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好莱坞导演1992

好莱坞导演1992 第34节

  我在杂志上看到他的一篇文章,当年他写完《洛奇》剧本后,不断寻找电影公司投资该片。

  

  先后遭到1489次拒绝才获得投资的机会。

  据说制片方为了凑齐拍摄资金,不得不卖掉房产。

  幸运的是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洛奇》上映后以110万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拿到2.25亿美元票房。

  这是1976年的2.25亿票房,非常了不起。

  我在寻找电影公司发行《活埋》时,也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

  除非《活埋》遭到所有电影公司的拒绝,否则不能轻易放弃。

  在被拒绝三十多次后,我听说可以自费发行电影。

  当时我在想,原来发行电影这样简单,为什么不做呢?

  于是我卖掉剧本,凑钱自费发行《活埋》,然后我成功了。”

  林克摊摊手。

  啪啪啪!

  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史泰龙了不起,你也同样了不起,你的成功也会像史泰龙一样,激励无数人前进。”

  比利·克里斯托放下手掌说,“林克,接下来我们聊聊‘你是怎样走上导演这条道路’的话题。

  我们从新闻上知道你在当导演之前,曾在洛杉矶Better Booch果汁厂当过工人,在剧组里做过几个月的群众演员。

  而你并没有接受过导演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那么是什么样的机遇或者动机,让你完成这种转变,从工人、群演,变成一个导演,可以聊聊吗?”

  林克喝了一口水,看向台下众多观众笑道:“这个问题的回答会比较无聊,大家做好准备。”

  哈哈哈!

  观众很配合地发出一阵笑声。

  刘小莉也勾起唇角,静静地听他说道:“在过去一年里,我先后在三十多个影视剧组里做过群众演员,除了赚钱,也是一种兴趣。

  从前看电影的时候,总觉得演员很了不起,无所不能。

  在剧组做过一段时间群演后,发现一部电影里最酷的人是导演。

  导演是一个剧组的老大,通过巧妙的拍摄手法和镜头语言,让原本看起来很普通的演员变得很酷。

  我想既然导演更酷,为什么不尝试着成为导演?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在书店里买来大量导演类书籍,学习相关知识,观看很多经典影片。

  同时在剧组当群演时,我会试着靠近导演区,学习怎么拍摄,怎么控制片场,怎么指点演员拍戏?

  在指导演员拍戏上,我有不错的天赋。

  很多和我一起当群演的人,在拍摄时喜欢听我导戏。

  经过我指点的演员在上场后,常常会发挥得很出色,很容易得到导演的认可。

  这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以及勇气。

  在学习三四个月后,我觉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就做了,然后我成功了。”

  “在剧组旁观三四个月就能学会拍电影?拍电影这么简单吗?”

  比利·克里斯托难以置信地问道。

  “对于不熟悉的事,在没有动手做之前,会感觉很难,在动手做之后,更难。

  只要你能坚持下去,一点点地克服困难,然后你就会发现,困难也在一点点消失,为你的成功让路。

  所以当导演难不难,不在于导演这份工作的本身,而在于你的态度,勇气。

  以及你能为这份事业牺牲到什么程度。”

  林克指了指比利·克里斯托。

  “太难。林克,虽然听你说得简单,但要想做好一个导演,太难,我尝试过。

  我曾经也幻想过能拍出《星际传奇》《异形》《雷霆壮志》这类看起来很酷的电影。

  而当我拿起手持摄像机拍摄时,却连家庭聚会的录像也拍不明白,别说当导演。”

  比利·克里斯托皱着脸摇摇头,一副你别想骗我的表情,在台下引起一阵哄笑。

  “用手持摄像机拍电影很简单,我下次拍一部给你看。”

  “你认真的?”

  “你可以保持期待。”

  “好吧,我很期待,林克,从你想要当导演,到你成为导演,再到你成为著名导演,中间经历的过程比很多导演顺利。

  重点来了,你认为在这期间,什么因素起到关键性作用,天赋,努力,或者运气?”

  比利·克里斯托问道。

  “都有,缺一不可。相对来说,我天赋不错,学什么东西都很快,表演、摄影、编剧、导演、美工等,现在我可以胜任剧组90%的岗位。”

  “90%的岗位?所以传闻说《活埋》整个剧组只有你一个人,这是真的吗?”

  “当然不可能,还有一个帮忙管理道具和后勤工作的伙伴。”

  “所以只有两个人?”

