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83 第12节
在这两周中,他出产了半篇战争文学《前线来了未婚妻的信》或者说《拯救大兵》。
《高考1977》和《天若有情》则在将来的《红岩》十月刊中发表。
因为暑期的高考热,《高考1977》提前在《川省文学》和《青年文学》的9月刊上得到转载,这俩最早下个月就会出版,稿费和样刊则寄往余切填写的燕大地址。
用小号“余矢”写了篇《拉美文学的现实主义》的文学研究,目前在审稿阶段。
余切还剩下什么?
阿莱认为,余切还剩下他心灵的栖息之地未能寻到,换句话说,余切没有爱情。
研讨会众多作家最后一次群体活动,是和前线下来的战士们一起欣赏文艺表演,在这场文、军两开花的文艺表演上,蓉城本地有名的“战旗歌舞团”将会为大家带来精彩舞蹈表演。
还记得阿莱帮余切借了一辆自行车吗?现在,余切重新蹬上了。
他有一大堆书要去还,而阿莱看到他就惋惜道:“余切,我为你借来这辆车……本来是想让你去认识几个姑娘的。”
“你的车后面,不该放书,而是坐着一位姑娘,她痴痴环抱着你的腰,把她的灵魂也依赖在你的身上……我常常把写作看作是一场暗恋,压抑久了,湖水就决堤了,在我完成一段作品之后,我会产生热恋后的厌倦感,这正像是一段亲密关系之中的副作用,我用爱情,形容我人生的许多状态。”
“所以,当我进入到真正的爱情时,爱情的甜蜜便抚慰了我因为创作而枯竭的心灵。”
余切像是第一次认识这个中专师范老哥,余切说:“阿莱,想不到你还是个情圣。”
阿莱却说:“余切,你和你的故乡存在爱情,你和你的文字存在爱情,但你还缺少一段实在的爱情。”
于是,阿莱和余切一齐奔往图书馆还书。一路上,阿莱都在和余切讲述他的人生感悟,以及他听到的各种趣事。
根据阿莱的说法,像余切这种极富有创作才华的人,因为过于敏感激烈而思想上超脱于世人,因而在历史上往往没有美满的结局。
那些天才们,他们大多以早夭、封笔、自毁等写下自己艺术生命的终点。
阿莱将之归因为,这些人没能得到心灵的栖息之地。
在二八大杠上,余切好奇地回头问:
“阿莱,按照你的说法,你一生会写出很多作品,如果一段爱情不够抚慰心灵,你会怎么办?”
“余老师,我是个专一的人,我还不知道。”阿莱严肃道。“但你可能需要一个前所未有的栖息之地,或者是,其她的栖息地。”
第19章 张俪
“阿莱,你热不热?”
“你热不热?”
余切在前边儿使劲蹬,他空出了一只手不断扑腾衣服,好让热风灌进来。
阿莱在后边大叫:“余老师,你蹬的好快?我站起来蹬,都没有你快呀!”
“阿莱,我就特么问你热不热?”
“我真热,真的。我单知道九月份的时候要穿短衫,热得要命;我不知道才八月也这样!”
战旗歌舞团的表演在川省人民大剧院,这个地方距离省图书馆只有一点五公里,骑自行车不到十分钟的功夫。
一系列单位都在这个小区域,石室中学、省教育厅、机电大厦、以及铁路文工团。
从这里走出了演员张国立,和眉山制片厂的导演谢洪,对面则是市家属院——就算再过四十年,也是坚持了建筑格局没有动摇,时代似乎没有在此留下任何痕迹。
不,还是有的,除了川省人民大剧院的后面……那里后来变成了西南最大兰博基尼销售中心。
阿莱和余切,两个人骑着这个年代的国产“兰博基尼”,阿莱问余切:“我一直奇怪,你既然是个作家,为什么学了经济。”
余切说:“作家可以搞经济,机电系的也可以搞政治……学历史的,后来也可以做力学之父,这不奇怪。你知道马老学什么的吗?”
“我不知道。”
“化学,你想不到吧。他二十来岁的时候,一边做地下党,一边当生理解剖学教授,一边创办刊物……”
这马识途身份这么多,马甲也多,难不成和大冰一样,也有黄金左脸?
阿莱惊了:“是想不到!那你之后到了燕大,将来要做什么呢?”
“研究员。”
“研究什么,研究拉美文学吗?”
“当然是研究经济了。阿莱,你没有发现吗,我们写小说的这帮人都是自己就会写的,但凡是‘学’着写出来的,他就成不了!”
是这么回事吗?
罗素,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
契诃夫,莫斯科大学,医学系。
托尔斯泰,阿拉伯土耳其语专业的。
阿莱,马尔康,中专师范。
是的,就是这么回事!
“那我就祝愿你以后成为一个普通的社科院研究员,和一个天生的作家!”阿莱说道。
到地儿了!
两人把自行车撂在巷口,锁上。抱着书直奔大厅找图书管理员,忽然看见有两个女的,因为没带借书证,正在求管理员通融:
“我们是附近战旗歌舞团的,今天忘了带借书证,明天上午就拿来……”
管理员问:“借什么书?”
