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旅行家 第106节
“老树?”
姚薇略带疑问地把她的想法说了出来。
第137章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是啊,老树。”
陆希安理了理思路,说道,“这里当年是那样,曾经大面积使用过高浓度X-17菌株,还是针对丁-1型新人类的。
“然后人们基本上都因此皮肤溃烂、饱受折磨死掉了。
“但老树却活了下来,当年使用这台笔记本电脑的观测员,也活了下来。
“观测员说他能挺这么长时间,是因为观测场,那老树当初待着的东山山顶,会不会也会和观测场有关?”
姚薇道:“是那个坑里面的绿水,和观测场有关吧?”
“你说得对。”
陆希安微微颔首,道,“可就是不知道这个观测场是什么东西……按这个观测员的观测日志里,观测场应该属于什么机密,他没有在日志里透露。
“那会是什么样的机密啊……这日志里X -17菌株都提及了,观测场具体是什么,却没有说。
“是什么样的东西,比X-17菌株的机密程度还要高?”
姚薇问:“后面呢?他又说什么了?”
“我继续念。”
陆希安说着,两眼盯着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继续读了下去,“目前还没有发现成功丁型X-17菌株的成功受体。
“我这种靠观测场苟延残喘,勉强活下来的,也不过是丁-1型受体的残废版而已,到底是躲不过去。
“光瀑越来越强,尤其是在雨雪之后,离开牛头山都能看到了。
“所有的一切都是错误,当初这东西就不该造。
“如果不造这东西,寒灾就不会来,事情也不会发展成现在这样,我也就不会为了留守这里而接受高浓度X-17菌株,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现在好了,极寒天气是到了,可人也基本上都提前没了。不成熟的技术,为什么要使用?!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陆希安又一次停了下来。
从这些文字里,他感受出了当初这个观测者对世界、对决策者、对现实深深的怨念。
陆希安暂时能看明白的,只有高浓度X-17菌株。
从文字里可以看出,当初剑山市是在寒灾之中,但天气还没有到极寒的地步。
曾经的决策者似乎确定了极寒天气终将来临,又或者还有其他原因?
从蒙新市的发现可以知道,当初为了应对寒灾,各地都是发射丁-1型X-17菌株的,让人们完成进化,成为了丁-1型新人类。
又或者按观测日志里的说法,是丁-1型受体。
但这丁-1型受体或许只能对最初的寒灾有用,而无法在极极寒天气中起到效果,所以决策者决定使用了高浓度X-17菌株,遭致了灾难?
所以剑山市的人死的死,跑的跑,留下老树老头在小岗村里苟且偷生,留下这个观测者在牛头山继续着观测的使命?
观测者因此心生怨念,在最后的日志里写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这是按照目前为止的信息,能够想到的最合理的猜测了。
可陆希安仔细想了良久,又感觉观测者的怨念,不只来源于此。
那句“这东西就不应该造”,说的不像是X-17型菌株。
菌株是观测者直接写在日志里的,他要写直接写就行,有必要拿“这东西”来指代吗?
还有日志里说的是“不造这东西,寒灾就不会来”,会有什么东西,能引发寒灾呢?
陆希安感觉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已经超出自己的常识理解了。
其实这个世界许多东西,都已经超出常识了,比如X-17型菌株,比如自己、姚薇、罗平这些新人类。
比如他原先以为这个世界的末日,是来源于天灾,但现在看日志里说的,却仿佛是人祸。
有什么样的人祸,会造成如此恐怖的极寒天气,又让如今的世界变得寒暑交替如此频繁,世界都仿佛濒临崩溃呢?
还有……按日志里说,之前看到的紫色光瀑,也是因为人祸而出现的?
当初的观测者所观测的,好像就是这紫色光瀑?
又是什么样的人祸,会产生这样的紫色光瀑?
想不出,根本想不出。
陆希安继续往下阅读,但观测日志里剩余的内容,还是没有透露陆希安想要的答案:
“跑题了,算了,不发牢骚了。
“现在开始做最后一次观测——软件无法打开,设备丢失,数据观测无法记录,肉眼观测,天晴,无光瀑。
“按之前数据推测,破坏影响还会持续扩大,可能直接产生不明有害物质。
“甚至……之前没有上报的,物质或许已经直接产生,但产生位置偏离了观测场。
“观测完毕。”
“完了么?”
