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424节

  但是,沈乐现在,对于这些能够自己生长的木质器物,已经不用如此麻烦了。他直接把缆索扔进水里,倒营养液,扔治疗法术:

  “给我——长!”

  饱水就饱水,质地糟朽就质地糟朽,内部的木质细胞被大量细菌侵蚀,细胞壁溶解消失,那就溶解消失。

  只要还能点化一点生机,我让你重新再长一遍,不就什么都有了?

  不该出现在缆索内部的水分,直接排斥出去就是!

  绿光落入水中,像是点燃了一缕火光,从缆索头部,一直烧到缆索末尾。

  那些死气沉沉的,已经快要失去原本质地的,稍微一碰就糟朽散碎的棕毛,如大旱望云霓,一个个精神抖擞起来:

  长!

  长!

  拼命长!

  我曾经牢牢包裹在树干上,我曾经经历风风雨雨,我曾经在狂风巨浪中不断裂不摧折,我曾经——指向苍天!

  哗啦一声巨响,一根数十米长,碗口粗,通体红棕色,结构致密的缆索,跃出水面,落在地上。一抖全身,大片水珠飞溅,如同巨龙!

  “嗯,你好好晾干自己,好好除菌,不要腐烂。”沈乐笑意舒展,抬手拍了拍缆索,顺手推出去一发辟水符篆。

  淡白色的符篆沿着缆索飞向前方,一路排斥水汽,在缆索上激起茫茫的白雾。围绕着棕红缆索,如同云雾围拥神龙,只差龙腾虚空……

  “沈乐你在干什么?”

  头顶上,一声巨大的诧异,忽然爆了出来。沈乐仰头,扭头,准确地寻找到声音来处,挥了挥手:

  “师兄?”

  “沈乐……你是在干啥?烘缆索吗?这东西不能加热的!只能慢慢阴干!加热是要出事的!缆索会变形,会降低韧性!”

  “哦,我不是在烘它。”沈乐又挥了挥手。手掌摊开,笔直对准摄像头,慢慢调动力量:

  “你看清楚啊——”

  虚空中,一枚符篆由模糊而清晰,渐渐凝聚出来。凝聚完成,在摄像头前缓缓转了一圈,落向水池边缘。

  沈乐弯腰在池里舀了一勺水,随手泼到地上,符篆向下一沉,旋转一圈。

  只见泼湿的那片地面,白雾升腾,像是下面支了一个炉子,有火焰烈烈升腾一样。

  符篆旋转一圈,再旋转一圈,忽然起了一阵大风,把所有白雾吹开。再看地面上,干干净净,颜色和旁边没泼过水的地面一模一样,不见半点湿意……

  “呃,你,你这是……”

  博士师兄语无伦次。沈乐甚至从摄像头对面,听到了“稀里哗啦”,什么东西落地的声音,以及吱吱嘎嘎抓挠的声音。

  完了,师兄大概受刺激过度,精神状态不怎么稳定了。沈乐挥散符篆,耐心等待。好半天,摄像头另一边,才传来了有气无力的声音:

  “你……算了,你爱怎样就怎样吧……就一点,以后博物馆里的东西,你别上手!你绝对不许上手!”

  啪嗒一声,好像是对面关闭通话的声音。沈乐飞奔到工作台前,抓起手机,立刻发消息过去:

  “师兄!我要是修博物馆的东西,我肯定用正统方法修啊!我绝对不会偷懒的!师兄!!!”

  完了,师兄好像把我拉黑了。沈乐发了一会儿呆,苦笑一声:

  但愿师兄不要把我修古船的方法说得到处都是,要不然,我就要被圈内所有的大学、博物馆、研究所拉黑了。

  到时候,再想碰一些古董,恐怕就要靠特事局的威力了——

  虽说特事局不见得帮不上忙,但是,可以和考古学界、文物修复专家们丝滑合作,无碍沟通,还是更顺畅一些。

  唉,我也是文物修复科班出身,只要修复的是正统文物,不是这种留在手边自用的法器,我肯定会用科班手法,绝不会胡乱折腾的呀!

