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140节

  “呵呵……”蒋师傅得意地笑了起来。

  像他这样的大师傅,收徒弟难,收到称心满意的徒弟更难,收到称心满意,又不会跟他抢生意的徒弟,那是难上加难。

  不收徒弟也就罢了,问题是,不收徒弟,这身技艺就没地方炫耀,没有人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听他吹牛。

  难得沈乐肯向他请教,他也乐得显摆一下。他拍拍桌子,拿起一团羊毛,和一团脱脂棉,亮给沈乐看:

  “其实就是细腻程度和强度的问题。我们用2000目的水砂纸,用10000目的打磨膏,就是不断提高细腻程度;

  羊毛比头发细,打磨的效果也会更好。以前的羊毛没有经过处理,不好用来蘸细瓦灰,会掉毛,处理过的羊毛团就能用了。”

  “那少女的头发呢?”

  沈乐不依不饶地追问。蒋师傅再次笑了起来,不知为什么,这会儿的笑容,居然透着点猥琐:

  “说是说少女的头发细软、柔韧、比较好用。其实我觉得啊……那就是个噱头!”

  “和哈瓦那的雪茄一样的噱头?”沈乐秒懂:

  “这样的话,还不如用现代工业品呢!”

  论起质量和品控,比那些噱头货靠谱多了!

  他用力感谢了蒋师傅一通。蒋师傅笑呵呵地接受了,忽然凑近过来,压低声音:

  “听老板说,你是有本事的人?”

  “怎么?”

  “那个……”蒋师傅搓了搓手,有点紧张:

  “有个东西,能不能请你帮忙看一下……”

  求订阅,求月票,求书评……

  猫咪昨天在查林觉民烈士的故事,林觉民烈士在广州被捕以后,他的岳父陈元凯恰好正在广州任职(居然没有被抓吗?),迅速捎信回来,让家人躲避

  然后,林觉民的父亲和族人卖掉了大宅,迅速逃走。逃到哪里呢?

  他们家原来在三坊七巷的杨柳巷,林觉民的妻子带着家人,搬到了三坊七巷中,光禄坊早题巷一幢偏僻的小房子中租住。就这样逃掉了……逃掉了……

  三坊七巷总体面积只有0.45平方公里……

  这样也能逃掉,真是震撼猫咪一整年……

  清朝果然是要亡了吧……

  (事实上确实是很快就亡了,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4月,林觉民英勇就义是1911年5月,武昌起义是10月10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是1919年2月……)

第152章 什么?摇我导师过来看我社死?救命!

  沈乐惊讶地盯着蒋师傅,不吭声。

  这年头,闹幺蛾子的老物件那么多了吗?随随便便就能碰到了吗?

  “不是我,是我一个朋友。”蒋师傅有点难以启齿,纠结了好一会儿,还是艰难地说了下去:

  “他这个人吧,有点爱好,喜欢收一些来历不明的东西。前些天跟我说,他家里有点儿不太安静,新收到的东西,好像在折腾……”

  沈乐嘶了一声。他不是科班出身,对付这种东西,加起来也只有三板斧:

  尝试沟通;

  铜片强力镇压;

  还不行,就直接让小油灯上,电死一个算一个。

  蒋师傅的那个朋友遇到了麻烦,到底是器灵在闹事儿,还是他自己沾染了不干净的东西,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沈乐完全没有概念……

  “这个,还是请专业人士来看比较好吧?”他试探着问:

  “我毕竟是非专业的,不一定靠谱……”

  “这叫不靠谱?”

  蒋师傅露出了神秘的微笑,指了指工作台。台子一角的托盘里,安安静静躺着一个小瓷盒,正是前些天,在李师傅桌子上跳舞的那些瓷片。

  到了沈乐手里以后,它们完全不跳舞了。不但不跳舞,粘上了就稳稳当当粘着,用石膏补了胎体,就安安静静地戳在那里当小盒子;

  这么多天下来,打磨,补色,上釉,蒋师傅冷眼看着这些瓷片,被沈乐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瓷盒,没看见它们折腾过一次!

  这说明什么?

  说明沈乐是真有本事的人啊!

  没点本事,怎么镇得住这些怪异!

  “呃……老物件修复,我还算有点专业……”

  “专业好啊!对付这些老物件,就是要专业啊!——放心,不会让你白跑一趟,上门费一万,能解决问题的话,价钱另谈!”

  啊,现在“专业人士”的出场报酬那么高吗?

  那顾玉林他们,怎么日常还是一副穷得掉渣的样子,这个也买不起,那个也买不起,看他在老板娘那里吃羊肉,都一副馋的要死的样子?

  或者说,特殊事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是不收钱的,就像警察抓贼,也不会跟受害人收钱一样……

  那编外呢?

