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58节
第二天周末,囡囡要养屁股,在家趴了一天,孙志伟负责给她喂饭,俩兄妹的感情,经此一次,反而变得更好了。
只是,作为惩罚,下个月的零花钱没有了,孙爱来同学在家里叹了一个晚上的气。
10月份,等家里的新灶台改造好后,街道开始办公共食堂。孙志伟家三人商量后决定参加试试,结果只试了一个月就没再参加了。
他们家确实不适合这种大食堂模式,因为经常下班很迟,等他们去到食堂的时候都已经没菜了。
孙志伟写了情况说明交到了街道,梁姨签字同意之后,家里重新开火。正好新灶台已经干透,从此他们家用上了蜂窝煤。
蜂窝煤的价格比散煤贵一些,比柴火贵更多,但是确实方便,也让厨房干净不少,更节省了燃料。
最后算下来,费用只比烧柴高了一点,还是可以接受。
这段时间,孙志伟开始为后面几年的困难做准备。
就他了解到的信息,城内东南西北各有一个鬼市,郊区一圈还有更多的自发集市。
随着票证的种类越来越多,这些地下市场也越来越兴旺,监管部门不定时的去清理一次,却总也清理不完。
因为并不缺少吃穿,这些地方他还从来没有去过,如今为了筹集后面需要的物资,他还是决定去看看。
这天童佳佳要值夜班,晚上他一个人简单弄了点面条吃过,再把闹钟调到11点,又从对面医院地下的储藏点中,拿了一些要处理的东西放在空间中,然后就早早的睡下了。
最近的鬼市在皇城根边的巷子里,晚上10点过才开始有人,他需要提前休息,不然,折腾一夜,明天上班就没精神了。
“叮叮叮~!”
11点钟,闹钟准时响起,孙志伟迷糊了半响才清醒过来。
看到时间已经不早,他赶紧起身在毛线外面套上一件旧棉衣,戴上一顶旧军帽。
这是他用一些棉布从卖柴火的村里换到的,保暖很差,所幸现在还没有大冷,穿上勉强能遮雨挡风。
把一条深色毛围脖往脖子上一圈,盖住口鼻,背上一个竹箩筐,他就推着自行车出门了。
外面北风呼啸,附近一个人都没有,只有远处巷子里偶尔有灯光闪过,那是下夜班的人。
第102章 鬼市
孙志伟骑着车,顺着景山前街往东,不一会就到了东皇城根,这一片有大片的小胡同,四通八达。
鬼市就建在巷子里,位置也不固定,一有个风吹草动,人就能从各个巷子撤走。
他在附近稍微找了一下,就发现了不远处黑暗中蹲着的人影,这应该是鬼市入口望风的人手。
他立即转入一个没人的巷口,把自行车收进空间,又从空间里取出几块布料丢在竹筐中,这才拢起双手向鬼市入口走去。
在入口处交了1毛的入场费就进到旁边的巷子里,里面比他想象中要热闹很多。
今天市场的规模比较大,附近横竖四条胡同都被鬼市占用了。
所有人都蒙住脸,靠墙蹲着的都是卖货的人,东西摆在地上。买东西的四处走动,昏黄的路灯照的地上影影绰绰,看什么都不甚清晰。
孙志伟今天的目标主要是一些耐存储的食品,布匹他是准备清理一批的,但是要看安全和价格才能定。
他跟其他人一样,缩着脖子在市场里逛着。
今天出现在市场里的东西比较多,各种粗粮细粮都有人在卖,他也看到有人在卖古董,陶器玉器铜器都有。
虽然不准备买,但他看到感兴趣的东西时,还是用空间罩住分析了一下。
嚯,里面东西有真有假,有商周的,也有上周的,但是外表看着都跟真的一样,让他大开眼界。
还有一些卖野味的,看着像是周边的猎户,他试着询问了一下价格。
只要是肉,不给肉票的话,价格要比猪肉贵一半,如果用粮食来换,还能再便宜一些。
看来村里也开始缺粮了,他那批储存在医院地下的米面,因为保存的空间环境很极端,没有一点变质的迹象。
但是煮起来已经没有新粮好吃,如果能换成更容易储存的食物,他是愿意处理掉的。
“陈粮换不换?”他问猎户道。
猎户犹豫了一下问道:“有多陈?”
“两年陈。”
“那价格还要贵两成,1换2。”
“可以,我先挑东西,算好再给你,对了你要大米还是要白面?”
