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600节

  沈乐微微一笑,转身就走。猜?

  有什么好猜的?

  他回去问一遍随船出海的学者、海军官兵等等,知道他们这次出航的目的地是哪里,或者,在云鲲发动水脉穿梭之前,最远到达了哪里——

  东西不就是那个地方弄过来的吗?

  小孩子,有时候就需要教育,不能一天到晚惯着!

  【我去了海底!】果然,云鲲立刻吐露了答案,似乎是怕说得稍微晚一点儿,沈乐就不搭理他了:

  【本来是在扫描地形的,但是那儿裂了个口子,对准我们冲过来了……好可怕!好可怕!差点把我烧掉!】

  沈乐的脚步停住了。听云鲲的描述,像是海底火山喷发?

  这种事情,对普通舰船没有影响,对飞机更加没有影响——不像陆地火山,大量喷发,可以让方圆几千公里内的飞机绕行——但是,对潜艇呢?

  估计潜艇会有点扛不住……

  毕竟,海底火山喷发,会造成地形改变,也会造成大量高热海水上涌,形成不一样的水流,掀动潜艇。

  依靠原来的资料,一头冲过去的话,真的可能会出问题的……

  “你和他们说了没有?”沈乐脸色严肃:

  “和这里的人说了没有?通报地点了没有?”

  虽然我们自己家的大黑鱼,不一定会跑那么远……事实上沈乐根本不知道自家大黑鱼跑哪里去了……

  但是,这种资料,应该尽早通报的!

  【没有……我被烧得要死了……】云鲲垂头丧气地耷拉下了船帆。停一停,它忽然提高声音:

  【阿罗!阿画!你去跟他们讲!快告诉他们!】

  行吧……这么长时间,你们都已经给对方起名字了呀……

  沈乐不用回头,就知道罗盘和画卷肯定已经开始投射出光影,告诉那些一起返回的专家们,也告诉军港里的其他人,他们在哪里遇到了火山。

  他沉吟一下,敲敲手边木板:

  “你现在方便让其他人上来吗?让他们把仪器搬回去,解读仪器里面的资料,详细确认航线和位置?”

  可惜船舶没有黑匣子,只能依靠这些仪器了……

  【没问题……但是要当心。】云鲲沉默片刻,沈乐听到头顶上哐的一声闷响,大概是它主动搭好了跳板:

  【我跟他们说,让他们跟着纸人走,纸人不让他们进去的地方,不可以进去!】

  嗯,大概是热量还没吸收完,那些地方还不能进人。沈乐理解地点点头,转身出外,迎着冲上甲板的专家们叮嘱了几句,再返回发动机舱:

  “好吧,咱们继续说。那边裂了个口子,对准你们冲过来的,是什么东西?里面这颗石头吗?你没能摆脱它?”

  【不是石头……不是石头!】云鲲忽然激动起来。沈乐边上,几片木板咔咔作响,像是小家伙在手舞足蹈:

  【裂的不是海底火山!那玩意我见过,老远就能看见,绝对不可能闪不开!那是,那是……】

  它的声音忽然变小了。喀啦啦一片声响,沈乐面前,用石头组成的隔热板,裂开了七八条细细的口子,高温蒸汽蜂拥而出:

  沈乐赶紧施法帮助它。凝聚火球,吸收高温;

  指挥蒸汽凝成水流,飞出船舱;

  吸收土行力量,修补隔热板……

  忙了好大一会儿才太平下来。船坞外面,一群人探头探脑,愁眉苦脸:

  “怎么沈先生忽然又开始抽砖头了……”

  “下次出航,这些隔热砖,当成补给品带着吧?省得一下子炸了都没办法修……”

  “呸呸呸!呸呸呸!”

  “对了,还要再请沈先生做一些隔热砖,实验室里还没找出工业生产的流程……”

  “这效率也太低了!让他们加班!尽量加班!一天不干12个小时,也好意思说自己是做研究的?我以前赶进度的时候,每周工作110小时!”

  “你这也太狠了吧?这是拖个睡袋,直接睡在实验室了啊!”

  “那时候哪有睡袋!”专家理所当然地摇头:

  “都是一卷防潮垫,加一条毯子,实在困得不行了,随便哪里一倒。睡几个小时,赶紧爬起来干活……”

  正在说着,沈乐噔噔蹬蹬,从甲板底下冒了个头出来。还没爬出甲板,已经提高了声音:

  “给我准备原料!我再做一批耐火砖!——对了,能不能帮我找一下防火的符篆和阵图,我尝试刻在耐火砖上面,让它提升一下温度!”

  小小的欢呼声,从专家们、特事局人员们的人群中不断响起。沈乐终于要给耐火砖升级了!

  太好了!

  忽悠他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我们至少可以造个小炉子……

  手搓耐火砖这种事情,沈乐上次已经做得熟极而流,这一次重来,几乎不用动脑子,靠着本能就搓出了一大堆。

  给他打下手、运材料的工作人员,只看见他面前光芒闪耀,一闪就是一拖车,一闪就是一拖车——

  虽然只是那种只能装四桶纯净水的小平板车,但是,比上次一块一块砖搓,效率高太多了啊!

  对了,他还要往上刻防火的符篆和阵图……这有什么不能给的?

  特事局库存的,效果最好的符篆,效果最好的阵图,全部拿过来,任他选择!

  “……怎么还有啊?”沈乐停手,扭头,盯住又拉了一平板车,给他送来材料的科研狗:

  “我感觉我至少做了两卡车耐火砖了!拿来给云鲲砌发动机舱,里面砌一层,周围的房间再砌一层都够了!”

