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46节

  “啊,这个我们不知道,如果是这种家庭肯定要照顾的。”

  “孙同志,可以看下烈士的评定信息么,我们这里没有,需要记录一下,作为增加供应的凭据。”

  人家的要求合情合理,说话也客气,孙志伟也没说什么,直接拿出了两个红本本。

  粮站的工作人员看到,居然有两个红色本本,立即肃然起敬,双手轻轻的接了过来。

  然后,就见他一边翻看一边做记录。稍后记录完毕,再将红本本重新合上,用双手递回。

  “孙同志,按照规定,您的情况理应核定为29斤每月,加上两份烈属补贴,每份3斤/月,共计每月35斤。”

  这个量已经赶上重体力劳动者的核定量了,按规定:重体力劳动者每月35至44斤。

  不过三人谁都没有嫉妒,这是人家父母拿命换来的,他们只有羡慕的份。

  “您的定量就确定了,然后是您妹妹的。”

  “按规定:一般居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22斤至26斤。您妹妹理应核发26斤,加上两份烈属补贴,每份3斤/月,共计每月32斤。”

  “您看下有没有问题,孙志伟同志您是35斤/月,孙爱来小同志是32斤/月。”

  问题肯定是没有的,人家也就是走程序的问一问,这个定量不算补贴的话,实际上比他在大学里的时候的定量要少不少。

  现在规定大、中学生每月都是26至33斤。这就是国家对学生群体的照顾了,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嘛。

  “没问题,同志。”

  孙志伟当面确认后,另一个同志便取出一个红色封皮的空白粮本,打开后开始在上面填写他们家的信息。

  地址:XX市XX区XX街道文津街乙9号

  户主:孙志伟

  成分:烈属

  职业:干部

  共计人口:2人

  下面是孙志伟兄妹的信息,姓名、年龄、称呼等等。

  再下面填写今年后面几个月的核准定量,他和妹妹两人每月合计定量67斤。

  这些粮食中,只有面粉做了详细的规定:孙志伟和妹妹都一样,基本定量都是8斤。

  额外的他的干部身份每月加4斤,妹妹的学生身份每月加4斤,烈属补贴每人加6斤。

  最后合计就是每月面粉36斤,这是今年的特别规定。

  以后每年都要根据当年的情况重新核定,有特殊情况还会随时做出调整,家中情况有变动也要主动去重新登记。

  今年就是因为面粉产量不足,所以才规定了面粉的量,正常情况下细粮和粗粮比例应该是各占一半左右,各地并不相同。

  这个比例中的细粮就是大米、白面,粗粮包括小米、玉米面、高粱面和小杂粮等。

  以孙志伟现在的饭量,这个定额是够吃的,还有的多。

  粮本登记完毕,工作人员盖了章,然后让孙志伟也盖章确认。

  最后是发粮票了,只发当月的,于是他就拿到了第一个月的粮票67斤,跟粮本上的核定供应量相同。

  这些粮票不要求全部在粮店买粮,也可以在外面吃饭的时候付给饭店,出差的时候可以通过介绍信换成全国粮票在外地使用。

  数清楚了手中的粮票,事情就全部办完了,工作人员们一一跟孙志伟握手告别。

  “孙同志,我们的事情办完了,谢谢你的配合。”

  “应该是我要谢谢你们,你们这是为我们群众服务,辛苦了。”

  “应该的,应该的,那咱们下个月再见了。”

  这却是说下个月他们还要过来发放当月的粮票,现在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那是真的好。

  把4人送出过道,来到大门口,再次握手告别,孙志伟也正跟梁姨告别。

  忽然,一声枪声就在不远处的巷子里传来。

  孙志伟立即将几人拉进大门,将大门虚掩,在几人惊魂未定的时候,手从身后一摸,就取出两把花口撸子。

  3个工作人员眼睛都直了,死死的盯着孙志伟,身体却没敢动。

  孙志伟并不担心,他这两把枪是父母留下的,上面有登记,他自己也有证。

  “你们谁会用枪?”孙志伟看着3个工作人员和梁主任问道。

  “志伟,我会。”梁主任也是战场上下来的,会打枪太正常了,她自己也有配枪,只是今天没带在身上而已。

  孙志伟听了,就将一把花口撸子反手递给梁主任。

  梁主任接过枪,随手就做了个简单的检查,然后把枪上膛,门边紧张的气氛立即就松了下来。

  “梁姨,大概是什么情况,你有什么判断?”听到枪声越来越近,孙志伟马上询问梁主任。

  梁主任想了想道:“今天是统一核发粮本的日子,我们这一片几十个工作小队在外面跑,应该是碰到了没有证件的潜伏特务了。”

  这个判断很有道理,平常这一片都很安全,就今天突然出事,肯定有工作队进家门的原因在里面。

  “敌人出现的太突然,估计咱们的人手不够,我觉得我们需要马上出去支援。梁姨你觉得呢?”

