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7节

  半路上他问小战士,知不知道附近的煤厂在哪里,结果小战士也不知道。不过,他提了一句,食堂可能知道。

  孙志伟一听也对,食堂每天开火,肯定知道哪里卖煤,他准备晚上吃饭的时候就去问问。

  等他们慢悠悠的回到安全大院门口,刚好碰到急匆匆跑过来接货的老张。

  等他付了车费给板儿爷,才看到在旁边看热闹的孙志伟三人。

  老张没好气的瞪了他们一眼:“又买了什么?这么一大堆。”

  “啊,这是明天要送给幼儿园的礼物。”孙志伟回答道。

  “那可是北海幼儿园,他们什么都不缺。”

  “知道啊,所以说是礼物不是援助。这些是给孩子们的礼物。”

  “行吧,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好。”

  “后天去幼儿园报到的小孩子有二十几个,早上8点一起出发,由卡车送过去,不要让囡囡迟到。”

  “知道了。”几百个玩具不算太重,但也有几大包,门口的罗排长叫了两个战士帮忙把东西都搬到了家中。

  回到住所,孙志伟看着满屋子的东西,有点无力的叹了口气,然后转头对老张和囡囡说:“先吃饭,吃完了回来一起收拾”。

  囡囡本来还有点为难的样子,这下立即高兴起来,喊着:“吃饭!吃饭!”

  接着就抓起桌子上的饭盒,带头向食堂跑去。

  “你慢点,知道食堂在哪里么?”

  “知道,我问过小战士哥哥了。”

  一眨眼,小人儿东拐西拐就不见了踪影。孙志伟倒是不急,在大院里面怎么都丢不了,小家伙聪明着呢,只要不出大院大门就没什么危险的。

  他跟老张慢慢走着,也就3分钟就到了临时食堂,现在这个点吃饭的人还不多,大部分都是工作人员的家属。

  很多小孩子也在自己打饭,这里有一个专门的孩子打饭窗口,排队的都是小孩子,孙志伟已经在小孩子的队伍里找到了囡囡的身影。

第29章 安家

  正式的供应标准还没有定下来,现在大家都是统一吃饭,不要钱也不要票,生活用品直接在后勤处领取,也没人多领,都是按需领取。

  现在条件艰苦,物资也不足,想要好东西也没有,大家都先凑合着。至于津贴,还是有的,但是约等于没有。

  现在的津贴标准是这样的,以银元计算,战士每月0.5元,连长0.6元,团长0.8元,在大城市如果没有供应,光靠津贴,那大家都活不下去。

  还好,大家都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什么苦没吃过,现在有定时供应,已经很不错了。

  听说南方还在战斗,大部队已经过江。眼看全国胜利在望,北平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大后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今天的晚饭还是比较丰盛,主食方面,大人是二合面窝窝头管够,小孩子有小米粥,菜有炒白菜、萝卜丝,一人还有一小块鱼肉,咸菜充足。

  大厨师傅的手艺很不错,没什么油水也能把菜炒的比较好吃,特别是那咸菜,腌的很入味,没有十几年的手艺经验是不会这么好吃的。

  “后勤干的不错,找了个好厨子”,老张虽然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吃饭了,还是忍不住要夸奖厨子。

  同样简陋的食材,能把菜做的这么好吃,这是真本事。

  享受完今天的晚餐,苦逼三人组开始回家整理物品,不然,今晚家里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

  把炉子放在门外,厨具和餐具放在门口的小桌上,大小盆子堆叠在一起,新衣服叠好放进衣柜。

  等所有东西都放好,他们已经出了一身汗,孙志伟让老张去水房打热水。

  他们需要好好洗一洗,7月了,天气很热,今天新买的澡盆和洗澡桶都可以用上。

  孙志伟先用矮澡盆给囡囡洗了澡,把小家伙哄上小床,然后自己也简单洗洗就去睡觉了。

  留下老张一个人,用大浴桶装满热水,舒舒服服泡了个热水澡,洗去一天的疲惫。

  下午接货的时候他还抱怨这东西没什么用,又重又占地方,如今他什么也不说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孙志伟就起床了,他要去跑步,这边大院比香山上的家属区大一些,绕一圈顶两圈。

  从西边围墙跑过时,他隐约听到墙后面有人在说英语,他仔细回想这一片的建筑群落信息,确定旁边是腐国的办事处。

  不过,他们也呆不了多久了,新区正在建设,很快他们都要搬走。

  搬走也好,这一片以前叫东交民巷,想要去除历史的印记,最好的办法就是连根拔起。

  一圈下来,他已经搞清楚这里的情况,目前只有几栋原本的工人宿舍楼和几间平房,可用建筑很少。

  为了把分散在全城的办公地点集合过来,正有好几栋办公楼正在修建,听说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大礼堂和一个超大的食堂。

  连跑了5圈后,他就拿了饭盒去食堂打了早饭回来,再把赖床的小家伙闹醒。

  洗漱之后吃了早饭就没事了。

  今天放假,孙志伟原本没有什么安排,囡囡却把勺子一丢,拿了毛兔子和一本绘本就要出门。

  “哎哎,你去哪儿啊?”孙志伟赶紧给她拦住,小家伙刚来就想到处乱跑。

  “我昨天跟隔壁的小姐姐约好了一起看书,哥哥再见。”说完就蹭蹭的跑没影子了。

  孙志伟不解的问老张:“小家伙什么时候认识的朋友啊,我怎么不知道。”