  “是的。”

  啪啪啪!

  掌声响起来。

  “太不可思议了,《活埋》这种电影大概也只有你这样的人能拍出来,让其他导演来拍,绝对拍不出你这种孤独绝望的感受,以及贯穿始终的惊悚感,因为他们剧组人太多,容易破坏这种氛围。”

  “我不知道,但在拍摄时,我每天绝大多数时间都躺在棺材里,时间久了,确实有一种快憋死的感觉。”

  林克掐着脖子说道。

  哈哈哈!

  台下观众大笑。

  “林克,在决定当导演之后,你为什么会选择拍摄《活埋》,是因为这个剧本拍起来更简单,投资更少吗?”

  “不是。

  在准备尝试做导演之后,我写了五个剧本,包括《活埋》,投递到各大电影公司。

  如果有剧本被电影公司看中,我可以趁机提出做导演,即使不被允许,也可以通过编剧的身份加入剧组,学到更多的知识,顺便赚一笔改编费。

  可惜几个剧本投出之后,一点回馈也没有。

  不得已,我只能攒钱拍摄成本最低的《活埋》。

  这一切不是提前安排好的,而是做了最合适的选择。”

  “所以你还有四个剧本在几大电影公司的仓库里?”

  “是的!”

  “你写的《活埋》票房大爆,另一个剧本卖出5万美元,那四个剧本一定很不错。

  嘿,各大电影公司的制片们,听到这个消息了吗?正有四个非常棒的剧本躺在你们的仓库里,我建议你们去看看,别在错过《活埋》之后,再错过其他的好电影。”

  比利·克里斯托面对着摄像机大喊道。

  哈哈哈!

  观众们大笑。

第38章 大牌黑粉

  “听说林克是一个孤儿,没上过几年学,从前还在艾尔蒙地当过小混混。

  可你们看看他的样子,在台上非常放松,说话时口齿清楚,条理清晰,接二连三说出一些很励志的话,这样一个人会出身贫民窟?”

  洛杉矶一处酒吧里,《洛杉矶时报》娱乐记者艾尔·西蒙斯指了指电视里那个穿着得体的西装,长相英俊儒雅,谈吐不俗的男人,看向几个同伴说道。

  “什么意思?”

  《美国快报》记者问道。

  “你们说《活埋》大卖会不会是一场骗局,一次成功的炒作?”

  “炒作?怎么炒作?”

  《今日美国》记者问道。

  “也许林克不是什么穷人家的孩子,他从小生活条件优渥,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在导演和表演上,接受过专业人士的指导,让他具备很强的导演能力。

  而他背后的人,为了帮他打造一个‘天才导演’的光环,特意制造出《活埋》这部电影,先让一众电影公司看走眼,再让电影艰难上映,全球票房大爆,创造影史上最高收益比纪录。

  这种巨大的反差,具备极高的话题性,借着媒体的宣传报道,《活埋》继续大卖,林克也一举成名,听起来是不是很合理?”

  艾尔西蒙斯眯着眼睛,缓缓说道。

  “艾尔,你是不是想搞大新闻想疯了?

  《活埋》之所以能大卖,是因为质量够好,最初《活埋》只在一家影院放映,因为票房成绩不错,一步步获得院线的支持,不是靠着炒作,你搞错了因果关系。”

  《好莱坞报道者》记者说道。

  “那么《活埋》有没有可能不是林克拍的,或者不像他说的那样,只有两个人,而是一群人,有更专业的电影人在旁边指导,这才是《活埋》质量够好的秘密,不管怎么说,我也不相信林克第一部电影能拍出《活埋》这种神作。”

  艾尔·西蒙斯摸着下巴胡茬,暗暗思量这种猜测的可能性。

  说完之后,他本想听听同行们的意见,一转身却发现几个同行不见了。

  他向左右看了看,却看到几个同行围在《美国论坛报》老记者托马斯·米勒身边,听托马斯讲解不久前发生在康涅狄格州的灵异事件。

  据《论坛报》去年调查报道说,有一对住在纽约的坎贝尔夫妇,为了治疗儿子的疾病,搬家到距离医院不远的康涅狄格北部,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刚刚要出租的老房子。

  房子环境不错,只是夜里经常出现很多奇怪的声音,夜晚还会出现幽灵,非常可怕。

首节 上一节 34/1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异界妖僧系统,但我没穿越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