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学霸 第612节
“吴轩奇和聂明贤约着出去了,应该是有什么重要的动物试验要做,具体我没问。”刘煌龙一边穿着无菌手术衣,一边回。
“子业,我已经对口联系了汉市的好多家医院,这些医院一旦遇到了上肢的毁损伤,都会优先考虑转诊我们医院。”
“但如果是危及到了患者的生命体征的话,他们可能还是会及时选择截肢保命,我们不能为了做手术而做手术。”
这样的病源,初期是需要你通过自己的人脉去寻的。
而你做出了口碑之后,才会有同行往你这边推荐。
就好比现在的下肢功能重建术和毁损伤,只要是和中南医院熟悉的单位,都会直接推荐患者来这里诊治。
有些医院甚至在自己的医院里做完了一期的临时止血手术,再让患者转诊过来的都有。
这就是对中南医院的信任,也是邓勇教授和韩元晓等人打下的‘江山’。
有能力是一回事,有人脉又是另外一个范畴的事情。
“谢谢刘老师,这是应该的。”方子业笑着点头。
不能为了做手术而做手术,一切以生命为重。
先保命,后治病。
正在戴手套的刘煌龙动作一滞,说:“如果什么时候你和小聂他们,真的把那个保肢神器做出来了,我觉得整個华国的创伤界都会被你们炸得一塌糊涂。”
“我说的创伤界,不仅仅只是创伤外科。”
身为教授,身为顶级专家的刘煌龙,自是知道那种微型血液循环仪到底有多么强大和重要。
将其利用在断肢栽植术中,只是方子业和聂明贤二人的初步预设,难道它仅仅只能应用于断肢栽植术?
并不是!
如果它的质量很好的话,老一批的大型血液净化仪,都可能被其‘弄死’!
甚至以后,很大一部分出血性疾病,都可以通过这种微型的血液循环仪抢救一条生命。
它如果成为救护车上必备的一个环节的话,那么方子业就仅仅靠着这一个东西,甚至能登顶华国最高殿堂之下的所有层次。
什么杰青,什么长江学者,小长江,完全不是问题……
但想要到院士这个层级,是不可能的。
这种微型血液循环仪的理念,毕竟是复刻了大型设备的基础原理,方子业将其做的只是优化,而并非原创!
“慢慢来吧,刘教授,我们暂时,只是为了我们团队更方便的工作,能够方便我们创伤外科常见病种的一种规范化治疗。”
“至于其他的,暂时都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中。”方子业也不着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小火慢炖出来的汤,才最有味道。
方子业也恨不得自己一夜就将其做出来,甚至自己有一种神术,自己遇到的病人都可以百分之百康复。
但这也只是恨不得,‘开了挂’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往梦中去带了。
上午,十一点,手术将近尾声时,身为第一助手的刘煌龙从手术台上的躬身变为站直。
语气感慨又振奋人心:
“这又是一台高质量、丝滑的手术。”
陈芳副教授也是开心地点了点头:“刘教授,今天子业参与度应该差不多在百分之三十左右,我们比上次又进步了。”
“争取下一次,把子业可以参与的度缩减到百分之二十开头。”
身为外科医生,谁不想自己能做其他很多人都做不了的。
因紧缺而俏。
如果把这个手术学会,直接去京都、魔都、鹏城这些地方,绝对轻轻松松年薪百万甚至更多。
但那个时候,即便是陈芳,也不会想着怎么去好好挣钱的事情。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都是这么死的。子业,你感受到这种压力了么?”刘煌龙意有所指地看了方子业一眼,问。
如果刘煌龙不这么类比的话,方子业还真没往这个方向想。
但他现在这么一类比,好像是这样。
自己现在虽然职称是下级,但技术属于‘上级’,这种一步一步被后进者推到边缘的感觉,的确很‘微妙’。
国内外所有专业技术人员,都害怕一种‘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感觉。
自然,因为医学技术学习曲线之漫长,学习进步速度之缓慢,这样的趋势相对没那么强烈。
但这一刻,方子业的确有点体会到自己师父们的那种‘感觉’了。
本来还是好端端的,自己在手术台上,可以指点江山,所有人都是围着自己转。
但慢慢的,自己的参与感就越来越少,自己掌握的技术不可替代性也越来越弱,到最后甚至趋近于无。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毁损伤的常规治疗,从聂明贤和兰天罗二人初次开始进军,让方子业的操作越发变少,再到如今,方子业甚至不用去操作毁损伤相关的急诊手术。