  “我哪知道啊,恩,估计是昨天晚饭排队的时候吧。”

  “这就说的通了,真不错,说明囡囡正在融入这里的生活。”孙志伟很满意囡囡现在的状态。

  “那么你呢?在香山那边就不见你跟同龄人一起玩,学校也没见你带同学回来。”

  沉默了一会,孙志伟才说道:“张叔,我长大了,而且,也没时间玩耍。”

  老张很想说,‘你这孩子心思太重’,但是又说不出口,只能叹息一声,在他肩膀上拍了拍。

  “对了张叔,昨天在东安市场遇到一伙佛爷,当时开了枪,他们已经被管理大队三中队一锅端了。”在外面遇到了事,还是要汇报一下。

  “你们没伤着吧?”老张知道他们没事,还是忍不住上下打量了他一会。

  “没有,而且我发现,囡囡现在也不怕枪声了。”这是个好消息。

  “行,我知道了,这个我会处理。我去上班了,今天你自己安排。”

  “叔,我们刚搬过来,要不要请同事们暖房?”

  “什么?乱什么?”

  “暖房,温锅,温居,湖南那边乔迁新居不请客么?”

  “哦哦,你说这个啊,我们老家那边搬家前要祭祖,搬家后放生鲤鱼,请客的倒不多。”

  “那也行,就按老家的习俗,我去找鲤鱼,下午抽时间去放生。”说完就要出发。

  “哎哎,你去哪儿找鲤鱼啊?”

  “那你就甭管了,下午能抽出来时间么?我们去北海放生。”

  “等会,北海公园现在一片荒芜,杂草丛生,不是个好去处。听说上面拨款正在维修,现在去那边怎么放生?”

  孙志伟无奈的看了他一眼道:“叔,北海那么大,放个生,随便找个水边就成,而且北海不行不是还有前海么。”

  “哦,那成,那我下午请个假。”对于能办个家乡风俗的放生仪式,老张还是很有兴趣。

  两人说定了下午放生的事,老张就去上班了。孙志伟想了想,先进屋取了半袋昨天买的糖果才出门。

  出门没多远就看到一个大榕树的树荫下摆了几张凉席,几个娃娃就在凉席上玩耍,囡囡也在里面,正跟一个大点点的小女孩并排趴着看书。

  孙志伟就走过去喊了一声:“囡囡。”

  “哥。”囡囡抬头看到他,也没起来,就挥了挥手,又继续看书去了。

  孙志伟走到她们面前,旁边的小姑娘也礼貌的喊了一声“哥哥好”。

  看到这么礼貌的孩子,他自然要给奖励,于是,拿出糖果袋子,给两个孩子一人分了一把糖果。

第30章 人情世故

  旁边的孩子,羡慕的看过来,却没有上前讨要,孙志伟自然不会看着他们流口水。

  他将剩余的糖果递给了囡囡旁边,看起来最大的女孩子,然后问她:“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啊?”

  “哥哥,我叫路海棠。”

  “海棠你好,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把这个袋子里的糖果平均分给这里的所有小朋友,能不能办到?”

  “保证完成任务。”嘿,现在的孩子就吃这一套。

  半包水果糖大概有半斤,也就是三四十颗,刚才给了两个孩子一人一小把,就出去了小半,剩余的至少还有20颗。

  在场的娃娃还有五个,一人可以分到4、5颗的样子。

  “这可不容易哦,如果出现多出几颗或者少了几颗不够,那可怎么办呢?你要好好想想了。”

  然后就介绍囡囡道:“囡囡是我妹妹,你们要好好相处哦。”

  “我知道了,谢谢哥哥。”

  “哥,你放心,我们关系可好了。”

  “那行,你们玩,哥哥上午要出门,中午如果赶不及回来,你就自己在屋里拿了饭盒去打饭,行不行?”

  “没问题,我昨天会打饭了。”囡囡把小胸脯拍的砰砰响。

  海棠也在一边道:“孙大哥,你去忙你的,中午,我带囡囡去食堂打饭。”

  “好,那就谢谢你了,囡囡我走了。”

  “哥哥再见。”

  孙志伟把囡囡交待好了就转身去了食堂,他要去借木桶和捞网。

  捞网有点像扑蝴蝶的捕虫网,就是把布袋改成大孔的网兜,厨房里一般都会有。

  到了厨房,找到大师傅老于,说了借木桶和捞网的事。于师傅问了他是哪家的,最后还是借了两个木桶给他。

  孙志伟可不是真的小孩子,人家借你东西是人情,万一你弄丢弄坏了,人家也要担责任的。

  所以,他趁别人没注意,掏了一把糖果,偷偷塞在大师傅的口袋里,嘴里说着:“谢谢您了,这个给您孙子甜个嘴。”

  然后也没等老师傅回应,抓起木桶和捞网就溜了。

  老师傅不知道他在口袋里放了什么,赶紧低头查看,嚯,是糖果,这个孙子肯定喜欢。

  那拒绝的话就没说出口,再一抬头,孙志伟人影子都没了。这下子不用纠结了,于师傅嘴里喊了声“小兔崽子”,脸上却挂起了笑容。

首节 上一节 17/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