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245节

  哦,你的人脉,就是学校对吧?

  “算拉曼光谱不难,你只要有钱,肯定找得到人算——这个我帮你询个价,回头你付钱就行了。”

  张老师先给了沈乐一颗定心丸,然后又开始皱眉:

  “至于根据现有的扫描图,用算法复原嘛……”

  “怎么样?”

  沈乐紧张地看着他。张老师微微摇头:

  “现在的算法,用在修复古画上,也就只能仅供参考……”

  虽然做这方面工作的研究者已经很多了,研究的切入点,也多方向、多角度,齐头并进。

  有基于画作线条结构分解的,有渐进式多级特征的,有基于多光谱技术的,有基于高光谱影像分类线性回归的……

  但是很明显,所有的算法,没有任何一个能做到修复效果满意。最好的结果,也比不上老师傅的经验之作。

  他下载了几篇论文,发给沈乐看。沈乐只是扫了一眼就摇头叹气:

  “张老师,这几篇论文,我都看到过。我就是想问问,现在有没有更新的、更好的成果,还没写出论文,可以用的……”

  “没有,别想了,做不到的。”张老师干脆利落地否定。见沈乐垂头丧气,看在实验室和实验经费的份上,又放软了声音安慰他:

  “不过,仅仅是参考的话,还是可以的。只要你肯出钱,我可以联系各个团队,让他们分别基于扫描结果,出一版复原图。”

  “钱肯定没问题!”沈乐眼睛亮了。

  让他去查资料,找古画,研究笔法,人物、花鸟、山水一个个研究过来,形成经验,确定这幅古画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怕是要他死!

  能有复原图最好了!

  能有几版复原图,他再求着张老师,按复原图出一版总结图,他修复的时候,就能按照复原图补绘了!

  “至于拆开古画,从画纸背面扫描,再扫描托裱它的衬底,这个主意就不用再打了。”张老师毫不客气地吩咐:

  “拆开之前,先要用开水淋洗,将裱画用的浆糊溶化,才能把画心和托裱的衬纸解开的。

  我就问你,开水淋过几次,你怎么保证那些渗透到衬底上的颜料还在原位?”

  所以这就是沈乐一定要请外援的原因了。用水洗古画,用开水浇淋古画,这种事儿他只要想一想,就打内心发颤:

  这可是古画啊!

  别说古画,随便来一张宣纸的国画,你用水洗一遍,怎么保证这画不被你洗烂?

  没有老师在旁边盯着,没有老师带教,他是肯定不敢的!

  “看你这没用的样子。”张老师先是狠狠鄙视了沈乐一下,再下命令:

  “你先弄点画练手吧——练习惯了,形成肌肉记忆了,下手就不抖了。对了,让你准备的画作,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

  沈乐快乐地拖出两个大箱子,再转身,又是两个大箱子。自从准备修复,他就让老游收了一批字画,拿来练手:

  国画班小学生的练笔作也有,那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世纪末的也有,画廊里卖不出去的糊墙条幅也有,旧货商人压在手里当废纸的也有。

  顺便,老游还找他认识的妖怪们,收了一批它们收藏的民间画作,年代在一百年到三百年不等,水准非常一般,价钱非常美丽……

  “一颗珍珠换三张画!富含水灵气的珍珠!只换五十颗,过时不候!”

  张老师差点背过气去。

  “你这是要累死我吗?!”

  求订阅,求月票,求书评喵喵喵喵……

第255章 沈乐:不好意思,这么有钱真不是我的错

  “拿好热水壶!往下浇!”

  “浇!”

  “手不要抖!”

  “继续浇!”

  “你怕什么!这张画几块钱一张你告诉我!几块钱一张!!!”

  沈乐毕恭毕正地站在工作台前,吸气,吐气,吸气,吐气。

  左手排笔,右手电热水壶——刚刚烧开,从加热座上端下来,正冒着热气,颤颤抖抖,颤颤抖抖……

  工作台左边,学院里教书画修复的张老师,正恨铁不成钢地怒吼,只差拿根教鞭抽在沈乐胳膊上。

  沈乐被他一吼,手一抖,哗啦一下,一大片热水泼了出来,险些泼到他拿排笔的左手上。左手飞快一退,滚开的热水,就直接浇到了画作上……

  “看准了浇!左手不要撤!老旧的绢画非常脆弱,开水没有排笔遮挡,直接浇在绢画上,冲击力会伤到画心!”

  沈乐战战兢兢,在老师的怒吼下浇完半壶开水,稍停一停,又用毛巾按在画心上,吸去水渍。

  一边吸,一边转动脑子:

  是哦,至少我现在是不用手抖的。我现在用来修复的这些练手画,是国画班小学生的练笔作,收废纸收来的。

  别说几块钱一张了,根本一公斤一块钱,老师抓了把灰尘揉上去,再滴了几滴油污上去,静置一会儿就拿来给他练手。

  这种画作,别说浇坏一张,就算浇坏一百张,一千张,又怎么样?

  他承受得起!