  “啊这……”

  科研狗一边暗骂导师不做人,推他出来顶这个雷,一边赶紧弯下腰去。满脸堆笑,耐心解释:

  “沈先生,是这样的。您不是要往上刻耐火符篆吗?目前我们已经安排了雕刻机和专业人员,开始工作了……”

  所以就是机刻,手刻,精神力刻制,同时进行了。沈乐点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解释:

  “这样,刻好的给我看一眼,能用的话,我立刻拿去给云鲲换上。它弄来的这个东西有点麻烦……再不换耐火砖,恐怕就要出大问题了!”

  “好的!立刻!我催他们赶紧做完!”科研狗吓了一跳,飞奔而出。没多久,三辆叉车鱼贯而来,托着雕刻好的石砖,送到船坞边上:

  “沈先生!沈先生!您看看这些能用吗?”

  沈乐既不用眼睛看,也不上手摸,直接伸手勾了一勾,一股旋风飞出,卷着一块石砖落到水泥地上。

  他微微沉吟,抬手一指,一个小小的火球出现在指尖,由红而橙、由橙而黄、由黄而白……

  最后,飘飘悠悠地晃了出来,落到石砖上,像是水珠沁入泥土一样静静沉落下去。

  “嘶……”

  边上的科研狗看得全身不舒服,忍不住耸了耸肩。沈先生,您这验证方法也太糙了啊!

  你这样招出来的火球,到底多少度,完全没有经过测量,只能依靠火球本身的颜色辨别,完全做不到精确的!

  沈乐似笑非笑地向他瞥了一眼。他当然知道,这样的测试方式,比起稳定可控的高温灼烧,精确度差了许多;

  但是,这样召唤出来的火球,它带有强大的灵力波动——而只有能扛住灵力波动的石砖,才能笼罩住云鲲吞回来的东西,才能解除它的后顾之忧!

  被召唤出的火球沉入石砖,在沈乐的控制下,悄然散开。很快,石砖表面,就冒出了腾腾的热气,开始对外辐射热量。

  沈乐凝神看着,见它上方热气翻滚,已经把后面的船舷扭曲成了曲线。

  但是,石砖一直安安静静的,表面没有变色,没有开裂,也没有粉化。

  他略微沉吟一下,再伸手一勾,一道水柱悄然飞起,落在石砖上。旋转,冲刷,带起大蓬大蓬的蒸汽,把整块石砖遮得严严实实。

  水柱落下,蒸汽散开,石砖还是安静戳在那里,也没有要裂成两半的趋势。

  “看起来可以用。”沈乐满意地点点头,伸手一挥,立刻有一根缆绳飞起,缠住叉车送过来的石砖,吊上甲板。

  然后,一群纸人蜂拥上前,拉过小平板车,把石砖装上车子,推向楼梯入口。

  科研狗“哎哟”了一声,想要帮忙拉车,却被纸人挡在后面,只能满脸担心,伸着脖子看平板车被拽向前方:

  倒不是平板车拽不动石砖,问题是,这几个纸人飘飘荡荡,风一吹哗哗作响,竹制骨骼吱嘎吱嘎的,干这么重的活儿?

  别东西还没送到位,先把它们自己给掰折了!

  沈乐却并不担心,跟在纸人们后面,大步前行。走到楼梯口,一块木板自然而然地升起,在平板车边上支成斜斜的滑道;

  纸人把平板车往下略一倾斜,砖石刷刷地往下滑落,很快,就落入幽深的船舱,去得远了。

  等到沈乐自己要入内的时候,木板又快速往边上一竖,在向下的楼梯旁边,给他殷勤地搭起扶手:

  请,请,慢慢走,千万别摔了……

  沈乐走到发动机舱,整个舱室的温度,已经降到了普通人也能舒服地站在那里。

  整个舱室都在快速蠕动,把新送来的砖石一块块吞进去。

  沈乐定睛望去,那个包裹着金红色球体的石球,正在不停地旋转,吞一块砖石,吐一坨石粉,再吞一块砖石,再吐一坨石粉。

  很快,石球表面,已经裹满了花纹,那些机器刻在表面的符篆,正在不停消失。

  沈乐展开精神力,立刻发现,那些符篆不是被烧掉了,而是深入到砖石内部,层层叠叠,相互勾连……

  很好,给它刻一遍,它就会在耐火砖里面刻更多遍。沈乐放松地缓步走近,伸手拍了拍石球:

  “云鲲,干得漂亮!以后我给你准备一舱房耐火砖,你就能自己打理了,不用我担心了!——来,再说说看,当时是什么情况?”

  旋转的石球甚至都停了一下。沈乐几乎可以想象,一张在石球表面浮现出来,笑嘻嘻的小脸,瞬间呆滞,恐惧瑟缩。

  他耐心地抚摸着石球表面,一点点渗入热流,轻声安慰它:

  “没事了,没事了。来,说说看,当时是什么情况,是什么人打你?”

  看这个金红色球体的样子,应该不是导弹、鱼雷、深水炸弹之类的玩意儿。

  所以,到底是什么?是故意伤害云鲲,还是无意当中的?背后是谁,哪个国家吗?

  【不是海底火山喷发……是……是……是裂了。】石球不安地晃来晃去,像是上面悬挂了一根吊索,正在做钟摆运动。

  神奇的是,哪怕是这样规律摆动,沈乐也能感受到云鲲心里的恐惧:

  【就像……就像我们上次去抓大黑鱼那样……裂了……天裂了……】

  海底的天裂了?

  如果换成一个不了解情况的人,大概会满头雾水:这不是在海底么?怎么会是天裂了?

首节 上一节 600/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1980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