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医疗系学霸

医疗系学霸 第17节

  从一直默默无闻,到被大佬赏识,方子业用了二十多年时间。

  不过方子业很快冷静下来。

  这是“狼”的诱惑,不是直接赐予,是要靠自己去‘厮杀’拼来的。

  而且根据老师的说法,博士提前毕业,也不是什么好事,到时候会非常赶,如果要拿下这样的允诺,就得在硕士阶段准备好博士毕业要发表的文章。

  一年级就出国深造一年,然后准备毕业课题与毕业论文,回来之后,就立刻着手于博士研究生阶段要的跟班总住院履历。

  但能有提前毕业的机会,就是能早点工作,开始挣钱啊!

第26章 前路漫漫

  当晚,方子业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一是兴奋,二是忐忑。

  小镇出身,十二年的勤奋苦读,来到了本科大学后,方子业以为自己已经走向未来。可到了一个普通211后,方子业发现,自己才穿上了孔乙己的长衫。

  临床医学这个专业很好,就业前景也颇为不错,而且收入稳定,就是内卷格外严重。

  从本科的大一,方子业便知道,要留在省会城市的教学医院,博士研究生只是基本的学历要求,然而,对他这样的普通211出来的本科生,读研的时候,就要经过残酷的厮杀。

  方子业从小就开始读书,只会做题。

  出来之后,就发现,自己的父母太过普通,他们能够通过经济支持,送自己出那个县城,就是毕生之力,从此之后,方子业若想要在县城外面混,就只能靠自己。

  这是方子业成长的第一次。

  硕士阶段,方子业侥幸来到了中南医院成为骨科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这时,方子业就发现,在医院里,亲戚眼里的高学历硕士生,不过是打杂的。

  手术台上,博士生想要拿下缝合的机会,都得熬,都得等,都得有本事。

  在医院里,博士毕业之后,仍然只是一块普通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博士熬出来之后,像老师一样的主治,不过就是块更高级的砖。

  可以这么说,因为袁威宏在中南医院,他才是外人眼里的‘主治专家’,而不是因为袁威宏存在于中南医院,中南医院才是骨科最好的教学医院。

  即便是谢晋元这样的副教授,在医院里仍然只能蜷缩着,跟着邓勇教授,老老实实地学技术,踏踏实实地做科研。

  而即便是邓勇教授,在省内的医疗界圈子里,仍然不是最顶尖的那一撮,在他上面,还有资深的老教授,学科带头人。

  而方子业仍有幸,跟着老师去过全国的骨科年会,而在那里,自己偶尔才看到的,在鄂省的骨科医疗界搅动风云的大佬们,在那样的学术会议上,仍然是战战兢兢。

  你若只是普通教授?

  不过就是个高级工人,没多少可说的。

  而方子业还有幸,被老师带着出国一次,那一次是跟着邓勇教授,去了不远的泰国,参加世界性的学术会议,而那时候,方子业才知道,原来,华国的医疗界天花板,在面对世界性学术性会议时,是那么的。