  编外能收钱吗?还是有条例管着,也不能收?

  沈乐还是决定谨慎一把。他含糊地推搪了一阵,表示“这几天不行,林教授要考我,等老太太考完再说”,先把事情往后推一推。

  转头,就打电话给顾玉林,咨询编外人员的相关收费问题:

  “编外啊?没有规定的。”电话那头一片嘈杂,顾玉林也不知道在忙什么,顶着噪音大声嚷嚷:

  “你们又不拿工资!随便开价,别太离谱就行!!!”

  懂了,不拿工资,没有人交医保社保,伤了残了死了也没有抚恤金,更没有一个组织站在后面,打不过随时可以摇人——

  这种没有保障的生活,收钱上当然应该有足够的自由度,不然还让别人怎么活?

  沈乐心里有了底,却也没有立刻松口答应。他全力以赴,又把螺钿盒打磨了两遍,终于到了林教授召见的日子。

  背着背包,拎着螺钿盒踏进老教授家门,沈乐一抬头,瞬间汗毛倒竖:

  !!!

  “导,导师!您怎么来了!”

  林教授没告诉我您也会来啊!

  早知道您也会来,我至少要多准备两天,写一篇论文,或者,把我修复螺钿漆器的心得,整理一篇文章出来,才敢进这个门啊!

  “小韩是我叫来的。”林教授笑眯眯地踱了过来,回答沈乐的问题。导师大人立刻殷勤地凑上前去,扶住老太太手臂,又被她一把甩开:

  “我又不是老得不能动了!你干你的事去,别老盯着我,这么大人了,不要老是一副没脱离印随行为的样子!”

  呃……

  林教授您直接说“不要老是跟小鸡跟着母鸡似的”不就行了……

  学者骂人,这种绕来绕去、九曲十八弯的样子,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沈乐的脸皮抽搐了一下,只能当成没听到,抱着螺钿盒往导师方向去。导师垂着眼睛瞥了螺钿盒一眼,又挑眉看向沈乐:

  “我当然要来了。不来都不知道,你最近出息了,已经能和老师傅比手艺了啊!”

  “啊这……导师,这不是我要比的啊……”

  沈乐喊冤叫屈。导师白了他一眼,将螺钿盒拨到自己面前,掏出放大镜,仔细观察:

  “我先给你把把关。如果连我这一关都过不去,你这东西,就别拿到林教授面前丢人现眼了!”

  这……

  导师,你现在才拿来看,还来得及吗?

  要是你看着觉得我手艺太差,是不是要把我赶出去啊?

  沈乐嗫嚅了一下,在导师的死亡瞪视之下,又把满肚子吐槽给咽了下去。

  他老老实实交出螺钿盒子,又奉上了那几个小瓷盒,恭恭敬敬,接受自家导师的批评指正:

  “漆色调得勉强可以了,色差基本上看不出来。如果还想再接近一点,可以把桐油的量稍微减一点点——

  你用的是15.5%的比例吧?这个是大漆干掉以后的比例,湿重的话,桐油其实需要减一点的……”

  比较完漆色,再看螺钿。导师用强光小手电照了几遍螺钿,继续摇头:

  “螺钿后面的朱漆颜色太深,调得也太厚了。下次只要薄薄的、浅浅的一层,颜色的话,你要考虑到朱漆后面的黑漆……”

  “螺钿位置太低,应该多涂两层黑漆,再贴螺钿……”

  “揩清遍数不是越多越好……”

  总之,他把沈乐从头到脚,挑剔了一个遍。

  明明已经是深秋时节,再过一段时间室内就要供暖,沈乐却被批得汗流浃背,感觉汗衫黏答答地贴在脊梁上,很是难受。

  导师把沈乐批完一遍,再转到老太太那里,满脸堆笑:

  “林老师,我觉得小沈的手艺还差得很,完全不够出师。那个妆奁盒的事儿,您再想想,再想想?”

  “想什么?交给你吗?你来修?”

  林教授白了他一眼,慢悠悠踱过来,慢悠悠举起放大镜来看。看了好一会儿,满意一笑:

  “不错,手艺有长进。至于到底赢了没有么……”

  她淡定地拨通手机。电话那一头,陈国华满头大汗:

  “妈,我快到了!五分钟到小区门口!马上就要绿灯了,我挂了啊!”

  沈乐默默扭头。作孽,这态度,怎么跟见了贾政的贾宝玉似的,林老师有那么吓人吗?

  我感觉没有啊!

  不过,沈乐很快就看到了老太太吓人的那一面。十分钟后,陈总快步上楼,把螺钿盒子奉到母亲面前。

  林老教授眯起眼睛,拿着放大镜扫了一圈,很肯定地问:

  “蒋师傅的手艺?”

  咳……

首节 上一节 140/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1980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