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623节
“另外,六代机还应该具备具备颠覆性的雷达技术,在这方面,有太赫兹雷达和微波光子雷达可以选择,太赫兹雷达可以越过隐身涂层获得涂层下面的金属图像,不但可以发现隐身目标,还能发现水下目标以及伪装目标。”
“而微波光子雷达极也是一款颠覆性技术的雷达技术,它具备探测距离远,目标识别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系统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已经早就投入了这两方面技术的研究,并且,就在今年中电科集团就顺利研制出首部全固态太赫兹成像雷达。并且,微波光子雷达,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好像也已经见到了成效,距离成功不远了。”
“所以,雷达方面的问题,就近乎是扫平了最大的障碍,后续只需要处理好微型化和战斗机的适应性就行了。”
“……”
随着王东来侃侃而谈,会议室里的众多院士脸色都是齐齐一变,以及几位领导。
王东来提出来的六代机设想,实在是给众人开了眼界。
众人也没有想到六代机还可以这么设计。
王东来的这番话,顿时就给了众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原来六代机还可以这么设计。
除此之外,便是抑制不住的对于王东来的惊讶了。
王东来懂得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从这番话来看,倒像是一个深耕战斗机设计研发几十年的老前辈,根本不像是一个年轻人。
但是,又从六代机设计的种种先进和激进理念,也能明显感觉出一种年轻人张狂自信的生命力。
第523章 激进的方案,犹豫的领导
任谁也没有想到,好好的一场关于技术更新的会议,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当王东来说到雷达的时候,胡首长的脸色就变得无比认真起来,完全没有了之前的轻松惬意。
甚至于,就连航天领域的领导也是如此。
作为世界大国之一,华国自然不可能没有关于六代机的设想。
但是,这属于绝密内容,根本不会泄露出来。
一旦出现泄露的话,那就是一场极大的事故。
王东来的经历清晰可查,所以根本不可能和泄密扯上关系。
可也就是这样,才让人觉得震惊。
不懂这些东西的局外人,居然能够对六代机有这么深的了解。
胡首长也不知道该说是王东来天赋异禀,还是说他天资聪颖。
能够成为军方首长,胡首长的军事能力自然是过硬的,理论知识也一点不差。
所以,在王东来提到六代机的一些设想的时候,他心里很快地构建了一个大概的数据结构。
不得不承认,就算是以严格的军方标准,对于王东来的方案也要给出一个极高的评价。
在明白这一点之后。
胡首长立即打断了王东来的话,暂停了会议,给其他几位领导打了一个眼神。
随后,几位领导便离开了会议室。
另一处更为安静的会议室里,胡首长率先出声说道:“我认为今天的事情,需要进行单独保密,我以委员的身份发起提议,请大家举手表决。”
其他几位领导听到胡首长的这个话,先是一愣。
随后,航天局副局长邓涛说道:“胡首长,我能知道原因吗?”
胡首长看了一眼其他人,才缓缓点头,出声说道:“好,我就给大家说一下,刚才王院士提到的六代机设想,并不是无的放矢,我以一个军人的身份来对王院士提出的这份方案进行点评,我认为这份方案很有价值,很有可行性。”
“这个理由,不知道够不够?”
邓涛轻轻地点了点头,并没有多么意外。
只是片刻功夫,邓涛便有了决定,说道:“我赞同!”
很快,其他人也都点头表示同意起来。
一场简短的会议结束,通过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
当几位领导回到原本的会议室之后,很快就有工作人员,拿出了保密协议。
胡首长认真地对着众人如此说道:“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内容有些敏感,需要诸位签署一下这份保密协议。”
听到胡首长的话,再看看自己面前的保密协议,众人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投到了王东来身上。
众人也都不是傻子,都是从高考这座独木桥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
所以,自然是明白这份突然出现的保密协议,多半就是和王东来刚才说的那些话有关。
想到这一点,不少人的眼神都变得明亮起来。
六代机的设计,这个项目可是一个大项目。
要是能够参与这个项目,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要挤破脑袋的好事。
没有人拒绝签署保密协议。
能够出现在这里的,不知道都接触了多少国家机密,保密协议都不知道签署了多少份,根本就不在乎这一份了。
等到众人都签完了保密协议之后,胡首长的脸上重新浮现出一丝笑意,对着王东来出声说道:“王院士,不好意思,刚才打断你了,不知道你对于六代机还有什么设想或者是想法没有。”
“现在,大家都签署了保密协议,你所说的这些东西,我都会记录下来,到时候会提交给上面,让上面的领导进行决策。”
“所以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
胡首长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虽然平静,但是眼神之中却流露出一丝期待之色。
很明显,胡首长是想看看王东来是不是还有更好的东西,更为先进的技术。
王东来自然也听出来了胡首长话语之中的意思。
飞快地在脑海里组织了一下语言,便出声说道:“首长,其实我之所以如此激进的推进六代机的研发,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考虑。”
“大家都知道,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银河科技的创始人,所以,我对于商业市场上的变化比较敏感。”
“我们现在最大的国外市场,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从我们加入世界市场之后,我们的技术和市场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是,这样迅速的发展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
“我关注到一些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我敏锐地察觉到白头鹰已经和我们产生了极大的贸易逆差。”
“根据这些数据,我判断出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可能会和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发生贸易争端。”
“之前,我被列入白头鹰经济制裁名单便是一种预兆,后面这种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才觉得我们更应该加紧研发六代机。”
“一年内定型,三年部署,赶在2020年之前,能够正式列装,这是我认为最合适的时间。”
听到王东来说出这个时间安排,胡首长还没有说话。
一旁听着的一位院士顿时听不下去了,当即就出声反驳说道:“王院士,我认为你定下来的这个时间根本不现实,也不科学。”
“一年内定型,三年部署,这根本就是在开玩笑!”
