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437节
等到王东来说完之后,李秘书也没有就王东来所说的内容发表看法,而是问出了下一个问题。
“王教授,你能详细谈谈P2P的看法吗?”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李秘书停顿了一下,眼神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王东来。
王东来注意到这一幕,心里将李秘书提出问题过了两遍,琢磨出其中的意思之后,沉吟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伟人说过的话,所以对于P2P,我还是进行了一番详细细致的调查的!”
“2007年,国内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在魔都成立,让很多敢于尝试互联网投资的投资者认识到了p2p网络借贷模式,后续也有人开办p2p网络借贷平台。”
“在2007年到2012年,这一个阶段,全国的网络借贷平台大约发展到20家左右,活跃平台不到10家,成交金额大约5个亿,有效投资人1万人左右。”
“因为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互联网创业人员,没有民间借贷和金融操控经验,加上我国公民信用体系不健全,平台与平台缺乏联系和沟通,出现多平台借贷现象,最终坏账,种种问题不断重复叠加,各大平台在2011年底收缩借款人授信额度,造成集中违约,于是就在2011年11月到2012年2月,出现第一波违约风险,最高逾期金额2500万,各大平台逾期超过1000万。”
“接下来的2012年到2013年,是以地域借款为主的快速扩张期,不少具有民间线下借贷经验同时又关注网络的创业者开始开设p2p网络借贷平台,软件开发公司开发相对成熟的网络平台模板,弥补了民间线下放贷经验创业者开办网络借贷平台技术上的欠缺,于是国内网络借贷平台从20家,迅速增长到240家,到了2012年底月成交额达到30亿元,有效投资人2.5到4万人之间。”
“到了2013年,因为网络借贷系统模板的开发更加成熟,甚至在淘宝店几百块都能买到前期的网络借贷平台模板,并且国内各大银行紧缩银根,不少缺乏资金的企业和投机者就在p2p网络借贷平台上看到了商机。”
“这一阶段,国内网络借贷平台从240家猛增到600家左右,2013年底月成交额在110亿左右,有效投资人到13万人。”
“2014年,国家出面表明了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态度,并在政策上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给与了大力支持,使很多始终关注网络借贷平台而又害怕政策风险的企业家和金融巨头开始尝试进入互联网金融(ITFIN)领域,组建自己的P2P网络借贷平台。”
“于是,八月份的时候,网络借贷平台集中上线,但是在4月底的时候,全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每月资金成交额超过160亿,年底月成交额超过350亿,平台数量增长到1300家左右,有效投资人达到50万人。”
“目前,国内p2p注册平台约有1800多家,网贷行业的交易已经超过万亿,尽管这个数字庞大,可是还远远没有满足整个投资市场的需求,网贷需行业对投资需求的开发还处在初期。”
在王东来将这些信息倒背如流般说出来的时候,李秘书轻轻地打断了王东来的话。
“王教授,这些数据你是从哪里得到的?你能对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做保证吗?”
王东来看着李秘书,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李秘书,你知道的,我是一个数学家,对于数字极为敏感,这些东西并不复杂。”
李秘书点了点头,说道:“王教授,你继续!”
王东来不以为意,接着说道:“任何一个新的东西出现的时候,都会引起混乱,也会出现问题,P2P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我那也出现了伪造标的、资金链断裂、携款潜逃等案件,背弃原本的P2P中介平台的身份,收益定在借款人0.5%的手续费和放款人的0.5%的服务费上,国内的P2P行业开始了异化。”
“P2P公司将债权包装成理财产品,通过网络和实体门店向社会公众销售,年收益率在12%到20%之间,社会公众资金直接进入公司账户或者法定代表人个人账户。由单纯的‘资金供需撮合’逐渐变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机构。”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秘书眼神一闪,将这一点重点记录了下来。
“没有准入门槛,没有行业标准,没有机构监管,这是造成国内P2P机构无序竞争的主因。”
“平台公司什么都没有,放别人的钱,赚自己的钱,平台只要放款就有钱赚,这样的商业模式,是绝对会出现问题的。”
“我这里其实还有一些资料,不知道李秘书想不想看?”