姚薇听陆希安又一次停了下来,问。
陆希安道:“完了。”
姚薇点点头,说:“那等传完了东西,我们赶紧离开这儿吧。
“这个里面说的意思,是不是说先前天上的光会有危险?
“这样的话,我们要尽快离开剑山市,起码离开牛头山。”
“好。”
陆希安答应下来。他这时自然不会不同意姚薇的意见。
他推测这里面说的不明有害物质,或许就是东山顶上那个坑里老树用来泡澡的绿水。
那绿水对一般人来说极其有害,但对老树却产生了正面效果。
老树直接泡在水里,因此活到了现在,而那个观测者或许只是在观测场里受到了些影响,所以只顶了一段时间,就油尽灯枯了。
而老树并没有进化完成,只是靠着绿水和高浓度X-17菌株,成了现在这样子,无法被共振基因扫描仪扫描发现,又保留了感染菌株后的症状、掌握了一定的能力。
种种疑问和推测在脑海里碰撞,陆希安一时对牛头山上的观测场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可他同时又很明白,好奇心会害死猫。
这个观测日志处处透露着神秘,字里行间还说明此间危险极大,姚薇因此不会纵容她自己的好奇心,去铤而走险在此停留。
姚是这样,陆希安自然也是这样。
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里,保命才是第一要务。
所以陆希安在确认文件已经传输了一大半,剩下的再过一小会儿就可以传输完成后,陆希安和姚薇就稍微等了一会儿。
传输结束之后,立刻收拾东西,上车出发。
离开这个神秘之地。
第138章 加油危机
两人上车之后,就离开这个废弃的污水处理厂,绕出牛头县,继续向南而去。
他们果然没有上牛头山去,找那曾经的观测点。
只是关于所谓不该造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这个疑问,却留在了心里,难以破解。
不过想想,这个疑问,就算是去牛头山上找到了观测点,估计也破解不出来。
那东西在观测日志里全程都以这三个字来代替,正儿八经的名字,提都没提,日志里所说的保密制度,定然就和那东西有关。
既然是保密的,又怎么会在观测点里找到明面上的线索呢?
疑问留着就留着吧,反正与生存无碍,尽快离开这里,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出了牛头县,道路终于开始下坡。
这牛头山牛头县果然就是剑山市的最高点,从此再往南去,就多是下坡了。
陆希安开车时更不敢大意,路还是盘山路,在这种路上,下坡其实比上坡更危险,稍微不注意,车速就提起来,一个控制不稳,就容易翻到沟里。
这剑山市路外的山沟,可会是要人命的。
姚薇把笔记本电脑放在了前面的控制台上,让阳光尽可能地照到电脑盖板的背面,好给电脑充电。
只可惜车走在路上,却时常被路边山峰遮住阳光,让充电的进度十分缓慢。
这让姚薇有些不太满意,她有些怀念在蒙新石化加油站时看视频听音乐的时光,很想要再感受感受呢,电要是充不满,打开电脑,她就很害怕电会很快耗尽。
这女人也有电量焦虑症。
不过她一路上只是盯着笔记本电脑看,不时调整笔记本电脑的摆放方位,并没有把她的焦虑告诉陆希安。
陆希安虽然看出了端倪,但却什么都没有说,仿佛在专心开车,没有注意姚薇在干什么。
这一天走的山路有些长,到快傍晚的时候,他们才到了一处村庄。
地图上显示村庄的名字叫西坊村,另有东坊村,在东边好远,他们不会路过。
西坊村还属于牛头县,这县域的辖区范围有些大,他们走到这里,还没有能离开。
不过到了这里以后,那来自苍穹上的压力已经几乎没有了,观测点的影响正在渐渐衰减。
等出了西坊村以后,剑山市城区就不远了。
车上的油已经耗了大半,加油站就在西坊村的村南。
姚薇又带着狗子上了车顶,陆希安放飞无人机,开车穿过了西坊村,确认这个荒村荒凉无比,也是空无一人以后,才放下心来,前往村南的加油站。
到了加油站以后,也一如之前,先让狗子和无人机侦查,然后陆希安才开车进入。
姚薇从车上跳下来,跟着狗子去接通电源。然而却没想到,接通电源以后,姚薇过去检查那顶棚底下的四个加油机,却都是坏的。
上一篇:一人:破戒变强,冯宝宝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