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10节
期间还传出过一个趣闻,说是临走的时候礼宾部门送给田中两箱共48瓶茅台酒。
消息传出后,茅台在小日子市场上的售价一下子涨了三四倍。
对这次跟小日子的声明里,以前孙志伟不理解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放弃赔偿这一条。
这可不是小数目,当时理论上的赔偿数额是几千亿,真要是拿到手,那是能起到大作用的。
如今身在这个时代,他大概猜到了上面的想法。
主要是这个仇恨实在太深,民间几乎不能理解,上层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如果非要这个赔偿,那这个结实际上不是解开了,而是加深了。
真实的情况是,就算我们想要这个钱,其实也不可能拿到。小日子国内过不了关,他们主子也不允许。
所以,所谓的拿到几千亿赔偿,其实是个伪命题,在现在这个时候也根本实现不了。
如此情况下,把这一条加进去,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紧张关系,还能在未来得到其他的利益。
比如,几年后开始的长达38年的《政府开发援助(ODA)》。
38年间,咱们累计获得了小日子3.32万亿日元的贷款,2015亿日元的无偿援助和2248亿日元技术援助。
虽然,大部分是贷款,但对缓解当时国内急剧匮乏的外汇来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第189章 不去行不行
到了9月中旬,科教组印发了《关于向法国派遣学习法语进修生的通知》,上面决定派遣20人前往法国进修法语。
两个多月后的12月4日,出行国家又多出一个英国,又印发《关于向英国派遣英语进修教师的通知》,上面决定向英国派遣16名英语进修生。
实际上,这两份通知都没有下发,直接在上面就消化了。
36个名额作为第一批试水,谁都担心出问题,于是,干脆直接派一批年轻人过去。
于是,这第一批留学生就成了少年班,他们大部分都是中学生,一共在外面学习了6年才回国。
这批人在年底前的成功出行,让国内对外派留学的计划都有了信心。
于是,1月2日科教组向少数几个高级部门下发了《关于今年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事》。
这次是计划在4月份派150人赴英留学,其中学英语的90人,学理科、工科和医科的60人。
留学名额被层层下派,其中理工类分配为,科学院15人,防委3人,京城16人,黄埔 12人,津门4人,卫委10人。
英语进修名额的分散的就更广了,但是实际上能选上的人很少。
因为要求年龄在38岁以下,但这个年龄段的人读大学的时候,大学里都不教英语了。
孙志伟收到通知后,也只是看个热闹,他记得这批人其实也没去多久,就被召回了。大概也就一年多两年的样子。
今年的春节很早,就在2月3号,虽然春节已经不放假了,但是亲朋还是要走一走。
1月28号,孙志伟到老于园长家里提前拜年,正好碰到也过来拜年的王园长。
于是,这个并不特殊的日子里,北海的三个园长再次相聚。
老于园长对他们两人的到来十分高兴,还请他们喝,她刚从防科委领导嘴里抢来的碧螺春。
三人聊着以前幼儿园的趣事,说着说着于园长突然问孙志伟道:
“志伟,我记得你是55年毕业的吧。”
“是啊,老园长,您记性真不错。”
“你们那时候是不是还学的是英语。”
“对啊,我是最后一届,等我毕业了,后面就改学俄语了。”
于园长听了先是若有所思,然后就岔开了话题。
孙志伟和王园长在于园长家里蹭了一顿饭才回家。
等过完年,2月5号,孙志伟正安排学校的教职员工轮流放假呢,上面一个电话打了过来,让他马上去办公大厅报道。
他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只能赶紧过去。红色的电话机打过来的呢,他哪里敢怠慢。
等到了那边,他发现来的不止他一个,他才放心下来。虽然在这里不方便互相交流,但看其他人的高兴的表情,应该是有好事发生。
没一会,里面就开始喊人,一个个的喊,一个个的进去,一直没人出来。
里面的房间就跟一个怪兽似的,不停的把人囫囵吞进去,连个渣渣都不吐出来。
半天后,终于轮到他了。
等他忐忑的推门进了房间门,才发现房间里面还有一扇门通向外面,刚才谈话完毕的人,应该都是从里面这扇门出去了。
他放下心中的臆想,在中间的椅子上正襟危坐,等待问话。
对面长桌子后面坐的4个人,正在轮流翻看一份厚厚的文件。
孙志伟忍不住开了空间探查了过去,结果发现那居然是自己的挡案。
过了一会,四人看的差不多了,中间的那位年纪较大的同志才询问道:“孙志伟同志,上面准备派你去英国进修英语。”
这一句话,就让孙志伟愣在原地,随后他就反应过来。
然后立即回绝道:“我不去。我是社会ZY的根苗,跑去腐朽的资本ZY国家干什么?”
