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 第82节
“都是该的!”曾阿黎暗暗骂道。
当初她们是怎么给许今秋造谣的?一个个嘴巴就没把门,说许今秋上杆子倒贴,说人家没结婚就睡一起不要脸……
也就是陈凡有本事,换成普通姑娘家,名声全让你们给毁了。
现在你们怕名声毁了?
不过一个大院的,也不好撕破脸皮,曾阿黎站到许长青边上。
“各位大妈们,陈凡的文章,骂的是传秋儿闲话的,又不是骂你们,你们生啥气啊,又不是你们传的闲话。”
“那也不能把院子里的人都骂进去啊。”有人不服气。
事实上,那些天谁没说几句话。
“那也没办法,当初查不到,是谁起的头,陈凡就只能泛指了,再说也没指名道姓,大家就别往自个身上套了。”
轻咳一声,补充道:“今儿中午我还去陈凡家,他们胡同里也有人说闲话呢,陈凡直接就冲人喊,以后谁再传闲话,就把谁写报纸上去,还要把人全家都写上去。”
“……”
大妈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得嘞,这事就这么算了吧。
惹不起!
散了!
“小凡真这么说了?”许长青讶异,这姑爷够硬气的。
“许叔,这话不是陈凡说的,是秋儿说的。”曾阿黎莞尔,把事情说了一遍。
“……”许长青无语。
自家闺女,柔柔弱弱的,怎么突然这么彪了?
让陈凡带坏了吧?
陈凡要知道老丈人的想法,非得吐槽他几句不可。
您闺女是看着柔柔弱弱的,内心可一点也不柔弱,时不时地就带点儿小腹黑,皮得很。
不过这会儿,陈凡也忙着。
家里来客人了。
一来就是俩,陈凡都挺好奇的,这俩人怎么搁一块来了?
同行是冤家!
不打起来都算好的了,这俩人倒好,看着还挺和谐的。
PS:感谢老铁们支持,就差80票了,谢谢~
第91章 我要黑丝
“于哥、王姐,您二位怎么撞一块了?”
一个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主编,一个是京城出版社的主编。
天生就是行业里的对头。
最少在陈凡这边是这样的,俩人都是想签自己作品的。
“他,我姐夫!”王静一笑道。
“合着您二位是一家呢。”
陈凡倒是没想到,俩人还有这样一层关系,赶紧邀请俩人去后院的屋子,把茶具拿出来,就开始泡茶。
顺带着,给于守仁递上烟。
寒暄了几句,等泡好了茶,陈凡才问道:“您二位今儿碰一块过来,不会是专程找我喝茶聊天的吧?”
“是有个事儿。”
于守仁喝了口茶,把烟点上:“印数稿酬的事儿,你听说过没?”
陈凡把窗户打开,再把烟点上,嗯道:“听王伟、王哥说过。”
于守仁吐出烟雾:“根据上头的指示,结合出版社的实际情况,针对五月之后出版的书籍,以及五月之后增印的书籍,我们出版社决定如数发放印数稿酬。”
闻言,陈凡乐了。
之前还想着这事儿,一直没好意思上门去问:“于哥,你们出版社这事办的,局气!”
于守仁弹了弹烟灰,莞尔道:“咱们这是赶上好时代了,增加了印数稿酬,从事写作这行的,也多了些盼头。”
“只要作品足够好,印数多了,收入还是很可观的,要是能写出畅销书,那就不是小钱了,是真能发家致富。”
“就拿你的社评集来说,首印 20万册,第二批加印 20万册,都已经卖完了,第三批又印了 20万册,还在销售中。”
“按照印数稿酬,就多了三倍稿酬,而且你这本书的后劲很强,估计这一两年内,都有一定的销量。”
王静一接过话茬:“《最美的青春》上半册销量也已经突破 40万册,第三批加印的 10万册,目前还没有卖完。”
陈凡大致算了一下,钱还真不少。
《陈凡社评集》一共 12万字,按照每万册千字 0.5元计算, 60万册的印数,稿酬可以多拿 3600元。
《最美的青春》上半册一共 16万字, 50万册的印数,稿酬可以多拿 4000元。
加一块就 7600元了。
“这笔钱需要你自己跑一趟出版社结算,或者给你汇款也行。”王静一补充道。
“改天我自己跑一趟吧。”
“那行!”
