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混在1980

混在1980 第168节

  尘凡出版社虽然在米国有分社,可以保护米国发行的版权,但米国佬会玩,把盗版卖遍了整个南美国家。

  “……”

  听完之后,陈凡一阵无语,却无可奈何,那边的大环境就是这样,谁也改变不了。

  英伦的作家,没少联名跑去米国请愿,米国佬搭理他们了吗?

  资本主义社会玩的就是,对我有利的时候,我就保护版权,对我没利的时候,我就口头保护版权。

  反正以后谁再跟陈凡说,米国佬重视版权,陈凡肯定会一耳光抽过去,搓泥……玛的玩意儿。

  不过在米国成立分社,收益还可以的。

  正版卖了 500多万册,定价 6美刀,销售额就高达 3000多万美刀,出版社净利润做到 15%,营收 450多万美刀。

  除此之外,陈凡个人还有 10%的稿酬,就是 300万美刀。

  就是税收太膈应人。

  按照阶梯报税,陈凡的个人稿酬到账才 210万美刀。

  聊了一阵分社的事情,陈凡开始翻看报表,让曾阿黎帮着盘算各项进账,准备抽调资金。

  出版社的收入,主要是《觉醒年代》、《黑客帝国》第三部、《饥饿游戏》第一部,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

  《觉醒年代》销量 90多万套,上下两册共 180多万册,而且定价较高, 40港币一册,销售额 7200万,营收 1080万港币。

  陈凡个人稿酬 720万。

  《黑客帝国》第三部,销量 130万册,定价 30港币,销售额 3900万,营收 585港币。全球版权售出 600万美刀,其中陈凡拿 20%,剩余 480万美刀。

  陈凡个人稿酬 390港币,外加 120万美刀的全球版税。

  《饥饿游戏》第一部,香江销量 110万册,定价 30港币,销售额 3300万,营收 495万港币,米国营收 450万美刀,全球各地区版权销售 460万美刀,这部分陈凡拿 20%,版税余下 368万美刀。

  陈凡个人稿酬 330万港币,米国 210万美刀,版税 92万美刀。

  除此之外,公司还有擦边文学、印刷厂、以及《黑客帝国》第一二部零星的入账,但都是小头。

  陈凡核算了一下,自己的账户上应该有 1440万港币,以及 422万美刀的入账,但之前挪用了 1000万港币到内地,再扣税,全部换算港币,账户应该还有 2000万出头的港币。

  公司账上应该也有 2000多万港币,还有 1000多万美刀。

  事实上也差不多。

  陈凡用办公室的电话,给李红英打过去,要从公司账上挪用 1000万美刀,李红英那边爽快应下。

  不谈交情,以出版社的盈利,陈凡挪用这些钱,就算还不上,年底直接从分红里边扣也足够。

  钱到账后,陈凡没好意思拍屁股走人,免得让员工以为,自己这个老板只会来公司要钱。

  踏踏实实在办公室里,把该处理的事情处理完,顺便让邱文心安排一个助理,协助陈敏把公司注册下来。

  等下班时,邱文心还追着问了一句:“陈总,您明天还来吗?”

  迎上那期盼的眼神,陈凡都不好意思拒绝,愣是修改了明天的行程,打算明天继续坐办公室。

  曾阿黎差点没笑出来,出版社的员工也够逗的,老板不在,你们安心摸鱼,哪有盼着老板来的。

  “出版社的员工,还是挺好的。”

  “那是我待遇给够!”

  陈凡可不是无良老板,出版社的薪资都是行业顶级水准,各种福利也都给到位,没有亏待任何一名员工。

  最主要还是员工心里有危机感。

  进入 82年之后,香江楼市崩盘,整体经济影响非常大,就业环境变得非常糟糕,大家都担心老板哪天不玩了,大家都得失业。

  就陈凡这种几个月都不来一趟的态度,员工有充分的理由怀疑,陈凡弄这家出版社,就是玩票性质。

  “你就是懒,找什么借口。”

  陈敏瞪了弟弟一眼,就没见过这么心大的,那么大的一家公司,盈利也高得吓人,竟然都懒得管,还得员工求着他去公司。

  回到浅水湾的豪宅,陈敏就喊上丈夫,商量开厂的事情。

  听到小舅子给了 1000万港币作为启动资金,张云帆忍不住感慨,人跟人的差距,有时候是真大。

  同样是家人,小舅子是唯恐自己过得不好,有条件就使劲支持,再看自己家那边,就见不得自己好,净想着敲骨吸髓。

  不过贪婪总归是要付出代价的,拿走自己的店铺,张家老三也没过几天好日子,短时间内估计是出不来了。

  张云帆现在也懒得管,自从把店铺兑出去,看清楚那家人的嘴脸后,感觉跟家里的情分已经断得差不多。

  “园园,该忙起来了。”

  曾阿黎喊上赵园园,商量正式启动项目,接下来要忙的事情可不少。

  至于资金,陈凡给了 1000万港币作为前期启动资金,已经绰绰有余,没有资金压力,能做的事情也更多。

  PS:第一更到~还有票的老铁支持一下,感谢!

