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混在1980

混在1980 第165节

  陈凡看了眼麻将桌:“要起风了!”

  许今秋打了个哆嗦,对她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起风这两个字有着极不寻常的意味。

  “针对个体经济的,刚好让咱姐跳出来,哪家人想要,就让他们踩进去,真要倒霉的话,也只能怪自己贪心。”

  改开,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放开个体经济之后,社会活力恢复是非常快的,短短几年时间,参与个体经济就超过 500万余户,从业人员过千万。

  但经济结构的变化,引发的问题也极为明显,今年将会对个体经济进行整顿,里边涉及到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总的来说,改开初期的几年,就是撕开了一道口子,对民营经济来说,八四年才是真正的春天。

  在那一年,联想、德力西、万科、健力宝、长城、四通、信通、科海等企业纷纷成立,被誉为民营企业的元年!

  “要是老老实实做生意,不胡乱伸手,就一点问题没有,但你觉得,那家人能老老实实做生意吗?”

  闻言,许今秋不屑地撇嘴。

  连自家人的产业都想夺走,这样的人堪称贪得无厌,看到挣钱的机会,能选择老老实实做生意?

  就算他们想老老实实做生意,陈凡也不会允许的,说不定还会帮忙出谋划策,玩一出捧杀的戏码。

  事实也是如此,等到年后,陈敏两口子就把铺子兑出去,连工商登记的信息都全部改了。

  张家接手铺子后,陈凡提着礼物就上门庆贺,说这门店这么大,就卖这些东西浪费了,还说陈敏两口子没人手,忙不过来,你们人手够,得把货品丰富起来才划算。

  许今秋在一边听着,嘴角扬得高高的,她就喜欢陈凡这幅蔫坏的样儿,能把家人护得严严实实的。

  让你们贪,该的!

  从此之后,每次周末回家路过这里,许今秋都会停下来看看,每次都会扬起嘴角,货品确实丰富,赚得也更多。

  一直到五月底,陈凡有事要去香江,给全家都办好手续,打算去香江玩几天,张家那边传来消息,张家老三进去了。

  原因也很简单,卖了不该卖的,税务也没理清,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放平时睁只眼闭只眼就能过去。

  但卡在这个节点,只能只求多福。

  前些天“浙温”地区才上了头版,八个在五金、矿灯、螺丝、合同、旧货、目录、线圈、电器等多个行业中表现出色的领头人物,全部都进去了。

  媒体给取了个外号:浙温八大王!

  只有陈凡知道,这八个人其实没犯什么事儿,撑死了算轻微的偷税漏税,八四年就放出来,还被誉为改开先锋。

  同样的道理,张家老三也没大问题,但这两年是别想出来了。

  张家跑过来想找陈凡帮忙,但陈凡已经带着全家人,坐上飞往香江的飞机,让张家人扑了个空。

  即使上了飞机,回想起这些事情,陈敏也心有余悸,还好把店铺盘了出去,要不然谁知道,这板子会不会落到自己身上。

  虽然自己经营很老实,但妖风之下,必有怪事。

  果然,听弟弟的没错。

  这小子是看得长远的,甚至她都怀疑,陈凡是不是早知道这些事情,才会劝自己把店铺兑出去。

  毕竟这事儿干的,不像他的性格。

  许今秋坐在陈凡边上,也在想着这些事儿:“你可真损,不带声色的就把人送进去,张家老三算是废了。”

  “废了倒不至于,一两年就出来了,这次是教他们一个乖,别看到钱就想往兜里揣,不把他们收拾老实,以后看到咱姐赚钱,还照样眼红,免不了出些幺蛾子。”

  “说的也是!”

  许今秋嗯嗯点头,那家人确实贪婪,合该有此教训:“咱姐这边你是怎么想的,朝那个方向发展?”

  “看她自己。”

  陈凡笑了下,站起来转身,跟坐在后边的老丈人聊了起来。

  这趟过来香江,除了陈家,许家、曾家、赵家的老两口也都一起过来,主要是过来看曾阿黎和赵园园。

  本来他们还想着,来一趟香江要花不少钱,也舍不得花钱,就不想过来,陈凡劝了一阵,最后使出杀手锏,跟三位老同志说,要带他们去海钓。

  三位老同志哪里忍得住,当天就跑单位请假,忙着办签证。

  钓鱼佬,是真好哄!

  许今秋忍不住翻白眼,这家伙也是神奇,总能把两个老丈人,外加一个赵叔,哄得乐呵呵的。

  飞机在香江落地,曾阿黎和赵园园过来接机,安排了一辆大巴车过来,带着大家前往浅水湾的一套豪宅。

  豪宅李红英帮忙租下来的。

  占地就很大,建筑一共有三栋,全部人住进来都还显得空旷,即使在香江,也是排的上号的豪宅。

  如今楼市崩盘,豪宅的主人想卖掉,李红英当时还问他,要不要趁着价格不高,直接买下来。

  陈凡现在也不差这点钱。

  虽然挺喜欢这套豪宅,但陈凡并没有购买的想法,香江楼市虽然崩盘,价格却没到冰点,现在买房可不划算。

  且等着吧!

