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103节

  “黄教授,这是我的想法。”李暮接过话茬,“您先听我说,我让您担任领头人有两个考虑。”

  “一是现在全所都以完成上级下达的紧急任务为重,需要我在这方面出力。”

  “二是我还在上学,CMOS工艺的研究不是个小项目,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

  “您总不希望,我因为旷课挂科毕不了业吧。”

  两个理由,让那个黄新华无话可说。

  他只能先答应下来。

  ……

  随着黄新华的加入,CMOS工艺的研究正式开始。

  不过CMOS本质上还是为计算器的研制服务,整个半导体研究所当前的研究重心,仍是计算器。

  ……

  十天后。

  在基本解决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键盘等问题后,紧接着就是关于显示问题的讨论:

  “我看可以沿用手摇计算器的方式,至多增加一个转换方式,就能表现结果。”

  “手摇计算器是机械传动,和咱们研究的芯片计算器完全不同,应该寻找一种新的更简洁明了的方式。”

  ……

  会议室内的气氛明显轻松明快了许多。

  里面有不少曾经参加过紧急任务的老研究员和教授,他们本来以为这会是场艰巨的科研攻坚战。

  但仅仅十二天,就把完整的理论框架建立,并着手进行实验,让他们都不由惊叹。

  想到这里,他们纷纷扭过头,看向会议室的后方:“李暮,你怎么看?”

  讨论过后这样的询问,几乎成了他们惯例。

  主要是,真能听到东西。

  李暮缓缓起身,快步走到台上,扫了一眼期待的众人,道:“我认为可以在二极管的基础上,做出一种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那又是什么新东西?”一旁的王绶觉忍不住问道。

  李暮道:“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二极管中电子和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

  “利用这种可见光,我们就能组成文字或者数字的显示器。”

  “假设每个发光二极管都放置在行线和列线的交叉点,当对应的某一行置1点评,某一列置0点评,则相应的二极管就亮。”

  ……

  李暮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示意。

  发光二极管,其实就是LED。

  但不同于后世动辄几十万发光二极管的LED显示屏,计算器最低只需要使用8X8,共64个发光二极管就能做出来。

  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实现。

  待他说完后,王绶觉第一个鼓起掌:“不愧是郭院长盛赞的爱迪生+特斯拉式的天才,研究厉害,发明也厉害!”

  台下的研究员和教授们,亦是毫不吝啬掌声和夸赞:

  “这种对二极管的应用方式,恐怕在世界上都是第一例!”

  “可不是,又开创了一个先河!”

  ……

  显示器的问题被顺利解决。

  会议很快结束,在紧急任务的压力下,每一个人都争分夺秒地抓紧时间研究。

  在计算器的技术理论框架就被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接下来就是不断地实验。

  安排完任务后,王绶觉又看向李暮,道:“接下来伱要不要去黄教授那里,继续研究CMOS工艺?”

  黄新华正好走过来,闻言露出期待的目光,他正好也想说这事。

  虽然李暮会偶尔去指导指导,但效果肯定没有亲自参与进去的好。

  “这个,我看不必,黄教授领头,我偶尔过去几次足够了。”李暮想了想,又道:“而且我准备在发光二极管上面再深入地进行一些探索。”

  他说完之后,黄新华眼中露出奇怪之色,不由问道:

  “发光二极管只不过是计算器上的显示器,论重要性比不过CMOS工艺,为什么想到研究这个?”

  李暮道:“只集成64个发光二极管当然不算什么,但要是能集成几千个,几万个,乃至几十万个呢?”

  “既然可以组成数字和文字,那么也就可以组成图像。”

  “不过不同于电影那样单纯播放记录的图像,它的图像可以被我们控制,改变。”

  他说完后,王绶觉和黄新华都不由眉头紧皱。

  “可单纯的图像显示,有什么用处呢?”王绶觉问道。

  只是组成控制图像的话,似乎对他们的研究帮助不大。

  “当然有用!”李暮肯定道:“举个例子,计算机用于导弹计算,以前需要绘制出‘射击图表’,查表后确定炮口角度,才能准确地击中目标。”

  “但拥有了图像显示后,我们不仅可以把整个环节模拟出来,还能把‘射击图表’简化为最直观的炮口角度。”

  “这样的话,战士们只要按照参数打就行。”

  听完后,王绶觉若有所思道:“所以它的作用是简化流程?”

  “可只是单纯的简化流程,价值恐怕也不是很高。”黄新华还是心心念念想要李暮参加更重要的烟酒。

  “当然不是简化流程那么简单。”李暮想了想,道:

  “它最大的用处,是在人和计算机之间形成了一个人机交互窗口。”

  “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给计算机下达指令,可以在计算机上随时查看存储的文件,可以进行多任务处理……”

  “原来是这样,那确实相当重要!”王绶觉听到这里,猛然反应过来。

  现在的计算机作业顺序是以脱机的方式录入磁带机,然后在系统中配置监督程序批量完成。

  这种方式,显然不能充分发挥集成电路计算机的算力优势。

  “这个发光二极管的作用,长期来看,不低于CMOS技术啊!”黄新华同样赞同道。

  王绶觉接着道:“那你还是担任指导就行,空闲的时候你就去研究发光二极管。”

  李暮欣然点头。

  ……

  解决理论问题后,李暮的时间空闲下来。

  剩下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小问题,半导体研究所的人自己就能解决。

  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去黄新华那里一趟,有事就待一待,没事就回到住处,拿出稿纸研究集成电路计算机的芯片问题。

  偶尔和阿斯克聊天打屁,算是为数不多的娱乐和休闲。

  ……

  时间一晃又过去七天。

  在上头的紧急任务下,所有的研究人员加班加点地研究,终于将第一台芯片计算机研制出来。

  “成功了,成功了!”欢呼的研究员实验室中传出,落入李暮的耳中。

  他急忙快走几步,走进实验室。

  实验室内,欢呼声沸腾。

  操作台前,一台外观稍显潦草的计算器摆放在正中央,正在被王绶觉黄新华几人调试。

  看到他过来,王绶觉连忙道:“李暮,你快过来试试!”

  这一声,直接让原本欢呼雀跃的研究员们安静下来,目光之中露出紧张之色。

  “好,我来看看。”李暮也有点兴奋,几步走上前,看向计算器。

  体型和后世轻便小巧的样子完全不同,足足有篮球大小。

  不过外表不重要,功能才是关键。

  李暮站到操作台前,先属于最简单的1+1。

  =2。

  答案很快在点阵式LED显示屏上显示。

  复杂一点,5323X8924。

  =475854452。

  乘方、开放、指数、对数……一个个数字被输入后,又飞快输出答案。

  整个运算过程,均不超过1秒。

  这个速度,可谓是把手摇式计算器远远抛在了身后。

  “完全没有问题!”李暮给出判断。

  得到他的肯定,实验室内的所有人都露出振奋之色。

  王绶觉当即大声道:“辛苦大家了,不枉费我们这么多天的努力。”

  “大家现在,立刻,马上去休息,我去向所长汇报这个消息。”

  “等明天,咱们再一起庆功!”

  说完,他又看向李暮道:“走,咱们一起去找吴所长!”

  ……

  王绶觉和李暮汇报过后,计算器研制成功的消息,很快被国科院的院长郭默送到南苑。

  上级领导听了不由哈哈大笑道:“这个李暮,果然没叫我失望。”

  “有了这个计算器,大蘑菇的研究进度,能加快很多啊!”

首节 上一节 103/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