  师兄,老师,你们要相信我!

  师兄大概受刺激过大,一时半会儿不想搭理他,那个“拉黑”的状态迟迟没有解除。沈乐耸了耸肩,也只好继续努力干活:

  修好缆索,修好船帆。这艘战船的船帆,是古代典型的硬帆,用青筀竹的竹篾为主材料编成,黄藤绑扎,棕毛编织帆索。

  一艘四百料战船,光是制造船帆,就要用掉青筀竹四百根,黄藤五十斤,棕毛八十斤!

  这么巨大的船帆,如果用普通方法修复,沈乐别的都不用做,劈竹篾、编竹篾,就能去掉他半条命。好在有法术,可以偷懒:

  “长!长!给我长!”

  船帆骨架是吧?

  自己长起来!长长,长厚,给我撑住整个船帆,不要下坠!

  藤条、帆索是吧?自己生长,加固,注意方向,给我按照你们被编织的方向,不停旋转,保持绳索强度,保持绳索捆扎紧密!

  竹篾是吧?

  竹篾这个东西,沈乐修复它的时候,倒是费了不少心思。第一次尝试,竹篾野蛮生长,不但往长里长,还往宽里长,拼命长回竹子的模样;

  沈乐不得不叫停。让它集中精力,控制好方向,生长向前!向前!

  你的竹丝都被劈开了,往宽里长是别的竹丝、竹子细胞的任务,你给我闷头向前!

  再次催生,竹篾完美控制了方向,向前生长,长成一根一根细细的、长长的、厚厚的篾条。沈乐再次发现不对:

  “你怎么越长越厚了!我需要的是你削下来的竹皮!你别把里面的竹心给我长出来啊!重来!”

  沈乐来回折腾,来回折腾。眼看着修复船帆没法一次成功,索性不去折腾珍贵的古船。

  扭头出外,去街上买了两根竹篾编织的凉席,随手挥刀,咔嚓咔嚓干成碎片。然后,浸泡营养液,扔生长法术:

  “注意上下波动,注意互相穿插。自己长好的时候,就给我一上一下、一纵一横,编织成型!”

  这样的生长法术,需要的控制力,远超那种扔了就不管、全靠生命体自然成长的法术。

  好在沈乐最初使用生长法术,就是用来补织物,后来又用它来补天,对于这种一经一纬、一上一下、纵横穿插的形态,早已拥有了充分经验。

  在竹篾凉席上练了几次手,把一根撕碎的凉席,修复成五根完整的、和原来大小完全一样的凉席,沈乐摩拳擦掌,开始对付船帆:

  “长!长!长!”

  竹篾飕飕往前窜动,绿色长蛇一样上下起伏,相互交织。

  船帆的面积远远大于凉席,好在沈乐精神力展开,也能完美关注每一根竹篾,完美控制每个方向的生长:

  “向上!向下!向上!向下!——漂亮!搞定!”

  搞定主帆,搞定前帆,搞定后帆。棕毛自行生长,自行编织,化为长长的帆索。奋力一跃,缠绕到帆桁上,打成漂亮的索结:

  “拉!拉!拉起来!升帆——”

  哗啦啦一片声响,从厂房顶部垂下无数根碧绿藤蔓,缠绕在毛竹脚手架上借了借力,拽着帆桁,用力向上升去。

  罗裙们飞出万缕青丝,帮助藤蔓理好帆索,把硬式斜桁帆理顺、张开。

  船身内部卷起一阵黑风,猎猎吹开船帆。整艘木船轻轻一震,乘风破浪,游行万里之势,昂然而起!

第439章 青灯!我让你劈鬼,没让你劈我!

