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175节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这是好事啊,你和马瑞信任我,那我肯定不会拒绝啊!”
“都是舍友,不用搞得那么客气,这点事情还弄得和什么大事一样。”
面对众人的目光,王东来没有半点的犹豫,直接爽快地就答应了下来。
对于他而言,全国大学生的机器人大赛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王东来也有些疑惑,出声问道:“就你们两个吗?”
马瑞回答道:“暂时就我们两个,我们准备和你说过之后,再去找其他人。”
王东来点头,看着其他人说道:“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也是不错的赛事,你们谁要是有想法的话,可以一起参与进来。”
听到王东来的话,陈梦妮第一个举起手,说道:“我加入!”
“我也加入!”郭星紧随其后。
“我就算了,因为你的缘故,学校已经准备加大对我们这些‘钱学森实验班’的考核了,估计我也没有多少时间。”徐志斌苦笑着说道。
徐志斌说的情况,其实王东来也知道,但因为是他的缘故,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是装作不知道。
“我和叶飞已经大四了,这会也要准备毕业论文,虽然保研了,可是论文还是要好好写,这个大赛就算了。”
一圈人都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之后,王东来便收回目光。
“行,那你们五个就组建一个小队,到时候一起报名,先内部之间商议一下,有什么思路或者是什么想法,然后我再来看看,可以吧?”
虽然王东来是数学专业的,看似和机器人风牛马不相及,但其实几人都知道王东来的真实能力,所以并不担心王东来帮不上忙,一个个表现的信心十足。
只有王清尘一脸懵逼,指着自己疑惑说道:“五个人?我没说我报名啊?”
“哦,我给你报了!”王东来淡淡地说道。
“好吧!”王清晨点了点头,认命道。
……
回到学校之后,众人各自分开,王东来则是前去徐松尧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王东来就像是主人一样,倒水,泡茶。
“你怎么忽然就想着去搞人工智能了?”
“是觉得数学没有挑战性了?可你这不是还没有把黎曼猜测和哥德巴赫猜测这些证明出来么?”
“我这个当校长的也不要求你全部证明出来,你只要能再证明一个,我就是豁出去了,也要给你弄一个院士回来。”
“啧啧,二十多岁的院士,想都不敢想!”
“人工智能这个坑太大,你填进去连个泡都不会冒,又花钱,见效又慢,根本没有理论数学好,既不花钱,也不用担心资金,你又有这个天赋。”
徐松尧苦心婆心地劝着王东来,可是王东来却充耳不闻,给两人各自倒了一杯茶水。
“校长,只搞理论是没有什么出息的,国家都在支持产学研,咱们学校也紧随国家的政策,积极响应号召,大力推动产学研落地,这样一来,学校也有了钱,也能激发学校老师的积极性,与国与校与己有利啊!”
坐在徐松尧的对面,王东来表现的并不像是一个普通老师面见校长时的反应,更像是同辈人之间的交流。
这也是两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徐松尧看好王东来,认为王东来的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可以放下自己作为院士的架子。
王东来对自己有信心,也不觉得院士评比会难住自己,自己迟早会成为超过徐松尧的学者,所以心态从一开始就放在了平等的位置。
这样的相处,虽然有些奇怪,可是两人都觉得舒服。
听到王东来的话,徐松尧也不带好气地说道:“我就知道你小子不肯吃亏,我刚劝你不要分心人工智能,留在数论研究,你就让我推动产学研,我只是一个副校长,又不是正的,院士身份听着尊贵,那也是分人的,这种大事你还是去找郑校去商量吧,他才是校长,这个事情你给他说才有用。正好你要研究人工智能,他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王东来笑了笑,并没有接这个话。
“行了,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小子就不是安分的人,现在数学界都把你当成了新的数学皇帝,在等着你证明其他猜测,结果你跑去研究人工智能,这传出去了,别人还以为咱们学校不支持你的工作,或者把你带到了歪路上。”
“不过你说的也对,单独地研究数学,对于其他只在这上面有天分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至于你,倒是不必拘泥于此,反正有天赋,可以随便浪。”
说到这里的时候,徐松尧特意地停了一下,神情严肃地说道:“但是,你可不要真的忘记了自己的真正天赋,人的一生其实只有几次机会,抓住了就能改变命运。”
“高考是一个,你抓住了这个机会。”
“现在,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若是深耕数学领域的话,我估计你三十出头恐怕就能成为院士,再次打破最年轻的院士记录。”
“不过年轻人,想要多尝试一下,这也是好事。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少了年龄的优势,你想评选院士的话,难度可就不一样了。这一点,你认真考虑清楚。”
徐松尧的神色极为认真,这番话也明显是他的肺腑之言。
以王东来目前的成绩,只要接下来再多发一些核心,再拿一些国际奖项,运作一下,夺取最年轻的院士头衔并不算难。
“多谢校长的关心,我明白的,不过我也是认真的。”
“咱们唐都交大处于唐都这个位置,就先天落后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那边学校的经费也比我们多的多,产学研也做得比较好,正循环之下,发展只会越来越快。”
“唐都这里虽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既是优点,又是缺点,代表着创新意识不够。现在互联网发展速度迅速,如果搭上这一波机会的话,咱们学校虽然也是C9的一员,可是任谁都能看到我们在逐渐掉队,这个机会真的不能错过!”