这句话说的斩钉截铁,立场坚定,搞的对面4位不知道怎么回话。
“咳咳,孙志伟同志,你有这个警惕心是很好的,但是现在咱们已经跟英吉利建交了,该在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还是要打。”
“哦,上面是要往英吉利派卧底么?那我报名,我不怕牺牲,虽然好多年没用了,但我在校的时候英语还可以。”
孙志伟有点激动的站了起来。
“咳咳,孙志伟同志,你先坐下,不要那么激动。”
“没那么夸张,咱们这次是选派留英学生进行英语深造,不是出去打仗。”
“哦,那我不合适,我要是走了,幼儿园就要乱套。”
“这你不用管,我就问你本人的意思,去不去?”
“我能问一下,是谁向上面推荐的我么?”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中间年纪较大的那位才说道:“是你们老于园长推荐的你。我们也觉得无论是出身、立场还是能力,你都很合适。”
孙志伟心中暗暗骂娘:好你个老于,搞背刺啊。老子这六七年这把幼儿园经营的跟铁桶似的,我容易么我。
我这一调走,以后怕是回不来了,再遇到点风浪,让老子往哪里躲?
“请问,需要立即答复么?”
“最好是能现在就确定你的意向。”
“原则上我遵从上级的任何指派,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去都没有问题。”
“只是我做事情希望能善始善终,现有的工作我不能随便丢下。希望上级能尽快指派一位负责任的人来接替我,并给我足够的交接时间。”
“这你放心,上面肯定会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毕竟北海也不是个普通单位,你的功绩上面是看的到的。”
“那我没问题了。”
“好,谢谢孙志伟同志的配合,那今天就到这里,你回去等待消息吧。”
孙志伟起身敬礼,然后从另一个门走了出去。
出了办公大厅后,孙志伟一肚子怒火,骑着车就直奔老于园长家。
等到了于园长家门口他才想起来,今天不是周末,老于园长还没下班,他只能把车停在路边等待着。
一个人在马路边呆着,他才终于冷静了下来。
老于园长应该不会害自己,幼儿园也是她开创的事业,如今自己经营的很好,她不会那么不智,让个外人来祸祸了自己起家的事业。
第190章 交接
因此,对于幼儿园,老于园长肯定会有妥善的安排,而且他敢肯定,接替的人选不会引起自己的反感。
所以,自己过去质问老园长,根本就没有必要,反而显得自己不够成熟稳重。
想清楚之后,他也没在马路上耽搁,直接骑车回了幼儿园。
他感觉这次选拔留学生,自己怕是真要离开幼儿园了。
自己的条件摆在那里,如果没人推荐,或许还能侥幸躲过去。
可一旦入了上面的眼,再跟其他人一对比,自己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选不中才奇怪呢。
既然要走,那么幼儿园这边就要安排好了,童佳佳还在园里呢。
于是,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童佳佳逐渐接手老姨的工作,老姨主要负责把关。
月底的时候,童佳佳被任命为后勤科的副主任。
她的级别本就已经达到副科,这个任命也只是内部任命,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但从此之后,她就要离开教学岗,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后勤管理上面了。
私下里,孙志伟让童佳佳正式拜了老姨为师傅,有着老姨的言传身教,相信她会进步很快。
老姨年龄也大了,以后的养老不可能真的就不管了。老年人养老需要的可不仅仅是钱物的问题,更多的是陪伴。
他让童佳佳拜师,既是希望童佳佳能够顺利接掌后勤科,也是希望她能够跟老姨建立起正式的名分,方便以后长期照顾。
解放才20来年,老一辈人可都还在呢,尊师的传统依然深深的印刻在人们的心里。
按老姨的年龄,早就该离休了,但她自己一直不同意。
孙志伟也知道,她又没个子女,一旦连工作都不做了,很可能会很快的衰老下去。
所以,也不强制她离休。只是从今年起,老姨挂着后勤主任的头衔,具体工作让童佳佳这个副主任来做。
3月1号上午,孙志伟意外的在办公室迎来了老王园长。
“王园长,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快过来坐。”
王园长今天是带着气来的,看到他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我倒是不想来啊,在家里多舒服啊,好几个孙子孙女等我去玩。”
“你们倒好,去什么英国,还把我这把老骨头拉出来晒一晒。”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