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 第103节
孟白打量了一眼这个办公室,面积不算大,只有弧光影视一半的大小。屋子中间摆着张三米见方的桌子,上面摆满了一摞摞的资料文件。
桌子的对角,有几个工作人员正在讨论着什么,手里还拿了个类似燃气灶一样的模型。
办公室的电脑绕着墙壁围了个圈,角落和过道的位置堆满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纸板箱,里面全是各种各样的模型道具。
“挺好。”孟白收回目光,点点头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点科幻那味了。”
说完,他示意了一下对面正在讨论的工作人员手里的模型,好奇的问:“那是个啥?”
“《流浪地球》里的地球发动机。”郭凡道:“这是我们之前找中科院的专家商讨以后,设想的一种外形构造。不过只是一个初版,后面肯定还会再修改。”
“中科院?”孟白诧异的道。
郭凡点点头:“中影帮我们联系的,科幻要想‘幻’,首先就得‘真’,所以我们需要这些专家大佬帮我们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孟白听着,心中忽的升起些莫名的感动。
以前看好莱坞的科幻大作,宣传的时候经常能听到诸如“诺奖教授指导创作”之类的,让人一听就有种高端感。
如今猛地听到“中科院”这个名头,有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微妙感觉。
平复下心情,他又看向桌面上摆着的一摞摞资料,上面画的是大多都是些设计图之类的。
如果是不知道的人看到,估计会以为这里是个建筑设计工作室之类的。
“这是我们目前设计的一些道具和场景的概念图。”郭凡介绍道。
孟白瞄了一眼文件的厚度:“大概有多少张?”
“目前是三百多张吧。”
“这么多?”
“这才哪到哪。”郭凡拍着厚厚的一摞资料道:“如果按照前期筹备的工程量来算,这些只有三分之一。如果是按照整个项目算,那估计十分之一都不到。”
三百张概念图还不到十分之一,那总规模就要在三千张以上。
有一说一,九成以上的电影别说概念图,就是剧本体量都未必能有这个规模。
郭凡自己则是摇头苦笑,这么大的规模除了因为项目本身的体量以外,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几乎完全要从头做起。
人家好莱坞有多年的积累,新项目可以直接复用或者对照前辈们留下来的素材。
但《流浪地球》不行,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开拓者,根本就没有可供参考的对象。
至于强行去模仿好莱坞,那最终的结果只会得到一部“劣质的”山寨片。
说真的,即使只是眼前的这些成果,已经足以打动孟白了。
不过作为一个编剧出身的影视工作者,他还是习惯性的问了一下剧本的情况。
“剧本啊……”
提到这部分,郭凡的表情隐约变得奇怪起来,不过很快又恢复如常。
“因为目前还在构架阶段,所以只有一个框架概念,还没有具体的剧情安排。”
郭凡拿了个遥控器,打开大厅的幕布和投影仪。而后又转身在一旁的电脑上敲击了几下,点开了一个文件。
“这是我们在原著的基础上,初步完成的《流浪地球》‘背景剧情编年史’。”
郭凡说着,屏幕上显示出了一个框架图。
【1977年中国天文学家付建明在统计过最近一千年的太阳活动状况以及近50年的详细记录后,推出太阳核心聚变加速,将产生致命氦闪,以至太阳死亡并快速膨胀吞没地球的论点。该论点在国际上并没有产生回响。
1980年, NASA专家泰伦斯布鲁克Terrence Brook看过付建明的论文后,组织小组开始研究相关课题。
1990年,“旅行者一号”拍下地球照片。
……
2018年,前氦闪研究小组专家刘欣推出“流浪地球“模型,第一次提出行星发动机概念。】
这个框架图是个类似时间线大纲之类的,不过并不完全是线性排布,而是分成了几条不同的支线,彼此独立又互相影响。
各种文字、方框、标示和箭头彼此交织,构建起了一个复杂的“幻想世界”。
看了好一会,孟白点点头:“这就是全部的背景框架了吧?确实挺详细的。”
“啊?”郭凡愣了下:“没有,这只是框架的一部分而已,这个才是完整的。”
说完,他按了一下遥控。
瞬间,幕布上的框架图快速缩小,而后沿着一根根箭头,又延伸出了十几个和它相似的框架图。
直至最终,一个长条形,犹如蜘蛛网一般的完整“历史”出现在了孟白的面前。
【1977年,中国天文学家付建明提出太阳核心聚变加速,将产生致命氦闪,以至太阳死亡并快速膨胀吞没地球的论点。