  香江楼市的这块肥肉,陈凡早已盯上,无论如何也要咬下一块。

  把家人都安顿好,曾阿黎拿着创业计划书过来:“我做了一些修改,具体你看一下,适不适合落地。”

  计划,毕竟只是计划!

  去年陈凡就写好的,思路堪称天马行空,有些不着边际,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要考虑落地的问题。

  在菲行服饰学习了那么久,曾阿黎对服装市场有自己的看法,一直都在尝试修改计划书。

  陈凡仔细地翻看,有些地方修改确实挺好的,落地的成功率更高,但有些地方,是真没法看。

  想到这儿,陈凡就忍不住皱起眉头:“挺大气的一个姑娘,怎么在商业上就小气吧啦的。”

  闻言,曾阿黎看了下周围,确定爸妈不在,伸手就在陈凡腰上使劲拧了一下:“给你省钱呢,别不知好歹。”

  “缺你这点钱啊?”

  陈凡翻了个白眼,把人拉起来,又喊上许今秋跟赵园园:“去趟银行,给你们看下家底,别整天想着省钱的事儿。”

  赵园园嘀咕道:“我去,不合适吧?”

  “让你有个底,以后跟大姐做计划,也能大气一些,要做奢侈品牌,千万不能养成小气的性子。”

  PS:二更到~求票票!感谢老铁们支持!

第173章 挖一头牛马

  赵园园磨着小虎牙,感觉好气啊。

  莫名其妙就挨了一顿批,自己什么时候小气了?跟大姐一起修改方案时,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的。

  按照她们的思路来,最少能省下四分之一的钱。

  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陈凡不这么看,做奢侈品,宣发就得舍得花钱,把品牌的档次拉起来,不能让人花了钱,连逼都装不了。

  总不能花一千买件 T恤,出去只能说一句:牌子,班尼路!

  曾阿黎负责开车,很快就到东亚银行,没一会儿,余静就迎了过来,与之前见面又不同,这会儿显得极为恭敬。

  陈凡的身份又不一样了!

  最早之前,陈凡是沾了李红英的光,才有机会进入贵宾室,但现在的陈凡,就是东亚银行的贵宾。

  陈凡给她带来的回报也非常丰厚,除了业务上的提成,还有上次拿了 10万港币跟着炒期货,凭空赚了一大笔。

  余静就等着陈凡过来,只要陈凡喊一声抛,她就跟着抛。

  恭恭敬敬地陈凡四人请到贵宾室,了解他们都习惯喝茶,余静泡了一壶乌龙茶过来:“陈生,您今天过来是?”

  陈凡喝了口茶,微微笑道:“还是为了期货的事情,最近在内地关注少,黄金跌到什么价位了?”

  “下午上班时我还看了一下,每盎司 300美刀,您的两单期货目前盈利非常高,稍等一下,我去打印一份营收报表。”

  余静起身出去,过了十几分钟,拿了一份报表进来:“陈生,您还要继续放大资金吗?”

  “等会儿再说。”陈凡翻开报表。

  他在东亚银行这边,一共有两笔期货投资,第一笔是早期的资金不断放大后投入的,一共 1300万港币,在每盎司 425美刀时买入。

  另一笔是用一品鱼庄的股权抵押,贷款 300万港币,在每盎司 420美刀时买入,都是十倍杠杆做空黄金。

  黄金跌到每盎司 300美刀,扣除手续费之后,第一笔期货的收益 77万美刀,加 10倍杠杆就是 770万美刀。

  第二笔期货的收益是 17万美刀,加十倍杠杆就是 170万美刀。

  两笔总收益 940万美刀,即 4700万港币,还有本金 1600万,如果今天交割期货,账户总资金高达 6300万。

  “现在安排下去,交割期货。”

  “好的,马上安排!”

  陈凡嗯了一声,又吩咐:“把我账户上的钱,全部换成美刀,再把欠你们银行的 300万港币一并还上。”

  “没问题,您稍等,我去准备文件。”

  余静起身出去,陈凡把报表递给曾阿黎:“咱们家已经过了赚第一桶金的时期,接下来创业,手笔可以更大一些。”

  曾阿黎看了下报表上的数字,双手微微一颤,深吸一口气才平复下来,默默地把报表递给许今秋。

  许今秋早就算过营收,跟上面的数字大差不差,因为没多大反应,只看了一眼就把报表递给赵园园。

  小姑娘接过报表,眼睛乐得眯成一条线,咧着小虎牙:“哥,以后还玩期货吗?带我一起呗。”

  “赵园园同志,咱能不这么现实吗?”陈凡好笑,揶揄道。

  “怎么能叫现实呢?咱们来香江,都是为了实现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发财,您说对吧?哥……”

  受不了这姑娘撒娇,陈凡打了个哆嗦:“带你可以,你有钱吗?”

  “多了没有,十万港币还是有的。”

  赵园园的收入不低,在尘凡出版社帮忙就赚了 4万港币,去年九月到香江后,拿的也是高级白领的薪资。

  在这边,吃住都在李家,花销极少,因此能存下不少钱。

  陈凡听到这个数字都有些惊讶:“还真是个小富婆,等会儿让余静给你开个账户,跟着做期货,亏了别叫我赔就行。”

  “亏了,让咱妈揍你。”赵园园哼道。

首节 上一节 165/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