李秘书自信地笑了笑,说道:“如果王教授认为对于这个问题有用的话,不妨拿出来就是。”
王东来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才说道:“我不知道李秘书有没有在基层工作过,了不了解民间放贷机构,清不清楚这些民间放贷人员的作风。”
“之前说过,因为这一行暂时还没有准入门槛,不需要金融牌照,没有行业标准,没有机构监管,于是民间放贷机构就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这就造成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民间放贷人员的涌入,形成了P2P公司的做事风格。”
“线下催收,爆通讯录,油漆泼门,暴力催款等等,这些手段是常用的。”
“而更为恶劣的情况,则是发生在大学校园里面,P2P公司的放款对象变成了学生,借款金额少,每个学生凭借学生证和身份证可以获得几千元的借款金额,借款五千,到手四千五,一个月还六千。”
“这样一来,很多P2P公司只需要有个上百万的资金都能开始运作起来,这样子的生意还能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名头,于是就有大量的城市拆迁户以及灰产从业人员加入,素质良莠不齐。”
“通过校园代理人、发放张贴小广告、学校活动赞助等手段,中小平台正式进入大学校园,在大学生中间传播开来。”
“这些平台宣称是‘无抵押贷款’,实际上却是拿走学生所有的隐私信息,包括名字、身份证号、电话、家庭住址、学校、班级、父母、亲戚等等。”
“有的平台更是只做女大学生的生意,在这些信息之外还要额外加上一个‘裸照’,完全捆绑住了大学生。”
“李秘书知道我是一个数学家,所以我开发了一套模型,根据p2p公司这几年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个预测大模型。”
“后续的P2P公司将会快速增长,到了2018年的时候,估计超过一万家,年交易额更是轻松超过万亿。”
“如此巨大的一个行业,发展如此迅猛,又涉及到如此多的资金,却缺少监管和准入门槛等必要的措施,在我看来,出现的问题的概率是百分之一百的。”
“捐款跑路,资金暴雷,这是必然会大规模的出现。”
“这不是我用数学模型算出来的,这是只要懂得人心就能明白的事情!”
“这份报告是我写的,我愿意为这份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也愿意为这份报告承担责任!”
“生在国内,长在国内,我无比希望国家能发展的更好,富强起来,带着全体人民奔向小康。银河科技致力于以科技改变生活,提升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所以于情于理,我都不认为我写这份报告有错。”
听到王东来这么说,李秘书神情顿时变得严肃起来,无比认真的出声说道:“王教授,我明白你的想法,非常懂得你的心情,请你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些情况汇报给领导,也请你相信领导,相信组织。”
“询问到这里就结束了,我需要立即回去给领导汇报情况,后续如果有什么情况的话,我还会再来的,王教授,这段时间,你尽量留在京城就行,你该做其他的事情尽管去做便是。”
李秘书站起身,无比诚恳地对王东来说出这么一番话。
“我正是因为相信,所以我才会写这份报告!”
