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 第214节
头一天入住云昆的翠湖宾馆。
这是云滇地区第一家涉外酒店,建于五十年代中期,有 16层楼, 160个房间、 2个餐厅和 10个会议室。
陈凡和许今秋第二天要去大理,除此之外,还有许今朝、许今夏和赵鹏宇三人,他们三个要承包一家学校的工程,带他们过去混个熟脸,后期办事才方便,免得被人刁难。
至于其它人,要先在云昆玩几天。
明天第一站就是滇池,八零年的时候,陈凡就说过要带老丈人游钓华夏,他们这趟出来都是带着钓具的。
除此之外,还安排了金殿、大观公园、石林等路线,足够他们玩上几天,然后再去大理会合。
基金会这边安排了客车,还有保镖随行,安全不用担心。
陈凡和许今秋没有耽误时间,翌日大早就坐车出发,到大理时已经是傍晚,好在有官方接待,能省下不少麻烦。
毕竟他们是带着钱过来建学校的。
要在这里建多少小学、初中、高中,项目管理部的人早就把数据汇总好,方方面面都非常详细。
陈凡和许今秋就是过来核实的。
毕竟是许今秋慈善基金
也要防着下边的人暗通曲款。
不过拿着这边的数据调查报告,许今秋的心情有些沉重,基础设施太差,教育的缺口非常大。
缺学校、缺老师、缺学费……
在云滇这边,七零后、八零后的上学率极低,主要是这个时期经济不好,加上山地太多,交通极不方便。
后世的电影《走路上学》就很好地诠释这里的不便,讲述了生活在怒江边上的瓦娃和娜香小姐弟俩,为了到江对面学校去上学,不得不每天命悬一线、溜索过江……
陈凡没看过整部影片,却在短视刷过很多片段,记忆最深的就是小女孩娜香在过江时失手从溜索上坠落江中的画面。
对于这样的大环境,陈凡也没办法,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事,很多事情都要等富裕起来之后才能解决。
“陈凡,这边多增加几所学校!”
许今秋拿着报告文件,指向上关镇,计划中这里只打算修建两所小学,毕竟这边属于市郊,条件还过得去。
不过对于许今秋来说,这里却不一样,那是她下乡插队的地方,有着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去年陈凡还带着许今秋和赵园园过来玩了一趟,参加了这边的庆祝节日,玩的十分痛快。
就是这里的称呼很有意思,女生叫金花,男生叫阿鹏哥,这个称呼源自于电影《五朵金花》,被广泛引用。
对于许今秋的想法,陈凡自然不会拒绝,跟衣锦还乡一个道理,如今过来建学校,自己有感情的地方肯定会有优待。
在招待所住了一夜,俩人就开着车前往上关镇,也没在镇子上停留,直奔江尾村,也就是许今秋曾经插队的村子。
“金花回来了!”
汽车在村口停下,许今秋刚从车上下来就有熟悉的人上来打招呼,就是这称呼让陈凡觉得特别好玩。
金花,美女嘛!
电影里的金花跟阿诗玛是同一个演员,是陈凡童年时期的女神,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想找个阿诗玛一样的媳妇儿。
“小阿花,别跑,过来!”
许今秋看到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女孩子,赶紧向她招手,谁知道小姑娘看到她,撒腿就跑,仿佛见鬼一般。
“小阿花,给我站住!”
许今秋哼了一声,拔腿就追上去,小丫头片子,小时候可没少抱你,现在竟然不认自己,就是个小白眼狼。
陈凡捂着脸,瞧把人吓的。
上次过来就去过小阿花家,小阿花可没少跟陈凡说,当时许今秋是怎么捉弄人的,有次还把她挂树上半个多小时。
对于陈凡这个“阿鹏哥”,小阿花表示深刻同情,稚嫩的眼神里,总觉得陈凡就是世上最可怜的阿鹏哥。
PS:第二更到,晚点还有一更!
第223章 比大宝贝好玩
许今秋一路奔跑,终于在小姑娘回家之前把人逮着,对着小屁股轻拍了两下:“小阿花,看见姐姐为什么跑?”
小阿花咯咯一笑,转着大眼珠子:“小秋姐姐,我是见到你太高兴,赶紧回来通知阿妈的。”
“小机灵鬼。”
许今秋把小丫头放下,对着农家瓦房喊了句:“阿芬婶,在家不在家,我来看你了。”
屋门嘎吱一声打开,走出来一位戴着格子头巾,穿着白族服饰的妇女,看到许今秋,眼睛不由一亮。
“小秋,什么时候来的?赶紧的,到屋里边坐。”
“才刚到,我男人也来了,咱们等她一会儿,过几天园园也要过来,我再带她过来。”
“园园姐姐最好了!”小阿花高兴道。
“我就不好?”
