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的是农场,不是动物园 第354节
李教授直接带队,帮忙解说,江图也乐得轻松。
“这就是去年,产量高达一千八的小麦?”曹部长看了眼地里面茁壮成长的麦子,转头看向李教授问。
当时,这个产量传回去的时候,农业部也是震惊的。
全国所有省份都有小麦种植,亩产一般在800斤左右,虽然这几年,亩产过千的也经常出现,甚至某年还出现了一亩亩产过1500斤的。
但是,这种十亩地,平均亩产一千八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
等级也不低。
但是听说是新型的变异品种,还有冰雪省的农大在这边,他们就压下心思,开始观望并等待结果。
大家心里都在期待着,如果成了,他们种花家,在国际上国际上占据的地位,说不定会更加的稳固。
今天,他亲自过来现场一看,是比他在产粮大省看到的,很多小麦都要壮实,要茂密。
甚至,比那些高科技专业种植的试验基地,也是要好很多的。
田里面,曹部长还看到了好多个,他特别眼熟的牛皮纸袋子。
他好笑的看了眼李教授,又看了眼那边的江图,问:“别人家的田,你们都占据用来研究了?”
李教授特别骄傲的看了曹部长一眼,说:“人家孩子,可愿意可配合了。”
“不仅仅是小麦,那边的玉米,南瓜啥的,都是新品种,农大正在研究的。”
“江图那孩子啊,你跟他接触时间长了就知道了,不是个藏私的。对农业的发展也是很看中的。”
曹部长不由得多看了江图几眼问:“他一点别的要求都没提?”
薛教授摆摆手,说:“提啥,就说过,研究出来了,种子分他一点。这算啥要求,本身就是他家田里出产的。”
想他在农博会上买的高产玉米种子,一下把就要上前莓元. 0
那孩子,给了一分地,分文不取,这边还让他和学生们随意研究。
就那土豆种子,不也是随随便便就给了,啥要求也没提。
是种剩下的怎么了,种下的也不影响种子本身的价值啊。
陆教授也帮腔说:“也就是你们要的多,要是要个十几二十斤的,那孩子都不能收你们钱。”
“今年,大田里面的新型南瓜种子,都是他无私提供的。”
他指了指江图家愈发离谱,根本没法让人忽视的南瓜植株,说:“这种巨型南瓜种子,放在国际上,大概100-500莓元一粒,大田那边种了28亩。”
曹部长一愣,问:“真的就白给?”
陆教授摆摆手说:“也不算,结出了南瓜,籽是我们的,南瓜肉他估计还是想要的。”
陆教授没说,就是他家的这几个南瓜,种子估计除了自己留的以外,都愿意给他们研究。
而且,所有做农业的都知道,每一个新品种,最重要的都是种子。
没了种子,南瓜肉才值几个钱。
他们花80一斤的价格买土豆,就是因为它是食物的同时也能被当成种子。
但是,扣除了南瓜子以外的南瓜肉,价值反正在他们这些人眼里,就是个食材。
顶多好吃点。
1.9提到了南瓜,他们就带着曹部长一起往南瓜田那边走。
和正常南瓜几乎一出生果子就和地面亲密接触不同。
江图家的巨型南瓜,就算现在已经有篮球大小了,它还是被茎秆高高举在空中,像个灯笼似的,不和地面有一点接触。
因为这样就可以,在南瓜皮还没有变厚变硬到可以防御虫子的时候,最大程度的保证还幼嫩的南瓜,不受到伤害。
以至于,让他们初期准备的木板沙子啥的,一点也没排上用途。
过几天,南瓜再大一点,要是还不落地。
他们已经做好准备,要在南瓜下面支上防护网,防止每天以肉眼可见速度变大的南瓜,突然某一天,压断了脆嫩的南瓜茎秆。
——
求花花,求订阅,求收藏,求月票,么么哒.