王静一喝了口茶,又道:“今儿过来还有个事儿,就是你那个专栏的文章,这个月、下个月再发,就凑够八万字了,番外你得多用点心,早点写完,早点出版。”
陈凡起身,从抽屉里拿了篇稿子:“番外早写好了,算是骂三哥那篇的补充,去香江时写的,在香江的杂志上发表过。”
“你的稿子,还发香江了?”王静一讶异。
“有个香江的朋友,搁那边有关系,就帮我把稿子递过去,社评集的文章发《东方日报》,专栏的文章发《香江杂志》。”
王静一看了眼于守仁,小姨子跟姐夫面面相觑。
这可真没想到啊。
这小子不声不响的,动静都闹到香江去了,还真小看他了。
又聊了一阵,俩人就告辞了,王静一把番外的稿子一并拿走。
陈凡跟他们约好了,下旬过去人民文学杂志交稿,再去他们那边结算稿费,顺便跟王静一谈出版的事情。
接下来的几天,陈凡再没什么正事,晚上写稿子,白天就带着媳妇儿和关小羽到处逛,都是之前答应关小羽的。
倒是许今秋,好几晚都不过来了,陈凡悄摸摸地提醒,人姑娘悄摸摸地吻了他一下,说那个来了,现在是休假期!
说完就搁那儿咯咯地笑着。
腹黑属性拉满了!
除了这事儿,也就是院子装修的事情,陈木胜直接去家具厂办了停薪留职,把装修的事情揽了过去。
那么大的院子,没几个月时间是弄不好的。
陈凡也就偶尔过去看一下,时不时提一些意见,没多少事情需要操心的,日子倒也过得舒心。
时间转眼就到 8月 15日!
人民文学杂志又出刊了,很多人买到杂志后,都会先翻到目录,找一下《陈凡看世界》在哪一页。
改开初期,人们对于了解外边的世界有着极高的热情。
很多描写国外事物的文章,往往能引发极高的关注,《陈凡看世界》在同类型的文章中,属于独树一帜的存在。
很多作者喜欢写国外的月亮比自家的圆,再拐着弯骂一下自己家的月亮,《陈凡看世界》不一样,写的都是国外的屎尿屁。
这给了读者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尽管专栏才出了两期,却已经养成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每期最先看的就是专栏文章。
《变态的鬼国文化,小鬼子的谜之操作》
这一期专栏,是写小鬼子的。
七八十年代,小鬼子的经济确实牛逼,陈凡对这些东西,是一个字都不带写的,毕竟写这玩意儿的太多了。
“鬼子天皇真会玩啊,这是要自断香火啊!”
很多读者这才知道,鬼子皇室为了保证“血脉纯正”,竟然执行近亲通婚,且越近越亲……
皇嗣常常夭折,活下来的很多是畸形、丑陋、智障,小鬼子近代已经出了四个畸形怪状的天皇!
“乐死我了,小鬼子的姓氏是这么来的啊,这也太多了吧?”
有人看着,乐得直拍大腿。
华夏只有百家姓,小鬼子的姓氏竟然超过 10万个,原因是官方要求民众必须冠姓,小鬼子一着急,就随意取了姓。
有生活环境型的:代表着家庭住地的田边、井中、村上……
也有职业类型的:祖上织布行业的叫服部,祖上养狗养鱼的叫犬养、鱼屋……
也因此诞生了一大批奇葩的名字,比如:肛门强、我孙子智美、床上美也、执行正义……
“夜爬风俗,这也太闹了吧?”
“男人会半夜偷爬进女子房间,导致了美女家中门庭若市,丑女堂前人人冷落,全村还会共同抚养生下的小孩。”
“男女共浴,相亲也在浴池里?”
“倭国女子还要在父亲节,或是嫁人前一天,还要和父亲共浴,为父擦背,以感谢养育之恩。”
……
在八十年代,人们对国外了解极少,文章里的一桩桩、一件件,那都是奇闻,陈凡这些文章,算是赚了个信息差。
“你写的是真的吗?”
《人民文学》只要出刊,曾阿黎都是必看的,最近几个月也习惯了先看一下陈凡的文章。
每次都被逗得哭笑不得:“倭国的女人也太不要脸了吧?出门要带三个男朋友,一个开车的、一个请吃饭、一个买东西付钱。”
这就涉及到女权和女拳了。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