“我们从歼20开始举例,歼20的设计方案是在上个世纪提出的,但是到今年才正式出现在军事展览会上面。”
“可就算是这样,歼20依然还需要不断地更新迭代,加载更为先进的武器技术。”
“这一点,我相信大家应该都能清楚。”
“刚才,王院士提到的六代机,一些设想确实很先进,但是先进的同时,也必然代表着技术上的困难。”
“之前,王院士也说过,一款战斗机的研发投入少则几百亿,多则上千亿,这么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是容不得出现差错的。”
“一年内定型,在我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随着这位院士说完,其他的几位院士也跟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就连邓涛也准备给王东来科普一下战斗机的研发工作。
但是,还不等邓涛出声,胡首长就率先说道:“王院士,我能问问,你为什么会定下一年这个时间的?”
“换句话说,你觉得一年内可以完成定型的信心何来?”
王东来看了一眼之前出声的院士,再看看邓涛,最后才看向胡首长。
脸上的笑意半点不减,出声说道:“那我就简单说说,如果我说的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都能够多多指教。”
“六代机战斗机能否实现的核心在于武器和发动机,发动机这方面,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一直都是我国航空的短板,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比如说是我们的基础学科起步晚,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少等等,这些就不必再提。”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我涡扇-10发动机根本无法满足歼-20的超机动性和超声速巡航需求,这一点,我虽然没有见过,但是也能从各项数据上分析出。”
“第四代的涡扇-15大推力发动机标志着我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已经进入了世界航空发动机强国,但还算不上是最为先进的。”
“这一点,作为独立研发出‘力士’号发动机的我,我觉得我是有这个资格和底气说这个话的,我想诸位也都应该没有什么意见吧?”
王东来说着,目光环视众人。
众人没有出声反驳,纷纷默认下来。
“六代机的发动机,确实是一个难题,但那是对于别人而言,对于我来说,并非如此。”
“那么接下来就是武器了,战斗机携带的武器,在很多人印象里,只有那些的炮弹,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了。”
“而我却有一个不同的意见,六代机是跨越一个时代的产品,是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一款产品。”
“我认为在六代机上应该搭载激光武器,激光武器的杀伤原理就是烧蚀破坏飞机的结构和光电器件,飞机壳体一般都是熔点在1500℃的铝合金,破坏临界值为1~10千瓦/平方厘米,100千瓦二氧化碳激光器5千米内的单个脉冲功率密度在100千瓦~10兆瓦/平方厘米之间。”
“假设机载激光器达到一立方米的体积和2吨重量输出功率,就能达到100千瓦,一秒内就可以破坏5~10千米范围内的飞机蒙皮。”
“另外,激光武器光学镜头可以向各个方向发射激光束,无需机动飞行也可以将敌机纳入攻击范围,所以六代机不再需要近距离格斗,航炮和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可能会彻底消失!”
“不,是一定会消失,因为它们在激光武器面前,毫无半点用处,只是累赘。”
“我知道会有专家说激光武器的误差问题,因为投射光学部件、光学镀膜和抖动导致的精度差距,大概在200微弧度左右,五千米的话,误差为100毫米,光斑直径380-2760毫米,从10千米增加到20千米时光斑直径扩大又导致功率密度下降,距离增加到20千米时,照射时间大约在3~5秒左右,如果目标进行机动的话,照射可能达到10-20秒,而100千瓦激光武器照射4秒就需要60秒的冷却是按,这就要极大提高散热要求,云层、雾霾、沙尘暴会大幅度削减射程,所以机载激光武器的有效攻击距离只有10千米左右。”
“六代机依然要在机内弹仓之中携带中远程的空空导弹,如果是在100-150千米的距离上发起攻击的话,4马赫速度的空空导弹只需要100-160秒就能击中目标,这种空空导弹,我相信咱们国家应该早就有了。”
“可是六代机的空战探测距离会局限在5-20千米范围内,假设仅供战斗机以2马赫的飞行速度在20千米以3秒间隔发射4枚空空导弹,这需要9秒的时间。”
“第一枚导弹需要12秒命中目标,第四枚导弹5秒可命中目标,在这个时间段理论,战斗机向前飞行6千米,双方距离达到10千米,受攻击的六代机用机载激光武器拦截空空导弹,如果击毁一枚导弹需要一秒的话,转移目标需要3秒,即需要4秒,就可以拦截9秒内发射的4枚空空导弹。”
“进攻战斗机则需要6枚空空导弹才能突破防守战斗机的拦截,如果飞机和导弹保持同一航向,不需要转移目标,就需要17枚导弹才能突破拦截,如果进攻战斗机接近到机载激光武器的照射范围内,那么双方将比拼激光的杀伤能力和防护能力,抢先照射的一方有可能直接摧毁对方的光电跟踪激光跟瞄发射设备,但如果照射时机过早,功率密度不足以在激光器过热关机之前摧毁对方,那就有可能会被对方在激光器冷却时趁机照射而赢得胜利。”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