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混在1980

混在1980 第108节

  陈凡愣了下,问道:“不是跟你说了,我自己弄了个社团啊。”

  “不参加其它的?你本身就写小说,加入文学社应该不错,有一群公共爱好的,不更容易进步。”许今秋提议道。

  “得了吧,我可没空搞这个。”

  参加社团,就不可避免地要参加各种活动,像五四文学社,每周都有一次诗歌、文学讨论类的活动。

  陈凡哪有这时间,除了上学之外,每天还要抽出时间写《觉醒年代》,偶尔也会写《陈凡看世界》的专栏文章。

  等自己的社团成立,要忙的事情就更多了,他是不想折腾了,而且也没打算进文学的圈子。

  等过个几年,他的圈子应该在商圈,而不是文学圈,当然了,他也不会放弃“作家”的身份。

  作家的身份,在八十年代还是很有排面的,尤其是他这样顶着“陈凡现象”的,能解决不少麻烦事儿。

  比如曾阿黎的事情。

  曾阿黎这事儿估计还没完,之前着急把人捞出来,只能相互妥协,真要硬扛到底,搞不好就鱼死网破。

  对方碍于自己的身份,又被抓了把柄,也只能暂时妥协。

  不过这种手中有点权力的,没占到便宜就等于吃亏,后边大概率还会搞事,只要会用权力,甚至都不需要他们出面。

  陈凡不想许今秋担心,就没说这些,只说了自己的规划,许今秋说了句“你不去文学社还挺可惜的”,然后就扬着嘴角去上学。

  下午两节课上完,俩人就一起回家,周日曾弘文请客,到附近的馆子摆了三桌,除了他们三家,陈凡一家也都请了。

  “大姐,这几天都还好吧?”

  许今秋挨着曾阿黎,曾阿黎笑了笑:“其它都挺好的,就是我爸要疯了,逼着我找对象呢。”

  许今秋好奇:“为什么啊?”

  曾阿黎苦笑:“还能为啥,希望我早点结婚,稳定下来,已经托人打听,要给我安排相亲呢。”

  “相亲,去吗?”

  “不去,我打算出去躲一阵子,明天我就带上铺盖卷,去你那小院跟你挤几天。”曾阿黎说道。

  许今秋嗯嗯点头,高兴地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黠光:“明天早上一起过去,还是?”

  “傍晚过去,你放学早点回来。”

  “好嘞!”

  等酒席散场,许今秋跟陈凡说了这事,陈凡又去找李强,搞了十几张工业券,上百货大楼买了一台风扇。

  这天太热,没有一台风扇,曾阿黎去了小院,估计也待不住。

  忙活完这些,又是周一。

  刚好是 9月 15日,人民文学又出刊了,《陈凡看世界》专栏连载了新文章,很多人拿到杂志,就先看这一篇。

  陈凡没时间关注这些,刚上完课就被班主任杨蔓叫住:“陈主任要见你,话我已经传到,能不能办成,就看你自己了。”

  系主任,陈岱荪。

  一个八十岁的老人,毕业于华清,后又去哈佛进修,曾担任过华清经济系主任,以及华清法学院院长。

  一九五三年到京大担任经济系系主任,至于他的头衔,有数不清的一大串,很多都是国字头的,还有世界经济学头衔。

  “陈先生,您好,我是陈凡!”

  在这样一位大牛面前,陈凡毕恭毕敬的,称呼也换成“先生”。

  在京大,“先生”是一种特殊的尊称,是对那些在学术和人格上具有极高威望的教师的尊称。

  也有很多学生尊称陈岱荪先生为“陈岱老”,可以想象,学生们对这位老人有多那么爱戴和尊敬。

  “陈凡同学,过来坐,不用客气,我看过你的文章,写的真很不错,年轻人的目光很敏锐啊。”

  陈岱老审视了陈凡一番,对于这个学生,早在招生时就关注了,甚至开过玩笑,想给他调剂走。

  从陈凡的文章中,老人一直认为,这就是一个带着刀,但情绪不稳定的小伙子,搞不好哪天就炸了。

  在陈凡的文字当中,这种特质尤其明显。

  等陈凡坐下后,寒暄了几句,陈岱老拿出申请表:“陈凡同学,能告诉我,为什么想做这个中学教育研究协会?”

  我想搞人脉资源?

  这话说出来就太功利了,陈凡想了下,把起因讲了一下,就是陈建业他们找不到零工,自己临时起意提了这么一个方案。

  “后来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把这个社团搭建起来,在管理中实现盈利,对自己也是很好的锻炼。”

  “年轻人的想法挺好的,一方面自己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同学,不过你提的条件,还是有些过分了。”

  陈岱老把申请表放到桌子上:“但也不是不能商量,比如上面这句话,为 50名贫困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改成 200名就很合理。”

  “……”陈凡瞪大眼睛。

  自己想薅学校羊毛,这老先生是想薅自己的羊毛呢。

  两百个就业岗位,那是什么概念?都能搞一座规模不小的工厂,或者一家中小型企业了。

  这要是应下来,不得把自己折腾死!