  “有道理,我们手里有家伙,不怕他们。”

  “那我们走。”说着,孙志伟就要拉开大门冲出去,却被梁姨一把拽住。

第82章 接火

  “等一下,小严小徐,你们的红袖标给我们用一下,这样好分辨敌我。”

  梁姨不愧是久经战阵的,考虑事情就比孙志伟周详。

  也确实,等会四周肯定有很多同志支援过来。人家未必认识你是谁,不分清敌我,别给自己人崩了就冤枉了。

  梁姨和孙志伟带好红袖标,临走前梁姨叮嘱3个工作人员:“麻烦你们三位照顾一下孩子,我们出去后就关好门,我们不回来不要轻易给别人开门。”

  三人赶紧答应下来:“梁主任您放心,打仗我们不行,照顾孩子没问题。”

  梁姨跟孙志伟对视一眼,然后一人拉开半扇门,一齐冲了出去。

  枪声就在前面巷子里传来,两人快步来到巷口,梁姨慢慢斜着探出半个脑袋,又马上收回来。

  “4个人,30米,正在靠近。”梁姨小声对孙志伟说明了巷子里面的情况。

  孙志伟跟梁姨两人对视一眼,然后齐齐开始后退。

  几步之外就是一个卖胡辣汤的摊位,摊位上的炉子还没有熄火,只是刚才枪响之后,摊位上的人已经跑光了。

  两人躲到摊位后面,对着巷口瞄准着。他们刚准备好,就从巷子里冲出几个人来。

  那几人衣衫凌乱,神色慌张,手中持枪,不停的向后张望。

  “缴枪不杀。”

  梁姨的声音突然从孙志伟的身边响起,把他吓了一跳。

  以他的想法,就应该趁其不备立即开枪,先打掉几个再说。

  这是他不了解梁主任,咱们这边的部队有招降的传统,梁主任也是从战场上过来的,这是她带回来的战斗习惯。

  只是这些人不是战场上的士兵,而是潜伏的特务,如果不是冥顽不灵之辈,也不会潜伏到今天。

  那4人听到梁主任的喊声后,转身就朝摊位这边开枪,打的桌椅招牌的碎屑漫天飞舞。

  他们两边的距离还不到10米,所有的子弹都是满威力的,孙志伟和梁主任只能缩在火炉后面躲避飞舞的弹头。

  这时候,孙志伟也顾不上埋怨梁主任了,他赶紧将戒指空间展开,延伸到敌人那边,有3个人在他空间的笼罩下。

  孙志伟确认第四人在梁主任那边,他探查好了这三人的位置,趁着最边上一人分心查看小巷动静时,悄悄的伸出枪口,仔细瞄准后扣动了扳机。

  4个敌人倒下一人,其他3人惊恐的连连开枪,不到10秒,对面就熄火了。

  趁此机会,梁主任和孙志伟果断的同时从火炉两边探出半个身体,照着敌人的位置连开数枪。

  距离实在太近,都无需怎么瞄准,外面的三个敌人都中枪倒地。

  刚才孙志伟是通过空间看到敌人在换弹夹,才果断出击,梁主任就全凭战斗经验了。

  她清楚一把枪大约有几发子弹,刚才敌人开枪太快,子弹很快打光,她凭借经验判断敌人枪里的子弹已经打完,才敢出来开枪。

  两人的判断都没有错,敌人换弹给了他们从容的攻击机会,4个敌人全部被击倒。

  打到敌人什么地方了,孙志伟不知道,刚才开枪的时候也没敢细看,不过应该还有没死的,他还能听到对方的哼哼声呢。

  “梁姨,我们出去么?”

  “再等等,巷子里的同志马上就过来了,我们两边一起才能保证安全。”

  这话说的在理,智商也在线,但你刚才是怎么有勇气喊话的,差点就把他交待在这儿了。

  “梁姨,下次喊话先提醒我一声呗。”

  “嘿,这帮家伙跟战场上的敌人还不一样,以前遇到白军,只要我一喊话,他们就全都跪了。”

  得嘞,知道了,梁姨以前应该是地方部队出来的,这一招‘围住再招降’用的太顺手了。

  两人躲在炉子后面,没管外面躺着的几个特务的死活,正在吐槽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喊话道:“外面是哪个部门的同志,敌人什么情况。”

  梁主任赶紧接住话,“我是街道的梁秀英,敌人4名,中枪倒地还没死,你们是哪里的部队?”

  “梁主任,我是9队的岳明,我跟巡逻的战士们在一起,现在我们出来看看。”

  “好,我们一起,盯住敌人,防止反扑。”说完,梁主任就先走了出来,枪口始终指向地上哀嚎的特务们。

  孙志伟紧跟其后,空间覆盖住前方地上4人,枪口指着他们,然后快速确认掉在地上的枪支数量,1,2,3,4,正好。

  这时从巷子里也走出六七个人来,一个穿着工作服的应该就是刚才说话的岳明,另几人都穿着军装,应该是巡逻的战士。

  两边快速靠近,第一件事情就是收走地上的枪支,然后才上前,将几个特务踢翻过来趴在地上。

  确认敌人已经生擒,孙志伟才关上保险,把枪揣回腰间。

  看到战士们没带绳索,他立刻转身从胡辣汤摊位上拆了几根绳子。几个战士接过绳子把敌人捆好,现场的气氛才轻松起来。

  “岳明,什么情况?”梁主任问那位9队的工作人员道。

  “主任,刚才我们9队在爱民街那边一户人家发粮本,看到这几个人,他们居然都没有户口本,我就起了怀疑。”

  “等我们出来后,就立刻找到了附近的巡逻队去查他们,结果他们正从屋内出来,看到战士们就开枪。”

首节 上一节 46/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