设计一种算法,来捕捉输入数据中的内在算法呢?”
“如果是处理自然语言,那我们说话肯定都有重点嘛,如果能通过算法模型找出重点,然后给予数据反馈,是不是会更好?”
王杉本来没把吕尧的建议当回事,可他那聪明的大脑却下意识开始运转起来。
通过算法找重点?
好像也不是不行。
找重点本质上可以认为是求一个离散概率分布的数学期望,这个通过算法,很容易找到简单自然语言中的重点。
“嘶”
王杉忽然低头抱住脑袋,无数的方程式,构想开始在他脑海里翻涌,那一瞬间喷薄而出的灵感仿佛要把他的脑子撑爆。
吕尧这时候不敢说话了,他悄悄退走,并嘱咐别墅内外的人不要打扰王杉。
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其实很多东西已经积累的差不多了,就像一个世纪前的科学理论。
而王杉差的可能就是这么一点灵感火光,而这一点灵感的火光,甚至要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还要重要。
吕尧今晚没怎么睡,一直在一楼大厅陪着王杉。
这一晚的王杉先是抱着脑袋冥思苦想,然后就忽然眼神灼灼的在电脑前疯狂敲击键盘,然后敲着敲着就抓耳挠腮起来。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天亮。
等到天亮时分,醒来的陆小亦,甘晓曦和林永珍全都一脸纳闷的来到一楼,看着头发油油的,脸也油油的王杉,也同样纳闷的看着陪在旁边的吕尧。
甘晓曦刚想张嘴说什么,就被陆小亦一把抓住胳膊,然后冲她摇摇头。
陆小亦很了解这个状态下的王杉,知道他在进行非常重要的思考,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突然进入这样的思考状态,也不清楚吕尧为什么要在旁边陪着。
她来到吕尧身边低声问道:“现在什么情况?”
吕尧摇摇头:“我昨晚跟他聊完他就这样了,我顶不住了,你在这看着,这段时间非常的重要。”
陆小亦点头:“我明白。”
然后她干脆安排甘晓曦和林永珍出去玩了,没收到信息就先别回来,然后就让在别墅外负责安全的人员去通知酒店那边,尽量不要在他们这栋别墅旁边活动。
陆小亦自己则代替吕尧在一楼大厅盯着。
因为熬了个通宵,所以吕尧回去倒头就睡,睡得有点昏天暗地。
等他一觉睡醒,就发现窗外夜色已深沉,他简单洗漱后感觉很饿,然后轻手轻脚的下楼,到了一楼大厅就发现王杉仍旧钉在电脑前。
现在的王杉双眼通红,布满血丝,注意力前所未有的集中专注。
陆小亦在远离王杉的地方看着下来的吕尧担忧道:“他都多少个小时没休息了?要不要让他停一下啊。”
吕尧轻声笑道:“反正我不敢。”
陆小亦:“.”
说的好像她敢似的。
到现在王杉整个人跟被夺了魂儿似的趴在电脑前,就连吃饭喝水都是她亲手服侍的,上厕所他都是一路小跑着过去的,回来的时候连裤子上的拉链都没拉。
这说明他的思考程度前所未有的集中,万一打断了他的思路,造成的损失都不知道有多大。
可这么熬下去人会废的。
陆小亦甚至已经悄摸摸的叫来医护人员在酒店这边随时待命了。
吕尧看桌上有东西,也不管凉透了拿起来就往嘴里塞:“再等等看。”
等到午夜再次降临时,王杉忽然一推桌面,整个人瘫在椅子上喃喃自语:“成了。”
“哈哈。”
“我成了哈哈哈哈!我成了!!”
第163章 最顶级的富婆
吕尧和陆小亦在别墅一楼大厅,陪着王杉一起熬进度。
王杉在熬了30多个小时后,终于发出了成功的欢呼。
吕尧和陆小亦都是精神一振,然后迅速起身俩口王杉身边恭喜道:“成功了?太好了啊!”
陆小亦恭喜完就关心王杉的身体:“你身体怎么样?有什么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外面就有医护人员,要不要让他们过来帮你检查下?”
对王杉这种学神级别的存在,上面给到的关心和关注是难以想象的。
因为科研人员是最容易掌握的优质资源,他们没什么野心,反而会带来难以估量的价值,所以每一个类似的王杉的研究型学者都堪称国宝。
但王杉却摆着手,浑身上下是难以遏制的的亢奋:“不着急不着急,你们先来试试看我做的这个模型。”
“这是任务输入端,你们可以尝试输入点什么。”
在王杉的电脑屏幕上是一个看着就很简陋的对话框,对话框的最下面是文本输入栏。
这是一个类似QQ聊天框的东西,只不过UI远不如QQ聊天框精美,但UI在现阶段并不重要。
吕尧看了眼陆小亦和王杉,然后坐到王杉的电脑椅里开始在输入框里打字道:“你好啊。”
对话框上面有一个小圆圈转了转后,很快给出回复:“你好啊!什么事你找我,。”
吕尧挑眉,继续输入自然语言:“就是单纯来聊聊,没什么事。”
对话框上的小圆圈再次转了转后给出回复:“那我们可以聊聊诗歌,我会三百首唐诗,怎么样?”
吕尧轻轻倒吸了一口凉气,看向王杉:“王哥,这不是预设的答案吧?”
上一篇:人在军中,我独自把所有技能加满
下一篇:开创黄金时代:我的收入能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