  不说无助,但也可以说,大家都是穿上了孔乙己的长衫之人。

  你根本无法想象国外的医疗水平有多么发达,即便看起来,他们或许是在磨洋工,但你永远没办法想象,那边到底有多么卷。

  据老师所说,他出国留学的时候,就租住在别人家的客厅里,没有钱。

  即便是全额支持的出国留学生,仍然没那么多钱,还是需要兼职。

  而在国外的医学生,硕士阶段才入门到医学领域,他们那边的教授,每天很早就起来,做手术,查房,然后就是泡实验室,然后第二天又是如此……

  别人做学术,是真的是在踏踏实实的做手术。

  可方子业本以为,这一切与自己都没多大的关联。

  莫说是出国,莫说是大型学术会议,他连博士读书这一关都过不去,等待他的,就是去到地级市,然后在省一级的学术会议上,给别人鼓掌,加油呐喊助威……

  顶了天,可以混一个去全国年会的公费旅游,远远地看一眼别人表演,然后就再没然后。

  可现在,似乎这一切,都有了一点点的推动和变数。

  读博,距离自己不再是遥不可及,只要自己能够再往前推一步,邓勇教授就能把自己推给外科教研室,给自己一个博士名额,让自己可以有机会读书。

  写文章,练手术,然后考虑到能不能达到留院那么优秀。

  然而,邓勇教授又说,如果自己可以从第一个练功房真正对标硕士阶段出关,也就是,除了清创、缝合、止血、切开之外,还能够有其他的一些技能也达到出关要求。

  他就允许自己提前博士毕业。

  博士提前毕业的好处很多,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从容地在博士毕业后,进一个博士后流动站,进站专业搞科研,夯实自己的科研能力以及做课题的能力,为以后像自己老师一样,去争那么些……

  切开、缝合、止血、清创,不过是外科的基础操作,是基础技能,是基本功,是入门。是必须要掌握的东西。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能力,也要掌握得足够好之后,才有资格说以后可以在医院里立足,不然的话?

  用作贱伱这种形容词来形容你,都是对你的褒奖!

  当医生,技术是第一位。

  但要当一个比别人更好的医生,技术与科研,都必须齐头并进,否则的话,如今的华国,早已经不再是那种单纯凭借逆天的操作,就能搅动风云的时代。

  “远的就先不想了吧,距离太远。”

  “先把止血术达标之后,再考虑一下提前毕业,然后先留院,才是正经的事情。”

  “什么万人计划,优青杰青,那是自己现在能考虑的事情么?”

  “师父说,自己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出身,就先证明一下自己的确先是技术型的人才,至少以后可以当得起本院的高级技术工。”

  “骨科理论、骨缺损治疗、大面积脱套伤治疗、毁损伤……”

  “肌肉缝合、接骨术、骨折手法复位等等,都是必须要进一步去学习,去练习的。要对标第一个练功房的大出关,就最好能够在明年毕业之前,把基础技能和专科技能都提升到一定层次。”

  “骨缺损的拼接技术、骨成形术、骨瓣设计。”方子业将这些技能,都一一从专科基础技能里面找到,然后确定下来了后续的工作重心。

  方子业做了一个梦,梦到了自己不仅成功读博,还留院了,留院之后,晋升为主治、副教授、教授,在省内业界堪称风云巨擘。

  但被闹钟强行唤醒来,方子业才知道,现在的自己,还是一个小住院医师,除前路可期,只剩下前路漫漫。

第27章 零食很忙

  九月二十七日,是周五。

  按道理讲,也是邓勇教授的手术日。不过方子业今天压根就没去手术室的机会。

  已经入博士三年级的师兄孙绍青,目前找工作在即,急需邓勇教授带着投喂一把,以准备十一月的秋招去各个教学医院的招聘中厮杀历练,寻求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

  孙绍青师兄,目前距离留院工作的文章要求还差一截,想要从练功房出关,也几乎不可能,留院无望,自然要另寻他路。

  毕业要求的sci已经发表,毕业论文也已经成稿,剩下来的不到一年时间,就是孙师兄努力奔前程,找一个好工作的时间。

  不是每个人都能留院。

  手术室里的机会蹭不到,病房里自己分管的术后病人医嘱相关磨完后,方子业能到的,也就是在练功房里慢慢磨炼。

  练功房里,忙碌的人并不在少数。

  方子业比较熟悉的就有目前升为博士二年级的王元奇师兄、顾毅师兄。

  邓勇教授的博士生中,博士二年级的专业型博士有两人,顾毅与王元奇,其中,顾毅师兄是邓勇教授的硕士,直接升起来的。而王元奇师兄,则是自己找到的博士名额,具体如何操作的,方子业无法知悉。