王东来神情认真,颇有深意地回道。
等到李秘书离开之后,王东来长出了一口气,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上面会怎么做,那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第384章 超级电池,合作
燕大。
因为之前和燕大已经说过了,研究生面试就在燕大进行。
通过笔试的学生不少,但是符合条件的却不多。
其中有不少和韦东易以及徐志斌一样的学生,所以真正能够参加面试的学生只有五位。
这五位学生,有燕大的、南开的、五道口的、也有唐都交大的。
王东来没有管那么多,一场面试下来,直接就定下来了两个人。
一个是来自南开的学生丁浩,一个是五道口的张志。
再加上一个田岗出面留在王东来身边学习的韦东易。
一共三人。
人员确定之后,事情就很简单了。
直接走程序,将丁浩和张志的档案调到唐都交大。
至于两人,则是可以选择跟着王东来在燕大进行学习,也可以选择在唐都交大学习。
因为对于两人的安排,王东来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的事情很多,自然不可能一直带着两人,更何况到了研究生阶段,本来更多的就是要靠自学,导师只能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王东来之所以会选择两人,就是因为两人的表现还不错。
就算是没有他,这两人也能做出一些成绩,前提是不放弃数学,坚持下去的话。
办公室里面。
王东来的办公桌面前,站着三人。
除了略显不修边幅的韦东易之外,还有两人,其中一个戴着眼镜显得有些拘谨的学生,叫做丁浩,旁边各自高一点,神情颇为自信的学生,便是张志。
“丁浩、张志,你们两个是我这次带的研究生,韦东易则是跟着在旁边,你们三个有什么想法没有?”
“我这半年,会留在燕大,不一定会教授数学课程,也可能去研究物理什么的。”
“丁浩和张志,如果不想待在这里,可以留在唐都交大,有什么问题,可以发我邮件,我两天一看,到时候会给你们解答,平时有问题的话,可以去高等数学研究院向张教授等人请教。”
“在我手下读研,我不会逼着你们去做什么,因为我相信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这个学科,如果你们的心思不放在这上面,不愿意沉下心去做研究,是出不了成果的。”
“读我的研究生,丁浩和张志还有韦东易,你们研究生期间每个月有两千的生活费,我个人补贴给你们,目的是让你们把心思放在数学上面。”
“你们每个人的擅长方向都不一样,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图书馆,放到自习室里面,数学靠天赋,也要靠努力的。”
“只要你们肯努力,我这个当导师的,也会尽力帮你们的!”
“怎么样,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听到王东来的话,丁浩和张志以及韦东易都有些意外。
毕竟,导师给自己的学生每个月发两千的生活费,这就很少见了。
其次,就是王东来给出的选择。
韦东易自然是不用选择,他本身就是燕大的学生,能够跟在王东来身边也就这半年。
丁浩和张志彼此看了一眼,就对王东来点了点头,说道:“导师,我们留在这里。”
王东来也不意外,做出这个选择才是正常的。
“行,既然留在这里,那平时的时候,你们就在燕大的图书馆和自习室里自己学习,有什么问题不会了,可以来找我,我要是不在学校,就给我发邮件,我会两天一看,看到了会给你们回复。”
“至于燕大的学生权限,住宿之类的,到时候,会有人给你们办好的。”
这点小事,根本不用提田岗的名字,就能办好。
“知道了,导师!”
两人点头应声答道。
“导师,那接下来我们应该看些什么书,做些什么?”
更为自信一点的张志此刻主动出声询问了起来。
听到张志问起这个,王东来便笑着说道:“嗯,还记得我之前出的笔试题吗,最后一题你们应该都认出来了。”
“你们三个人在第三题上的思路还是不错的,所以我才会选择你们三。”
“我给你们提个任务吧,现在是九月份,到年底之前,你们三个先把研究生阶段的全部课程学完,这点对于你们三个来说,也不算是什么难题。”
“到了年底的时候,我会检查你们三个学习情况。”
“韦东易的情况有些不同,所以你可以在学完之后,继续完善你对化圆为方的思考,到时候写一篇论文出来,遇到问题可以来问我。”
“当然了,如果你们觉得这点学习任务太过简单的话,可以在完成之后随时来找我。”
王东来的语气很温和,但是停在丁浩和张志以及韦东易的耳朵里,顿时让三人的脸都有垮起来。
三人其实在之前,就已经有过心理准备,当王东来的研究生不会很轻松,肯定会要求很高。
但是当王东来真的把学习任务安排下来之后,三人还是有些意外。
几个月的时间,学完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全部课程,任谁听了都会觉得是疯了。
丁浩和张志能够通过笔试,还能通过面试,自然也是数学专业的天才。
两人对着自己虽有些信心,但也是心头一紧。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