  帆篷鼓满,帆索紧绷。

  舵轮旋转,船舵摆动,连船体中部两舷侧面的披水板也在不停改变方向。

  整艘船格格震动,船底下方的木质船台震鸣不止,发出难听的吱呀声响。双方角力片刻,吱呀声猛然变大,船台齐齐歪倒,整艘船向前一冲——

  “停!”

  沈乐赶紧喊停。他纵身一跃,跳到甲板上。还没掏出铜片,往舵轮上按过去,舵轮已经飞快停住,船舵静止,披水板安静停下。

  只有船舱里刮出来的那股黑风,呜呜鸣啸,绕着他旋转不止——

  “你是要出去开一圈吗?”

  沈乐皱起眉头,拍拍船舵。黑风继续旋转,似乎有什么话想要急切表达,又碍于配置,没办法和沈乐沟通。

  沈乐双手按住舵轮,努力展开精神力,努力冥想,尝试和木船共鸣。折腾半天,只有一点点模糊的感觉:

  似乎,也许,好像,木船里掏出来的那些装饰品,那些灯笼、人偶、家具什么的,灵性更加充沛一些,更容易和人交流?

  想想也是。沈乐设身处地地思考了一下,如果他是死在瘟疫中的百姓,残留的眷恋、痛苦和悲哀……

  或者,他是被仪式招引过来的那些存在……

  又或者,他是在宸濠之乱中,被裹挟的、被砍杀的、被烧死的、被淹死的那些士兵或民众,残存的一点点意识……

  是依附在木板上?

  还是依附在船帆上,缆索上,舵轮上?

  又或者,依附在那些特地扎成人形的纸偶、布偶身上,依附在那些写了名字的灯笼上,依附在那些写着神名的旗帜上?

  那些纸偶、布偶、灯笼、旗帜,从神秘学的角度,就是为它们提供凭依的!

  可惜,巨大的痛苦,湮没了它们的理智,漫长的时间,又磨灭了它们的灵性。

  沈乐反复入定冥想,反复尝试用精神力与它们对接共鸣,反复尝试梳理整艘木船的气息,让它的灵性增强一些,更趋向于理智一面。

  入定来,入定去,折腾七八个来回,终于长叹一声,彻底放弃:

  你没法喊醒一个装睡的人,更没法喊醒一个心智不全的人。木船现在,就属于基本上心智不全,还得继续修复,把它修完整了……

  后面的修复工作,并不困难,然而十分琐碎。

  那些纸灯笼,每一个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灯笼的竹篾架子大体完好,然而糊在外面的白纸,情况最好的也破了个大洞,情况最差的,只剩下半块纸饼;

  灯笼上的字迹,最多只有四分之一完好。很大一部分,折叠在纸饼当中,形成黑白相间的一片;

  至于那些破洞的部分,原来应该有的字迹,就随着破洞,灰飞烟灭去了……

  “唉……我能不能干脆把这些纸饼,打成纸浆,再重新抄成宣纸啊……”

  沈乐郁闷地抱怨着。然而抱怨也是白抱怨,不用问导师他也知道,打成纸浆是万万不可能的:

  修复古代纸张自有规矩,能够展平就展平,能够复位就复位,能够拼接就拼接。想直接打成纸浆再抄成宣纸?

  任何一位导师,听到他这个问题,都能抄起手边的随便什么东西,把他沈乐直接打成纸浆!

  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修不好灯笼,木船的灵性就要下降。

  沈乐只好一手拿着手术刀,另一手拿着小毛刷,小心翼翼,先往灯笼上喷水,润湿浆糊,再把这些纸张、纸饼,从竹篾架子上刮下来。

  里面的竹篾架子,喷一点营养液,让它自行复位,长成圆润饱满的样子,等待糊纸;

  然后,仔细地往纸张上喷水,浸润纸饼,再用菲薄柔韧的竹刀,一点一点把它们剔开……

首节 上一节 424/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1980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