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医疗系学霸

医疗系学霸 第186节

  自然,基础基础的操作水平高,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自己的清创术等级不够,可能即便自己的取骨术的水平到了3级200/500熟练度,在取骨形状设计上,也是做不到现在这样的得心应手。

  吃饭的时候,是不讨论手术的流程问题,只是会对细节问题,进行重新反馈。

  但也不会特别深入,毕竟是在食堂里。

  吃完饭,再进到更衣室时,申涛还是非常意难平地问:“子业,你要不给我透个底,你到底敲了多少块骨头呗?”

  没办法,之前方子业表现出来的那些技能中,除了手法复位术,有点接近专科之外,其他的在申涛看来,都是属于中规中矩的。

  方子业也就是手法复位术和缝合术比他好一点,但创伤外科又不讲究缝合术,手法复位术存在理解范围的顶尖点。

  清创术和止血术,申涛有把握把方子业敲打得死死的,但申涛绝不敢在方子业面前卖弄。

  一个三十五岁,与方子业老师同龄的上级,去和方子业比基础技能,还要脸吗?

  但问题就是,他不去欺负方子业,方子业反倒是在他目前最重要的提升任务上,给自己的骨头都敲出去了一块。

  方子业能接触到取骨术就算了,那是邓勇教授的疼爱。

  但是方子业的取骨术却比自己做得还要好,这TM还讲不讲道理了嘛?

  虽然只是一些细节性的操作,但取骨术这个专科基础操作,就是以后很多大型手术的重要技能组成,非常多的手术,都会要用到它。

  当然,取骨术的操作,之所以是专科基础技能,是因为它的可塑性也非常强,不仅可以朝着骨缺损治疗方向发展和衍生,还可以朝着骨瓣治疗的方向发展和衍生。

  类似于切开术、清创术这样的基础操作了。

  “申老师,真没多少。我也记不得。”方子业嬉笑着回。

  “唉,算了。”申涛顿时就捂住了脸。

  所以说还是老话说的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别比算了。

  申涛虽然说算了,但此刻的表情也是有点凝重起来,转头看向了方子业,有些恶趣味地问:“想不想在青年技能比赛上,把一些大哥们都斩落于马下啊?”

  “嗯?”方子业微微偏头,略有不解。

  申涛立刻挺起胸膛,略有傲娇:“我,去年比赛里面,只是比你师父低了两个名次,分数只相差了3分左右。”

  方子业听完,马上就有了兴趣:“申老师,要不我们分一下奖金?您指点我一下?”

  方子业非常期待申涛可以指点他一些东西,最好是新方向,那种突破现有理解壁障的新东西。

  “滚你丫的,看不起人是吧?”申涛又搓了搓方子业的帽子,有点不客气地骂道,如同一位真正的老师。

  “那就谢谢师叔了。”方子业也卖了个乖。

  ……

  而听到申涛和方子业的对话,要去参加技能大赛的王忠兴,立刻愁眉苦脸且脸色凝重起来。

  申涛若是要干预方子业的参赛,那么方子业就非常有可能跑到自己前面去呀,前面多一个人,想要拿成绩的几率,就又会小上几分。

  这压力好大啊。

  可王忠兴还根本不敢提让申涛别指点方子业的事情。

  吴国南则是全然不在乎这些小打小闹,而是提议说:“子业,要不今天你来表演一下手法复位术,咱们搞一个快的,早点下台,然后出去稍微喝点?”

  方子业看向申涛。

  申涛也是眯起了眼睛点头表示同意:“少喝点怡情。”

  方子业参与的普通小骨折,手术时间至少可以节省二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只是一般时候,薛涛还有王忠兴等人,都需要小手术的操作机会,便没有让方子业猛猛地做手法复位,把机会都不留下。

第180章 一百一十三块二毛七!

