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你就是这么玩音乐的?! 第359节
“比方说,同一个音,它们的音色差距很大,但经过了严重的失真后,是无法分辨音色的。”
听到这些。
李灿内心一沉。
虽然说,知道不会完全还原,但没想到问题会这么严重。
认真的点了点头。
自己这些想法,并非是要作秀,而是想做事。
如果不考虑这些,硬是将其拉上演唱会,反而是在消费这些人,消费社会的同情心。
这是决不能做的。
“那医生,是否有方法可以让普通人也体验一下这种声音呢?”
“有是有,但无法完全还原真实感受,因为每个人的听障程度不同,听到声音的感受也不同。”
方文笑呵呵的从另一间屋子里,掏出了不少设备。
可以看得出,方文确实是顶级专家。
在对这些辅助设备电信号模拟中,也是需要感知患者听觉世界的。
相关模拟自然不会缺。
“在吵闹的环境下,无论人工耳蜗还是助听器,都会一股脑的把人声,音乐,以及各种噪音塞进耳朵里,就好像你陷入了白噪音中,是听不清任何内容的。”
“所以你会看到,哪怕有些人戴了助听器,也无法听到有人叫他,除非声音很大,这不是助听器不起作用,而是因为环境有噪音。”
“如果周围非常安静的话,那可以听到,并且算是比较清晰,但很接近你听到的严重电流麦。”
“所以,小伙子,演唱会这种事情,你就不用想了。”
方文耐心的解释着。
对于李灿的好心,方文自然是愿意支持的。
但好心未必能办的好所有的事情。
“.”
李灿微微蹙眉。
听过几种模拟情况后,显然,李灿抓到了重点。
“方医生,我听这些模拟,发现失真情况非常严重,但相对于伴奏与乐器声来说,人声却似乎非常清晰啊,如果可能的话,是否能够单一尽可能的完善人声内容呢?”
“阿这?”
方文医生愣了愣。
没想到李灿还没死心。
这倒是让方文医生更感兴趣了几分。
当下更耐心了几分。
“如果是声音粗犷低沉的,或是带口音的,即使很安静,也会听起来非常吃力,你是搞音乐的,你应该比我更了解低频高频音波问题,就算是人声,构成也是极其复杂的。”
“而且,人工耳蜗的问题并不在于其功能,后期的恢复其实是逐渐调整人工耳蜗的数据设计,很多听障人士是第一次听到声音,很难与真实声音进行对比,所以需要长期调整,去适应并且分辨这些内容。”
“懂了!”
李灿不仅没有失望。
反而眼前一亮。
不是没有办法,而是非常严苛。
“我这里有个专门研究人工耳蜗信号输出的好友,你们可以多沟通沟通。”
方文医生笑了笑。
便对李灿开口道。
“你是音乐制作人,经常鼓捣一些关于声音的东西吧,人工耳蜗这边的声学测试,有时候还挺需要你这种专业的人士帮忙。”
“就算演唱会这种事确实没法搞但你也可以有其他做事的方向啊。”
李灿有些意外。
但还是点点头。
正如专家所言。
身为音乐制作人。
是经常与“音效”“音色”打交道的。
其中,无论是对于滤波还是效果器等方面的了解,都远超常人。
恰恰,这类人能够在人工耳蜗声音信号调整下,起到不少的帮助作用。
“看来,任重而道远啊,但未必无法做到。”
在得知一系列原理后。
李灿舒服多了。
如果完全无法做到。
那一切努力就都只能取消。
可事实是,这可以做到。
复杂的音频自然不行。
但如果单单是经过细致处理的人声呢?
这完全可以让听损人士更好的感受到“音乐”这一概念。
“看来,锋哥他们俩不仅得清唱,还得修音?”
走出方文办公室后,李灿完全没有停留。
直接打电话给了方文医生推荐的人。
在安排几位听损人士做植入手术的同时,李灿也在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解决这件事。
这个时候已然不是要不要去做的问题。
单纯就是杠上了。
都他吗赶到这里了,还能放弃不成?
这要是放弃。
半夜睡醒了都得给自己俩大嘴巴子。
方文医生说的事情,其实并不算难如登天。
无非就是声音动态范围的变化,这种事情,在经常做乐队演出,做歌曲的李灿来说,简直是对上门路了。
只是会非常复杂而已。
果不其然。
在方文的好友涂靖得知李灿这位音乐制作人要交流。
当即也是爽朗的答应了下来。
在和涂靖交流后,李灿发现,事情其实没有那么困难。
“其实,方文是从比较严重的情况上来说的,都说了每个人感受不一,事实上,在经过助听器与人工耳蜗的帮助后,是有一部分人能够更好的欣赏音乐的,并不是完全没办法。”
听了涂靖的说法后,李灿更是受到了鼓励,轻笑起来。
“哈哈,那就好,反正,能拉一个是一个嘛,咱们以后多交流。”
在和涂靖交流后。
李灿也愈发明白,在听损人士耳中,音乐是个什么样的。
有的是完全不行。
有的则是可以进行分辨。
哪怕是同一种耳蜗或是助听器,在听到歌曲时,质感都会从50块的耳机音质到倒欠500的音质范围内变化。
“我们现在正在开发一款与人工耳蜗配套APP,是有不同滤波形式进行转换的,其中,确实有听歌模式,原本我们是打算找业内人士商讨一下的,但既然你来了,那就来帮帮?”
“没问题!”
李灿比了一个OK的手势。
在得到李灿的同意后,涂靖面露喜意。
很多事情,不是无法解决,不是不能做,而是很难找人。
科技很强大,但如何运用,有时候还得看人。
其人工耳蜗所推出的配套APP,正是通过不同的降噪模式,去让耳蜗产生不同的电信号,以此更加逼真的在不同的场合中,还原模拟正常人的听觉世界。
但目前的模式,基本只在普通日常上。
这种情况下,对于音质的追求没那么高。
可若是“听歌模式”这种想提升幸福指数的相关模式,却很难找到愿意尝试的合作者,毕竟,真找音乐圈内的人会非常贵,找非音乐圈的人,也很容易拿捏不到点子上,做出来的效果总会差点意思。
现在李灿送上门来。
涂靖自然会主动寻求帮助。
只是出乎意料的,他居然真的答应了下来,甚至非常果断,没有犹豫。
“我们这有一位实验者,他是左耳正常,右耳听损,植入了耳蜗后,就成了我们的测试人员。”
涂靖介绍起来。
“在他的感受下,200~1000Hz的滤波器加相位偏移叠加会更加接近真实感。”
“带通滤波400到4000hz之间也很接近,低通滤波4000hz的话会很闷,容易分不清音高。”
认真听着涂靖的介绍。
李灿感觉自己走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上一篇:沪上阿姨,我真不想上班了!
下一篇:战火军途:从1978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