  一天浇坏一千张,最多马桶堵了!

  摆烂一念起,从此天地宽。沈乐把手里薄薄的毛巾按在画心,吸了一遍水,再把毛巾卷起来。

  一边卷,一边滚,一边将画上的残水往外推。张老师站在他边上,不停地发号施令:

  “手按下去!按下去!不要怕烫!水已经在桌子上散开了,散了一下热,烫不破你的皮!”

  “不要用太大的力气!那是古画!脆弱的古画!不是你今天穿的T恤!”

  “垂直往下按!力量不要歪斜!不要搓!别说古画,织物也禁不起你这样搓!!!”

  沈乐在老师的怒吼下,不停地改进自己的动作。

  浇完一张画,果然,画纸已经破了,但是比他想象的,揉成一团烂纸,甚至,揉成一团马桶里的厕纸,程度要轻多了:

  “咦?真的没破?”

  “不然你以为呢?宣纸的柔韧性,比你想象得强多了!”张老师恨铁不成钢地叹口气:

  “浇!继续浇!这儿还没洗干净呢!”

  第二次浇热水,沈乐的手就稳多了,心脏也不砰砰乱跳了。张老师在旁边感叹:

  “唉,你现在学这个,条件真好。我们当年入行的时候,哪有那么多画给你随便浇,随便折腾啊!”

  沈乐只好冲他讨好卖乖地笑。唉,老师,就怎么说呢,毕竟也不是我想要这么有钱的,对吧?

  “张老师,麻烦您啦。等我修复工作做完了,练手剩下的画,您全部带回去,给学弟学妹们用!随便用!”

  面对如此殷勤的学生,老师也发不出脾气——何况沈乐不但是学生,还是金主,大大的金主。

  他过来指导这一趟,沈乐不但提供实验室让系里使用,还私下给他包了大大的红包。

  更不用说,辅助沈乐做好修复工作,找人帮忙算拉曼光谱、找人帮忙算修复图像什么的,他就算不收中介费,也有各种明里暗里的好处……

  所以,张老师就拿出了比指导自己学生更多的耐心。一边指导沈乐干活,一边答疑:

  “老师,我看书上说,有些古画不能用开水烫……”

  “嗯,施粉重彩,青绿重彩的山水人物不能沸水大烫,以防伤神。不过这个你还没学到,慢慢来,先把基础手感练出来再说。”

  好吧,这是进阶课程,还没学到。等他浇个七八十张、一百来张画纸,估计,老师就要给他看,沸水大烫之后的结果了。

  “老师,不用水淋洗,干揭可以么?”

  “有些古画可以干揭……但是,画心和命纸都是用浆糊粘的,你就算能干揭,也要去掉浆糊。所以,一般来说,我们还是用水。”

  啊这个……沈乐纠结。正常人要淋了水再揭,才能把命纸——也就是画心后面的托纸——安全地揭下来,潮湿的画心保持柔韧,不容易受伤。

  可是,他有精神力啊!

  他可以把精神力放到很细微、很薄的地步,一点一点去掉浆糊啊!

  这样,也许可以不用水淋,直接分离画心和命纸?

  决定了,回头就尝试一下!

  “老师,我修复其他物件,去除霉菌都是用环氧乙烷熏蒸,为什么古画去霉菌要用水洗啊?”

  “其实古画也可以用环氧乙烷熏蒸。但你不是要修复么?不是反正其他污渍也要用开水浇么?

  浇都浇了,就不再麻烦环氧乙烷了,这是最小干预原则……”

  啊,啊,没有想到这一点。这就是所谓“洗都洗了”么?

  “老师,浇完水的纸这么软,我怎么挪动才能不伤到它?”

  “练!拼命练!往死里练!揭够一百张纸,但凡不是个笨蛋,肯定就练出来了!”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手残党,胆大、心细、手稳,都练出来了。而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有手残党么?

  或许刚招进来的本科生有,但是硕士生,那真没有。

  报考这个专业硕士的,或多或少,对自己的手艺都有点信心,如果实在太手残,干这行太痛苦了,趁早转行!

  就算头铁要报的,本校学生,平时表现,老师们也看在眼里。实在手残的,不会给你通过啊!

  所以张老师说得非常有信心。书画修复,要说残缺部分补绘、接笔之类,需要强大的美术功底,这个不是光靠勤学苦练就行的;

  但是,淋洗,接裱,这个就是手艺活儿。

  多干活,多练,多接触各种不同材质、不同年份、不同工艺、不同残损方式的古画,练多了,自然就有手感了……

  所以张老师操练起沈乐来,那是半点也不留手。早上练两个小时,下午练两个小时,晚上再练一个小时;

  什么?一天只干五个小时?还有休息时间?

  休息时间,给我看古画,看各种各样的古画,照着拼命往死里看。

  不但看,还要临摹;临摹完了,还要自己动手裱画,裱完、干透、定型,再拿来拆天地头、拆轴杆、拆四边的衬条,弄脏,再次淋洗……

首节 上一节 245/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1980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