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211节

  张文杰的眼神坚定,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无比认真。

  “嗯,你的想法不错,可是你应该去找的人是王东来,而不是在这里来和我说这些。”

  徐松尧坐在椅子上,平静地说道。

  “徐校,这不是我上次邀请被拒绝了么,所以我就想从你这边试试,我们化学学院绝对不会亏待王教授的。”张文杰也没有刻意隐瞒,直接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徐松尧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其实在看到张文杰的时候,他就知道他的来意。

  “数学系好不容易出了王东来,肯定不会放人,计算机系也想挖人,现在你们化学学院也来了,想要把他挖过去。”

  “都和你们一样,要是他日后又在其他领域做出了成绩,岂不是又要换地方。”

  “左右,都是一个学校的,何必分的那么清楚。”

  “我记得咱们学校也没有规定数学系的教授不能参加化学学院的科研项目吧,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开放才是我们应该保持的态度。”

  “这些事情,你自己下去和王东来说,他要是愿意,被你说动了,我双手赞同。”

  “不过,我绝对不允许有人有其他的想法,在唐都交大,只要我还在一天,就绝对不允许那些腌臜的事情出现。”

  说到最后,徐松尧的神情变得极为严肃,盯着张文杰出声说道。

  张文杰自然是明白徐松尧的意思,毫不犹豫地点头应下。

  “徐校放心,孰轻孰重,我还是明白的。”

第213章 青蝇之飞,不过数武,附之骥尾,可致千里

  深城。

  作为改开的一座奇迹城市,发展速度远超世人的想象。

  日新月异,完完全全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毫不夸张。

  深城遍地机会,不知道充满了多少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自追寻自己的梦想。

  同时,在深城也有着众多的企业。

  BYD便是其中一家。

  一早上,刚刚到达公司的船夫哥就听着自家秘书汇报着今天一天的安排。

  视察公司,开会,听取项目进展,接待来客……

  船夫哥的行程满满,并没有多少空闲时间。

  当然了,这也是船夫哥自己的选择,作为大老板,他完全可以遥控指挥下面的人去做事,自己只需要做决断就行。

  但是船夫哥还是选择了自己亲自上阵,他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无比的明白,眼下的时代是技术更新换代频繁的时代,是一个不小心就会落后的时代。

  执掌BYD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对外人说过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生怕自家创建的公司跟不上社会时代发展,生怕自己一夜醒来,就被市场淘汰。

  带着这样战战兢兢的心态,船夫哥多年如一日的保持着关注技术,关注市场。

  一边听着秘书汇报情况,一边朝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对于秘书的安排,船夫哥都是轻轻地点头,示意自己知道。

  毕竟他身边的秘书,也跟着自己多年来,知道自己的喜好和习惯。

  直到……

  在汇报完日常事宜之后,秘书便从文件夹里拿出了一份期刊,恭敬地递给船夫哥,说道:“王总,这是今天才出来的《先进材料》期刊,上面刊登了三篇电池相关的论文,采用了新的技术,提升了电池能力,您看看。”

  听到秘书的回报,船夫哥的眼神瞬间变得认真起来,接过期刊便看了起来,嘴里还在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与我们相关的技术信息吗?”

  秘书恭敬地说道:“王总,暂时没有了,信息搜集部门一旦搜集到相关内容的话,都会第一时间汇报的。”

  “嗯。”

  船夫哥应了一声,大半注意力都放在了手里的期刊上面。

  秘书则是提前主动拉开大门,保证船夫哥不用费心这些事情,配合无间。

  作为BYD的老总,船夫哥的学历不低,1983年考入中南矿冶学院,也就是日后的中南大。

  1987年进入京城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开始了对于电池的研究,1990年毕业之后,留在金属研究总院301室工作,两年后,就提拔为室副主任,1993年,研究总院在深城成立公司,于是船夫哥就成了公司总经理。

  1995年,船夫哥跳出来单干,拿着亲表哥投资的250万,便成立了BYD。

  1997年,BYD年销售一个亿。

  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2005年首款车型上市。

  2006年,世界上第一台搭载了动力电池的纯电轿车在BYD问世。

  一步步走来,船夫哥走的极稳,既有敏锐的眼光也有极为果决的行动力。

  《先进材料》上面的三篇期刊,船夫哥很快就看完了。

  “唐都交大?王东来?”

