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42节
孙志伟这边上学虽然每周都有假期,实际上他每天都要去学校报到。一五计划去年才开始,国家建设紧锣密鼓,哪里有时间放假玩耍。
要问现在最要紧的是什么事情,那自然是加入组织了,每年年底都有一波宣誓申请。
申请书他自然早在大一就写了,但每年的名额基本不会给刚入校的大一新生。
去年他就是积极分子,只是前面三届积累了大量的候补,考虑到他才大二,名额最终给了即将毕业的学长。
如今他已经大三,而且准备明年年中就申请毕业,这是他在校的最后一次机会。
但在名单没有公布之前,谁都不知道能不能通过。为了争取表现,不错过消息,他自然每个周末都要到学校报到。
12月初,孙志伟突然接到通知,让他去参加培训,培训时间一周,学习的是各种历史,章程,生活准则等等。
经过一周的学习,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习结束后,上面询问他是自己找介绍人还是由上面指定。
这个可要仔细了,以后可是要互相关联一辈子的,特别是自己找的,如果是上面指定的反而属于公事公办,问题不大。
他自己的熟人中有很多可以当介绍人的,但是他不能保证他们将来会不会出事,这就是不确定性了。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公事公办,于是他回复由上面指定。
几天后,确定了两个介绍人,他就跟在介绍人后面学习,期间孙志伟收到了一份《志愿书》。
在介绍人的指导下,他填写好志愿书后,连同自传一起上交,然后又没了消息。
这段时间,孙志伟愈发谨言慎行,一直到年底前,上面找到孙志伟谈话。
2月份开学后没多久,正式的通知书终于下来了。
没几天支部就把他编入了小组活动名单,还通知了他现在每月应交费1000元。
这时候的交费标准是(以二套币计算):
1、每月工资在6元及以下的,每月缴纳0.1元;
2、每月工资在6元以上15元以下的,每月缴纳月工资的1%;
3、每月工资在15元以上25元以下的,每月缴纳月工资的1.5%;
4、每月工资在25元以上的,每月缴纳月工资的2%。
孙志伟是学生,没有工资收入,所以,他要按照最低级别的标准,每月缴纳1000元(二套币的0.1元)。
等他上班之后,再根据他的工资变化情况按规定缴纳。
2月6号周日,是新一批成员宣誓的日子。
这一批9名新成员早早的来到支部会议室集合,新成员的介绍人和很多内部同志都前来观礼。
上午9点,人员已经到齐,正面墙壁上,旗帜已经挂起,新成员排成一排站在前方,面向旗帜,老成员和观礼人员围绕在两边和后方。
主持人首先宣布宣誓仪式正式开始,全体唱国际歌。
然后现场的所有人开始齐声高唱:
Debout, les damnés de la terre,Debout, les forats de la faim。
La raison tonne en son cratère,C'est l'éruption de la fin
合唱完毕后是第二项,负责人致词,致词中都是对老成员的感谢和新成员的勉励,所有成员都深受鼓舞;
然后就是激动人心的宣誓环节,所有新成员面向旗帜,呈立正姿势,右手握拳高举过肩。
领誓人逐句领读誓词,孙志伟跟其他人一起齐声跟读,大家态度认真,声音宏亮、情绪激昂。
“我志愿加入——,承认-——,执行-——决议,遵守-——纪律,保守-——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宣誓人:孙志伟。”
宣誓完毕,孙志伟等宣誓人正式成为预备成员,一个个面露喜色,观礼的同志们纷纷上前祝贺。
一阵喧闹过后,上级组织代表上台讲话,再次鼓励了所有预备成员,再接再厉,努力学习,再立新功。
之后,观礼的老成员代表也上台讲话,介绍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经验。
最后,孙志伟代表全体预备成员向组织表示决心。
至此,所有的宣誓仪式流程才算全部走完。
从今天起,孙志伟就进入了预备考察期,他需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
在之后一年的预备期中,他需要认真参加组织生活,通过谈心会,参加集中培训,接受介绍人的帮助等方式,自觉地接受组织的教育和考察。
还要经常向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每半年要向支部书面汇报思想和工作一次,直至预备期满。
再之后就是转正的流程,那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孙志伟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忐忑和期待。
即使不是第一次走这个流程,他依然激动不已,每一个走到这个步骤的预备成员都应该激动。
第75章 光荣
3月份,发生了几件大事。
首先就是新币发行了,孙志伟把身上剩余的几十万旧币全部换成了新币,存折也去更换了一下,存款单位也换成了新币。
现在,他的存折上有存款300元,手上有现金72元。(加《双桨》词曲稿费40。)
第二件大事是3月9日上面出台发布了《55年几项优抚标准》。
他的父亲孙玉山被确定为排连长级标准,抚恤金280元;母亲蒋丽丽被确定为班长级标准,抚恤金230元。
