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生高考后

重生高考后 第322节

  今天穿什么?

  今天出门坐几路公交?

  挖掘出用户的需求和用户的价值,然后收集整合,积累出足够的数据库,从而为我们提供理性分析的依据,洞察潜在商机。

  最后,分门别类转卖给广告主。

  在用户需求和商业服务之间建立桥梁,我们收取过桥费,将用户变现。”

  刘有为愣愣道:“大、大数据?”

  夏桉颔首:“只要运营得好,不出几年,果篮微博将会是全世界最大的名利场,明星和草根开微博,学者、官员开微博,公益机构开微博,卖菜的开微博,买菜的开微博,商户开微博。”

  “那时的我们,扮演的是社会道德的放大镜,是前沿项目的催化剂…”

  白楠提问:“为什么叫名利场?”

  夏桉想了想,看着她手里的矿泉水瓶,说:

  “当你有一亿粉丝时,我是一个卖纯净水的厂商,我想让你帮我做一个推广…”

  所有人都睁圆了眼睛,他们都懂了,深深震撼。

  夏桉笑道:“简而言之,一个地级市的电视台,覆盖多少人?一个城市几百万人的基数,有多少人时时刻刻看电视?”

  白楠呢喃:“人人都是媒体了?”

  夏桉说:“自媒体。”

  ——

  九点半。

  随着全省近百家糖果商超集体关店,工作人员飞速为店面换上全新的大型宣传展报、易拉宝、宣传页。

  【果篮微博,注册有礼…】

  即将在凌晨去各个生鲜市场运货的货车,陆续从仓库驶出,在大院里被喷涂崭新的车身海报。

  【果篮微博,你的网路专属地盘】

  ……

  2007年1月1日,零点零一分。

  www.weibo.com,支持刷新登录。

  半分钟,涌入数据流超二十万人次,其中大半IP地址在校园。

  五分钟,243万。

  十分钟,300万。

  夏桉之前的个人内测号转为公开。

  一票明星内容在广场主页飞速刷屏,他没看。

  搜索用户:一颗柚子呀

  点击关注。

  弯弯月牙儿眼,带着纯洁浅笑的一张剧组自拍照之上。

  配文:春早秋晚,岁岁平安。

  ——

  ——

  PS,票票投给新书《红楼:夜天子》呀,拜托咯。

第192章 趁年轻,请尽兴

  唐琬从燕京回到东山的第二天,亲自牵头在糖柿集团内部组建网络信息工程部,半数人马是从原传媒公司下拆分出来的。

  部门旨在监控针对集团的网络舆情讨论,整合汇报,赞扬的摘抄内网,诋毁的举报封禁。

  另外就是招纳网络工程师,开发内部管理系统。

  在与夏桉的通话中,她明确了解到果篮科技会在短时间内迎来飞速扩张,而其他各项目也要同期上马。

  随着员工越来越多,标准化管理是重中之重,她虽然不大懂,但没关系,帮他就好。

  这次在燕京,她又去了趟雍和宫,许下了新的愿望,还在法物流通处为夏桉求来了一条手链,她准备送给夏桉当做新年礼物。

  2007年1月3日晚六点。

  唐琬和苏以在病房和周舟唠嗑,这次出差累坏了的唐小琬聊着聊着就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半颗没吃完的橘子。

  病房里暖气很足,苏以只为她盖上一条毯子,便继续和周舟看电视。

  省台四频道正在转播滨海二套的经济访谈,昨天晚上的重播。

  主持人是滨海广电的当家花旦之一,艾沫沫。

  她一身粉色的小西装,翘腿坐着。

  对面,是有些精神萎靡的夏桉。

  “2006年过去了,专家评价2006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无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网络项目在这一年粉墨登场。

  随着宽带用户激增,数不尽的人涌入虚拟世界,寻找各自喜好的讯息。

  网络交流,使天南海北的陌生人能够同时交互发声。

  贴吧、论坛、博客的注册量以月度为单位翻倍,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的字符,这一个个0和1组成的看似琐碎无意义的信息,竟然被一个年轻人称为网络记忆、数字时光轴。

