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40节
“文科状元每年都有,但是737的文科状元以前没有,估计以后也很难再出现了。”
“而且,根据我从安水县教育局提供的信息来看,这个文科状元并不是从高一高二就崭露头角,说明他要么是平时藏着掖着,要么就是一朝开悟,奋起直追,才考出这么高的成绩。”
贾传彬也没有想到,在拿到了王东来的成绩之后,他按照常例看了看其他的一些信息资料。
结果就发现王东来以前的成绩并不算好,甚至于可以称得上是朽木。
然而,在进入高三下半学期之后,从摸底考试开始,王东来的成绩就像是芝麻开花,节节登高。
最后一次商山市的全市模拟考中,王东来更是考出接近七百分的成绩。
也正是这些成绩,才让贾传彬心里生出了必得之心。
因为他的工作,所以他接触了不少学习超好的状元和学霸。
他也明白有些人是真的天生聪明,脑袋灵光,纯纯是天赋点满了,有些人是因为科学的学习方法加上优秀的教育资源,再加上刻苦努力的汗水,与些许天资,才能在高考考出一个好成绩。
前者和后者虽然都是学霸,都是状元,但是在贾传彬看来,前者的可塑性和潜力明显更大。
尤其是小县城出现的学霸和状元,往往都是天赋惊人之辈。
并不优秀的教材,普通的授课老师,一般的教学环境,就是这样的条件,都能诞生出镇压全省的状元,若是将其换到条件更好,师资力量更强大的学校,其成绩恐怕还能再涨。
贾传彬生活在京城,又加上工作需要,他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同是学生,京城和山区小县城的差别。
京城的学生的历史课可以在博物馆上,处在充满历史底蕴庄严肃穆的场景下学习,他们的物理课可以请来中科院的博士教授来详细讲解,深入浅出,埋下一颗物理的种子,他们的体育课可以是获得过奖牌的国家一级运动员,音乐老师可以是创出脍炙人口歌曲的老前辈。
而这些条件,小县城根本不会有,能有双一流学校毕业的学生回去当老师,都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贾传彬无意讨论这些事情,也没有能力改变,但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面对王东来这样的天才学生,他是真的发自内心地希望王东来能够走出这片山区,去见识外面大世界。
至于王东来咋学有所成之后,会不会回到家乡,还是会留在城市,这就不是贾传彬所关心的事情了。
现在,他只想把这个难得一见的天才收入清华。
而在清华的车背后,有一连串挂着唐都车牌的车紧随其后。
“快,追上清华的车,他们绝对是偷跑了,一得到消息就朝着这边赶,难怪我当时怎么打电话都打不通。”
“文科状元,就应该来我们北大,他们清华就应该去找那些理科状元。”
车上,刘元庆一脸的恼怒。
在得到今年文理科状元的消息之后,他没有注意,先是给理科状元打了电话,结果却被清华偷了家。
无奈,只能打给了王延兴,想通过家长的方式曲线达成目的。
谁料也没有达成目的,现在只能跟在清华的车后面,寄希望于面谈。
……
“东来啊,我都接了好几个电话,都是国内的顶尖学校打来的电话,说是想要让你报考他们的学校,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王延兴拿着手机,走到了王东来的跟前,出声问道。
曹淑娴和王晨悦也从最开始的激动之中渐渐冷静下来,此时听到王延兴的话,就看向了王东来。
“爸,妈,哪一家给的条件更好,我就去哪一家,高校需要优质的生源,可对我而言,学校只要差不多就行了,并不需要其他的。”
“而现在,咱们家需要一些钱,而高考状元按照惯例是能得到一些现金奖励的,少的几万,多的十几万或者几十万。”
“这件事情,爸妈你们就交给我处理就行了,我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的。”
“相信我!”