  方子业不太熟悉的,还有韩元晓教授组的博士三年级师兄,刘正钧,刚来的博士一年级师兄卢哲甫,还有董耀辉教授组的博士师兄戴银生与范彦通。

  九月份的练功房人数,与八月份又不再相同。

  创伤外科的博士在读人数,算上洛听竹这个八年制,总共有九个人。

  算起来都可以是方子业的师兄。

  方子业在练习止血术的快速电凝止血操作的时候,洛听竹正在与董耀辉教授组的戴银生师兄讨教关于清创术的更进阶版技术的练习和操作……

  与此同时,九月份新晋到科室里的专业型博士师兄卢哲甫以及严志名二人,则是在慢慢熟悉练功房,如今正在一步一步地朝着破关而准备。

  他们之前就读的高校,虽然也有练功房。

  可练功房这样的物事,与本科生没多大关系。而且每个教学医院以及专科,对本科内学生的基本功要求也有所不同……

  练习了一会儿,方子业的止血术无法得到更加实质地提升后,也是忍不住好奇地往人群堆所在方向扎了过去,微微垫起脚尖,看向刘正钧师兄这会儿正在做的止血术练习,颇为讶异。

  止血术的练习材料,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芝麻配豆腐而已。

  在豆腐块上,撒上一些芝麻,最起步的要求就是,你通过镊子当作止血的电刀,快速地在短时间内,把这些芝麻一一戳进到豆腐里面,就算你找到了出血点,完成了止血操作。

  这是最入门级。

  而后的止血术,则是需要短时间内,在一分钟内完成二十多颗芝麻的电凝止血,且错漏率不能大于百分之十。

  也就是说,你止血时,快速地电凝二十次,不能有两次以上落空,戳到空白处,也不能找不准出血点。

  方子业要面临的止血术通过要求则是四十次。

  不过现在,韩元晓教授组的刘正钧师兄,在练习的止血术操作,是在两分钟内,对六十个出血点进行快速地电凝止血……

  “五十三。又是差两个。”操作完时,刘正钧微叹一口气,似乎不太满意。

  但是其实,包括洛听竹等人在内的众人,对刘正钧此刻的止血术操作熟练度,都格外羡慕,面色称奇之时,却也不敢开口吹捧。

  每个人的年纪不一样,刘正钧如今已经是博士三年级,他面临的练功房出关要求,在创伤外科极为重视的止血术上,就是需要在两分钟内,精准地完成六十个出血点的模拟止血操作,才算得上,能够被邓勇教授看得上的专业型人才。

  否则的话?

  那伱也就只能与其他博士一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各显神通了。

  刘正钧操作完,笑了笑说:“大家都散了吧,时间也不早了,该吃饭吃饭去,该练习自己的开始着手练习。有问题的话可以随时过来问。”

  作为师兄,刘正钧面对所有人都很客气,不管是不是一个导师,但大家都是一个科室里走出去的研究生,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以后见面都是需要帮衬的。

  这是天然的人脉,不是用来在这些人面前人前显圣的。

  方子业等人渐渐散开后,洛听竹举起了手,问了一句:“刘师兄,止血术的练习过程中,到底着重的是寻找位置,还是止血的操作?”

  “先找位置,只有找准了位置,才能做到精准止血。这就要讲究眼疾手快。”

  “否则的话,一些大型的毁损伤,可能同时给你爆出来七八十个,甚至百来个出血点,你若慢慢地一步一步操作,可能患者体内的血已经换了一半……”刘正钧回着,声音不小,也不怕被别人听走。

  理论认知该如何去做和手里的操作能不能做到,这是两个范畴。

  ……

  下午五点十分。

  方子业再次失败于止血术第三关后,便摇了摇头,打算收拾个人物品,打算先去科室里一趟,再看看自己的病人,明天再来。

  操作本就是水磨工夫,一蹴而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让方子业没想到的是,李源培这会儿正好背着书包,赶来了练功房。

首节 上一节 17/1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