现在的功能重建术,刘煌龙教授也可以带着一个副教授轻易地复刻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操作,就只差最后一哆嗦。
刘煌龙就可以单独开台,不需要依仗方子业了。
听说和自己的亲身体会,当然不是一回事,方子业无所谓地看了看手术台上的剩余操作,觉得没有再需要操心的之后,便缓缓往后退。
一边脱无菌手术衣一边道:“刘老师,我现在是双重身份,所以,我可能感受没那么真切。”
“当然,心情的确很复杂,既开心,又有点失落,有一种将于无用之感。”
刘煌龙道:“所以,子业啊,你得赶紧往前走,往上爬,因为你现在是带队的人,所以伱就必须要优于被你带的其他团队成员。”
“否则的话,大家实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你就只能是倚老卖老。”
“当你的能力优于别人时,你还是带队人,就不能叫倚老卖老。”
刘煌龙非常残忍地撕开了方子业外衣上披着的朦胧雨衣,直接把这种事情的本质给戳了出来。
兄弟,你的技术即将被别人学会之后,你就要往前面冲,冲在所有人的最前面,这样你才还能服众。
不然,你就是倚老卖老。
方子业若有所思地看向刘煌龙,刘煌龙仍很残忍地道:“你别看我,学习和自己去研发就是这样的。”
“带队一些资质好的人,喜悦和压力是双重交织的。”
“就比如说,聂明贤和吴轩奇,兰天罗他们,你自主研发任何一门新技术,只要处于成熟的技术,他们都有机会绝对在三个月内入门。”
“半年左右就可以非常熟练,这就是他们的资质。”
“而你,做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甚至需要数年甚至十年的心血浇灌。”
“这就是供给不平衡原理,这也是很多师门,最终会被区分成很多小师门的根本。”
“没有一个老师可以赶得上自己学生的学习速度!~”
“这里面的本质,是很现实的。追根到底,其实还是利字,或者是利字的变种。”
所谓利字,不过就是,学生给师父做事,师父只要提供经费和课题方向,师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和平台,有可以学习的内容。
这就是一种隐藏在师徒关系下的等价交换。
就好比如今的方子业和袁威宏,这样的等价交换,其实就不复存在。
而之所以方子业和袁威宏的关系依旧要好,是袁威宏先退一步,他屈居二线,让方子业往前面冲。
是让方子业吃更大的饼,他愿意帮扶方子业往前走。
甚至邓勇教授也是一样。
这依旧是利。
不过有点反了过来,方子业给两位师父带去名利,他们给方子业做一些事情,给一些人脉、底蕴、关系经营等。
“刘老师,您别说这么残忍。”
“其实人活得糊涂一点更好。”方子业不愿意承认自己和袁威宏的关系是一种‘等价交换’,或者‘不等价交换’。
在自己一无所有时,师父的善意是那么纯粹的。
“哈哈……”刘煌龙笑着下了台,勾了勾下巴:
“要不要和我去点一根快乐香?”
方子业依旧摇头婉拒:“刘老师,我现在还不想学着抽烟。”
“嗯,不抽烟很好。”
“不过不抽烟也很可惜。”刘煌龙这么说了一句后,就自顾先走。
一个上午,他就是八点多抽了一根,现在已经接近十二点。
在做手术时,有手术流程转移注意力,刘煌龙还没觉着什么,但现在,他需要去一下私密的空间里,慢悠悠地点一根……
方子业打开手机看自己的未接电话是无,但未读的微信信息,有一条却是非常醒目。
来自王院长。
方子业赶紧点开看:“子业,你今年才入职,就已经拿到了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的奖项,我们医院能给你的实用奖项就有点不太够了。”
“但我们院领导还是一致决定,给你一个优秀青年职工以及‘优秀科研新秀’两种称号,聊胜于无。”
“你到时候要来领个奖,再发表一个获奖感言啊。”
王院长的话很客气。
但这又是事实。
省自然科学奖项是省级的奖项,在评审职称的时候,加分是最多的,同种奖项不能同时加分,会有一个限额。
医院的小奖,的确对方子业的作用不大。
但问题是,医院也没办法,方子业的成长速度太快。
医院都能把最好的给方子业,只是对方子业没用,那医院也不能去给方子业找一个比省级奖项更牛逼的荣誉称号了啊。
“王院长,您说笑了,有奖项拿,我肯定会去的。”方子业没有去问什么时候开始。
“谢谢王院长的提携和栽培。”
王院长能记得自己要得奖,就已经不错了,方子业就没有追问什么时间举行颁奖仪式。
方子业可以自己去问啊,你问院长具体时间,他同样还是要问人。
上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