王东来并没有因为王延兴再问一遍这个事情而恼怒。
他能理解王延兴的心情和想法,一个胆怯没有底气的农民,在见到这么大的机会时,是不会想太多的,只会第一时间抓住机会。
甚至于,只要是能进这样的学校读书,什么专业都行。
土木老哥,生化环材等等专业,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的高材生。
没有人给他们指点,没有人告诉他们要是想图稳定,可以去学法学,汉语言文学。要是想赚钱,就去学计算机类专业,专业技术和高校背景完全能够进入大厂。
工科本,法学硕,走知识产权的路子,既轻松又赚钱多。
他们只会被人忽悠,土木工程王牌中的王牌,出来就能进国企央企,工资待遇好。
生化环材,二十一世纪的金手指,未来的阳光大道,只要学进去,毕业后就能开豪车,住豪宅,抱美女,享受美好生活。
王延兴自然不会知道这短短的时间,王东来就想过这么多。
听到王东来再次重申强调自己做主,王延兴点了点头说道:“好,爸也不懂这些,你想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我也没办法给你铺路什么的,只能靠你自己了。”
“不过,不管你怎么选,我和你妈都支持你。”
“你二姐这次考的成绩也不错,615分,我刚才和你二伯你大伯说了,过段时间把你爷和你奶的坟重新修一下。”
“咱们家出了你大姐,你二姐,还有你三个大学生,你还是全国卷的文科状元,放在古代起码也是个进士。咱们这一支总算是起来了,以后咱们家也有吃皇粮的,总算是熬出来了。”
王延兴的语气充满了欣慰,还有一丝扬眉吐气,整个人也像是变得精神焕发起来。
“爸,这些事情你处理就行,就交给你了,咱们家也该发达起来了。”
“以后你出门了,就给别人说你是2012年全国卷文科状元的爸,你儿子考了737分,国内顶尖大学都打来电话想让你儿子报考他们学校。”
“妈,你也一样,以后你出去了,也这么给别人介绍自己,你生了一个全国卷文科状元的儿子,我保证让你走到哪儿都是焦点,让别人高看一眼。”
有一句话,前世的王东来三十岁才真正理解。
三十年前以父敬子,三十年后以子敬父。
看似简单,可是却充满了人生处事的默契潜规则。
父强做侍郎,母弱出商贾,望族留原乡,家贫走四方。这句话,更是至理名言。
听到王东来的话,曹淑贤和王延兴越发自豪起来,眉飞眼笑,显然是王东来这番话说到了两人心坎里。
子女以父母为荣,父母也会因为子女的成就而自豪。
第45章 各家争夺(大章求数据)
贾传彬从车上下来的时候,还有些吃惊。
实在是王家村完全不符合他的想象,原本以为王家村多少还算是富裕的村子。
可是看到在道路两旁的土房,以及零星的砖房之后,贾传彬心里对于说服王东来更添了三分信心。
因为已经问过路,贾传彬并不敢耽搁,生怕被北大的赶上来,所以直奔王东来的家而去。
此刻,在王东来家里已经来了不少的人。
都是听说了王东来考了今年的文科状元,所以都赶来凑热闹,还有人更是提议放炮庆祝一下,只不过却被王延兴拒绝了。
贾传彬刚一出现,王延兴就迎了上去,带着疑惑地问道:“请问您是?”
身为顶尖学府招生办的老师,贾传彬身上带着浓浓的书卷气。
“你好,我是清华的招生办老师贾传彬,请问这里是王东来的家吗?”
贾传彬很客气,一边和王延兴握着手,一边出声问道。
“是,这就是我家,我是王东来他爸,贾老师家里坐。”
王延兴听到贾传彬自报身份,是清华招生班老师,当即脸上浮现出笑意。
一边热情地招呼着贾传彬,一边高声喊道:“淑娴,清华招生办老师来了,让东来先出来。”
进到堂屋,贾传彬终于见到了王东来。
“王东来同学,恭喜啊,全国卷文科状元,737的成绩把文科状元的上限狠狠地拔高了一大截,放眼历届状元,你都是这个!”
贾传彬伸出大拇指翘起,一脸真诚地对王东来说道。
“贾老师过奖了,请坐!”
王东来保持着冷静,并没有因为贾传彬的吹捧而变得张扬骄傲。
坐下之后,贾传彬并没有急着表明自己的来意,而是和王东来闲聊起来。
话题什么都有,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会百态,中间还有种种奇闻轶事,就连一旁的王延兴等人也都听得入迷了。
越聊,贾传彬越是感觉到王东来的不凡之处。
虽是个学生,可是给他的感觉却无比的成熟,语出珠玑,有些看法见解就连他都有些受益匪浅。
“王东来同学,我的来意,想必你也知道,我在这里再向你说说我们清华所给出的条件,你听完之后,再做决定,如何?”
贾传彬隐蔽地看了一眼时间,惊觉不能再闲聊耽搁下去了,直接开门见山地道出了自己的来意。
“贾老师请说!”
王东来自然不会拒绝,当即就让贾传彬说出清华的奖励。
然而,还不等贾传彬再次开口,屋外响起了嘈杂的人声。
“延兴叔,北大、复旦、浙大、唐都交大的招生办老师来了!”
随着这一个声音响起,屋里的几人顿时站了起来。
王延兴和曹淑娴站起身,出去迎接,而贾传彬却是一脸的恼怒和后悔。
人群鱼贯而入,瞬间将宽阔的堂屋充斥的满满当当。
“王东来同学你好,我是北大的招生办刘老师。”
“王东来同学好样的,我们秦省出了一个737分的文科状元,放眼全国都是第一,我是唐都交大招生办齐主任。”
“王东来同学,我是浙大招生办……”
“王东来同学,我是复旦招生办……”
“王东来同学,我是南开招生办……”
一瞬间,在王东来的身边围着好几个人,纷纷介绍起了自己的学校。
此时,在王东来的家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村里的人来看热闹。
当听到这些老师爆出自己的学校,一个个都是眼睛发亮,又羡慕又嫉妒地看着王东来。
王延兴家的王东来以后要发达了!
这个念头,瞬间出现在了这些村里人的心中。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