王东来说出这番话,其实并不是一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现在已经不是学生了,通过这一年的时间,也算是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了自己的名声。
接下来,他应该要做的就是,统合资源,逐渐地形成一股合力,然而带动唐都,带动秦省,发展西北。
学术,自始至终在他的心里,都是一种手段。
而目的则是实现心里的那一个梦想!
徐松尧能够担任副校长,自然不会只是因为院士的身份,其管理能力和眼光还是有的。
听到王东来再三这么说,他心里也琢磨出了一点味道。
联系到上一次王东来的手机快充技术,便试探着问道:“你老实说,你是不是对产学研这一块有什么看法,或者是想法?”
“嗯!”
“我觉得咱们学校作为西北的顶尖高校,就应该拿出这一份气魄出来,承担这一份责任。”
“高校里面的很多技术,其实放到市面上,都是极具竞争力的,正如我之前看过的一个果树增产技术,如果拿出去的话,既能帮助果农增长收入,也能反哺学校。”
“这样的事情并不少,可是一直都没有人重视到,我也不觉得上次我研究出来的手机快充技术有多先进,甚至有些实验室里就有类似的,只是没有更深地研究而已,因为发表不了核心,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这么做。”
面对徐松尧的试探,王东来没有否认,直接点头承认下来,并且洋洋洒洒地说了很多。
徐松尧的神情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淡淡说道:“你说的情况,其实我早就知道了,上面也知道。”
“产学研是一个很好的路子,但是他没有给出资金从哪里来,风险谁来承担,利益权责怎么划分,这些都是现实问题,也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安安稳稳发核心,写论文,评职称,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也能衣食无忧。要是如你说的,承担风险,又和去做生意又有什么区别。”
“你的意思我大概也明白了,你如果想走这条路,学校肯定给你支持,能不能走通,效果怎么样,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徐松尧能读书到院士,又担任唐都交大的副校长,自然不可能是蠢人。
知道了王东来的意思之后,就立即分析出了他的想法。
对于王东来的想法,徐松尧并不觉得反感,或者是厌恶,一项技术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只要能创造价值,都是好的技术。
只不过,对于王东来,他报以厚望,自然也就多用了一点心。
“谢谢校长支持!”
王东来并没有多说什么,恭敬又真诚地道了一声谢。
两人刚才的话看似并没有说什么,其实说的内容很多。
目前,国内在这一方面有着一个规定,如果在学校研发出的专利,算是职务发明,专利是属于学校的,而个人只是主要发明人。
除非是借用、租用学校的设备或者实验室,并且自己承担申请专利以及专利维护的费用,这样的话,专利才能算是自己的,可做大之后,因为这方面的关系,日后也会有不小的麻烦。
刚才两人的交流,其实就是针对这方面。
王东来现在留校,如果有人盯上他的专利,多少也算是一个隐患。
手机快充技术专利,王东来豪赚几个亿,大肆传播之后,肯定会有人心动,甚至是付出行动。
到时候真要是扯皮的话,对王东来也是一个麻烦事。
所以就有了两人的这一番对话。
一方面是防患于未然,一方面也是王东来真的想要推动产学研在唐都交大以及唐都各大高校的进展。
所幸,徐松尧确实是真心欣赏王东来,不仅是推心置腹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并给出人生建议,最后还解决了王东来的担心隐患问题。
第184章 机器人大赛,无人机
和徐松尧聊了聊之后,王东来便前去实验室找郑华这位不像是校长的校长。
按理来说,身为校长,他应该更多的时间待在办公室主持学校的事情,或者是去全国各地开会等等。
但是郑华却不是这样。
在担任了唐都交大的校长之后,他依然保持着以前的习惯,没事儿的时候就往实验室里面钻。
毕竟在校长这一个身份之外,他还有一个院士身份。
徐松尧虽然也是校长,可毕竟还是带着一个副字。
一些事情,徐松尧说了也不算,还是得要郑华拍板。
告别徐松尧之后,王东来就直接前往唐都交大的实验室去找郑华。
作为自动控制领域专家,郑华其实更像是一个工程师,而不是一个管理人员。
在实验室里见到郑华的时候,他正在调整一台机器的数据,专心致志,并且神情之中流露出一丝极为明显的热爱。
王东来并没有出声打扰郑华的动作,而是站在一旁安静的等着。
半个小时后。
郑华才拍打着手,站直了身子。
拧过头,看着一旁的王东来,出声问道:“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在这方面发展一下?”
一开口,就是邀请王东来加入到这个领域来。
“好啊!”
王东来本来就有这个意思,自然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嗯,嗯?”
郑华随口答应了一声,随后才反应过来,发出一声惊咦。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