  “吴主任和申老师两个人都同意的话,那我就献个丑了啊。”方子业看向王忠兴与薛涛所在方向。

  目前,科室里对简单骨折手术练手机会需求量最大的人就是王忠兴,然后才是薛涛副主任医师。

  王忠兴需要练手机会是学习上手,薛涛需要的机会是带教经验与高端术式的学习机会——

  毕竟以后薛涛若是升了正高分组带组后,他就得从头开始带团队,带教经验,也是弥足珍贵的。

  骨折手术的操作重点就是复位,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组里面的人都是缓慢地从震惊方子业拥有超高的手法复位术,转化为了接受!

  方子业的手法复位术,乃是组里面甚至科室里面操作天花板的事实。

  即便是申涛的手法复位术,在方子业面前仍然是个弟弟,需要偶尔请教一下。

  自然,如果什么时候,有人不想做手术的时候,也会让方子业加快一下手术进度。

  “子业,既然要加快手术节奏,还要保证手术质量的话,那还是得你来出马了。”薛涛没意见,他主要的任务就是跟着吴国南和申涛学习怎么去教学,然后跟着申涛学一点复杂骨折的处理流程,以后留着慢慢琢磨。

  方子业不是每台手术都上,更不会每台手术都抢,为人玲珑剔透。是一个超级助力军的同时,也是值得相交的朋友。

  没那么成熟,却也在学习着融入到组里面的氛围,有这样的想法,就值得人欣赏。

  王忠兴虽然没说话,却也是用拳头顶了顶方子业的胳膊,啧啧称奇说:“这肱三头肌真大。”

  肱三头肌在外后侧,肱二头肌则在前内侧。

  “你们掰个手劲?”申涛提议。

  在外科其他专科看起来,骨科个个力大无穷,但其实骨科内部,没有人会比拼谁的力气更大,骨科其实也是精巧科室,只是在很多时候需要用到力气辅助手术。

  可玩闹时可以调味一下的。

  有玩笑,大家就都起哄。

  方子业也不服气啊,想要试试王忠兴的大胳膊。

  很快,在手术室楼上半层楼隔层特设的吸烟室里,除了方子业的其他四个人都是烟雾缭绕,方子业一边吸着二手烟,王忠兴则是叼着烟,颞部耳前的血管鼓起。

  方子业与王忠兴左右手互换着搏斗了将近四十多秒,谁都奈何不了谁,便握手言和。

  吴国南看完哈哈大笑:“王忠兴的力气是不小的,只是看来我们骨科的年轻人,都被各自的老师或者上级投喂锻炼得极好啊。”

  换句话的意思就是,方子业抬腿的业务已经非常纯熟。

  方子业则夸了一句:“我觉得兴哥可能比我状态更好,我比他小这么多,我要是在兴哥这个年纪,未必还能有现在的力道。”

  王忠兴听懂了方子业的开车内容,略有些不好意思。

  但申涛却说:“子业,这你就不懂了,伱这完全就是处于还没开发过的状态。”

  申涛做着一个搂抱姿势,虽然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都叼着烟,懂的人都懂了,笑了起来。

  “额……”方子业挠了挠头。

  这就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了,陪以一笑。

  玩笑一阵后,申涛才把烟蒂一灭,鼻孔再次冒烟两三秒后,才沉吟问:“子业,邓勇教授是比较擅长截骨矫形这一块吗?”

  申涛对邓勇教授的名字是格外熟悉的,只是邓勇教授具体擅长哪一个专栏,说实话,申涛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他才只是主治,还轮不到与邓勇教授平行沟通的层次。

  也不敢随意打听大佬的专擅。

  只是现下,看到方子业有往这方面发展的趋势,他才一问。

  方子业闻言,心思马上一紧:“是的,邓教授目前在主攻的方向就是截骨矫形这一块,所以也有意提点我们团队的业务发展方向,往这方面靠拢。”

