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22节
还有就是,要烧的好吃,还是要大料的,香料可贵的很,上次是大师傅自己出的调料,不可能无限量供应给食堂。
这些问题只要一摆出来,岭岛肯定要打退堂鼓,最好的结果也是间隔着少量供应几次,比如,一个月加餐一次?
而且,孙志伟还是个学生,物资缺乏其实是个大问题,并不是靠他一个人能解决的。
问题要怎么解决?无非是对外采购呗,找谁采购,谁负责去跑?
等岭岛们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再把大祥舅甥两人抛出来,这稳定的工作不就来了么。
后世八大员之一的‘采购员’即将提前诞生,这份工作可以不坐班,只看成果,还不把两人给乐坏了呀。
这样大祥在自己需要的时候,也可以随时外出办事。嘿嘿,他为自己的聪明才智点了6个赞。
孙志伟跟三人认识后,就在门口开始闲聊,幼儿园大门口逐渐过来很多人。
这里面有个别是家长亲自来接的,大部分是保姆或者勤务兵过来接,还有别的一些单位的几辆卡车,他们都是一些大院集体派车来接孩子的。
时间很快过去,5点刚过,幼儿园大门就打开了,几个老战士全副武装从中走出,领队看到外面围着这么多人,眉头微皱。
他转身对几个战士吩咐了什么,然后就见到几个来战士先来到停在旁边的几辆卡车边。
老战士们一一询问了卡车归属的单位,查看了他们的证件,然后才回到大门口汇报。
这时,园内的娃娃们已经排队在向外走,每个队前后都有老师带领。
警卫领队赶紧跑过去,对带队老师说了一下情况。因为是第一次开园,第一次接孩子,流程还不流畅,随时都在变化。
这次就是警卫那边提出的改动,让集体接送的单位先走,不然门口人太多了,不利于保卫工作。
几个老师快速分析情况,然后现场决定按警卫的提议行动。
娃娃们在幼儿园呆了一周,老师们对娃娃已经很熟悉,虽然不知道娃娃们家里的情况,但是他们属于哪个部门还是知道。
此时就由老师将归属于同一个部门的孩子集中到一起,重新整队,再由老师和警卫一同带领,开始出门登车。
很快,站在卡车旁的孙志伟,也看到了队伍里的囡囡,瞧她那兴奋劲,一点没有不开心的样子,他就松了一口气,但又有点小小的失落。
安全大院的娃娃队伍,被一个老师和一个警卫带到卡车边。
他们现场跟卡车的警卫交接,有多少个孩子,几男几女,对上之后,双方敬礼,然后就准备安排孩子们上车。
这时,孙志伟插话道:“咱们以后可以弄一个交接本子,双方约定好交接人。把孩子们的名字都写上,交接时对上一个就勾一个,最后签字确认,这样才不容易出错。”
带队的老师心中一动,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也便于他们幼儿园的管理,老警卫也觉得,这个办法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隐患,但他没说话,沟通都交给老师。
老师高兴的对孙志伟说:“这位小同志说的很有道理,下次我们准备一下,试试这个办法,谢谢你的提议。”
“不客气。”
孙志伟刚谦虚了一句,就听到队伍里囡囡发出兴奋的声音:“哥,哥,我在这儿。”
他转头看向娃娃的队伍,就在队伍中间,一个小小的身影在那里蹦跶,头发两边两个小辫子一甩一甩的特别可爱。
大家说完话就开始帮助娃娃们登车,等孙志伟抱起囡囡的时候,小丫头还偷偷给他嘴里塞了一颗糖果,很甜很甜。
他假装成老虎,一口咬住囡囡的小指头,吓的丫头一缩,然后就咯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两人逗笑间,十几个娃娃已经全部上车,在娃娃们集体跟老师的告别声中,卡车缓缓开动起来。
路上,娃娃中间有几个积极分子开始组织大家唱歌,快乐的歌声在车厢内回荡,挥洒一路。
孙志伟看到囡囡似乎跃跃欲试,有点羡慕那几个大孩子,但又克制住了,没有出头,心中十分高兴。
这说明他以前的各种叮嘱没有白费,咱们只当一个人民群众就好了,不用争当积极分子,积极分子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现在讲究D员带头模范作用,讲究吃苦在前,积极分子和劳动模范这些荣誉一旦戴在头上,那可就生活在聚光灯下了。
他又不是没条件,他想在规则范围内,给囡囡尽量好的生活,而不是因为要争先进刻意吃苦。
他也知道他现在这种思想,在现在这个时代是落后的。
但是他只求平安喜乐,不求波澜壮阔,上一辈的牺牲不就是为了给后代更好的生活么。
让囡囡幸福的生活到21世纪,才是最重要的。
等卡车停到大院停车场,一群小家伙们下了车,立即就跟放了风的麻雀一样,嗡的一下就散开了。
小丫头也想跟着跑,最后还是被孙志伟一把给拽住。
“你这丫头,人家是跑回去找家长,我就站在这里,你准备往哪儿跑。”孙志伟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
丫头尴尬的嘿嘿了几声,然后又高兴了起来。两人牵着手,丫头一蹦一跳的走在前面,拉着他往家里走去。
刚一到家,丫头就冲进里屋,把自己小床上的兔子抱起,又在书堆里抓了两本绘本,然后转身跑了出去。
“玩一会就回来吃饭,今天在家里吃。”孙志伟见了在后面喊了一句。
“知道啦,知道啦。”丫头回答的声音传来时,已经在老远的地方了。
他也没再管,人只要在院子里就不怕丢。
趁现在没人,他从戒指里拿出刚才买的卤菜,把舌头、心肺和豆筋各装了一盘放在外屋桌上,盘子上又用碗盖住防止苍蝇。
然后他就提着一个小锅和一个篮子出了门,食堂现在应该已经开了,他要去打一小锅汤和一篮子二合面馒头回来,等会老张回来就能开吃了。
第39章 家宴
来到食堂的时候,食堂果然已经开了,菜虽然不好,但是主食能管饱。
孙志伟就打了10个馒头、一个白菜和一锅汤,然后要了一份咸菜。
里面的大师傅看到他后就过来跟他打招呼。
“志伟,有人过来跟我说明天还吃鱼?”