这个抚恤标准已经变化了好几次,50年的时候上面一次性下发了1600斤小米,父母两人每人800斤。
前年出过一个标准,父母两人都被定为第三级别每人210元。
因为他们家已经领过一次了,理应补发增加的部分,也就是每人50元,合计100元。
这笔补发的钱他还没领,今年又出了新标准,新的标准中,他父亲需要在前年标准的基础上再补发70元,母亲需要再补发20元。
也就是说,孙志伟现在可以去领取父亲补发的120元和母亲补发的70元。
并且,以后还会有每月领取的生活补助,这个补助里面有现金有票证。
现金上面,现在他跟妹妹每人每月可以领到5.02元X2,一直领到18岁。他算了下,自己还能领7个月,到了10月他就满18了,而妹妹还能领很久。
不过,就算到了18岁,一些票证补贴依旧不会停,现在每年的布票补贴依然是有的。
每月补助这玩意是跟着户口走的,但是他们兄妹的户口现在还在学校呢。
梁姨也说了,没有户口,他们走不了流程,只能等7月份他毕业了,户口迁到街道才能办理了。
这个倒是不急,他跟囡囡在学校都是吃的大锅饭,他们在学校也没花钱的地方,补助金迟一点再领也可以。
至于衣服,孙志伟存着很多布料,少量拿一点出来给自己做衣服是没问题的,而且他还有布料供应和补贴。
囡囡就更不用担心了,育英学校是每季发衣服的,料子都是好布料,棉花之类也是特供,条件比大学生还好。
上半年就这样忙忙碌碌着,临近6月,他已经跟学校申请了提前毕业,组织上找他谈心,询问他提前毕业的原因。
理由方面,除了提前工作早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这种大路话以外,他还明确说了,因为马上就要十八岁,不愿意再申请领取补贴,给国家增添负担。
上面认可了他的想法,同意他提前毕业,毕竟在学习方面孙志伟年年第一,无可争议。
对于这种根红苗正的好苗子,组织上都会特别照顾,在孙志伟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资料已经被推荐给了北海幼儿园。
这个幼儿园就是幼教专业毕业生的顶级单位了,毕竟人家是到21世纪第16个年头,才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对社会招生的幼儿园。
京城九坛八庙中,它就占据了半个先蚕坛,导致先蚕坛都不对外开放。后来幼儿园单独成立小班时,又占了大藏龙华寺。
你就说它牛不牛吧。这么说吧,如果真的有需要,就是月亮上它也能去占一块地。
6月底,孙志伟跟随上一届的同学一起参加了毕业考试,并以第一的成绩成功毕业。
半个月后,随毕业证一起发下的,还有北海幼儿园的报到证。
这就很让他意外了,本来他已经准备打申请了,结果还没开始行动,上面就已经安排好了,还正合他的心意,这就很NICE。
后来一想,他就明白过来,以他的条件,去不了北海反而是奇怪的事。
报到证上写了9月1号前报到,那就不急,他要先去把户口迁移了,这涉及到以后的吃饭问题。
他知道9月就开始发行粮票了,不先把户口落下来,到了9月他就没饭吃了。
在梁姨的帮助下,落户的手续办理的很顺利,连同烈士家庭的登记都一起做好了。
三天后,梁姨带着全部街道成员敲锣打鼓来到文津街乙9号的大门口,周围的邻居全部过来围观。
在所有人的注视中,梁姨郑重的在大门上钉下了一块金属牌匾。
这哪是什么金属牌,这就是一块免死金牌,任你谁来了,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都别想动这家分毫。
反过来说,如果有人找这种家庭的麻烦,那这种人怕不是什么好人,上面肯定要反过来查一查这人的背景和动机。
以后每年过年过节,街道和单位都要上门看望,给钱给粮,连年底发水果都要多发两个。
孙志伟他们家就不可能缺少衣食,如果真缺了,那怕不是要有一串人要倒霉。
以后在学校,入T入组织都会优先安排,单位里评先进,评职称,升级岗位等等,只要是同等条件下,这种家庭的成员也都是优先照顾的。
孙志伟热情的迎接了工作人员,并收下了街道的慰问品。
他现在也想明白了,这种慰问品不能拒绝,街道中还有很多不如他们家的家庭,有很多就靠着这种补贴才能维持正常生活。
他要是搞什么高风亮节,那背地里肯定要被人骂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给阴了。
落户后,孙志伟就带着证书和户口本,去民政那边领取了应该补发抚恤。
合计有父亲孙玉山的120元,母亲蒋丽丽的70元,还有补贴,自今年3月起,每月5.02元,父母各有一份,就是每月10.04元。
他跟妹妹每人可以领一份,一共是每月20.08元。补贴标准是从3月开始的,现在是6月,一共4个月,可以领取补贴80.32元。
这次他一共从民政那边领到了270.32元,以后每个月还可以再领取20.08元。
票据这些就不在这里发了,需要街道来发放,到时候梁姨会安排人送上门。
他要是个不思进取的,只依靠父母的抚恤金,都可以安稳的生活了。
家里事情忙完,他就找了个机会去了一趟育英学校,童老师的家庭条件不错,干妈,已经打听过了,十分符合孙志伟的要求。
第76章 确定
童老师的父亲是陆军转海军的老革命,常年不在家;母亲带着小弟弟在港口随军。
她自己17岁师范毕业后留在京城,去年分配到育英小学担任音乐老师。
在孙志伟看来,她的家庭基本没问题,海上部队受到大浪的冲击很小。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