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13节
服装只带两套需要伪装的时候穿的衣服和皮鞋,如果不够,就在当地获取。
武器带上几把大黑星和一些炸药包,一个对单一个对多,如果需要更多的武器,他也会在当地获得。
然后就是急救箱带两个,杂物看着带一些手电,防毒面具,口罩,雨衣,胶鞋等等。
最后就是可能会用来作为礼物的火腿,白酒,烟和咖啡豆。
至于钱,他身上只有早年缴获的5000美元和大小黄鱼,这些他一直都是随身带着的,倒不用再整理,依然随身带在空间中。
他在家里歇了两天,最后一天才去各个亲朋好友家告别。
7月25号,孙志伟带着童佳佳给他准备的一些,内衣、袜子、白衬衫等私人衣物回到学校。
26号正式出发。因为这时候,我国还没有任何飞往欧洲的航线,他们一行五人只得搭乘巴国航空公司的航班,经停卡拉奇、开罗、罗马飞往伦敦。
中午吃过午饭他们就乘专车前往机场,他们5人身着统一的西装,拎着自己的行李箱,在机场等待上机。
这时,科教组管外事的同志把他们喊到一边,给他们发了两张1英镑的纸币。
第194章 万里赴英
“这个钱你们拿好,这是给你们在路上应急用的,孙志伟同志,你的英语最好,就由你负责保管。”
“这钱你们千万不要随便就用掉了,因为路上有些机场上厕所需要给钱的,那时候才是你们用它的时候。”
因为在国内个人是无法兑换外币的,于是,这两英镑就成为他们5个人在整个旅途中应对各种风险开支的唯一支付手段。
飞机直到傍晚才出发,深夜才飞抵卡拉奇。
到了卡拉奇机场后,因为飞往开罗的班机明天才出发,巴航的工作人员就安排他们在机场旅馆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工作人员带他们去机场餐厅吃早餐。
这个餐厅很大,因为餐费是包含在机票费用里的,他们五个人都很自然的安心用餐。
餐厅里面有很多人,各国的外国人都有,他们旁边的一桌还有几位国内在当地使馆的武官。
孙志伟就主动跟他们攀谈起来,得知他们是去英国的留学生,武官们很热情的跟他们聊了起来。
中途,孙志伟有意无意的提起,上机前外事的同志还给他们5个人发了2英镑上厕所。
“呵呵,这可是我们五个人身上所有的钱了。看路上用不用的上,如果没用上,到时候我要把它们装裱起来带回去做纪念。”
一个姓陈的武官听到孙志伟的话十分诧异,然后赶紧对他们说:“这里用餐过后是要付小费的。”
“啊?这”
孙志伟5人听了都皱紧了眉头,这可怎么办,这要是赖着不给,不是影响国家形象么?
孙志伟立即对刚才说话的陈武官道:“陈同志,我是北海幼儿园的孙志伟,能不能从你们手里换几块钱用来付小费,我带了国内的钱。”
武官们哪里会要他的钱,立即说道:“不用不用,这个小费我们帮你们出了,都是出门在外的家里人,不用那么见外。”
五人赶紧向对方表示感谢,等吃完饭孙志伟借上厕所的机会,从行李箱中取出一瓶茅台。
“相逢就是有缘,咱们得了你们的帮助,也没什么好表示的,正好我带了一瓶茅台,就送给你们当礼物吧。”
“那怎么行,这不能收。”武官们虽然都馋酒,但这酒他们可不好收。
他们就帮助了几人一个小忙,还收人家一瓶酒,回去了怕要挨骂。
“我这可不是卖酒,只是一件表示感谢的礼物而已。咱们打了这回交道,以后就是朋友了,我送朋友一瓶酒怎么了。”
孙志伟不容他们反驳,硬把酒瓶塞进陈武官的怀里。陈武官还要挣扎,却被孙志伟的手牢牢的压住不能动弹分毫。
这时候,广播里登机的提示响起,孙志伟五人立即对几个武官告别:“我们就要登机了,感谢你们的帮助,等回京了我们一起再喝一杯。”
几人拎起行李出了餐厅走向登机口,背后的武官们目送他们离开。
等他们走远了,陈武官才看向了怀里的酒瓶。
“哎呀。”
“怎么了?”
“这,这是20年陈的茅台啊!”
“嚯,那我们不是有口福了么?”
“哥几个,这个汇报不汇报?”