……
1999年1月2日,刘培强的岳父,韩子昂出生。
2000年3月,太阳氦闪应对策略研究基金会发表《殖民比邻星计划可行性报告》。
……
2028年1月,刘欣等人提交启动“流浪地球“计划书,联合国氦闪应对小组分裂成飞船派与星球派。
2029年10月,黑客取得美国政府的研究计划并向社会公布。计划书中指出财产在三千万美元以上的人,有机会参加船票抽签。美国爆发大规模暴动,政府被迫放弃飞船殖民计划。
……
2023年2月3日,刘培强出生。
2044年3月12日,太空电梯遭到破坏,方舟一号空间站被炸毁。联合地球政府(UEG)决议提出三大应对计划:“移山计划”“方舟计划”“逐月计划”。
……
2075年2月19日,地球摆脱太阳公转轨道,人类进入逃逸时代。
2075年4月24日,木星危机。】
“1977到2075……”孟白长出口气:“一百年啊。”
不需要有什么图像和画面,只是看着这犹如史书一般的“百年编年史”,那种宇宙的广阔与时间的厚重,就已经铺开在眼前了。
直到这个时候,孟白才终于理解了郭凡的那句话。
“给国产科幻一个未来。”
沉默了好一会,孟白皱眉问道:“所以,你们的剧情要拍完这一百年?这跨度未免太大了。一部电影哪怕三个小时的时长,估计也不够啊。”
孟白算是文科生,对科幻了解的不算多,但是对剧本和故事的直觉却很敏锐。
如果真的按照这个一百年的历史去拍,那最大的可能就是变成一个流水账式的“科幻纪录片”。
“当然不可能全拍出来了。”郭凡笑了笑:“实际上,我们想拍的只有这一段。”
说着,他把这份“编年史”翻到最后一页,手指点着最后的一行字——“木星危机”。
“所以,前面的那些都只是背景设定。”孟白道。
“是。”郭凡道:“当然,如果项目最后真的能成功的话,或许还可以拿来拍拍前传之类的,哈哈。”
孟白跟着浅笑一声,随后看着幕布上的“蛛网图”和一整张桌面上厚重的资料,沉默一会后,开口道:“刚才说,你们还差多少钱来着?”
“五……七十万。”郭凡瞥了眼自己这个小老弟的表情,果断按照原定的价格喊。
孟白也不在意,直接道:“这样,郭哥,咱也别整这些零头的了。我们弧光出一百万,买你工作室10%的股份,就当融资入股了,你看怎么样?”
第一百六十章 钱没了,活还多了
一百万,10%的股份。
对于一个前作4.5亿票房的导演来说,这个价格属于很低的了。
但是别忘了,郭凡的导演经纪约已经签给了拾捌文化,相当于他的工作室只剩了一些商务型的业务。
但是他一个做幕后的导演,哪来的什么商务合作,完全相当于一个空壳。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万达影业在收购工作室之后,第二年就撤资放弃了。
眼下的郭凡工作室,除了几个技术人员外,就只有眼前这个谁也不知道靠不靠谱的“国产科幻”项目。
哦,还不能算是项目,因为他们现在还只是在争取中影的授权。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孟白的这一百万,几乎就是“送”给了郭凡。
当然,如果后面这个项目真的能成功。甚至不说成功,只是不亏,那也算孟白赚到了。
但是,谁又能肯定以后的事情呢。
郭凡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顿时大喜过望。激动的拉着孟白的手,连声道谢。
“别,郭哥,咱大老爷们儿的别整这些尬的。”孟白抽出手道:“就当是一次正常的商业投资就好。”
郭凡深吸口气,认真的点头道:“行,多的不说,都在心里。这个项目要是真的能成,肯定得有老弟你一份。”
孟白笑了笑,也没有太在意。
对于如今的弧光影视来说,一百万说少不少,但说多也不算多。
就算这个项目最后真的没成,也影响不大。
怎么说郭凡也是有历史战绩在手的导演,找他拍电影的资方还真不算少。
即使导演片酬这块没弧光什么事,但是借这个机会看有没有合适的项目跟着投资也是好的。
权当是花钱买了个和电影圈接触的渠道。
“对了,孟白,顺便也帮我们看看具体的故事剧本。”郭凡又从一旁拿了份文件递了过来。
孟白打开看了几眼,无语的道:“不是,郭哥,你们这东西最多也就是个剧情梗概,连个大纲都算不上好吧。”
一个剧本,最重要的始终是故事。
“编年史”“概念图”“背景设定”这些东西,都是给主创团队看的。
对于观众来说,他们需要的仍然是一个完整、精彩的故事。
“这段剧情在原著里大概什么样?”孟白问道。
“那,给你。”
郭凡把一本已经被翻得有些不成样子的书递给孟白,正是《流浪地球》的原著。
上一篇:负债3万亿,债主们跪求我别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