大师傅姓庄,以前是丰泽园的师傅,年初那边关了一段时间,庄师傅就出来了,然后经人介绍来这边主厨。
“庄师傅,这个可不是我能决定的。晚上我会报上去,看上面怎么说。这种事情我们不好推,也不好接,看上面的考虑。”
“再有一个,你那里的调料还够么?”
“嗨,哪里够,都是我私下存的,上次就用了大半。如果明天真要做,那我晚上就要去找师兄弟们张罗调料去,现在物资可不好搞啊。”
“你看是吧,偶尔一次还好说,变成常例,那事情可就多了,光调料就不好找。总之,咱们不是决定因素,一切等上面拍板吧。”
“成,那我就等消息了。”庄师傅想想也是,就没再纠缠。
孙志伟带着馒头和汤回到了屋子里,简单收拾收拾,老张就回来了。
看着满桌子的盘子大碗,他就来了兴趣:“哎,今天有好吃的啊。”
“囡囡今天回家,晚上我们吃点好的,你要喝酒不?今天有好菜。”
“成,那今晚就来点。”老张看着满桌子的好菜,酒虫子也翻腾了起来。
只见他转头爬到床脚,在床下抽出一个筐子,里面摆了不少酒瓶子,孙志伟居然还看到一瓶医用酒精。
这个老张不会是个隐藏的酒蒙子吧?孙志伟现在一脸怀疑的看着老张的背影。
老张正高兴的翻出一瓶洋河大曲,转头就看到孙志伟那奇怪的眼神。
他顺着孙志伟的眼光,看到了筐子里的那瓶医用酒精,顿时急了,赶紧回头解释。
“志伟,这可不是我的,是隔壁你钱叔拿来藏在我这儿的。你要相信我啊。”
孙志伟盯着他的眼睛看了三秒,才移开目光:“姑且算是吧。”
“哎,什么叫姑且,你等着,我让老钱把这玩意拿走。”老张就急着出门要去找老钱。
孙志伟赶紧一把拉住,这不是扯么,现在去喊人,那他不是还要搭上一碗菜,没见过这么傻的。
“吃完再说。”
拉住老张后,他就走到门口,扯开嗓子吼了起来:“囡囡,吃饭啦~!”
远远的就有一个童声回应着:“哎~!”
不错,原来这就是通讯基本靠吼,终于体验到了,孙志伟满意的回了屋子,开始打水沾湿毛巾。
等囡囡灰头土脸的进了屋,孙志伟已经,拿着搓好的毛巾将她堵住。
他先用干毛巾在丫头身上拍打浮尘,再用湿毛巾给她擦脸和手,如此两回才让她上桌。
因为怕她夹不到菜,老张还单独拿了一个碗,把各样菜都给夹了一些,放到丫头的手边,孙志伟就给她拿了一个馒头放在她手上。
把丫头安排好了,老张才给自己把酒斟上,孙志伟看了,也给自己拿了一个杯子,给自己也斟上一杯。
老张诧异道:“你会喝酒?”
孙志伟浑不在意的回答:“不知道啊,所以要试试。”
老张无奈道:“就这一杯哈,下次用便宜的酒来试。”
孙志伟没答应,而是举起杯子跟老张碰了一个下,然后才轻轻掬了一口。
闻起来还行,入口也不辣,咽下不卡嗓子,喝下之后肚子里暖洋洋的,这是好酒。
前世他酒量还行,这一世却是第一次喝酒,他不急不缓的慢慢试着,想看看这一世的酒量如何。
现在身体还没成年,是试不出深浅的,但大致可以知道肝脏对酒精的分解能力,以后他心里就有数了。
囡囡在旁边大口吃肉,不时啃一口馒头,老张跟孙志伟就一边闲聊,一边慢慢的品酒吃菜,间或照顾一下小丫头。
“叔,今天有同志问明天有没有鱼。”
“你这抓鱼的本事能不能弄到上次那么多?”
“只要水里有鱼就能弄到,但是关键不是这个,而是不能形成习惯。”
“为什么这么说?”老张不太明白。
“缺乏物资,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单位的事,而且光靠吃鱼,这额外的耗费可也不少,比如油和调料,这比鱼贵的多。”
“还有就是分配不均。我们有鱼吃,别的单位呢?上级部门呢?延伸开来,麻烦不少。”
老张听到孙志伟的说法,扶着酒杯陷入了沉思。
少顷,他放下筷子起身对孙志伟说:“我去喊领导过来一起吃个饭,顺便说说这个事。这个不好贸然在会上说,还是要提前私下里通个气。”
“行,那我们就先暂停,你快去请人吧,别人家都吃过了。”
“不会,岭岛这时候还在办公室呢。”说完他掉头就出了门去,孙志伟就先专心照顾丫头吃饭。
十来分钟后,两个脚步声传来,孙志伟起身到门口迎接。等把两人接进屋里,他在身后将门带好,三人上桌后先垫了几口才开始说话。
等孙志伟把事情简单一说,岭岛也开始重视起来。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