第176章 囡囡的干妈

  看到儿子拿着鱼竿,拎着水桶回来,关月梅就没好脸色:“阿黎和园园忙得脚不沾地,你也不知道过去帮忙。”

  陈凡悻悻,回道:“我又不懂!”

  关月梅气得直哆嗦,创业是你提的,计划书是你写的,现在你来一句不懂?这不是找抽吗?

  伸手把鱼竿夺过来就要上手,吓得陈凡放下水桶就跑,但凡跑慢一点,身上都得青一道紫一道的。

  老娘下手可不含糊。

  至于帮忙,陈凡肯定是不帮的,顶多在大方向上提一些意见。

  两口子就不适合一起搞项目。

  出现分歧听谁的?

  万一谁也说服不了谁,两口子不得干一仗?真要这样,陈凡宁愿曾阿黎创业失败,也不想跟着折腾。

  尘凡出版社,还有正在注册的投资公司,陈凡同样不会让曾阿黎参与管理,各自都有一摊子,还是分开管最好。

  简而言之就是,钱可以一起花,但事不能一起干。

  陈凡跟曾阿黎、许今秋都说过这事儿,俩姑娘也十分认同,家里又不缺钱,不能因为钱影响感情。

  关月梅自然是看不惯的,觉得儿子不心疼媳妇和妹子,这些天就没给过陈凡好脸色,总琢磨着收拾他一顿。

  陈凡这些天也过得小心翼翼的,唯恐一个不小心招惹到老娘。

  好在几家人出来玩了一阵,各自都收拾好行李,翌日大早,陈凡就送他们去机场,自己和许今秋还要留下来待几天。

  主要还是处理期货的问题。

  从出版社挪用了 1000万美刀,陈凡肯定不会留在手上,交给周文雅之后,全部砸到期货市场上。

  想要在香江楼市吃下足够的蛋糕,主要还是看期货的收益。

  陈敏一家三口也留了下来,公司已经注册下来,两口子打算先去趟羊城,把建厂的事情谈下来。

  对于这里边的流程,陈敏两口子都不熟悉,陈凡也要跟着跑一趟,并提前给孙少杰打了电话。

  听到这边拿着外汇回来投资,孙少杰喜出望外,马上就给羊城的招商局打电话,陈凡开着车刚进口岸就有人接。

  创汇是这年头的大事。

  对于带着外汇回来投资的,招商局这边的接待极为周到,衣食住行都有人安排,陈敏都有些不习惯。

  以前在京城开店,办个手续就跑了十几趟,没少被人刁难,这边完全反过来,恨不得马上帮你把所有手续办好。

  大致聊了一轮,约定后天实地考察,陈敏把事情先压下来:“先去找红玉,晓溪,还记得干妈吗?”

  张晓溪嗯嗯点头,又摇头。

  三岁从东北回来,就没再见过干妈,印象已经非常模糊,也就是家里有照片,老娘经常翻出来,要不然她都忘了。

  陈凡对孙红玉印象却很深。

  这辈子是没见过面,上辈子交集可不少,第一次见面是在九十年代初,孙红玉北上发展,后来在京城定居。

  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爽利。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孙红玉对张晓溪这个干闺女,那是发自骨子里的疼爱,当成亲闺女一样宠着。

  汽车在羊城天河一座老旧的民房前停下,这边现在还属于乡下,羊城的主城区在越秀、荔湾、东山这几个区。

  陈敏拿出一张信纸,对着上边的地址,确定没错才去敲门,没一会儿,里边出来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你揾边嗰?”

  陈敏愣了下,没听懂。

  对方看了下外边的汽车,用羊城口音的普通话问:“你们找谁?”

  “您好,请问孙红玉在家吗?”

  “你们找红玉啊,她出去干活,估计要傍晚才能回来,你们要不要到里边等她?”

  “谢谢您,您跟红玉是什么关系?”

  “不用客气,进来坐。”

  妇女很热情地把人迎到客厅,介绍道:“我是红玉的表姨,她家没地方住,就在我这儿先挤着。”

  陈敏愣了下,孙红玉在信上可没说这些,这里边可能有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于是又问:“她们两口子都住这边吗?”

  “什么两口子,早跟王连胜那个王八蛋离了。”

  说到这儿,妇女的语气就变得愤怒,嘴里也没一句好话。

  孙红玉比陈敏小两岁,同样是在下乡插队时,跟同城的知青结的婚, 1980年初回到羊城的。

  丈夫家的条件不错,结果就是回城后,夫家看不上孙红玉,尤其是孙红玉找不到工作,家庭矛盾很快就爆发。

  在俩人还没离婚的情况下,夫家就给她前夫介绍对象,没过多久两人就离婚,孙红玉也被赶了出来。

  娘家兄弟姐妹太多,家里也没地方住,孙红玉离婚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先借住在表姨家里。

  “那个王连胜,就不是个玩意,那一家子缺德缺到家了。”

  妇女说完,忍不住又骂了一句:“对了,还没问呢,你们是谁,找红玉有什么事情?”

  “表姨,我叫陈敏,是红玉插队时认识的好姐妹。”

  陈敏跟着孙红玉一起喊,还把闺女抱了过来:“这是我闺女张晓溪,小名囡囡,是红玉的干闺女。”

首节 上一节 168/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