“汇报个P啊,汇报了还有我们什么事,回去咱们就给他造了。”
不提几个武官喜滋滋的带着茅台回家去,孙志伟他们上了开罗的航班。
卡拉奇到开罗只有2700公里,比从国内到卡拉奇的航程短了一半。
飞机在开罗短暂停留加油,他们都没有下机,而是直接等待加油完毕后直飞罗马。
等到了罗马已经是晚上,这次不用等明天了,可以直接转机。
转机的时候,他们经过了一次简单的安检流程,对于突然出现的安检,其他几人都紧张了起来,就怕出什么意外。
孙志伟注意到同他们一起安检的人有很多,就出声安抚他们。
“没事,我看到这些人都要安检,这不是针对我们的,我们按对方要求做就行了。”
听到他的话,其他几人才安静下来。
在安检排队的时候,孙志伟从别人的抱怨中听到,因为经常有人带武器上飞机,机场不得不增加了一道安检流程。
他把听到的消息转告给其他几人,他们才从紧张中放松下来。
孙志伟却比刚才紧张了些,因为经常有人带枪上飞机,那就表示机场里面有人带着武器。
他立即提高了警惕,把空间也放了出来,开始扫描附近每个人的身上和行李,同时注意所有人的动作和表情。
经过他的检查,他发现附近的人都很安全,这时正好轮到他们,孙志伟让几人先上,他垫后。
检查并不严格,就是打开下行李箱,又用金属探测器对着照了一下。
等他们几人检查完毕,正在整理行李箱的时候,孙志伟发现后面排队的队伍中挤进来几个壮汉。
那几个人看着就不好惹,孙志伟马上警惕的将空间笼罩过去,立即就发现了他们身上和箱子里的武器。
不得了,孙志伟赶紧小声的催促其他几人道:“快点,赶紧走,后面不对劲。”
因为孙志伟英语最好,对外交流都是他负责,几人现在已经隐隐以他为首。
此时听到他的小声警告,他们也不细细整理箱子了,只把散乱的衣服囫囵一卷,压住箱子就关上了开关。
然后5人拎起行李箱,就快速离开了安检口,走向登机口。
等他们走了一截,后面已经隐隐传来喧闹的声音,几人的步伐更快了。
就在他们疾步离开的时候,后面传来了一声枪响,几人不由自主的低头躬身,快步跑动了起来。
等他们拐过几个弯来到指定的登机口时,看到不停的有持枪的安保向安检口冲过去。
几人紧张的看向安检口,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沈恂是个戴眼镜的书生,他看到眼前的情况十分诧异:“这罗马的治安这么差的么?机场里都有人敢开枪。”
其他人都没法回答他的问题,孙志伟虽然从历史上知道这里的情况,但现在也可不能回答他。
第195章 寄宿
几分钟后,他们在候机厅听到了远处传来一阵枪声,然后一切重新归于平静。
之后十几分钟,陆陆续续有安保人员慢慢的从安检口回到候机厅。
孙志伟猜测,应该是机场的安保解决了麻烦,不然,这些回来的安保人员的步伐不会那么轻松。
他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转告给几人,几人立即看向那些安保人员。
果然,他们也发现那些安保一个个神情轻松,还有互相交谈说笑的,也都放心下来。
因为刚才的紧张,几人都有点尿急,就互相询问要不要上厕所。
孙志伟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发现还有时间,就同他们一起去了厕所。这里的厕所还真是收费的,孙志伟让他们先进,自己在最后给钱。
2英镑的其中一张被他支付出去,又找回了几张零钱。
之后再也没有意外发生,当天下午他们安全的抵达了伦敦。
在伦敦机场,前来迎接他们的是使馆文化参赞处官员。
他们一行被迎进使馆临时住下,之后,他们就要一分为二。
孙志伟是参加的是语言类专业的学习,他将直接前往剑桥镇,在剑桥大学语言学专业深造。
沈恂四人都是理工类专业,因为已经有了大学基础,本来可以直接进入大学的实验室。
但是他们的语言短板,可不是国内短短两个月的突击培训能弥补的。
所以,使馆这边已经给他们找了一所语言学校补习英语,地点就在伦敦东北方向80公里的古城科尔切斯特(Colchest)。
剑桥镇位于伦敦东部,到伦敦中心有七八十公里,跟从古城科尔切斯特距离伦敦的距离差不多。
反而是剑桥与科尔切斯特之间的距离只有60公里,还更近一些。
但这两个地方距离伦敦都不适合天天来往,他们开始学习后就不能每天回到使馆。
于是,前往科尔切斯特的四人被分成两组,安排在了两个当地人的家中居住生活。
孙志伟则被安排在一位剑桥职工的家中,也是吃住都在别人家里。
这个时候,包括使馆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人都被要求双人同行,也就是说,只要出门,就要最少两个人一起。
但他们开始学业后肯定无法满足这个要求了,孙志伟还好,后面还有不少学语言的要过来,也就初期一个人。
理工那边的人全都不在一个学校也不在一个工作地点,想要双人同行都不可能。
他们就成了伦敦这边最特殊的无需遵守双人同行原则的人。当然,前几个月,孙志伟也能享受这个待遇,直到新同学的到来。
在出发去学校之前,使馆给他们开了个会,着重讲到了纪律问题。
重点有几条,一是有关生活费的详细的规定。
每日的餐费是66便士(1英镑=100便士),早饭16便士,午餐和晚餐合计50便士,每天必须记账,回国时要上交账本。
住宿费可以在生活费里实报实销,交通费只能报销居住地至工作单位的两站之间的地铁月票。
他们每月可以支配的零用钱是6.3英镑,这个钱在当地大约可以买到一条烟。当然,伦敦的烟比较贵。
事实上,按照双方约定,留学生在伦敦的花费由英国负责,这些钱都是由伦敦文化教育协会按月寄到他们的银行账户的,每月有84英镑。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