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生高考后

重生高考后 第84节

  夏康宁说对,说小孩子应该戴卡西欧。

  “爸带你去买真的,你这个给我戴吧。”

  “……”

  夏桉再再次拒绝。

  不是舍不得钱,是舍不得唐小琬的心意。

  最终,这次出行夏康宁的提议全部被陪游母子推翻。

  夏母给夏桉买了一套运动秋装,让他到学校跟小柚子送的那套换着穿。

  给夏康宁买了一件衬衫和一双皮鞋。

  脚上那双五年前买的,鞋底钉了两次铁掌的,直接丢掉。

  夏母自己买了一条手绢,说上班用。

  剩下的,给左柚买了好多东西,让夏桉拿去学校送姐姐。

  2006年的盛夏街头,低矮的平房还随处可见。

  老旧的正方形公交车还在街上乱窜,但也快被淘汰了。

  自行车尚为平原城市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

  两元店外挂着大喇叭,循环着促销词。

  一家家小型文具店、音像店放着最红火的流行曲。

  走过五百米商业街,能把热歌听遍。

  周董的《发如雪》最多。

  其次是十几年后才能再翻红的薛之谦的《认真的雪》。

  夏母平时最听不得这些时髦调调。

  今天却跟着哼了起来,然后自己笑着说:“大夏天的,怎么都是雪啊雪的。”

  夏康宁花三块钱买了三根鲜切哈密瓜,三口人一人一串。

  十几年后,这三根的量,少说二十五。

  夏桉特意放慢步子,跟在父母身后两米远。

  看着他们在树荫下斑驳的光影里慢慢行走,他眼里的世界模糊起来。

  从01年入世开始,到03年苗头初现,再沉淀三年。

  2006年初,无数资本汹涌地流向重化工业领域。

  使全国钢铁、电解铝、水泥投资增幅几乎翻倍暴涨。

  自改革开放以来,重工业首次超过轻工业的涨幅速度。

  对中国未来整体经济和产业结构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曾说过:

  当一个国家的重工业飞速发展时,随着能源和机械设备的大规模投入使用,它的制造业产能也将加速扩张,生产出远远超过自身所需要的产品。

  因此,这个国家必须去寻找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夏桉清晰的知道,随后二十年“中国制造”将走向全球,彻底成为国际唯一一个拥有全工业制造自主的国家。

  基建带动运输,带动房地产,带动轻工业,带动娱乐业,带动互联网…

  这股风,会吹倒此刻自己眼前所有平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原地塑造出万丈高楼。

  会吹动互联网和电子科技制造业光速飞奔,直到世界前列。

  会吹起无数只风口上的猪。

  而自己所能做的,就是趁着爸妈鬓未全白,腰板尚且笔直的年纪,乘风而上,稳坐云端,不要摔下来。

  这刻街头,记忆的味道溢满鼻间。

  夏桉穿着拖鞋裤衩小背心,嘴里嚼着一元一根的哈密瓜,手戴十万名表。

  看着前方身体康健的父母,于一棵普通的老槐树下立誓:

  【此生唯求我心圆融通达,除此,百无禁忌】

  夏母发现儿子落后了,回头笑呵呵招呼:

  “合计啥呢?还想买啥不?”

  “没合计啥,开心,没想买的。想买的以后我自己挣。”

  夏桉龇牙笑着摇头。

  夏康宁回头时被人行道上的凸起绊了一下,站稳后冲儿子竖起大拇指。

  “好样儿的,有志气就行,爸妈等着瞧。”

  夏母说:“我儿子以后当首富。”

  父母嘛,大多都这样。

  没什么文化,人家说什么都信。

  唯一不信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

  ——

  周一上午,唐琬给夏桉打来电话,说张春敏约见夏桉。

  夏桉想了想,说:“你告诉他明天中午见,地址晚些我发你。”

  这晚,订好的老周请夏家三口吃饭,改成了夏家用家宴招待老周。

  以及,林佳佳没来。

第44章 因势利导(4K2)

  在夏桉的记忆里,这位周叔叔是个朴实和蔼的长辈。

  生意做的很大,但都与农业相关,且亲力亲为。

  土里刨食,风吹日晒,老周看起来比同龄人沧桑不少。

  现在也是如此。

  亲切跟“小夏桉”打完招呼落座的老周,脸上有着明显烈日风吹的痕迹,像高原红。

  上身的衬衫领子洗掉了色,下身是简单一件灰色西裤。

  没有手表,没有戒指,怎么看都不像有钱人。

  老周的手粗糙皲裂,把塑料袋里的两瓶茅台放上餐桌,主动开了一瓶。

  “好小子,考上名校了,今天叔叔跟你喝一杯。”

  老周笑起来眼角满布皱纹,牙很黄,主动给夏桉倒酒。

  他说给夏桉准备了礼物,开学前林佳佳会给他。

  夏桉道谢后,说听林阿姨提起过。

  老周握瓶的手轻抖一下。

  这是从进屋到现在,“林佳佳”三个字首次被提及。

  换成年人,是不会问的。

  夏桉故意的。

  这样一来,父母只能顺嘴往下问,不问反倒不好了。

  果然,将最后一道热汤端上桌,魏晓芳在围裙上擦擦手,先笑着说老周看起来又老了,然后才问:“佳佳又加班?”

  老周笑道:“送她奶奶回乡里。”

  一句岔过,整顿饭再没提。

  推杯换盏,言笑晏晏。

  夏桉注意到老周能接得住自己爸妈的所有话题。

  给浅显的意见,爽朗的语气和表情中带着含蓄委婉。

  什么都聊不深,却总能让夏康宁夫妻感觉很受尊重,怡然自得。

  甚至哄得魏晓芳都难得喝了小半杯。

  夏康宁笑叹:“茅台也就借你的光能尝尝了。”

  老周指着夏桉说:“以后你儿子天天给你买。”

  酒不用劝,反过来劝主人饮。

  这是个很棒的普通朋友,很棒的酒桌陪局。

  夏桉知道,老周的这种做派是经常宴请官员养成的。

  八方交友,为人四海。

  夏桉不认为这是好事,但也绝不是坏事。

  只能说这样的人很多,大多有成就。

  可成就有限。

  曾经莽撞年轻的自己是因跟对了人,下了大决心,手沾了屎,才快速跨越这个阶层。

  否则会像老周一样,一辈子在低效率的交际圈中打转。

  夏桉爸妈在有钱低调并平易近人的老周面前,难免自觉低人一等。

  夏桉看出来了,在爸妈心里,除了一个考上大学的儿子,着实没什么好拿出来说话的。

  魏晓芳更是翻来覆去跟老周说这都是些家常菜,你见惯大场面了,当尝个鲜。

  老周笑呵呵夹拍黄瓜说:“家常菜最好,家最好。平平淡淡的日子最好,老了,折腾不起了,我跟你们说,西北那边啥都吃不着……”

首节 上一节 84/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日娱:从特摄演员到动作巨星

下一篇:盗墓小说成真,我被误认为盗墓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