“要面。”
“好,等一会。”
然后他就开始挑肉,野鸡要了两只,鹿肉要了一块,野兔要了一只,一共差不多20斤肉的样子。
东西选好后,他反手就从背后的竹筐中抓出两小袋面粉,一袋20斤,布袋包装,两袋刚刚好。
猎户大爷小心的把一袋面粉的袋子开了小口子,两指沾了点面粉捻一捻,又嗅了嗅,才满意的点点头。
双方确认重量无误,孙志伟就将地上选好的猎物丢在背后的筐中,然后客气朝猎户拱拱手,转身离开。
接着他又遇到一个卖稻谷的大爷,仔细看了看稻谷他惊讶的问了一句:“这是种粮?”
大爷闷着头“恩”了一声。
孙志伟沉默了一下才继续问道:“您想换什么?”
“吃食,粗粮。”
“什么价?”
“1换2。”这是没脱壳的稻谷,很占空间,但是能保存的更久。
“我这里有2年陈的米面,1换3成不成?”
老汉闻言,眼睛一亮,2年陈的米面也是精粮啊,更何况是1换3,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换”。
“您这里有多少?”
“你想换多少?”
“有多少换多少。”
“小伙子,敢不敢跟我出去谈?”
“去哪里?”
“就旁边的胡同,不远。”
“那走吧,去看看。”
孙志伟就起身,远远的跟在老汉身后出了鬼市东边的出口,不久转到一个废弃的房子里。
进去之前他已经把勃朗宁插在口袋里,空间还扫了一下,发现里面有两个小伙子,正蹲在两个麻袋上面,麻袋里装的也是稻谷。
跟在老汉身后进了废弃的院子,双方也没多话,老汉只是让两个小伙子打开麻袋,给他看了看稻谷。
“这里一共有300斤种粮。”
默算了一下,孙志伟回答道:“今天只带了300斤面粉,先换100斤吧。等我五分钟,我去拿面粉。”
他们人多,老汉也不怕孙志伟捣鬼,答应了等5分钟。
孙志伟就转身出去,在外面转了一圈,然后扛着3个面粉袋子,重新回到废弃的小院。
院子里的三人看到他一个人背着三百斤的白面进来,也有点吃惊。
现在这时候农村人的力气都大,但是能背300斤还不喘气的,也是少见,他们也不敢再轻视这声音听着很年轻的小伙子。
孙志伟把面粉袋子往地上一丢,让对方检查,他自己则掏出一根烟抽了起来。
不一会检查完毕,对方都很满意,交易就算完成了。
孙志伟临走前问老汉道:“还换不换,换的话,可以等1个小时,你们要是有更多的要换都可以。”
老汉想了想,这么划算的交易可不能错过了,谷子换成3倍的细粮,以后再找机会换成粗粮,还能换到更多。
“换,还有900斤谷子,我们等你1个小时。”
“这么多的话,只能一半米一半面了。”
“大米也可以。”
“那成,等着吧,我去准备。”说完,他就扛着100斤稻谷先走了。
拐到一个没人的胡同,收起了稻谷,他重新取出自行车,在四周转了转,找到了另一个废弃的宅子。
这里面杂草丛生,雷区不少,房子也已经被拆成废墟,只有一个小房间还能遮挡一下风雨。
确认好位置后,他立即回转小院,先将野味丢在厨房,又清空空间,装满了一空间米面运到废弃院子的小房间里。
一个立方空间,装大米可以装800公斤,装面粉只能装600公斤,他跑了两趟将需要用到的米面运完。
看了看时间,才半个小时,刚才说1个小时只是估算,也没必要真的等1个小时。
他看了看四周,确认这里十分荒凉,半夜不可能有人过来,才放心去找卖谷子的老汉。
两个废弃的院子距离并不太远,他走过去喊了老汉出来,然后带他去看了存放的米面。
“这里也没什么人过来,安全的很,你自己找人搬走吧,我去你那边搬谷子。”
第103章 准备物资
见老汉有点不放心,孙志伟无所谓道:“这么点东西我还没在乎过,你要是不放心,可以先搬米面,谷子丢在那边,偷了算我的。”
听了这话,老汉不再纠结,立即回去喊了自家两个小伙子过来。
孙志伟等他们走后,看着院子里的几大袋子稻谷有点发愁,这空间太小就是麻烦。
无奈之下,他只能先在地下挖了一个空间,把大部分稻谷临时放在地下,然后一方一方的往回搬。
至于那个卖谷子的老汉,他没准备再接触,只当是一锤子买卖。
卖陈粮并不保险,被发现了很有可能会惹来严查,这也就是他临时看到对方卖的是种粮,才忍不住换了。
又花了半小时把稻谷运回去藏好,他重新整理了空间,带着常用物品和几匹布回到市场。
刚才才逛了一半,收获了了。这次他从另一边的入口进的鬼市,把剩余的摊位逛完。
结果,他并没有发现有卖奶粉白糖之类的摊位,也没有看到卖猪板油的。
想了一会,他决定去找鬼市的组织者问问。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