  当看到论文作者的时候,船夫哥也有些惊讶。

  这个时候,秘书便接顺势说道:“王总,正是唐都交大的那位王教授。”

  “我记得他不是学数学的么,沃尔夫数学奖还在网上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也获得了今年的阿贝尔奖,怎么忽然就写出了这三篇论文,莫非他还兼修了其他专业?”

  船夫哥微微皱着眉毛说道。

  秘书并没有因为船夫哥的皱眉,就心惊胆战,依然是平静地汇报起王东来的具体信息:“王总,王教授在获得数学博士的时候,同时也获得了计算机和物理专业的本科学位。”

  “年前的时候,王教授开发出了人工智能医疗辅助诊断系统,还获得了领导的支持,并且五年专利授权费高达1.5亿美金。”

  “在看到这三篇论文的时候,我还调查过,这位王教授确实是在唐都交大租借了实验室,进行锂电池的相关实验,前后用时三个月。”

  一口气将自己知道的信息都说了出来之后,秘书便闭口不言。

  船夫哥听完之后,也陷入了思考。

  只是几个呼吸的时间,船夫哥心里就有了决定。

  虽然在他看来,这三篇论文里面所提到的电池技术,未必就会比自己的技术还要好,毕竟只是从论文上面,根本无法得知这个技术需要多长时间真正的应用出来,成本又是多少,可靠性如何。

  但是,船夫哥还是做出了决定。

  这款技术,他决定买下来。

  樱花国在氢能源电池上面领先全世界,就连磷酸铁锂电池,樱花国目前也对国内呈现优势。

  BYD这么多年,投入在电池上面的成本早已超过了十亿。

  为的就是能够自主,摆脱樱花国或者其他国家的专利控制。

  现在,看到这三篇论文,虽然还不能算是和彻底摆脱西方专利钳制,但是多少也看到了曙光。

  买下这个技术,凭借BYD成熟的研发体系,说不定就能快速地做出更多更好的电池。

  “嗯,这个技术比较重要,就让吕总去看看吧,合适的话,就买下来。”

  船夫哥对着秘书,如此吩咐道。

  “是,王总。”

  秘书恭声应下。

  ……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池,一个是铅酸蓄电池,一个便是锂电池。

  而扎根锂电池的公司不在少数。

  闽东的CATL便是其中一家。

  “老曾,你看了这一期的《先进材料》了没有?”

  梁乐康带着一丝兴奋对着曾群问道。

  “怎么了?我还没有看,让你这么激动,这一期的《先进材料》莫非是刊登了什么重量级的论文?”

  曾群一边说着,一边摸起放在手边的期刊,准备看。

  然而,还不等他开始看,梁乐康便主动地将事情说了出来。

  “这次的《先进材料》上面刊登三篇论文,都是一个人发表的,质量很高,论文内容在电池方面有了很的突破,根据论文内容所说,电池比容量得到提升,衰减程度也会得到缓解。”

  梁乐康大致地介绍了一下,曾群一边听着,一边打开了期刊看了起来。

  一下子就找到了王东来发表的三篇论文。

  只是大致看了一下三篇论文的名字,曾群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曾群是闽省人,1985年考入魔都交大船舶工程系,1997年攻读华南理工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的工程硕士学位。

  不仅如此,到了2002年,他又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就读四年,获得博士学位。

  绝对称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

  之所以读书跨越这么长的时间,也是因为曾群在工作创业的时候,领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才会深造。

  1999年,用锂电池界最豪华的团队和100万美元的创业资金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

  买下贝尔实验室眼的软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相关专利授权之后,就接到了水果公司的定单,一战成名。

  2005年,被樱花国的TDK集团全资收购,成为了樱花国独资企业。

  如果到了这一步,也就没有了后面的事情。

  偏偏,随着国内的一纸政策。

  今年,ATL分出了CATL。

  曾群的能力可想而知,所以仅仅只是看到这三篇论文名字的时候,曾群心里就有了大致的分寸。

  心里一动,就全神贯注地看起了论文内容。

  在曾群正在看论文的时候,梁乐康并没有催促,而是安静地在一旁等着。

  半个小时后,曾群便放下了期刊,问道:“这三篇论文确实很有意思,我们公司就缺这样的人才,就凭这三篇论文,我可以开出年薪百万的待遇,如果论文作者愿意来的话,技术总监这一位置也可以给他!”

  曾群很果决,直接就做出了决定。

  只是听到曾群这么说,梁乐康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道:“老曾,我就知道你没有观察这三篇论文的作者,这位作者可不缺这点钱,甚至是他比你我都还有钱一些!”

首节 上一节 211/6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