“《红楼梦》。”
阿莱一直听着呢,他就说,“《红楼梦》?我听说要拍电视剧了,就在今年二月份,从收音机听的消息。我还不知道要拍几年,但书一下子热了,再加上那个魔幻现实主义……现在有些搞红学的,跟风说《红楼梦》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我看,这本书不容易拿到手。”
果然,她们的求情失败了。
这时候要借一本书,首先要凭借着借书证找管理员,管理员再查询目录,按照编号找到需要借的书。自己甭说借了,连找也不一定找得到。
这两个女的一高一矮,奇怪的是,高个儿的反而脸蛋圆润一些,到下巴那有恰到好处的尖,是西南地区很精致的长相,她皮肤尤其好,显得年纪小又端庄。
她们都穿着方便的短袖,露出胳膊,蓉城的夏天很热,所以她们的裤子也都卷到了膝盖处,露出细白嫩粉的小腿。
阿莱眼睛都直了,转过头对余切小声道:“余老师,心灵栖息的地方?”
余切急了:“别开玩笑,栖息个屁。”
轮到了余切和阿莱还书的时候,因为图书管理员已经认识他们,嘴上说:“余老师,还借些什么书?”
“用不着,研讨班已经结束了。”
“那余老师要走了?作协打过招呼,下次来你来提前想好书,列个单子,我们给你送过去,不能耽误你们创作。”
“谁打的招呼?”
“马老师。”
阿莱道,“你真是马老的宝贝。”
他一直在后面背着手,津津有味的瞧两个女孩的表情,发觉她们瞪大眼睛,小声说些什么。余切回来后,阿莱就说,“你站一会儿吧,她们要来找你,要你帮她们借书。”
“我都要走了,阿莱。”
“但是她们已经朝你来了。”
果然,俩女生来了,矮个的女孩先发声,“同志,劳烦你帮我们借一本书,是《红楼梦》。我们是附近战旗歌舞团的演员,忘记了带借书证,这本书说不定明天就没了,我们急着看,麻烦您帮个忙。等到明天早上,我们自己再带上借书证来换,不耽误您的事儿。”
阿莱退了一步,“他是大作家,请你喊他帮忙。”
这两个女生的目光,就一齐落在了余切身上,这仔细一瞧吧,她们轻轻哼了一下。
这个余切,浓眉大眼,好看。
去年火遍全国的电影《牧马人》里边儿,朱时茂饰演的男主许灵均是个大帅哥,虽然成分不好,却得到了农村姑娘秀芝的倾慕,两人一起养起了鸡、鸭、鸽,成了“海陆空”司令,还生了个大胖小子。
后来,男主熬到了改开后,因为大资本家父亲回乡寻亲,而陷入到了做富二代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抉择。
这电影本质是爽片。
但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电影出自小说《灵与肉》,而作者张贤良是个三十多岁也未能破身的倒霉蛋——极度的性压抑,促使他在劳改的农场里,写出了这一本单女主纯爱爽文。
他在后来的作品,以及访谈,以及现实堪称炸裂的报复性择偶中,无处不在证明性压抑这一点。
显然,在张贤良的心里面,他当年之所以没能早早受人喜欢,成分不好是其次的,帅不帅是更实在的。
歌舞团能接触到一些男文艺兵,但像余切这么高的,只有排头当门面的几个,而且,他们还长得不如朱时茂啊。
那高个圆脸的女孩子有一双杏眼,她站在最后面,隔着前面人的肩膀望着余切,用手指轻轻搅她的长头发。
余切啊?
这名字,怎么那么熟悉喃?
sorry,审核了一下,改了几次。我头一次写年代文,经验不够。
第20章 你们也算是知根知底
原则上讲,借书证一人一证,是不能借书给非本人的,实际就不是那样了。
一张借书证三块钱,傻子才花钱办几张呢。几个人用一张是很常见的。
阿莱故意大声说:“余老师,你去帮她们借《红楼梦》,原来她们是战旗歌舞团的演员……要参加文艺汇演。她们都是我们的同志,我不能让她们跳舞流汗又流泪!”
“同志,什么同志?你们也在文艺汇演上……”
“我们是受邀参加汇演的作家,我是阿莱,他是余切,是万县人。”
这下两女生也不呆,立刻知道了,大家居然还要在文艺汇演上再遇上,扑上来做自我介绍,请求同志帮帮忙。
她们两个人之所以要借书,是因为稍矮的那个冬天想去《红楼梦》剧组试戏,高的那个陪她去,叫张俪。
张俪才是战旗歌舞团的演员,明天在川剧院表演节目,她朋友是老师的女儿,她的发小。
这俩都是很小的女孩子,张俪甚至还没满十八岁,那一开口,叫人心都颤了一下,再加上期望的小眼神……
余切没辙,只好把他借书证压上。
“余老师,你又来借书了?”
图书管理员是个女的,剐了俩女孩一眼,恶狠狠地做出口型“能耐!”,一声不吭的把《红楼梦》拿来了。并且在记录本上,写下了这本书和余切的名字。
余切!
万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