  自己加点的重心,都是向着截骨矫形方面靠拢。

  不管是手法复位还是截骨术,都是截骨矫形非常重要的底层技能,虽然这是李国华老教授给方子业提点的方向,但李国华老教授把中南医院创伤外科提点到的顶点,就是截骨矫形领域。

  邓勇教授若是想在专业上再行突破,只能继续深耕细作。

  邓勇教授自己目前只是精通,但也需要团队进一步的协作。团队里,目前已经有谢晋元副教授已经跟上了这个方向的节奏,自己的师父在半道上,即便是秦葛罗也已经上路。

  因此方子业也不怕别人会怀疑自己的技能擅长方向。

  “那可真的是汗颜了,手法复位毕竟是子业你这个年龄,可以经常接触到的内容。但你在截骨术上的造诣,都开始能打人了,这是我没想到过的。”

  “你师父知道吗?”申涛闻言赶紧问,仿佛是找到了反击的方向。

  方子业偶尔有叫自己师叔,但申涛完全有理由怀疑袁威宏都不知道方子业目前的专业能力有这么牛逼,因为很容易灯下黑。

  方子业在身边待的时间越久,袁威宏可能会形成属于他的定势思维,觉得方子业更加擅长科研。

  “啊,这个,应该知道一些吧,我在组里面的操作机会不是很多。”

  “目前我们组,更加擅长和主要学习这一块的,是谢晋元副教授。”方子业细致解释,不敢让自己的老师给自己绝对侧方证明,因为袁威宏不知道。

  而且方子业的解释也是合情合理的。

  的确是这样的,邓勇教授猛猛地往专业前沿方向冲,谢晋元副教授则是已经完成了骨搬运术等相对高端的手术,且有一定的熟练度,目前紧跟邓勇教授的脚步,乃人之常情。

  自己的老师袁威宏以及秦葛罗两个人,目前的临床任务就是接手除了截骨矫形之外的其他手术术式,比如说骨搬运术、骨缺损的治疗等等。

  团队之所以牛逼,是因为分工明确,进行有机合作,任务分配和学习、任务重心清晰。

  就比如中南医院的创伤外科组,你可以不主要做骨折,但是你不能不会做骨折这样的小病种,是一样的。

  老师袁威宏也已经完成了常规骨折的手术操作,秦葛罗则是在不断找机会填补。

  “好,我明白了。”申涛马上意会。

  那这就好办了呀。

  袁威宏,你给我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

  申涛从来不会怀疑中南医院这样的顶级教学医院里教授的临床水平,也不会怀疑这样级别教授的科研能力。

  聊天肯定是聊不完的,毛懋发来了下一台病人已经麻醉完毕,已经可以消毒铺巾的消息后,众人就开始往手术室里转移。

  毛懋是住院规培,因此非常懂事的就提前洗了手,打算随时可以完成消毒工作,只是在此之前,需要一个人扶腿,来保证无菌原则。

  见此啊,方子业就非常主动地说:“毛懋,你先准备消毒的碗和卵圆钳,我和涛哥两个人尝试着在消毒之前做一个手法复位。”

  复位,是可以切开之前,先尝试闭合复位的,然后行内固定植入物内固定。

  而这个患者,已经经过了综合评估,即便是可以手法复位,也没办法通过石膏外固定或者是骨折就间的自固定达到固定效果,开一刀是必须的。

  毛懋不疑有他,便走向了操作台,让器械护士给自己准备东西,他只等着拿起消毒碗和纱布就开始消毒即可。

  而这边,方子业与薛涛站在阅片器前,稍微讨论了一阵之后,就来到了手术台上。

  患者已经打了椎管内持续麻醉,再怎么去折腾都不会出现痛觉,只是有触觉,因此完全不用担心患者不配合或者产生剧烈的疼痛。

  方子业站在了操作位,与薛涛对接:“涛哥,开始了啊。”

  “得嘞!”薛涛已经戴上了一双检查手套,在手法复位的固定位,把患者的下肢捉住。

首节 上一节 186/1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