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566节
在接到了娲传来的光刻胶成分配方和制作工艺之后,王东来在心里只是稍稍思索了一会儿,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一法通,万法通!
到了王东来这个地步,已经不仅仅是数学领域的王者,在其他领域也能展现出非同一般的能力和造诣。
……
足足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王东来并没有一口气完成突破,而是陆续地,有计划地进行了多次失败。
而且,还将失败的实验数据记录了下来,再通过娲的能力,将实验时间进行了调整。
如此一来,一个清晰的实验过程,就被王东来在两个小时内做了出来。
每一次的失败实验数据,都要比上一次更好。
将所有的记录都弄好了之后,王东来这就开始了最后一次实验。
很快,王东来便完成了大部分的工艺流程。
看着眼前的三种特殊材料,王东来神情古井不波,丝毫没有激动的表情流露出来。
“小小的光刻胶,还真是博大精深,谁能想到具备光分解和光聚合特性的感光材料和能够吸收辐射激发光学变化的光敏引发剂,会组成光刻胶,并且在光刻机上使用,会生产出芯片。”
稍稍感慨了一声之后,王东来就将这些材料通过特殊工艺融合到了一起。
并没有等多久,一瓶新鲜的光刻胶就出现在了王东来的面前。
看着手里的这份光刻胶,王东来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根据娲的说法,这款光刻胶的质量是EUV级别。
在这之下的几种级别的光刻胶,娲的设计方案里面也都有。
毕竟,国内半导体的水平,目前还用不到EUV光刻胶。
这并不是说用不了,而是说银河科技拿出来,不管是tjd还是中心国际,又或者是三星这些大厂都不会用,也不敢用。
还是那句话,半导体本来就是重资金投入,加上技术高精尖。
没有足够的信誉,加上没有足够的危机压迫,大厂绝对不会轻易更换光刻胶等核心材料。
王东来也很清楚这一点。
他也没有想着自己研发出来之后,这款光刻胶就能立即在市场上占据份额。
这不现实,也不合理。
他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各个级别的光刻胶都生产出来,先从主流的ArF光刻胶开始,一步步地推出KrF以及EUV光刻胶。
与此同时,王东来还准备做一件事。
那就是写一篇论文出来!
论文的名字,正是《论人工智能AI在现代材料研究上的重要作用!》
第481章 论文发表,各方反应
从王东来在唐都交大创办了《数学未来》之后,就很少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了。
这一篇《论人工智能AI在现代材料研究上的重要作用!》的论文,王东来也没有多想,直接就投到了国内的《科学通报》。
这个期刊是华国的顶级期刊,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排名,并不算差。
所以,王东来将自己的这篇论文投到这个期刊上面,也不算辱没。
只不过,王东来没有想到的是,当自己的论文投过去之后,第一时间就引起了《科学通报》审稿编辑的震惊。
一个冷知识。
为什么期刊审稿都很慢,大多都会压着最后期限审核完成。
这其中,就要提到一件事。
那就是能担任审稿编辑的都是各行业的精英,少说也得是个教授才行。
甚至于,有的还是行业领域的大牛在担任。
那么,对于这些学术大牛来说,他们的时间是很珍贵的,日理万机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有忙不完的工作。
就算是有时间,那也是片段的空闲时间。
而审稿又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一篇论文如果质量很差,那么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退稿。
可若是论文拥有一定的质量,那事情就比较难办了。
审稿编辑就必须认真地审核,给出自己的意见,并找到论文里存在的问题,才能退稿。
而这些气势也都还算好。
毕竟,能担任审稿编辑的,水平都在哪里摆着,多半不会太差。
这些论文的审核,也就是有一些难度而已。
但是,还遇到那种高质量的论文,那就不同了。
就比如说是王东来之前投的那些证明数学难题的论文,审稿编辑的水平稍微差一点,可能连王东来的思路都无法理解。
审稿编辑也需要交流,一点点地验证。
这么一来,就耽搁了时间。
所以,担任期刊的审稿编辑,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纯义务劳动,既耽误时间,又耗费精力。
有了这些原因,期刊审核时间拖延,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万东来自然也知道这个情况。
投稿过去的时候,也没有多想。
可是,他却忘记了自己的名声和学术地位。
作为国内的名副其实的数学第一人,固然他投过来的论文并不是和数学相关,但是只是凭着他的名字,就为这篇论文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度。
于是乎。
《科学通报》的审核编辑们炸了!
AI大模型进行材料研究,这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老早就有人提出来了。
但是,这个概念一直都停留在理论上面,并没有人进行落地等实验。
然而,王东来的这篇论文却是揭示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银河科技已经进行了人工智能AI在材料研究上的实验。
这并不是猜测,而是看过了论文之后,众人从论文里得出的结论。
并且。
在论文之中,王东来提出来的几个观点,更是让他们这些深耕这个领域的学者专家有些摸不准。
哪怕是开会讨论,也得不出什么有用的结论。
来来回回纠结了几次之后,就有一个中科院的材料学老教授提出了一个想法。
那就是将王东来的这篇论文直接公布出去。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要是王东来的这篇论文能够经受得住学术界的讨论,那最好。
如果论文里的数据被质疑,找出了问题,那也是一件好事。
这个提议一出,《科学通报》的编辑组全票通过。
接着,王东来的这篇论文就这么出现在了大众的眼里。
在放出来之后,因为是和王东来有关,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国内诸多媒体的追捧。
毕竟,先是《药神》的火爆,到现在都还没有消退下去。
接着,又是千吨推力的火箭发动机研发成功,还是和王东来有关。
现在又出来了一篇论文,讲的还是人工智能AI可以取代科学家,进行材料研究分析,并且研究效率远超人类,而且还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个效率还会进一步提高。
王东来的这篇论文格式和内容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写的极为专业,大量的专业术语和详尽的实验数据,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专业性极高。
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各有各的关注点。
如此一来,这篇论文自然是引起了极大的讨论和关注。
不仅仅是局限在学术界,更是在全社会引起广泛的讨论。
学术界在看到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去验证,在验证结果出来之前,并不会给出什么判断和结论出来,这是对于技术的最基本的尊重。
可是,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就不是这样了。
实在是王东来的这篇论文太有噱头了。
“如果这篇论文的作者不是王神,我绝对不会相信,因为我太了解这些所谓的专家了。”
“话说大家就不觉得震惊吗,《药神》就不说了,前两天的千吨推力火箭发动机就是王神研发出来的,现在又写出这样的一篇论文,会不会马上就有相关的成果出现?”
“该说不说,我觉得这一点还真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说实话,哪怕这是王神的论文,我也有些不信,人工智能AI这玩意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可是根本看不到有多智能,就算是手机智能助手,也就那个样子。”
“我选择相信王神,毕竟王神的能力,根本不屑于说谎。”
“我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人类进化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了我,我愿意拿我舍友的下半辈子性福作为代价!”
“好家伙,小母牛倒立,牛叉上天了啊,要是这篇论文为真的话,那我们岂不是走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前面?!”
“利害了我的王神!”
“此处艾特一下淘天集团杰克马,企鹅小马哥,李千度……你们都好好学学人家王院士,经商科研两不误,既能搞科学技术研究,还能做出成果,又能创办银河科技,市值几千亿,更关键的是看看人家银河科技对自家员工的工资待遇福利是什么,再看看你们!”
“期待王院士能够研发出更多的技术,把银河科技发展的更好,招更多的员工,赚更多的钱投入到农业上来。”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人工智能AI都能做材料研究工作了,那是不是也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比如说是自动驾驶?”
不得不说,网上的人才就是多。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