  接下来,让我们听听他的见解。

  他,夏桉,大一新生,非计算机专业,却在短短半月间,给了世界两个巨大的无与伦比的惊喜,皆有关于网络。

  三亿天价域名交易,出自他手。

  近两天引爆网络,四十八小时注册量超过800万的果篮微博,也出自他手。

  微博…对不起,请原谅我有些激动,虽昨天就注册使用了,但准备好的介绍内容一下子想不起来,我是外行,难以用精准的词汇总结出来这个平台、哦对,这是个平台。

  那么,就请果篮微博创始人夏桉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他的爆炸式产品吧。”

  ——掌声

  周舟说:“他看起来不大精神呢。”

  苏以一瓣一瓣吃着唐琬剩下的橘子,浅笑道:“小琬说他连轴转了好几夜,也没睡好。”

  夏桉喝了口被撕掉包装的矿泉水,淡淡开口。

  “微博的雏形是传声筒,这个项目我在上次的校内采访中有过简单介绍,这里就不多讲了,感兴趣的在校同学可以注册使用。

  现今,互联网平台上,大多社交媒体还停留在传统的文字、照片分享阶段,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显得有些单一、繁琐。

  我个人比较喜欢在网络冲浪,发现这个现状,同时也萌生了一个想法。

  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平台,让用户以更直接、轻量的方式,快速分享日常生活、思维瞬间以及对社会的感触?

  就这样,微型博客的概念逐渐成型。

  在最初的设计中,我的愿景很简单——为用户提供一个随时可以“碎碎念”的平台。

  我设想每一条文字都是一条信息链,通过限制字数,促使大家分享那些有意义的瞬间。

  微博的字数限制设计初衷也是如此:既便于记录,又不会过于冗长,力求短小精悍、信息明确。

  同时,我想让用户体验一种即时分享的乐趣,不管是发自肺腑的感悟还是突如其来的创意,都能一键发布。

  微博正式上线后这两天来,用户的增长速度远超出我的预期。

  我相信,很快不仅普通用户喜欢用微博记录生活的点滴,随着明星、企业、媒体的相继加入,微博逐渐成为一个公众表达的平台。

  至于网络记忆、数字时光轴的概念也很好理解。

  我个人始终坚信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是基础逻辑。

  因为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一言一行,或者如沫沫姐刚才所说的0和1的代码,没错,我们敲下的每一个字符,只会被忘记,但不会消失。

  当某一日记忆重现,这些都可以一一找回,还原。

  所以,在此我也呼吁那些热衷在网络上发表极端言论的朋友,当心祸从口出。

  以微博举例,我设立了相当专业且人数众多的信息监管部门,一旦违和,会有删除资讯、封号、递交公安部门各种程度不同的惩罚手段。”

  苏以和周舟盯着电视屏幕,这时,沙发上忽然传来轻轻呢喃。

  “感觉他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呢,好想去找他。”

  是唐琬的声音。

  主持人说:“是的,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微博远不止是一个分享平台,它也承载了用户的真实情感和态度,甚至成为了社会思潮的重要载体。

  此值微博诞生之初,我曾听过一句话,任何一个项目对创始人来说都相当于自己孩子。

  不可否认,夏桉同学亲手孵化的这颗网络蛋壳,一经面世,已呈现蓬勃之姿,对它,你有什么展望么?”

  夏桉说:“仅从公司后台短短两天的信息内容分析,已经让我目睹了一些各地重大事件的实时传播与扩散。

  包括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社会新闻通过微博迅速传播,人们在微博上发布最新信息,传递关怀,呼吁支援。

  未来,这种态势不会减弱,反而会逐渐走高。

  也正是在这些以往大众难以窥见的视角下,微博体现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它不仅是个人的表达窗口,更是信息传递的桥梁、舆论汇聚的场所。

  微博注定会成为“全民麦克风”。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表达自己的观点。

  用户不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他们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的声音在这里汇聚成影响舆论的洪流。

  到那时,微博便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具有了媒体的属性,甚至开始在某种程度上重塑大众传播的形态。”

  省城东山,“茉莉会”轻奢会所。

  周洋、谢晚晴和柳翡坐在一桌,看着笔记本上的视频内容。

  谢晚晴抿了口杏仁威士忌,咋舌道:“这小子,怎么敢堂而皇之说出来的?”

  周洋微微晃头,本想跟着吐槽几句,但想到手里三百万买下的一个点股权的的确确有暴涨的可能,吃人嘴短,便压了下去。

首节 上一节 322/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日娱:从特摄演员到动作巨星

下一篇:盗墓小说成真,我被误认为盗墓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