第385章 江图家的新品种
曹部长不是第一次听说巨型南瓜,也不是第一次看见巨型南瓜的植株。
但是叶子长得这么大的,还不按常理出牌的南瓜,他还是第一次见。
的确称得上是新品种。
他想到了陆教授说的话,江图想要把这个南瓜推广开来。
他问:“据我所知,传统巨型南瓜的味道,并不怎么好,或者可以说是相当的不好。所以才没推广开。”
他们种花家的老百姓,除了产量,最关注的就是味道了。
换句话说,味道不好,产量再多也是玩完,除非真的饿到吃不饱饭。
所以,曹部长觉得,他对这个南瓜能不能推广开的质疑,非常合理。
陆教授也接受曹部长的质疑。
他也不知道这个南瓜的味道是怎么样的,但是拿出种子的江图,说得信誓旦旦。
因而,他也选择相信。
这时候,李教授补充了一句,说:“成熟了之后味道我们不知道怎么样,但是嫩的时候,味道还是相当的不错的。”
陆教10授显然也想到了那天的南瓜包子,紧跟着点头。
他还畅想了一番,说:“那倒是。小时候都这么好吃了,长大了应该也不会差吧。滋味挺清甜的。”
曹部长:......你形同就形容呗,吞啥口水啊喂。
老教授的形象呢?不要啦。
陆教授发现自己偷摸咽口水的动作被发现了,于是不好意思的转头去看江图家田里面的南瓜,不去看曹部长,他说:“你想一下,据说成熟以后。一个南瓜的重量至少一吨。”
“一亩地可以种6个,那就是6吨的产量。”
“只要味道不是那么差,种植技术不是那么难。推广会困难吗?”
“而且,这个叶子茎秆也是也已食用的。虽然我们现在为了保证南瓜的营养,没有吃过。”
曹部长深吸一口气,开始非常认真的考虑这件事情。
现在,普通种植的南瓜亩产大概是3000斤,采用特殊种植方法,并保证土壤肥力,上万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甚至,几万斤的情况也有出现。
所有人都知道,饥荒的时候,南瓜也是可以被当成粮食的。
每亩6吨的产量,真的可以傲视现在几乎所有的南瓜,甚至是农作物。
虽然江图家的土豆,一亩地的产量换算一下,大约有8吨,但是,这只是个例。
正常的土豆的产量,还在5000斤左右,也就是3吨不到的样子。
种得特别好的,也就五吨到六吨的样子。
想到这里,他一脸郑重的对陆教授说:“请务必郑重对待。还有今年如果种子有剩余的,能不能匀农业部一点。”
陆教授点头,说:“好说,好说的,等瓜成熟了,看看种子产量。如果多,肯定会分的。”
毕竟,这玩意儿,种起来是真的吃肥。
他们今年,为了种子的质量,选择了小江家的有机肥。
但是,来年他们想看一下化肥能起到的作用。
陆教授没提江图那边,还有一些一代的种子没有被种植。
因为,这个课题,他们冰农大,他陆教授势在必得。
看完了南瓜,他们就去看了玉米。
当然,曹部长也看到了,路上那个插满了‘危险,请勿靠近’牌子的蚕豆田。
他不解的看向李教授他们。
一亩蚕豆有啥危险的?
李教授他们虽然知道原因,但是他们只是摇了摇头。
至于,江图说的,什么蚕豆成熟了发现有生物靠近,它们会本能的主动扔出种子,对靠近的生物发起攻击啥的,他们是一句话也不信的。
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为了繁衍,在种子成熟的时候,会通过各种的手段,把种子传播出去。
像是苍耳,会粘在生物耳朵皮毛上。
像是凤仙花,种夹会爆开,把种子弹射出去。
像是蒲公英,会借助风的力量,等等。
但是,这种会主动发起攻击的植物,还打人贼疼啥的,这是现实世界,又不是游戏!
他们是一点也不信的。
至于为啥是去看玉米,只因为,那三亩地的玉米,实在是太扎眼了。
长得简直比旁边的普通玉米高出一倍不止,茎秆也粗的不可思议。
就算田垄之间的间距宽达一米,依旧没有任何作用,整个玉米田看起来还是那么拥挤。
不仅如此,将近半亩的玉米,都被套上了熟悉的牛皮纸袋子,一看就知道是为了来年留种做准备的。
“这,又是新品种的玉米?”曹部长上前查看了一下,问:“它长得这么高,真的没问题吗?”
在他的认知里,玉米的茎秆长得太高,是会影响到结棒的。
就像是某些树,外表长得好看,但是里面其实是空心的,是一个意思。
一株植物,能吸收的营养是定量的,供给茎秆就不能供给种子了。
薛教授摇摇头,说:“目前看来没啥问题,都是正常生长。而且,也不是没有优点。它的茎秆足够粗壮而且很坚硬。”
“所以,除非遇到十级以上,能把行道树连根拔起的的台风天气,否则它真的很难倒伏,也很难折断。”
上一篇:都重生了就别结婚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