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相遇,我被天仙倒追 第805节
她甚至巴不得早点呢。
刘茜茜捂嘴笑笑。
听着刘茜茜跟亲家有说有笑,刘小丽惊讶的看着,怎么感觉刘茜茜说话听起来,跟向阳似的了。
一口一个“您”的。
想着,她便把头朝向女婿,你教的?
从包里拿出本书,准备装模做样的向阳耸耸肩。
这可跟他没关系。
是老向跟老赵听说刘茜茜要演个上京的丫头,特意帮她纠正的。
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饮料也很快的送了上来。
没有意外,向阳在小姑娘刚冒头的那一刻就被叫起来帮忙端饮料了。在外面,他是跟大统领把酒言欢的,上央妈的大人物。
但是在家里.
地位就这样。
别看老向老赵偏心眼。
其实都是故意这么做的。
儿子这么有出息,他们能不打心底感到骄傲?
但是,不能让孩子飘。
老一辈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经历过的种种也不是光靠说,年轻人就能体会到的。
尤其是老向这种,上去过的。
有个牺牲的战友,姓江。
而像他这样的上京人,十年轮战立过功的人更是多了去了。
他能不缺胳膊不缺腿的回来当个小民警,就觉得生活已经很幸福美满了,至于结婚晚,孩子混的有出息。
那就要守住这份家业。
怎么守家业?
家和万事兴。
儿子这么有出息,身边盈盈绕绕的那么多,不压一压能行的?
压不住,自己就只能抬儿媳妇了。
这不,看儿子对服务员客客气气的,他心里就很满意。
再看儿子从儿媳妇随手拿的布袋子里掏出来的书,跟他昨天买的一模一样,他就更欣慰了。
不愧是我儿子。
内心里骄傲的不要不要的老向,定睛一看。
夸早了.
塑料的塑封都没拆呢。
顿时,又满脸黑线。
他这儿子,可会装了。
小时候偷偷的拿挂在院子大门上的粗锁,去锁对面的家院子的大门,急得人家下班回来都只能翻墙进去做饭这种事,也只有这个臭小子干的出来。
他穿着一身警服,废了老鼻子劲才把手指头那么粗的锁锯开,回家皮带还没沾水呢。
向阳就嚎的跟已经挨了一顿抽似的
呃.
诸如此类这种丢人的事,他都给向阳瞒着没告诉过刘茜茜。
你要问,为什么丢人?
你锁远一点的,人家能找上门来?
对面瞎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能认不出自己家对面门锁长什么样子。
“这书,好看吗?”
“哦,这本啊?”向阳刚落回屁股,低头看了下
《我的阿勒泰》。
“不知道,还没看呢。”
“阿勒泰可是个好地方。”老向说完,一旁的刘茜茜眼睛一亮,她还以为这书是公公随便拿的呢。
见刘茜茜好奇,老向眼睛都笑弯了。
他这辈子没啥本事,就是五湖四海的战友多。
“我也是听当年的战友讲的,那边的戈壁上全是和田玉”
第628章 向阳:“老韩,你格局能大点么?”
和田玉,向阳兴趣不大。
虽说君子好玉。
但他又不是太监,又没练什么扯蛋的功夫。
至于玩什么守身如玉?
但对大西北,向阳却表现的很有兴趣。
羊毛、羊绒、棉花.
这三样随便拿出来哪一样,都和他所在的行业息息相关。
尤其是,最后的那一个白花花的花苞。
棉花对于世界的影响有多大?
地理大发现、殖民、工业革命、乃至北美的南北战争都有棉花的身影。
这并不是开玩笑,而是事实。
在欧洲,棉花没有流传进来前,无知的欧洲人甚至以为这种经济作物是绵羊长在了树枝上。
如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利驱动的纺纱机、蒸汽机、乃至骡机都是为了更快速的纺织出棉布而发明的。
自人类认识到了它的经济价值,围绕着棉花的贸易战争,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向阳印象最深的,自然是他亲身经历过的那一次了。
毕竟,最后弄得连法国连引线都造不出来了。
39.2%的纺织品出口,30.8%的服装出口才是欧美拿棉花说事的主要因素,所谓的其他的.
其实都是明面上的借口罢了。
本质
看看其他棉花的主要生产地,其实就一清二楚了。
“要不,在他们用的借口上也下下文章?”
翻看着《我的阿勒泰》的向阳,揉着眉心想到。
先不说这本小说写得好不好。
就光说它是以一位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汉族女孩为视角,展示了阿勒泰的自然与生活风貌,以及当地人的人文民俗。
就比那个《失恋33天》在向阳的眼里,值得扶持的多。
“怎么,写的很好?”和老向、老赵聊了一会儿,刘茜茜好奇的凑了过来。
“还没细看,不过很质朴。”向阳笑了笑。
“哟,是嘛?”刘茜茜甜甜一笑,打趣道:
“没想到,你对散文也会有兴趣。”
“老婆给拿来的嘛。”
向阳在刘茜茜耳边低语,语气中还夹杂点恶趣味。
一听这话,刘茜茜赶紧躲开。
她可不想跟公公争功劳。
不过被她这么一打断思路,向阳显然也集中不了精力了。
想着自己马上就又要回巴黎不能陪家人的他,索性给韩三坪发了个短信。
没别的意思。
就是想告诉华影的这位老总什么叫值得推荐的电影剧本,麻烦好好看看。
别上不来台面的东西,也往他的邮箱里发。
你一个华影的老总,我一个爱马仕总监级别的人凑一起,能不能有点格局?
《我的阿勒泰》?
韩三坪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小说,听都没听过。
但昨天当面感觉到向阳有点闷闷不乐,今天就突然收到一部散文小说的名字,他顿时又极为欣喜。
不怕向阳不高兴。
就怕向阳不搭理他。
被叫进来的张迁看着脸色变得温和许多的韩三坪,也很是好奇。
“去,赶紧去书店,把这本书买回来。”韩三坪写了张条子,脱口而出。
“好的,董事长。”张迁心里纳闷,但动作不含糊。
上一篇:卖沙糖桔赚一毛钱,骂我丧良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