  养活 50人,跟养活 200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陈先生,要不这社团,我还是不办了吧。”

  “陈凡同学,我刚还说,年轻人的想法不错,你怎么就打退堂鼓了,条件还是可以商量的。”陈岱老轻咳道。

  “陈先生,还是算了吧,我能力有限,真养活不起两百人。”陈凡连忙摇头,老先生是真要薅自己羊毛啊。

  PS:第一更到~双倍月票快到期了,老铁们再支持一波,感谢!

第116章 阿黎被迫离职

  “现在的小年轻,还挺狡猾的,不上道啊!”

  陈岱老也是头疼,学校里的贫困生太多,虽说有补贴,但大多都寄给家里,还是一样贫困。

  好不容易跳出来一个要搞扶贫的,那不得往多了说。

  要说这学生,也是奇特。

  别人搞社团,要么跟专业有关,要么跟兴趣爱好有关,他这社团的立意就跟别人不一样:要赚钱,要扶贫!

  关键是这个学生,并不是喊口号,是有规划、有能耐的,自己本身又有名气,还有出版渠道,没准真能干成了。

  这样的牛马,必须支持啊!

  就是学校里这么多的贫困生, 50个名额确实太少了,对比贫困生的数量,只能算杯水车薪。

  “陈凡同学,你刚才也说了,开办社团对自己是很好的锻炼,人数越多,锻炼效果就越好,不是吗?”

  不等陈凡反对,老先生直接拍板:“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办公室、 500元启动资金、教研组支持,这些都没问题。”

  “……”陈凡愣住。

  我答应了吗?您就定下来了。

  就算您是陈岱老,也不能这样薅羊毛吧? 500块钱,解决 200个贫困生问题,人均 2.5元。

  “陈凡同学,没其它事,你可以先回去了。”

  “先生,您这不讲道理啊。”陈凡哭笑不得,这老先生是打定主意,拿自己当牛马用呢。

  “怎么不讲理了?申请表是你自己交上来的,你的条件太高,我加一些条件,这才对嘛,年轻人要勇于接受挑战。”

  “……”

  这老先生,都打官腔了。

  陈凡看着申请表,想着要不抢回来算了,老先生似有所觉,一把收起申请表,直接塞进抽屉里,看的陈凡哭笑不得。

  “先生,真要 200个名额也行,但我的条件,您也得答应吧?人得配给我,没有人,累死我也没用啊。”

  “什么人?”陈岱老眨了下眼睛。

  “申请表上写着,我需要全职助理,要做到 200个贫困生,两个助理不够,我需要四个。”陈凡郑重说道。

  “想啥好事呢,我都没有四个助理,我上哪给你弄人去?职工数量都是有数的。”老先生呵呵。

  “临时工也行啊,实在不行,您给我几个招工名额。”

  陈凡说着说着,眼睛都亮了:“没错,就要招工名额,您给我四个招工名额,我保证把这事儿办妥了。”

  不止八十年代,一直到后世,大学都是有招工名额的。

  这部分名额,大多是分配给高职称教师家属的,比如副教授、教授之类的,安排在图书馆、档案室这些地方。

  名额也不是固定的,比如京大要挖某位教授,对方有伴侣需要安排工作,根本不会管有没有名额,塞进去就是,学校又不是没钱,就当养个闲人也没什么。

  差别就在于,八十年代条件相对宽松,副教授就有名额,等到了后世,就是特聘教授过来,名额也要排队,甚至安排不上。

  “你小子想屁吃呢。”

  老先生都忍不住爆粗口,挖一个教授过来,也才给一个名额,你一个学生,开口就敢要四个?

  你是校长亲的儿子都没有!

  “那您说怎么办吧,没有人,没有名额,这事儿就干不成,那可是 200个贫困生,要不您找别人干这事?”陈凡坐了下,掏出香烟,给老先生敬了一根。

  现在他不着急了,事情谈到现在,已经不是社团成立的问题,而是扶贫的问题,本质是不一样的。

  既然是扶贫,扶持就得到位,不能真拿自己当牛马。

  “一个,最多一个!”

  老先生咬了咬牙,想了一下,补充道:“如果你把这事干成了,我豁出去这张老脸,再给你要一个。”

  “谢谢先生!”陈凡乐了。

  “走、走、走,看见你小子就来气,以后没事少来找我。”

  “那不能,以后我肯定经常来请教,先生您忙着。”陈凡站起来,鞠了个躬,赶紧走人。

  至于以后,肯定常来。

  陈凡心里已经盘算开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设计一个管理模型出来,日后创业都能用得上。

  还得拉着这位大牛一起设计,不能只有自己当牛马。

  “这小子……”老先生苦笑。

  本想着欺负一下这学生,把担子压过去,没想到是个猴精。

首节 上一节 108/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