小阿花笑着藏到母亲身后,逼小孩子说谎可不好,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秋姐姐就是噩梦。
每次跟小伙伴一起抓竹虫、柴虫烤着吃,只要被她碰见,最少会被抢走一半,还嫌弃她们烤过头。
春天插秧时,哪会儿自己还小,她直接把自己当成秧苗,给插在稻田里,双腿的位置还填了土,走都走不出来。
……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
现在她明白了,小秋姐姐就是把自己当成玩具,唯一好的地方,就是京城给她寄好吃的,会分自己一份。
赵园园就不一样,会带着她们玩,还会教她们各种游戏,才不像小秋姐姐,就是个坏蛋。
“小机灵鬼!”
许今秋翻了下白眼,没一会儿就看到陈凡的身影,手上还提着两盒礼物:“陈凡,这边。”
陈凡对这边不陌生,去年来过一趟,还住了两天,跟阿芬婶和小阿花都熟悉,许今秋在这边插队时,可没少受人关照。
看到陈凡过来,小阿花眼中闪烁着怜悯,多好的阿鹏哥,就是眼神不太好,看上小姐姐这个坏蛋。
感受到这个眼神,许今秋气急,揪住小姑娘,轻轻拍两下:“姐姐可是带礼物来的,说句好听的就给你。”
小阿花挣脱不开,只能委屈地说:“小秋姐姐真好。”
“这还差不多。”
许今秋这才满意,跟着阿芬婶进屋,屋子里非常简陋,最醒目的就是角落一台老旧的织布机,边上还挂着一幅没绣完的刺绣。
阿芬婶用搪瓷杯子,倒了两杯开水,跟许今秋聊了起来,听到许今秋要回来盖学校,不免一阵高兴。
她家的小阿花也在上小学。
如今村里的小学也不好,学校就在大队部,用的也是大队部的房子,就是一排土房子,弄了个黑板,采光非常差劲。
“你家老大、老二呢?应该上初中了吧?”
“不读了,能认字就行。”
“怎么不读了,你家老大成绩不挺好的?老二也不差,以后不说上大学,就是考上中专,毕业也能分配工作。”
看到阿芬婶为难的神色,许今秋才意识到说错话,但凡供得起孩子上学,阿芬婶又怎么舍得让孩子放弃读书。
“阿芬婶,我们基金有助学金,你们家是可以申请的,以后你们家老大、老二,还有小阿花的学费,基金会全部赞助。”
“这,可以吗?”阿芬婶迟疑道。
“肯定可以啊,交给我来办就行,等过完年,你让孩子们回学校就对了。”许今秋笑道。
除此之外,许今秋还提了个事儿。
许今朝、许今夏和赵鹏宇哥三要承包工程,要在当地招人手,可以让阿贵叔帮忙,做个包工头。
聊了小半天,已经到晌午。
阿贵叔带着两个孩子回来,许今秋把事情又说一遍,过几天就让许今朝哥三过来对接,到时一起把工程干下来。
许今秋又问起他家老大、老二的学习情况,少不了一番鼓励:“好好读书,将来考到京城,姐姐请你们吃大餐。”
“还有小阿花也是!”
小阿花连忙躲开,考京城去,送上门给小秋姐姐当玩具吗?
在这边吃过午饭,先让陈凡去村口,又从车上提两盒礼物,许今秋才让小阿花带路,要去下一家。
一个气质很优雅的农村妇女!
陈凡去年就见过,叫柳青,六十年代末的大学生,是被下放到这边,一度住在牛棚里边改造。
许今秋说过她的故事。
柳青的父母都死在牛棚里边,她曾经和一个知青偷偷谈过,还怀过孩子,可那个知青没有担当,因为她的身份不敢承认,反而污蔑她不贞洁,跟他没有关系。
柳青心如死灰,曾跳河自杀。
后来被村民段民救下,段民也喜欢柳青,因为这个事情,柳青便嫁给段民,即使知青可以回城,柳青也依然留下来。
如今他们养着两个孩子,日子虽然清苦,但柳青依然乐在其中,过着平静的日子。
在村子里边,他们家的日子也不算差,段民是个有能耐的,上山打猎,下河摸鱼,对各种山货了如指掌,能创造不少收入。
寒暄过后,许今秋说明来意,是想请柳青出山的,一个大学生窝在山沟里,一身才华全部浪费。
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哪有简单的?
柳青读的还是政治经济。
“我不行的,十几年没翻过书,也没接触过外边,很多东西都忘了,捡不回来的。”柳青婉言拒绝。
许今秋可不管,十几年前的大学生,那也是大学生,她的慈善基金里边一个大学生都没有。
这人,必须得挖!
过来江尾村之前,许今秋已经想好措辞:“柳青姐,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孩子考虑吧?”
“大理这边的教育跟京城可没法比,两个孩子去京城,将来考上大学的机会大得多,不能让他们一辈子窝在农村吧?”
“我这边也确实需要人手,你可是拿我当妹妹的,如今我这妹妹有困难,你不能撒手不管吧?”
说着,就开始撒娇!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